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们市气象因子对秋白菜产量影响及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兴环 张怀珠 +1 位作者 高安芳 兰飞飞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0期141-142,共2页
本文利用图们市1987—2016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的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秋白菜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秋白菜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秋白菜产量的气象因子和预报... 本文利用图们市1987—2016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的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秋白菜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秋白菜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秋白菜产量的气象因子和预报模型,为秋白菜高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秋白菜的口感,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其它特色产品远销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市 秋白菜 气象因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市1976~2018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安芳 王兴环 +1 位作者 尤建新 寇宇 《河北农机》 2020年第2期86-86,共1页
本文利用图们市1976~2018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数据,分析了图们市近43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图们市近43年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降水波动大,日照时长显著增加,在弱降水时期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市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尤建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2期182-183,共2页
利用图们市1980年—2019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图们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图们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31、0.26、0... 利用图们市1980年—2019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图们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图们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31、0.26、0.26℃/10a;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增温态势十分明显;平均最高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最低气温更加显著。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中夏秋季增温最为明显,无论什么年代,夏季气温一直呈现增温趋势,且增温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市 气温变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图们市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尤建新 王兴环 +2 位作者 寇宇 邱英强 高安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9期157-159,共3页
选用图们国家气象观测站1976—2020年的最大冻土深度,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最大积雪深度、最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和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图们市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特征及其... 选用图们国家气象观测站1976—2020年的最大冻土深度,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最大积雪深度、最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和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图们市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976—2020年图们市最大冻土深度呈现下降趋势,年最大冻土深度越大,冻土初终日数也越大,变化趋势几乎相同。年冻土初终日数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其减小速率为3.626 d/10年。最大冻土深度的年代变化分析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冻土深度开始减小,20世纪90年代冻土深度减小幅度更为显著,最大冻土深度与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好,其次是日照时数,再次是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最低温度,最后是最大积雪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与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呈现负相关、年日照时数均呈现负相关(P<0.01);与年平均风速呈现正相关(P<0.01);与年平均最低温度、年最大积雪深度呈现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市 最大冻土深度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宝清县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金宇 王兴环 +2 位作者 刘洋宸 王钧钰 苑明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采用宝清县2004—2018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气象因... 采用宝清县2004—2018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气象因子和预报模型,为玉米和大豆高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宝清县气象局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保障粮食生产提供重要气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宝清县 大豆 玉米 气象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极端气候的水稻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对策
6
作者 华淑惠 杨琳 +1 位作者 董琳 寇宇 《种子科技》 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
近10年来,吉林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对农业种植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建立稳定的生产结构,减轻极端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基于吉林省极端气候特点,对常见极端气候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提高保障措施的... 近10年来,吉林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对农业种植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建立稳定的生产结构,减轻极端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基于吉林省极端气候特点,对常见极端气候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提高保障措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水稻品种 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冻融过程参数化的改进与检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胥朋飞 吕世华 +4 位作者 马翠丽 徐悦 罗江鑫 黄一鸣 寇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62,共14页
考虑冻融过程对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冻融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对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与检验。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1)加入了过冷水概念,改进土壤冻结判断条件与含冰量更新标准;(2... 考虑冻融过程对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冻融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对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与检验。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1)加入了过冷水概念,改进土壤冻结判断条件与含冰量更新标准;(2)加入平衡温度概念代替原方案中恒定的冻结温度;(3)在导水率的参数化方案之中加入不可渗透分数。用改进前后方案分别模拟玛曲站2018-2019年,2019-2020年两次冻融过程。发现改进后的方案在冻融过程中相比原方案:(1)增大了冻结状态温度模拟值、振幅减小、变化趋势更加接近实测;(2)增大了冻结状态中含水量的模拟值,变化趋势与实测相关性更好;(3)土壤中冰的产生日期延后,冰的融解日期提前,最大含冰量模拟减小;(4)冻融过程各阶段的转变日期模拟更接近实测;(5)新方案对于强冻融年份的模拟提升效果更优于弱冻融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过程 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 参数化方案 土壤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延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鹤 解彦维 +1 位作者 刘庆林 金元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14-214,共1页
利用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和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初霜日明显延后,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吉林延边 1961—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5月延边地区一次降雪过程分析
9
作者 高安芳 邓奎才 +1 位作者 张怀珠 王兴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73-174,共2页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和常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8年5月1—3日延边地区一次雨夹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回流降雪过程,高空槽前强烈的辐合上升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条件,低涡系统前部西南暖湿气流为延边地区带来充沛的水汽,...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和常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8年5月1—3日延边地区一次雨夹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回流降雪过程,高空槽前强烈的辐合上升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条件,低涡系统前部西南暖湿气流为延边地区带来充沛的水汽,是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降水过程中高空系统匀速缓慢东移,低层系统加速东移,偏东的低空急流改变延边地区上空温度的垂直分布,降水相态发生转变。降雪开始时间与大气中下层风向转为偏东风和风速增大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回流 降水相态 0℃层高度 吉林延边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和龙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杨鹤 李泽 +1 位作者 解彦维 金元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259-259,263,共2页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吉林和龙 1961--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