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故障录波数据的串联电抗器故障特征分析及反演模型研究
1
作者 王坚俊 姚晖 +3 位作者 张波 邹晖 齐浩 陈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2,141,共9页
文中以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过程中的电气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录波数据时频域分析的串抗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及反演模型求解方法。文中通过研究电弧黑盒理论的Mayr电弧模型,建立了电抗器匝间电弧... 文中以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过程中的电气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录波数据时频域分析的串抗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及反演模型求解方法。文中通过研究电弧黑盒理论的Mayr电弧模型,建立了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故障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时变参数的三相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反演模型;通过分析反演求解过程中存在的奇异点问题,提出了基于谱配点法的故障串抗等效电感参数的反演求解算法,并建立了串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反演模型。根据反演解释分析了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过程中的电流谐波故障特征,并验证了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模型及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抗器 匝间短路 时变参数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电力设备锈蚀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海兵 胡锡幸 +1 位作者 刘明一 肖俊 《广东电力》 2020年第9期154-165,共12页
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转中会产生形态不规则的锈蚀,人工巡检工作存在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锈蚀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都不高。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锈蚀检测技术。该方法以变电站、输电网... 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转中会产生形态不规则的锈蚀,人工巡检工作存在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锈蚀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都不高。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锈蚀检测技术。该方法以变电站、输电网络等电力设备实际作业环境中的监控设备拍摄的图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识别并定位电力设备上的锈蚀区域。以Faster R-CNN模型和YOLOv3模型作为神经网络的基础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模型都能检测出较为明显的锈蚀,Faster R-CNN模型在准确度和检测数量方面表现较好,而YOLOv3模型检测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锈蚀检测 电力设备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智能补气装置在电力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驰夫 徐双双 潘中伟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10期62-64,共3页
为解决六氟化硫气体(SF_(6))电气设备补气操作流程复杂,作业精细化程度低问题,开展SF_(6)智能补气装置在电力电气设备中的应用研究。通过SF6智能补气装置结构设计、装置补气流程设计、在线监测功能设计,提出一种全新的SF_(6)智能补气装... 为解决六氟化硫气体(SF_(6))电气设备补气操作流程复杂,作业精细化程度低问题,开展SF_(6)智能补气装置在电力电气设备中的应用研究。通过SF6智能补气装置结构设计、装置补气流程设计、在线监测功能设计,提出一种全新的SF_(6)智能补气装置。将该装置应用到SF_(6)电气设备补气作业当中,证明了该装置具备实时在线检测、高精度充气等应用优势,引入该装置后,电力电气设备在充气过程中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并且避免了SF_(6)气体在充气过程中出现泄露的问题,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 智能 补气装置 电力 电气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电阻率数据的电网地磁感应电流计算方法
4
作者 王泽忠 司远 +3 位作者 刘连光 张彩友 姚辉 陈水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快速准确地计算地磁感应电流是利用电网调度预防地磁扰动(GMD)灾害的基础。基于大地电性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GMD地电场的方法,具有工作量大、耗时长的缺点,不能满足调度防灾的需求。提出对输电线路进行微元化处理,利用变异函数和滑... 快速准确地计算地磁感应电流是利用电网调度预防地磁扰动(GMD)灾害的基础。基于大地电性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GMD地电场的方法,具有工作量大、耗时长的缺点,不能满足调度防灾的需求。提出对输电线路进行微元化处理,利用变异函数和滑动加权平均进行视电阻率估计,结合地磁台地磁场实测数据直接计算微元GMD地电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建立大范围大地电导率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相比,利用视电阻率计算GMD地电场的方法省略了复杂的大地建模过程,提高了计算精度,缩短了运算时间,可为电网调度防治GMD灾害提供基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 GMD 地电场 变异函数 地磁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网中风光储混合建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邓皓 崔双喜 +3 位作者 孙彦萍 樊小朝 侯俊杰 梁培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针对目前微网系统孤岛运行很难获得最大功率和稳定电压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可有效抑制功率和电压波动的风光储微网发电系统模型。光伏和风电环节均采取基于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保证系统获得最大功率及电压;储能环节采取结合... 针对目前微网系统孤岛运行很难获得最大功率和稳定电压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可有效抑制功率和电压波动的风光储微网发电系统模型。光伏和风电环节均采取基于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保证系统获得最大功率及电压;储能环节采取结合U/f控制和功率、电流双环控制的控制策略,维持系统功率及电压的稳定。结合新疆哈密地区实际光照强度、温度及风速的变化,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该微网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靠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微网 孤岛 控制策略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在锦苏线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伟 万帅 +3 位作者 谷山强 陈家宏 杜雪松 李博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9-215,共7页
为了提高±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抵御雷害风险能力,研究了±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基本参数、安装方案和工程应用。文中以±800 kV锦苏线浙江段为工程背景,对其线路走廊落雷情况进行了分析及差异化防雷评估,... 为了提高±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抵御雷害风险能力,研究了±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基本参数、安装方案和工程应用。文中以±800 kV锦苏线浙江段为工程背景,对其线路走廊落雷情况进行了分析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提出了安装选点原则,开展了避雷器的关键技术参数的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分析了线路避雷器的安装要求,根据安装选点原则配置了避雷器,设计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斜拉式安装方法,成功实施了±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对±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在其余±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雷电防护 ±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 差异化防雷评估 绝缘子斜拉式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 kV GIS盆式绝缘子多气泡放电的测试与诊断 被引量:12
7
作者 邵先军 詹江杨 +3 位作者 常丁戈 周阳洋 何文林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4-560,共7页
为了提高现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绝缘缺陷的诊断能力,提升特高频(UHF)法在现场的检测经验,该文对一起550 kV GIS盆式绝缘子多气泡放电开展了详细的测试与诊断。首先在现场利用UHF法检测发现了55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异常信号,... 为了提高现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绝缘缺陷的诊断能力,提升特高频(UHF)法在现场的检测经验,该文对一起550 kV GIS盆式绝缘子多气泡放电开展了详细的测试与诊断。首先在现场利用UHF法检测发现了55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异常信号,该信号呈气隙放电特征。对该盆式绝缘子更换返厂后开展了耐压、局部放电、雷电冲击、X射线探伤等试验,同时采用UHF法和脉冲电流法对盆式绝缘子局放信号进行检测,并对比了雷电冲击试验前后放电特性的变化。最后利用时差定位统计和多源放电分离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式绝缘子内部存在8个气泡,呈线性状分布,UHF和脉冲电流法两者信号幅值正相关;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谱图逐渐由单气隙放电转为多气隙放电特征;在耐受雷电冲击后,盆式绝缘子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下降,熄灭电压不变,相同电压下UHF信号幅值与局放量变大;时差统计和多源分离表明,该盆式绝缘子UHF信号呈多源时差和聚类特征,与X射线结果一致。该文研究结果可为GIS UHF检测与诊断提供现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局部放电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 气泡放电 特高频法 多源放电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闸弹簧疲劳状态下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应力分布及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国伟 董建新 +2 位作者 肖珊珊 张雄 万书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51,共8页
弹簧操作机构是高压断路器的关键部件,其分合闸动力来源于分合闸弹簧,因此分合闸弹簧的疲劳状态对操作机构整体应力分布及动力响应影响巨大。用Pro/E对CT14型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进行总体建模,考虑主要元件连接及动力传递关系对所建... 弹簧操作机构是高压断路器的关键部件,其分合闸动力来源于分合闸弹簧,因此分合闸弹簧的疲劳状态对操作机构整体应力分布及动力响应影响巨大。用Pro/E对CT14型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进行总体建模,考虑主要元件连接及动力传递关系对所建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并应用HyperMesh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在合闸弹簧疲劳状态下弹簧操作机构各敏感单元(扇形板、分闸弹簧、拐臂、传动杆)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及合闸动作响应变化情况。最后设计合闸弹簧疲劳状态下的弹簧操作机构敏感元件应力检测实验,结合实验数据对所建仿真模型及所做仿真分析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可为CT14型弹簧操作机构的优化设计、运行状态监测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弹簧操动机构 应力分析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熵的超高压交流线路暂态保护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加伟 王增平 +2 位作者 蓝益军 郝唯文 张亚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8,共9页
基于故障暂态量分布特征的线路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工频振荡等影响,对故障的判别更加快速、准确。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高频成分在经过线路边界时发生明显的透反射效应,造成能量上的损耗,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低;而区内故障则不存在这... 基于故障暂态量分布特征的线路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工频振荡等影响,对故障的判别更加快速、准确。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高频成分在经过线路边界时发生明显的透反射效应,造成能量上的损耗,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低;而区内故障则不存在这个现象,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高。基于线路故障时产生的宽带高频暂态电流分量,利用D2小波能量谱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并构造了小波能量熵量化描述高频暂态电流成分的能量分布,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进行线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及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量 线路边界 宽带高频 小波能量谱 小波能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缺陷长间歇稀疏性局放检测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董建新 刘江明 +4 位作者 郦于杰 刘昌标 唐志国 唐铭泽 陶亦然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79,85,共8页
局部放电检测是GIS带电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应用中发现了大量缺陷。同时,现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也暴露出误报漏报的问题,特别是无法及时发现某些GIS突发性击穿或闪络故障的征兆。为此,文中分析了现有局放检测和诊断技术的特点和不足,... 局部放电检测是GIS带电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应用中发现了大量缺陷。同时,现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也暴露出误报漏报的问题,特别是无法及时发现某些GIS突发性击穿或闪络故障的征兆。为此,文中分析了现有局放检测和诊断技术的特点和不足,进而提出有些GIS突发性击穿或闪络由长间歇的稀疏性放电不断累积所引发的假设;在实验室通过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缺陷模型验证了长时间间隔稀疏性放电的存在,深入研究了此类放电的时序统计特性和PRPS、PRPD图谱特征;针对某特高压变电站GIS,通过现场带电检测发现了一起绝缘子长间歇的稀疏性放电案例,并对比研究了该放电缺陷的时序统计和PRPD图谱特征。通过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长间歇稀疏性放电的实测验证,初步证实了GIS突发性击穿或闪络的可能原因,为GIS设备此类突发性故障的检测和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GIS 盆式绝缘子 绝缘缺陷 稀疏性放电 突发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波 王坚俊 +3 位作者 韩文芳 陈锋 姚晖 邹晖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152,共8页
针对干式空心电抗器早期匝间短路故障,通过分析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电抗器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Mayr电弧模型的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时变电路模型,并利用傅里叶... 针对干式空心电抗器早期匝间短路故障,通过分析电抗器匝间电弧性短路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电抗器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Mayr电弧模型的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时变电路模型,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了故障电抗器等效电感的频谱特性,发现其等效电感不再恒定而是存在周期性振荡。然后利用时变电路状态方程求解方法,分析在工频激励下故障电抗器输出电流的转移解、零状态响应及频谱特性,证明在匝间电弧的周期性短路过程中,故障电抗器输出电流中将激发出特定次数的谐波分量,分析电流谐波特性可对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对一起电抗器故障的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录波数据进行求解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故障诊断 匝间电弧性短路 时变参数 谐波特性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融合诊断与智能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晓康 牛勃 +4 位作者 马飞越 刘江明 谭东现 马建文 伍弘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100,107,共9页
为降低电气设备内部潜伏性局部放电缺陷导致运行设备发生突发性绝缘击穿故障次数,文中以某在运126 kV GIS设备绝缘放电为对象,进行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融合诊断与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基于局部放电过程中表征出的声电信号特征与在线监测方法... 为降低电气设备内部潜伏性局部放电缺陷导致运行设备发生突发性绝缘击穿故障次数,文中以某在运126 kV GIS设备绝缘放电为对象,进行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融合诊断与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基于局部放电过程中表征出的声电信号特征与在线监测方法,采用动态频率采集法与云平台的形式设计了一套局部放电融合诊断系统,完成设备内部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与缺陷的初步定位。通过局部放电时间间隔内信号均值、标准差、最大值等状态图变量的分析,将缺陷状态分为平稳发展阶段与高击穿风险阶段,并通过BP神经网络实现缺陷发展状态的严重性自动评估及智能预警。试验结果证明所设计融合诊断与智能预警系统可以完成缺陷低风险阶段与高风险阶段的动态跟踪与智能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局部放电 融合诊断 动态跟踪 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改善策略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龙月 郭锐 +2 位作者 张乐 刘建华 郭向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18,共9页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建立PR控制下采用传统电网电压前馈的LCL型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提出利用带通滤波器改进的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同时在PR控制器上并联多次谐波补偿器,使其不仅能够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谐波对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干扰,从而改善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逆变器并网电流的质量。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前馈 逆变器输出阻抗 带通滤波器 多次谐波补偿器 并网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复杂度衰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暂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齐国强 王增平 +2 位作者 裘愉涛 应鸿 蓝益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共8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引起的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是行波保护和暂态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线路雷击故障和普通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压信号的幅值因故障电流入地通路的存在快速衰减,信号复杂度低。雷击未故障时,不存在故障电流入地通路...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引起的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是行波保护和暂态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线路雷击故障和普通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压信号的幅值因故障电流入地通路的存在快速衰减,信号复杂度低。雷击未故障时,不存在故障电流入地通路,信号衰减慢,复杂度高。基于小波变换分析电压信号频率分量的衰减,采用突变时刻前、后两个数据窗内小波奇异熵的比值表征信号复杂度的变化。再结合电压信号高频分量的含量分析,实现雷电暂态信号的识别,并通过能量相对熵实现故障极的选择。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很好地进行暂态信号的识别,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雷电干扰 信号复杂度 小波奇异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谐振抑制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毅 高爱杰 +3 位作者 胡楠 曹添 郭锐 杨龙月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6,共10页
在弱电网环境下由于电网存在等效阻抗,造成多台逆变器并联运行时各逆变器间的耦合程度增强从而产生谐振,整个系统难以工作在稳定状态。提出了基于陷波器向公共耦合点加入虚拟等效导纳的整机谐振抑制策略。首先解析了单台逆变器的闭环输... 在弱电网环境下由于电网存在等效阻抗,造成多台逆变器并联运行时各逆变器间的耦合程度增强从而产生谐振,整个系统难以工作在稳定状态。提出了基于陷波器向公共耦合点加入虚拟等效导纳的整机谐振抑制策略。首先解析了单台逆变器的闭环输出等效阻抗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戴维南等效分析了多机并联系统的谐振特性;其次构建了多台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的闭环诺顿等效模型并分析出判别多台逆变器并联运行稳定性的Nyquist判据;然后,运用所得Nyquist判据判断所提整机谐振抑制策略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多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谐振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并联 基波陷波器 虚拟导纳 整机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交流配电XLPE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后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逸雯 周国伟 +3 位作者 孟繁博 王启隆 茅奕晟 陈向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04-4112,共9页
为了研究热老化对交流配电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后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先对已运行两年的10 kV交流XLPE电缆样段进行135℃加速热老化试验,随后采用车床和特质刀具将电缆样段沿轴向环切得到薄片试... 为了研究热老化对交流配电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后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先对已运行两年的10 kV交流XLPE电缆样段进行135℃加速热老化试验,随后采用车床和特质刀具将电缆样段沿轴向环切得到薄片试样,通过直流电导率、空间电荷测量、表面电位衰减和直流击穿测试,结合载流子迁移率、活化能和陷阱参数的计算,对老化前后交流配电XLPE电缆的直流绝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交流XLPE电缆绝缘试样的直流电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长期老化后空间电荷积累阈值场强与试样的活化能明显减小,试样的直流电导率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空间电荷积累阈值场强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试样中积累的空间电荷由异极性转变为同极性,深陷阱数量与直流击穿场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认为短期热老化有利于提高交流配电XLPE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后的直流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交流配电 交联聚乙烯电缆 直流运行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阀侧套管封堵结构耐火极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晓圣 姬军 +6 位作者 张彩有 董建新 王坚俊 姚晖 焦晨骅 聂京凯 侯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5-1417,共3页
特高压换流站因换流变故障多次发生火灾事故,火势通过换流变阀侧套管封堵部位进入阀厅,导致换流阀厅损毁,为提高换流站消防安全裕度,阐述了现有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洞口封堵结构形式,论述了封堵结构耐火极限评价方法,针对现有封堵结构的... 特高压换流站因换流变故障多次发生火灾事故,火势通过换流变阀侧套管封堵部位进入阀厅,导致换流阀厅损毁,为提高换流站消防安全裕度,阐述了现有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洞口封堵结构形式,论述了封堵结构耐火极限评价方法,针对现有封堵结构的不足,在保持大封堵结构不拆除的情况下,对封堵结构进行耐火性能增强设计,形成新的封堵结构增强系统,并依据新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耐火极限试验,结果表明该增强系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完整性能,满足3 h碳氢温升曲线的耐火极限要求,为在运换流站阀侧套管封堵结构消防改造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侧套管 封堵结构 评价方法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空塔架鸟巢检测的双尺度YOLOv3网络学习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建 黄陆明 +1 位作者 朱迪锋 曹浩楠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60,共8页
鸟类在高空塔架筑巢的问题给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重大隐患。现有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而自动巡检技术仍面临着精度和效率的较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高空塔架鸟巢检测的双尺度YOLOv3网络学习方法。不同于经典的YOL... 鸟类在高空塔架筑巢的问题给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重大隐患。现有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而自动巡检技术仍面临着精度和效率的较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高空塔架鸟巢检测的双尺度YOLOv3网络学习方法。不同于经典的YOLOv3检测网络,该网络采用两个有次序的YOLOv3网络分别进行鸟巢的预检测和最终判别,由此兼顾了算法的精度与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该网络采用不同尺度图像作为输入,并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梯度增强。在真实巡检测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检测算法的准确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其召回率显著优于常用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检测 电力巡检 YOLOv3网络 深度学习 高空电力塔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弧能量的SF_6断路器灭弧室在线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俊峰 马飞林 +1 位作者 闻铖 朱凡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130,152,共6页
灭弧室是断路器最为关键的部分,随着运行年限增长,SF_6断路器灭弧室状态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准确反映SF_6断路器灭弧室状态。电弧电压的测量是断路器灭弧室在线状态评估所面临的一大难点,原因在于高噪声和暂态恢复电压所带来... 灭弧室是断路器最为关键的部分,随着运行年限增长,SF_6断路器灭弧室状态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准确反映SF_6断路器灭弧室状态。电弧电压的测量是断路器灭弧室在线状态评估所面临的一大难点,原因在于高噪声和暂态恢复电压所带来的干扰。为此,文中提出了用于实时测量电弧电压的装置,以及基于电弧能量测量的SF_6断路器灭弧室在线状态评估的新方法。电弧电压测量装置能承受高幅值瞬态恢复电压,消除环境噪声干扰,准确测得电弧电压。断路器灭弧室在线状态评估新方法以直接反应灭弧室磨损状态的电弧能量作为特征参量,直接准确有效。相关人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F_6断路器灭弧室状态评估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电压 电弧能量 SF6断路器 灭弧室 在线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原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庆峰 周平 +5 位作者 朱贵池 周宇通 张杰 赵洲峰 李娜 王振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6,共7页
为明确±800 kV某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的事故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光谱分析、X射线检测、载流能力计算、应力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结构、尺寸变化对载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空载装配、压紧和仿真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套管... 为明确±800 kV某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的事故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光谱分析、X射线检测、载流能力计算、应力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结构、尺寸变化对载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空载装配、压紧和仿真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套管端子铜头和线夹抱箍之间的配合工况。发现抱箍本体存在受力变形,且其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结果表明,引起套管接头发热的主因是抱箍变形,变形产生的配合间隙使得导体有效载流接触面积减小、导电率下降,电阻增大;次因是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穿墙套管 接触不良 异常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