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化工战略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5期14-19,共6页
能源化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资源量中煤炭占90%,煤炭占一次能源产用量的约70%。分析了我国发展煤化工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我国能源生态现代化战略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煤炭与气体烃转... 能源化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资源量中煤炭占90%,煤炭占一次能源产用量的约70%。分析了我国发展煤化工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我国能源生态现代化战略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煤炭与气体烃转化成液态甲醇替代石油能源化工的发展道路,将产生一场工程技术革命,成为保障我国能源、环境、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能源化工的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能源与环境 科技革命 甲醇替代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纯氧自热转化制甲醇节气增产减排CO_2工艺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琼玖 赵沛华 +4 位作者 杜世权 漆长席 赵月兴 刘尚武 甄耀东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9期24-30,共7页
内蒙古苏里格甲醇厂一套天然气制甲醇合成气的装置原采用一段外热蒸汽转化工艺,甲醇生产能力为18×10~4t/a。与外加热蒸汽转化工艺相比,轻烃自热转化大约用1m^3O_2可替代0.5m^3CH_4,采用天然气纯氧自热转化制甲醇合成气的两段转化工... 内蒙古苏里格甲醇厂一套天然气制甲醇合成气的装置原采用一段外热蒸汽转化工艺,甲醇生产能力为18×10~4t/a。与外加热蒸汽转化工艺相比,轻烃自热转化大约用1m^3O_2可替代0.5m^3CH_4,采用天然气纯氧自热转化制甲醇合成气的两段转化工艺(增设二段炉)进行改造,可增加甲醇生产能力15×10~4t/a,配套改造投产后甲醇生产能力可达到33×10~4t/a,改造后生产甲醇的天然气消耗量由1100m^3/t(标准)下降为960m^3/t(标准)。所用自热转化工艺采用多气流转化炉与低温混合喷射外燃式烧嘴配套的创新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达到了节气12.7%、增产83.3%的目的。采用该新工艺生产甲醇合成气可节省原料天然气20%~30%,减排CO_2 7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自热转化炉 烧嘴 合成气 甲醇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CO_2零排放的煤气化制甲醇创新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8期33-40,共8页
粉煤气化制生产甲醇的合成气(CO+H2),其H2/CO(物质的量比)为0.42,而合成甲醇的H2/CO应为2。所推荐的创新工艺,通过配入水电解制的H2,使合成气中的H2/CO达到2,从而免除了传统煤制甲醇工艺中把多余的CO同水蒸气转换成H2+CO2,传统工艺不但... 粉煤气化制生产甲醇的合成气(CO+H2),其H2/CO(物质的量比)为0.42,而合成甲醇的H2/CO应为2。所推荐的创新工艺,通过配入水电解制的H2,使合成气中的H2/CO达到2,从而免除了传统煤制甲醇工艺中把多余的CO同水蒸气转换成H2+CO2,传统工艺不但浪费了资源,还造成CO2大量排放。有人曾实验用CO作水电解介质制氢,使1m3的H2的耗电量从4.76kW·h降到1.667kW·h,所推荐的创新工艺可利用高CO含量的部分煤气作水电解介质循环制氢配入合成气中,使其H2/CO达到2,这样煤气中的CO还可增产1倍的甲醇。所用的壳牌粉煤纯氧气化工艺,通过改造使气化压力从4MPa提高到6~6.5MPa,就可实现等压合成甲醇,从而可省去合成气压缩机,简化工艺流程,节省能耗和投资。建议国家进行投资,在四川沪州地区开发建设煤气化配水电解制氢联合制合成气用于生产2×(60×104t/a)甲醇的示范装置,然后完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甲醇 煤气化 CO2排放 水电解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制油与煤气化制甲醇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7期26-29,共4页
煤炭液化制油技术投资大、煤耗高、耗水多、污染严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生产1t油往往需要4~5t煤,折算其热能利用率为50%,若按南非的煤耗(6t)计,其热能利用率仅为33.3%。改用煤炭气化制甲醇技术,采用6MPa纯氧高压气化制合成气(CO+H2),... 煤炭液化制油技术投资大、煤耗高、耗水多、污染严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生产1t油往往需要4~5t煤,折算其热能利用率为50%,若按南非的煤耗(6t)计,其热能利用率仅为33.3%。改用煤炭气化制甲醇技术,采用6MPa纯氧高压气化制合成气(CO+H2),合成气可产双倍的甲醇,则1t甲醇的煤耗仅为1.3~1.5t,甲醇用作汽车发动机燃料时,以1.3~1.5t甲醇相当于1t汽油作功计算,则煤炭的热能利用率可以达到66%~76%。如果配套水电解制氢技术,还可以实现CO2的零排放。中国每年有20×108t的煤炭产量,如果将其中的12×108t纳入煤炭气化制甲醇产业链,可每年创造产值约2.67万亿元,可减排CO2约30×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煤制甲醇 技术经济 创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合成气的制取与等压合成创新工艺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琼玖 孟仲林 +2 位作者 杜世权 廖宗富 赵月兴 《中外能源》 CAS 2008年第5期31-37,共7页
介绍了甲醇合成工艺的进展,指出现代工业生产采用压力为5MPa的高压造气等压合成甲醇工艺,分析了合成气对甲醇合成的影响。重点阐述了轻烃转化制甲醇合成气的创新工艺——三一段(即外热蒸汽转化、换热转化和自热转化)纯氧转化工艺的特点... 介绍了甲醇合成工艺的进展,指出现代工业生产采用压力为5MPa的高压造气等压合成甲醇工艺,分析了合成气对甲醇合成的影响。重点阐述了轻烃转化制甲醇合成气的创新工艺——三一段(即外热蒸汽转化、换热转化和自热转化)纯氧转化工艺的特点、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物耗能耗指标,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对比。举例说明了高压合成气等压合成甲醇技术的推广应用。最后对我国煤炭能源化工综合发展的产品开发和规划框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煤炭 高压造气 等压合成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排放CO_2的处置利用途径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琼玖 廖宗富 +3 位作者 周述志 孟仲林 郑国汉 顾子樵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CO2是能源与环境生物活动循环的依存产物,工业化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打破了CO2的自然生态平衡。介绍了CO2的来源,分析了燃煤发电CO2的排放量,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约排放CO230.7×108t,指出燃煤发电是减排CO2的... CO2是能源与环境生物活动循环的依存产物,工业化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打破了CO2的自然生态平衡。介绍了CO2的来源,分析了燃煤发电CO2的排放量,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约排放CO230.7×108t,指出燃煤发电是减排CO2的重点。提出CO2的利用与处置的方法主要有:CO2和合成氨加工成尿素,并发展大颗粒尿素促进造林绿化;美国正在建的CO2零排放燃煤发电装置,采用了CO2收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及煤制油清洁燃料联产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燃煤发电 合成尿素 CO2收集与封存技术 煤制油 CO2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煤制天然气误区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8期35-39,共5页
从煤炭中的C转化成CH4,需要进行煤气化、脱硫、CO变换、脱除CO2,然后甲烷化反应。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碳的利用率和热能转换率均约为1/3,制取1000m3的CH4要放出约3.34t的二氧化碳。按照我国拟建和在建的煤制天然气规模360×108m3/a、... 从煤炭中的C转化成CH4,需要进行煤气化、脱硫、CO变换、脱除CO2,然后甲烷化反应。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碳的利用率和热能转换率均约为1/3,制取1000m3的CH4要放出约3.34t的二氧化碳。按照我国拟建和在建的煤制天然气规模360×108m3/a、碳的利用率1/3计,将浪费煤炭5664×104t标煤,排放二氧化碳1.2×108t,总投资需2100亿元。据测算,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约为3元/m3CH4,与管输进口天然气相比,价格上没有竞争性,并带来环境污染。由于煤制天然气投资费用高(1000m3/a天然气的投资费用约合5833元)、碳与热能利用率低、污染源处理费用高,所以煤制天然气不应该是煤清洁利用的发展方向。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0×108m3(约合2×108t油当量),而有关机构预测我国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46×108t油当量,国产常规天然气产量就可满足国内燃料消费需求,为此我国完全没有必要大规模建煤制天然气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碳利用率 热能转换率 投资 天然气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三一段纯氧转化制甲醇节气增产减排CO_2工艺实践与发展
8
作者 李琼玖 赵沛华 +3 位作者 杜世权 赵月兴 杨加元 刘永忠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10期32-38,共7页
重庆市万利来化工公司一套双一段空气转化制5×104t/a合成氨用合成气装置,采用三一段纯氧自热转化工艺改造成8×104t/a甲醇用合成气装置。其工艺改造的关键在于对二段炉的改造,主要采用结构特殊的混合器(烧嘴),对炉顶部结构也... 重庆市万利来化工公司一套双一段空气转化制5×104t/a合成氨用合成气装置,采用三一段纯氧自热转化工艺改造成8×104t/a甲醇用合成气装置。其工艺改造的关键在于对二段炉的改造,主要采用结构特殊的混合器(烧嘴),对炉顶部结构也作相应的改造;预热器中的空气改用纯氧,还需调整脱硫后的天然气分配量、一段炉混合器负荷;增加空分装置和氧气加压输送系统等。改造后的万利来化工公司的三一段纯氧自热转化工艺包括:①外加热蒸汽转化;②换热转化;③原料天然气直接加入自热转化炉。改造后生产每吨甲醇耗用的天然气量从改造前的1000~1050m3(标准)降低到780~800m3(标准);碳氢利用率由53.8%~71.4%提高到87.5%~89.7%。建议把四川某厂正在拟建的以回收炼厂气为原料,采用三一段纯氧自热转化法制甲醇的装置,作为示范装置进行总结完善,然后推广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三一段转化工艺 混合器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转化生产合成氨尿素的节能减排CO_2新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12期33-41,共9页
天然气三一段纯氧转化制合成气新工艺中,外加热蒸汽转化工艺段承担10%~15%的CH4负荷,用于为开车和保障自热部分氧化提供较高温度的一段转化气(>650℃);其余85%~90%的CH4负荷由换热转化工艺段和二段炉纯氧自热转化工艺段承担。所用... 天然气三一段纯氧转化制合成气新工艺中,外加热蒸汽转化工艺段承担10%~15%的CH4负荷,用于为开车和保障自热部分氧化提供较高温度的一段转化气(>650℃);其余85%~90%的CH4负荷由换热转化工艺段和二段炉纯氧自热转化工艺段承担。所用的换热转化工艺,将传统的两段蒸汽转化工艺加热用的占天然气总耗量1/5~1/4的燃料天然气省下用作原料,从而使每吨合成氨的天然气耗量从传统的两段蒸汽转化的1000m3(标准)降到800~850m3(标准)。三一段纯氧转化制合成气新工艺比传统一段外加热蒸汽转化工艺可减少85%~90%的燃料气,同时降低相应的CO2排放。从开车到投产所需的时间为6~8d,大大缩短了开车周期。介绍了用该新工艺对我国天然气生产合成氨装置进行扩建改造的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天然气三一段转化等压一次变换制氨联产尿素的生产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尿素 自热转化 甲醇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内氧部分氧化替代外燃蒸汽转化制取合成气的先进技术
10
作者 李琼玖 杜世权 +2 位作者 廖宗富 周述志 申同贺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9期76-83,共8页
我国轻烃资源丰富,是制氨、尿素与甲醇的主要原料。我国现年产合成氨和甲醇近3000×104t,耗用轻烃(折CH4计)近300×108m3/a,大都采用外燃蒸汽转化,其中包括用干燃料的轻烃约100×108m3/a,并燃烧排放出CO2达2000×104t/... 我国轻烃资源丰富,是制氨、尿素与甲醇的主要原料。我国现年产合成氨和甲醇近3000×104t,耗用轻烃(折CH4计)近300×108m3/a,大都采用外燃蒸汽转化,其中包括用干燃料的轻烃约100×108m3/a,并燃烧排放出CO2达2000×104t/a。采用我国成功开发的纯氧自热转化替代外燃蒸汽转化,用2m3O2可替代出燃料1m3CH4,免除产生CO2排放2kg/m3CH4,同时将节省下来的轻烃燃料作原料用可增产30%。与外燃蒸汽转化相比,新工艺原料消耗可降低20%~30%,甲醇合成能力可提高20%~100%,减排CO220%~80%,而且新工艺的转化炉体积小、造价低、省去了耐高温贵镍合金材料、使用寿命长。我国近3000×104t/a轻烃制氨、甲醇生产厂,如果应用此新工艺替代传统外燃蒸汽转化工艺,每年可节省轻烃燃料约100×108m3,可用于增产氨、甲醇125×104t/a,减排CO22000×104t/a。我国若在四川苍溪,采用纯氧自然转化、无CO2排放的等压合成甲醇转化制乙烯工艺,建设2×50×104t/a乙、丙烯基地,仅耗用天然气20×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轻 甲醇 节气增产 减排CO2 外燃蒸汽转化工艺 纯氧自热转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