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防语言能力:迈向永无止境的科技前沿
1
作者 梁晓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1,共11页
国防语言作为特定研究领域在二战后才受到广泛关注并发展起来,但是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应该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当下也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相关研究,梳理人类社会自国家形成以来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情况,特别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 国防语言作为特定研究领域在二战后才受到广泛关注并发展起来,但是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应该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当下也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相关研究,梳理人类社会自国家形成以来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情况,特别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近代史、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后冷战、反恐战争、互联网时代以及智能时代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内涵、特点与主要表现,旨在揭示:早期,国防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人力的声音强度、语言的修辞表现力、联盟关系的利害关系把握与能力形成;后期,语言越来越与科学技术特别是综合国力支撑下的前沿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下,国防语言能力越来越注重前后方同时实施影响,前后方全员精确塑造影响,全方位跨语言、跨文化全球塑造影响;更加呈现出从物理空间主导走向网络空间主导、多模态共同打造、算力算法数据联合、智能平台系统与装备共同拓展,且以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为主要力量的发展态势。国防语言能力建设迈向无尽的科技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语言 国防语言能力建设 科技前沿 人工智能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国防科技战略评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龙坤 文力浩 +1 位作者 解一鸣 杨爱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3,46,共8页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拜登政府出台的国防科技战略,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拜登政府国防科技战略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战略动因、主要内容、显著特点、潜在影响和现实挑战,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研...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拜登政府出台的国防科技战略,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拜登政府国防科技战略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战略动因、主要内容、显著特点、潜在影响和现实挑战,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论]拜登政府出台国防科技战略,旨在通过聚焦联合任务、加快创新转化、夯实研发基础等战略手段,塑造美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新一轮优势,捍卫美国军事霸权。这一战略有着“重竞争、全政府、非对称”的鲜明特点,将恶化国际安全环境,在实行过程中仍面临国内动员、国际协调、人才吸引等多方面挑战。对此,我们要从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强化国际合作两方面做好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国防科技战略 战略竞争 关键和新兴技术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科技园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基于深圳银星科技园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鹏俊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型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园区的新兴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管理运营、企业孵化、产业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存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在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型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园区的新兴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管理运营、企业孵化、产业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存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在空间。以深圳银星科技园作为分析案例,发现其产业运营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智慧园区与综合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基础—技术—投资—产业”为平台的“1+2+4”服务体系。专业精准的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具备了“平台驱动+生态孵化”的创新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同构性。银星科技园善于创新服务供给机制,通过“平台驱动”与“生态孵化”有效互动,从创新联合体建设、壮大耐心资本、布局产业结构、开放数据共享、打造共生关系等方面开展了联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积累了平台型科技园区重塑企业科技创新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鲜经验与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 内在逻辑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新动向与中国因应——基于对NDIS的分析
4
作者 刘杰 陈琳 +1 位作者 文力浩 杨爱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59,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美国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DIS)中关于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安全逻辑、政策演变以及主要特点,为我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提供重要情报和经验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美...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美国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DIS)中关于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安全逻辑、政策演变以及主要特点,为我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提供重要情报和经验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美国《国防工业战略》中供应链韧性建设有关内容的文本分析,结合美国2012年以来国防工业供应链相关政策报告文本,比较研究美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措施的演变过程,研判其实践动向和潜在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美国充分汲取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在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适应性、响应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划设计,可能对我国相关产业链产生冲击。应学习借鉴美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先进做法,以更好应对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满足未来战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工业 供应链韧性 供应链建设 《国防工业战略》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模式机制研究——跨部门跨层次激励内部协同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昊 梅阳 王倩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4,共13页
针对当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上下有脱节、内部少协同、内外缺联动等问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尤为重要。基于当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研究现状,论文提出跨部门跨层次激励的内部协同视角并探究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 针对当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上下有脱节、内部少协同、内外缺联动等问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尤为重要。基于当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研究现状,论文提出跨部门跨层次激励的内部协同视角并探究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机制与模式。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自身构成、组织方式和国家战略体系的能力绩效3个维度考察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部协同的潜能优势,从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阐明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部协同的作用机制,从而分析指出先军领导追随型、战略联盟合作型、开放自由组合型、平台共享驱动型、应急动员指令型等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模式。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剖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举措。最后,从加强党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专项小组”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法治保障、构建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数字平台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内部协同 国家战略 重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题情感视域下的国防部信息发言人话语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浩楠 欧阳晴雯 +1 位作者 贺梦真 梁晓波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1,40,共11页
[研究目的]当前针对国防部信息发言人话语策略的研究,存在方法论割裂、静态策略分析不足、数据时效滞后等局限。本研究旨在构建“主题架构—情感梯度—策略风格”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系统解构国防部信息发言人话语策略的动态适配逻辑,... [研究目的]当前针对国防部信息发言人话语策略的研究,存在方法论割裂、静态策略分析不足、数据时效滞后等局限。本研究旨在构建“主题架构—情感梯度—策略风格”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系统解构国防部信息发言人话语策略的动态适配逻辑,为中国国防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了2018—2025年国防部官网716篇新闻发布文本,创新融合主题建模、情感计算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混合方法,量化分析议题分布与情感强度特征,并结合文本深层语义解构其话语策略模式。[研究结果/结论]国防部信息发言人通过构建“核心—缓冲—博弈”的分层主题架构,形成了刚性原则与弹性策略的动态均衡;以情感梯度管理融合高唤醒叙事与理性数据支撑,实现了身份认同与国际信任的双向激活;依托“法理框架+历史叙事+冲突预防”的刚柔并济策略组合,在坚守原则立场与灵活应对国际博弈间构建了多层级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传播 国防话语 话语策略 主题建模 情感分析 议程设置 分层安全化 批判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阳 黄朝峰 胡天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共11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已成为当前亟需回答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在深入分析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及创新要素基础上,从组织体系及实现机制两个层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军民协同推进新冠疫苗研发的全景式回顾进行案例探索,揭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中国经验——以新型举国体制为制度优势,以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前提,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军民融合的战略支撑作用,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中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军民科技协同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新冠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性质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战略技术突破提供长期稳固支持。作为同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大型设施平台,其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具有体现国家战略需求、规模范围庞大、密切衔接产业、支撑科学中心建设的功能特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战略技术突破提供长期稳固支持。作为同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大型设施平台,其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具有体现国家战略需求、规模范围庞大、密切衔接产业、支撑科学中心建设的功能特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分为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公益基础设施三类,分别为特定技术攻关、前沿交叉研究、国家建设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世界传统科技强国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积累了超前规划、长期推进、联盟合作、动态改革、政府引领等丰富经验,相应的,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依托举国体制建立起适应科技发展现实需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但也面临运行效率不高、整体合力较弱等问题。由此,需要从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布局结构、评价管理等维度出发,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科学 科学中心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力—扩丰富势能”的蓄势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培育雄厚科技实力,在量变积累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聚集能量—提升能级—释放能效”的赋能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发展成熟中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应在宏观层面紧紧依靠并有力支持国家发展大局,在中观层面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作,在微观层面提高人才队伍实力并建立高能级创新联盟,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蓄势赋能作用,确保新质生产力获得“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高质量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 “蓄势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新兴与颠覆性技术趋势评估及启示——基于北约《2023—2043科技趋势》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力浩 杨爱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97,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对北约《2023—2043科技趋势》报告的剖析,总结归纳北约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显著特点和有益经验,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报... [研究目的]基于对北约《2023—2043科技趋势》报告的剖析,总结归纳北约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显著特点和有益经验,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报告文本进行深入剖析,从环境背景、逻辑架构、组合影响、驱动因素等层面进行梳理提炼,并据此提出优化我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启示建议。[研究结论]应尝试建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前沿科技预测更加注意安全环境变化的影响,用融合式思维指导技术预见工作,进一步增强情报工作的决策支持功能,主动对接技术发展与未来应用,更好促进我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新兴技术 颠覆性技术 技术预见 国防科技情报 报告文本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以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新宇 李湘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疑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着力点。依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成机理,将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刚性的制度供给引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分析框架,针...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疑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着力点。依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成机理,将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刚性的制度供给引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分析框架,针对实践探索中面临的创新供给失衡、过程衔接不畅、功能联动不足等现实挑战,通过目标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四个维度的理论设计与分析架构,审视并回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结构性问题,探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以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进而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布局,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增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体系化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自立自强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时代指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银瑶 谢玉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科技现代化始终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任务,被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探索期、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以...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科技现代化始终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任务,被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探索期、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跃升期四个阶段。百余年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始终与国家现代化同向同行,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结合、坚持服务发展与维护安全相结合、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相结合、坚持战略引领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等基本经验。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开启科技现代化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科技现代化 历史过程 基本经验 实践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推进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挑战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世军 董晓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共8页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战略支撑、动力源泉。科技现代化既是一个目标概念,也是一个过程概念,是科技系统各领域各方面各要素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战略支撑、动力源泉。科技现代化既是一个目标概念,也是一个过程概念,是科技系统各领域各方面各要素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但现代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科技竞争以及体系化创新能力不足等主要挑战。新征程进一步推进科技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持续优化创新治理,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开发,优化区域布局,涵养创新文化,推进科技系统的发展战略现代化、体制机制现代化、人才队伍现代化、区域科技现代化、创新生态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现代化 新时代 理论内涵 主要挑战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强 郭伟鹏 +3 位作者 桑孜良 李博文 龙志强 李晓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3-841,864,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控制性能,以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搭接结构导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导向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分析高速磁浮列车在通过弯道时的情况,考虑了2种工作条件(磁浮列车以不...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控制性能,以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搭接结构导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导向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分析高速磁浮列车在通过弯道时的情况,考虑了2种工作条件(磁浮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弯道、磁浮列车受到不同大小的侧向干扰力)建立考虑扰动的导向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导向系统标称控制器,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导向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平台分析导向系统在2种特定工作条件下的系统响应,并将优化前后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2、3 kN模拟干扰力情况下,导向间隙波动幅值分别减小9.46%、9.70%、11.82%,相比于优化前的算法,优化后导向系统间隙恢复速度有所提升;优化后的算法在改善列车通过弯道及受到横风干扰时的性能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证明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导向系统 粒子群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语言能力”多人谈
15
作者 戴庆厦 王锋 +4 位作者 梁晓波 陈春华 马晓雷 贾媛 董希骁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5,共5页
从边境语言属性谈边境语言能力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边境语言因其分布在国家的边境而得名。其中一部分语言在邻国也有分布,被称为“跨境语言”。提高边境语言能力,是振兴国家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必不可少的... 从边境语言属性谈边境语言能力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边境语言因其分布在国家的边境而得名。其中一部分语言在邻国也有分布,被称为“跨境语言”。提高边境语言能力,是振兴国家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力受语言属性的制约,所以要提高边境语言能力,必须对其属性有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工作 语言属性 国家边境 跨境语言 边境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空军控何以实现?——基于战略稳定性视角的分析
16
作者 徐能武 高杨予兮 司孟韩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7,182,183,共23页
当前,各国对外空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但外空系统的固有特征使得对其的军事利用存在明显的“能力-脆弱性”悖论。美国企图利用外空系统的战略价值加快外空武器化,谋求外空绝对军事优势,以护持其全球霸权。面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威胁... 当前,各国对外空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但外空系统的固有特征使得对其的军事利用存在明显的“能力-脆弱性”悖论。美国企图利用外空系统的战略价值加快外空武器化,谋求外空绝对军事优势,以护持其全球霸权。面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威胁,其他国家必然会利用外空系统的脆弱性特征进行非对称反制。随着外空对抗的不断升级,外空的危机稳定性不断降低,并最终危及全人类的外空利益。因此,各国最理性的选择是进行外空军备控制。从现有实践来看,基于维护战略稳定考量的外空军控应在各国加快发展和平利用外空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国际协调,不断推进以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为主旨的外空军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空军控 外空武器化 军备竞赛 非对称制衡 战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平面Plyometric训练对运动员神经-肌肉功能及灵敏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春杰 郝鑫鑫 +1 位作者 周越 于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7,共12页
目的首先探索Plyometric训练最佳高度范围,进而探讨4周,每周2次稳定与不稳定平面训练对灵敏素质的长期效应。方法40名受试者,依据30 m×2蛇形跑成绩随机分为稳定平面Plyometric训练组(SP)、不稳定平面训练组(UP)与对照组(C)。采用摸... 目的首先探索Plyometric训练最佳高度范围,进而探讨4周,每周2次稳定与不稳定平面训练对灵敏素质的长期效应。方法40名受试者,依据30 m×2蛇形跑成绩随机分为稳定平面Plyometric训练组(SP)、不稳定平面训练组(UP)与对照组(C)。采用摸高器和Delsys Trigno表面肌电仪测试受试者从15 cm、30 cm、45 cm、60 cm高度落下后反射性跳起高度和肌电数据,得出最佳训练高度,应用于4周训练干预。分析训练前后纵跳、Illinois灵敏和30 m×2蛇形跑成绩,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股二头肌长头、胫骨前肌厚度及素质测试时肌电变化。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1)跳箱高度低于45 cm时,反射性跳起高度与肌肉激活程度随下落高度增加而增加,当跳箱高度为60 cm时,反射性跳起高度较45 cm明显下降(P<0.05)。(2)训练干预后纵跳成绩SP组与UP组均较前测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SP组比UP组高1.57 cm(P<0.05)。Illinois灵敏:SP组、UP组成绩较前测与C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30 m×2蛇形跑:SP组、UP组成绩较前测和C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1)45 cm高度是有训练经历人群进行以“跳深”为代表的Plyometric训练最佳高度。(2)4周不同平面Plyometric训练可有效提高纵跳、Illinois灵敏与30 m×2蛇形跑成绩。(3)不同平面Plyometric训练通过缩短变速/变向时离心-向心时间,来提高灵敏素质。稳定平面更利于提高离心制动能力,不稳定平面更有利于发展向心蹬伸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素质 爆发力 Plyometric训练 离心收缩 肌肉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战略传播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箫锋 马建光 刘杨钺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6,6,共10页
[研究目的]战略传播已成为北约实施信息环境塑造和信息武器攻击的战时军事行动。分析北约战略传播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机制,有助于把握冲突背景下北约战略传播部署的新动向,为我国防范潜在威胁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5W传播模型作为分析框... [研究目的]战略传播已成为北约实施信息环境塑造和信息武器攻击的战时军事行动。分析北约战略传播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机制,有助于把握冲突背景下北约战略传播部署的新动向,为我国防范潜在威胁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5W传播模型作为分析框架,以传播活动的5个关键要素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采用路径研究法对北约战略传播中应用人工智能的各个环节进行机理剖析。基于北约战略传播新举措,以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概括应用条件和主要特点。[研究结果/结论]北约战略传播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形成了“主体统筹—渠道选择—受众分析—内容生成—效果反馈”的运行机制,它不是单向线性路径,而是多元复杂循环。人工智能支持下,北约战略传播具有宣传覆盖广泛性、信息传送隐蔽性和传播活动高效性等新特点。这一部署扩展了人工智能军事化的边界,将引发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在新的领域开展,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和伦理等问题,易招致国际社会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战略传播 人工智能 俄乌冲突 信息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机理、重要环节、外部支撑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怡然 刘庆龄 曾立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74,共11页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理论内涵分析发现,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三要素发生质态重塑、支撑生产力水平实现质性飞跃,有力增强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价值。依托“积极搭建桥梁—提高发展韧性—对接战略任务...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理论内涵分析发现,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三要素发生质态重塑、支撑生产力水平实现质性飞跃,有力增强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价值。依托“积极搭建桥梁—提高发展韧性—对接战略任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逻辑脉络,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支撑产业体系实现安全可控、发展动能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切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新动能。为确保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序推进,需要构建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骨干的政产学研联合体、打造以大型科技创新园区为引领的综合研发平台、营造以多元协同创新网络为基础的共融共生环境,从参与主体、支撑平台、创新生态3个维度强化外部支撑,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获得持续新动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关键核心技术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AHP的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刁晓峰 宋殿义 +2 位作者 黄昉 卫国华 刘卫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63,共10页
针对现有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过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采用Delphi与AHP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因素5个一级指标以及24个二级指标。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权重大小,一级因素对单兵导航... 针对现有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过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采用Delphi与AHP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因素5个一级指标以及24个二级指标。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权重大小,一级因素对单兵导航定位训练影响大小排序为: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组训者>训练环境>受训者,训练内容因素影响最大,为40.63%。二级因素中排名前5的影响因素为模拟训练(14.70%)、手段运用(13.48%)、现地实训(12.66%)、组训形式(8.00%)、组训者教学水平(6.90%)。指出3点改进建议:全面优化训练内容体系,系统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组训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导航定位训练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