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血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正向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颖 张惠珍 +4 位作者 王树军 张勇 沈天伟 陈广洁 葛海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 :研究鳖血提取物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 ,获得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比较鳖血提取物作用前后 ,小鼠T细胞亚群的数量、NK细胞的杀伤功能 ,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 目的 :研究鳖血提取物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 ,获得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比较鳖血提取物作用前后 ,小鼠T细胞亚群的数量、NK细胞的杀伤功能 ,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鳖血提取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CD4 + T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NK细胞的杀伤活性、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 ,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P <0 .0 5 ) ,并呈剂量依赖性 ;能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FN γ的能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血 免疫功能 正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细胞系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葛海良 冯荻 +4 位作者 马安伦 张惠珍 王颖 袁明 蔡晓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 建立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和相应体外细胞系。方法 将病理证实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 ,成瘤后行鼠间传代 ,取移植瘤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和建系 ,并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移植瘤... 目的 建立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和相应体外细胞系。方法 将病理证实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 ,成瘤后行鼠间传代 ,取移植瘤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和建系 ,并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移植瘤和建系细胞进行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 历时 14个月传至 5代 ,皮下移植瘤存活率为 90 % ,持续 6个月 ,体外建系 (OVA 319)细胞生长稳定。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符合原肿瘤组织基本特征 ;染色体分布在 12~ 46条之间 ,多为异倍体 ,显示人类肿瘤异常染色体 ;流式细胞术和RT PCR技术分析原代、体内移植瘤和OVA 319细胞结果一致 ,表现为瘤细胞生长活跃、细胞周期分布相仿 ,MAGE 2基因在mRNA水平异常表达。结论 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和O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人卵巢癌 移植瘤模型 细胞系 瘤细胞 人类肿瘤 体外 建系 传代 生物学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血口服液及其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树军 王颖 +1 位作者 张惠珍 葛海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4-845,共2页
关键词 鳖血口服液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中国汉族人纯合细胞DQ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和 陆佩华 +3 位作者 黄立东 林琳 沈天伟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3-415,共3页
近年来国外发现参与Ⅱ类基因转录调控的启动子区也存在多态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末端终止法,对三个中国汉族人HLA纯合细胞的DQA1基因启动子区(QAP)318bp的核苷酸(包括顺式作用元件X、Y、X2和Wbo... 近年来国外发现参与Ⅱ类基因转录调控的启动子区也存在多态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末端终止法,对三个中国汉族人HLA纯合细胞的DQA1基因启动子区(QAP)318bp的核苷酸(包括顺式作用元件X、Y、X2和Wbox)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发现等位基因DQA1*03011(纯合细胞SMY23A)的QAP结合和白种人的同一等位基因DQA1*03011的QAP不同,而与DQA1*03012的QAP结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纯合分型细胞 DQA1基因 QAP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5
作者 余奇文 张冬青 +4 位作者 柏峻 马安伦 李宁丽 张继英 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3-474,478,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预防作用。方法 :给予健康Lewis大鼠口服MBP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随后以MBP +CFA于足底免疫 ,检测口服耐受对实验大鼠EA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对MBP特异性淋转率、细胞因子和抗MBP抗体... 目的 :探讨口服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预防作用。方法 :给予健康Lewis大鼠口服MBP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随后以MBP +CFA于足底免疫 ,检测口服耐受对实验大鼠EA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对MBP特异性淋转率、细胞因子和抗MBP抗体等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致病组EAE发病率为 91 7% ,MBP特异性淋转率、IFN γ与TNF α含量升高 ,IL 10降低 ;口服耐受组EAE发病率为 2 1 4 % ,MBP特异性淋转率、IFN γ、TNF α回复至正常 ,IL 10含量低于正常。MBP抗体水平两组均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口服耐受可降低宿主自身免疫反应性 ,减低EAE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P 诱导 免疫耐受 预防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Ⅱ诱导RA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王利 沈佰华 +7 位作者 李宁丽 张继英 余奇文 聂红 张冬青 冯国璋 戴号 胡军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CⅡ诱导的RA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学特性。方法 :分离RA患者关节滑液中SFMC ,用CⅡ刺激后分析反应性的T细胞频率 ;用ELISA方法检测CⅡ刺激SFMC后上清中的IFN γ和IL 4的含量及通过流式细胞检测SFMC表面标志的表... 目的 :探讨CⅡ诱导的RA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学特性。方法 :分离RA患者关节滑液中SFMC ,用CⅡ刺激后分析反应性的T细胞频率 ;用ELISA方法检测CⅡ刺激SFMC后上清中的IFN γ和IL 4的含量及通过流式细胞检测SFMC表面标志的表达 ;应用半定量PCR分析外周血及滑膜液中TCRVβ基因表达格局。 结果 :SFMC中CⅡ反应性的T细胞频率高于PBL ;IFN γ的含量在CⅡ刺激SFMC后上清中较高 ,而在未刺激中较低 (P <0 0 1) ,在PBL中更低 (P <0 0 5 ) ;SFMC上CD8及CXCR3表达多于PBMC(P <0 0 5 ) ;外周血T细胞表达绝大多数Vβ基因 ,而滑膜液中TCRVβ基因取用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结论 :CⅡ反应性T细胞在SFMC中占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关 自身反应性T细胞 TCR Vβgene C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诱发人体免疫抑制的遗传控制——Ⅱ.群体研究及调控机理分析
7
作者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9-221,228,共4页
根据CD8阳性细胞在天花粉蛋白作用下是否表达抑制功能,将68名随机正常人区分为21名CD8介导型个体(M^+)和47名非介导型个体(M^-),介导系数均值分别为13.4和-5.6。根据群体中介导系数变异的双峰性分布,推断M^+和M^-所显示的免疫学特征属... 根据CD8阳性细胞在天花粉蛋白作用下是否表达抑制功能,将68名随机正常人区分为21名CD8介导型个体(M^+)和47名非介导型个体(M^-),介导系数均值分别为13.4和-5.6。根据群体中介导系数变异的双峰性分布,推断M^+和M^-所显示的免疫学特征属于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相应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686和0.8314。由于M^-在天花粉蛋白作用下不显示CD8细胞参与的免疫低反应性,该类个体免疫应答强度应高于M^+,经测定,两者相对反应值相差12.5~12.7%。根据M^-人群去除CD8细胞后免疫抑制加剧这一现象,进一步提出上述基因可能发挥作用于反抑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免疫抑制 单基因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与不完全睡眠剥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天阳 黄燕华 +1 位作者 蔡昊旻 余奇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经完全与不完全睡眠剥夺以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光照模拟全白天生活、黑箱模拟全黑夜生活,连续2周干扰小鼠睡眠;通过转轮24 h和72 h短期全剥夺小鼠睡眠;实验小鼠实施睡眠干扰前以BSA免疫一次。采用称重脾脏;流式细... 目的:研究经完全与不完全睡眠剥夺以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光照模拟全白天生活、黑箱模拟全黑夜生活,连续2周干扰小鼠睡眠;通过转轮24 h和72 h短期全剥夺小鼠睡眠;实验小鼠实施睡眠干扰前以BSA免疫一次。采用称重脾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比例;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10以及抗BSA特异性抗体含量。结果:与正常睡眠小鼠相比:全日组脾重没有显著变化,其余各组脾重明显减轻(P<0.05);24 h转轮组CD4+T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所有实验组CD8+T细胞数均明显降低,CD4/CD8比例显著增大(P<0.01);所有实验组IL-2下降(P<0.01);除全日组IL-10含量升高以外(P>0.05),其他实验组IL-10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转轮组小鼠抗BSA抗体效价含量显著降低(P<0.01),全日光组与全夜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与不完全睡眠剥夺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实验小鼠CD8+T细胞数减少、脾重减轻、特异性抗体分泌减少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T淋巴细胞亚群 特异性抗体 细胞因子IL-2与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颜卫华 范丽安 +1 位作者 杨珏琴 姚芳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RSA HLA-G多态性 免疫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等位基因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蒋黎华 范丽安 +4 位作者 杨珏琴 姚芳娟 周嘉陵 许荣 高培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5-348,共4页
为探索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关联机理,建立非同位素地高辛标记的PCR/SSO方法对中国上海地区68例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椎炎病人和7例HLA-B27阳性正常对照进行了HLA-B27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显... 为探索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关联机理,建立非同位素地高辛标记的PCR/SSO方法对中国上海地区68例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椎炎病人和7例HLA-B27阳性正常对照进行了HLA-B27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在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中B*2704都是最常见的等位基因,各占76.8%和71.4%,B*2705亦是常见的等位基因,分别占20.3%和28.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病人组还检出B*2706和B*2707各1例,提示此两等位基因可能也与AS关联。此结果为研究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关联的机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椎炎 HLA-B27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36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长安 高颖 +5 位作者 张冬青 郎立中 周光炎 朱建国 周金娥 姚天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中药提取物CM36对小鼠Lewis肺癌、小鼠肝癌(HAC)抑瘤作用明显。实验初步表明,对HAC的抑瘤作用优于抗癌药ADM、TSPA、5FU以及VP-16.似略优于MMC。CM36的产地不同,抑瘤作用不同,瘤株不同,抑... 中药提取物CM36对小鼠Lewis肺癌、小鼠肝癌(HAC)抑瘤作用明显。实验初步表明,对HAC的抑瘤作用优于抗癌药ADM、TSPA、5FU以及VP-16.似略优于MMC。CM36的产地不同,抑瘤作用不同,瘤株不同,抑瘤率亦异,CM36对S180抑瘤作用差,动物品系不同,仰瘤效果有差别。对昆明种荷HAC的抑瘤作用较强而对Balb/c荷HAC的抑瘤作用差。用CM36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癌区内有淋巴样细胞及粒细胞与癌细胞紧密接触,癌细胞除坏死外,大量癌细胞退变,细胞浆与异染色质浓缩。CM36还能使荷瘤小鼠总T细胞及其亚群升高,荷瘤小鼠(对照组)于后期T_h/T_s细胞之比有倒置现象而治疗组则没有,表明CM36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CM36 肺癌 淋巴细胞 茜草科植物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卵巢癌cDNA表达文库筛选肿瘤抗原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明 王颖 +7 位作者 张惠珍 王树军 张笑人 尤强 马安伦 冯荻 周光炎 葛海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自体血清筛选患者肿瘤cDNA表达文库SEREX,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新策略,由此方法所获B细胞抗原肽可为进一步寻找T细胞抗原肽,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和诊断提供线索。方法采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卵巢癌cDNA...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自体血清筛选患者肿瘤cDNA表达文库SEREX,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新策略,由此方法所获B细胞抗原肽可为进一步寻找T细胞抗原肽,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和诊断提供线索。方法采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卵巢癌cDNA表达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片段测序鉴定和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采用RTPCR,分析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株中6个新的EST片段的表达。结果所获基因片段大多数为已知抗原基因20/27。根据其来源又可归类为结构基因、线粒体基因和调控基因。另外,获得6个未知的EST片段。RTPCR的结果表明,4个ESTEST8788、1750、1754和3533片段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2个EST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可能是与肿瘤相关或特异的EST片段。结论SEREX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筛选卵巢癌肿瘤抗原的新方法,所获肿瘤抗原候选基因,可进一步进行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NA表达文加 SEREX筛选 肿瘤抗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对急性肾损伤防治及免疫防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同 王锋 +4 位作者 孙桂芝 张玉梅 张明均 张冬青 陈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18-523,共6页
目的 探讨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大鼠急性肾损伤防治及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和比较经PsL-EGFmAb及其配体拮抗剂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及其mRNA表达... 目的 探讨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大鼠急性肾损伤防治及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和比较经PsL-EGFmAb及其配体拮抗剂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及其mRNA表达、组织病理学改变、肾功能变化以及免疫细胞功能状态。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内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P-选择素表达增强,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同时体内T、B细胞活性受抑,而NK细胞明显激活。经给予PsL-EGFmAb及其配体拮抗剂N-去硫酸肝素处理后,肾组织P-选择素及其mRNA表达受抑,病理学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减轻,尤以PsL-EGFmAb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大鼠体内三种免疫细胞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调节。结论 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抗黏附靶向效果强于N-去硫酸肝素,并对大鼠免疫防御功能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选择素 功能域 单抗 急性肾损伤 防治措施 免疫防御功能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E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甄子俊 方建培 +3 位作者 邓庆丽 徐宏贵 范丽安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83-787,共5页
为了检测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 E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HLA E与典型HLA I类 (Ia)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 ,采用PCR SSP方法检测广东地区 15 0个无血缘相关的正常人的HLA E基因型 ,同时用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检测其中 10 6人HLA A , ... 为了检测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 E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HLA E与典型HLA I类 (Ia)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 ,采用PCR SSP方法检测广东地区 15 0个无血缘相关的正常人的HLA E基因型 ,同时用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检测其中 10 6人HLA A , B基因型 ,对HLA E与HLA A , B位点之间作连锁分析。结果发现 ,在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中共检出 3个HLA E等位基因 :HLA E 0 10 1,HLA E 0 10 3 1,HLA E 0 10 3 2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4 5 .3 3 % ,3 2 .3 3 % ,2 2 .3 3 %。未检出E 0 10 2和E 0 10 4。HLA E与HLA A , B位点之间B15 / E0 10 3 2及A2 /E 0 10 3 2存在连锁不平衡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两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 :HLA E高度保守的多态性提示其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别于HLA I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E基因 基因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美星 王树军 +4 位作者 王颖 张惠珍 尤强 周光炎 葛海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及扩增,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及扩增,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用FACS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体外运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OVA66的细胞中OVA66基因呈高表达。Westernblot显示,在OVA66蛋白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电镜和FACS检测表明,该基因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运动、侵袭实验证实,该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基因芯片显示,该基因的高表达可促进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结论:OVA66基因及其蛋白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66 肿瘤相关基因 基因芯片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CD154)及CD40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佐青 张冬青 李宁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关键词 CD40L CD40 共刺激分子 信号转导 类别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HLA-DR5HTC的RFLP结果分析及与细胞学分型比较结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佩华 周光炎 +6 位作者 富赛里 俞强 臧人杰 金子刚久 大谷文雄 奥田みさを 柏木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报告国内外15个DR 5纯合细胞(HTC)的RFLP结果,其中9个HTC还做了MLC棋盘。研究结果表明,DR5是一个高度多态的抗原决定簇。根据DR和DQ的多态性可将DR5HTC分成若干亚型,这些亚型与细胞学检出的D_w特异性相吻合,说明DR和DQ都参与了D_w... 本文报告国内外15个DR 5纯合细胞(HTC)的RFLP结果,其中9个HTC还做了MLC棋盘。研究结果表明,DR5是一个高度多态的抗原决定簇。根据DR和DQ的多态性可将DR5HTC分成若干亚型,这些亚型与细胞学检出的D_w特异性相吻合,说明DR和DQ都参与了D_w特异性的表达。15个HTC中有4个是中国人DR5HTC,RFLP和MLC棋盘结果都表明,它们的D_w特异性与现知的D_w5、DB2和DB6都不同,分别属于3种新的D_w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Ⅱ 类抗原 HTC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细胞HLA分子与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葛海良 张笑人 +4 位作者 王颖 马安伦 张惠珍 王树军 周光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中HLA分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IFN-γ诱导HLA分子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细胞中HLA分子表达,以RT-PCR技术,分析卵巢癌细胞TAP、LMP和MHC Ⅱ类分子反式激活蛋白(C...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中HLA分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IFN-γ诱导HLA分子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细胞中HLA分子表达,以RT-PCR技术,分析卵巢癌细胞TAP、LMP和MHC Ⅱ类分子反式激活蛋白(CIITA)基因表达。结果:被检测的11株卵巢癌细胞中,HLA-Ⅰ类分子异常的表达率达为45%。而HLA-I类分子表达的异常与TAP1、TAP2、LMP2和LMP7 4种基因表达的异常有关。卵巢癌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HLA-Ⅱ类分子的表达与CIITA基因的表达一致。组成性或诱导性表达CIITA基因的肿瘤细胞,经IFN-γ作用后,其HLA-Ⅰ、-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强;而诱导后仍不表达CIITA基因的肿瘤细胞,其HLA分子的表达无增强作用。结论:卵巢癌细胞中TAP和LMP基因表达的缺陷,是引起HLA-I类分子表达异常的重要因素,提示CIITA基因参与了调控肿瘤细胞HLA-Ⅰ、-Ⅱ类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巢癌细胞 HLA分子 相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皮肤移植中IL-10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颖平 陈卫闽 +3 位作者 罗心绮 王梅华 郑泽铣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9,194,共4页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中的作用。结果在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MELC体系中,表现的是典型的Th1相关的细胞因子动力学曲线,在加入自体角朊细胞后,则出现了细胞因子由Th1和Th2转换的动力学曲线,且IL10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角朊细胞去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角朊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率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而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淋巴细胞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被显著缓解,表明对抑制起关键调节作用的是自体淋巴细胞来源的IL10,而非自体角朊细胞分泌的IL10。结论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是通过激活Th2细胞,后者分泌大量的IL10和IL4等细胞因子来抑制Th1细胞增殖,从而抑制Th1亚群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及移植物排斥来诱导局部免疫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TH1/TH2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HLA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珏琴 姚芳娟 +4 位作者 许玲娣 范丽安 张锦峰 陆丽华 戴钟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HLA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用血清学方法对64例3次以上RSA患者及其配偶进行HLA抗原检测,并与100例正常群体比较。结果:HLAA、B、DQ位点抗原频率在RSA病人组与正常对... 目的:探讨HLA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用血清学方法对64例3次以上RSA患者及其配偶进行HLA抗原检测,并与100例正常群体比较。结果:HLAA、B、DQ位点抗原频率在RSA病人组与正常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而HLADR7抗原频率在RSA夫妇中则明显增高,为2188%(28/128),P<001,RR值为28。HLADR8在RSA夫妇组中明显下降,为703%(9/128),P<001。结论:在上海人群中HLADR7可能与RSA的易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HLA分型 抗原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