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GCN-Transformer的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
1
作者 孟伟 俞斌 +3 位作者 白隆 徐婕 顾晋豪 郭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智能电网的发展认识到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重要性。净负荷预测代表用电负荷与安装的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差异,是能量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础。为解决IES波动性大,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精较差的问题... 智能电网的发展认识到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重要性。净负荷预测代表用电负荷与安装的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差异,是能量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础。为解决IES波动性大,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精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STGCN作为输入嵌入层对多元输入序列进行编码,填补Transformer中没有充分考虑相关信息的空白。然后,利用Transformer中的自注意机制捕获序列数据的时间依赖性。最后,利用前馈神经网络输出预测负荷值。以浙江省某地区电力数据集为例,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相比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5%以内,结果表明该文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图卷积网络 TRANSFORMER 多头注意力机制 短期净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建设实践
2
作者 严文凯 方乙安 +1 位作者 兰海 林静 《农电管理》 2025年第5期49-50,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下文简称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在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介绍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实施成效,以期创建人尽其能的人才培养建设新态势。
关键词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 人才培养 电力系统 企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内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故障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晨 周路遥 +3 位作者 李特 周象贤 王少华 黄中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188,共7页
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事故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文中对2016年以来浙江省内发生的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故障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故障概况、产品情况、故障形态、性能试验、故障原因以及相关建议措施等... 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事故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文中对2016年以来浙江省内发生的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故障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故障概况、产品情况、故障形态、性能试验、故障原因以及相关建议措施等。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浙江省内共发生8起复合绝缘子断串及芯棒击穿故障,包括6起酥朽断裂、1起脆性断裂及1起芯棒击穿。其中,脆性断裂主要为端部密封不良,外部潮气进入,并在长期高场强作用下产生的应力腐蚀所致;酥朽断裂主要为芯棒—护套粘接不良,在受潮、放电、机械应力共同作用下芯棒中环氧树脂基体降解、劣化所致;芯棒击穿为界面局部粘接不实,护套或端部密封破坏,水分沿界面或芯棒的缺陷进入内部,导致局部放电形成碳化通道,并逐渐发展为贯穿性击穿。针对上述统计故障,建议复合绝缘子采用耐应力腐蚀较好的无硼纤维耐酸芯棒,端部附件装配方式采用同轴多向压接,端部密封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注射密封,并保证芯棒—护套界面的粘接强度,同时在运维过程中加强对复合绝缘子的红外、紫外带电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脆性断裂 酥朽断裂 芯棒击穿 蚀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华 朱敏捷 周灵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30,共7页
为提高现有方法对电力系统振荡混沌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延时反馈,设计一种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先构建互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再设计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混沌控制器;以信号差值微分及信号延时差值为控制器的输入,避免求取反馈增益;... 为提高现有方法对电力系统振荡混沌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延时反馈,设计一种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先构建互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再设计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混沌控制器;以信号差值微分及信号延时差值为控制器的输入,避免求取反馈增益;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并通过优化的控制器对互联电力系统的混沌进行控制。搭建一个混合输电系统作为实验互联电力系统,通过该系统测试所提方法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混沌控制性能良好,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具有抗干扰性能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延时反馈 互联电力系统 电磁功率扰动 混沌控制 负荷扰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5
5
作者 乐健 廖小兵 +2 位作者 章琰天 常俊晓 卢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79-191,共13页
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类约束优化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难以满足复杂互联电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可靠性、实时优化等要求。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协同多个局部控制器实现全局优化或纳什... 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类约束优化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难以满足复杂互联电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可靠性、实时优化等要求。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协同多个局部控制器实现全局优化或纳什优化。文中全面综述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首先,按照控制结构对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接着重点阐述了非协作式和协作式2类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然后,围绕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不同应用场景分别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指出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电力系统控制应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 滚动优化 反馈校正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和SiR材料在20 Hz和50 Hz电压下的电气强度测试及对比
6
作者 谭海云 何嘉祥 +4 位作者 吕鑫 吴婧 曹俊平 刘英 李文辉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9,共9页
低频输电为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及负荷中心互联提供了一种经济且高效的技术方案,电缆及其附件在低频及工频下的性能差异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对电缆及其附件用XLPE和SiR绝缘试样在20 Hz和50 Hz电压下进行了快速升压以及逐级升压击穿试验... 低频输电为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及负荷中心互联提供了一种经济且高效的技术方案,电缆及其附件在低频及工频下的性能差异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对电缆及其附件用XLPE和SiR绝缘试样在20 Hz和50 Hz电压下进行了快速升压以及逐级升压击穿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LPE试样的短时电气强度随着温度和频率的升高而降低;SiR试样在两种频率下的电气强度差异不大,但随着温度升高,SiR试样的短时电气强度显著增大。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短时的高温、高场强未对SiR材料内部化学交联网络造成损伤,电气强度的增大可能由物理因素导致。在经受较长时间的电压作用后,XLPE试样的电气强度明显降低,而SiR试样的电气强度仅小幅下降,此外,XLPE试样在20 Hz和50 Hz下的电压耐受指数分别为8.75和10.67,SiR试样的则为16.95和18.75,表明SiR试样虽然电气强度绝对值显著低于XLPE试样,但具有更为优异的耐电压老化性能。SiR材料的溶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黏度硅油和大分子量植物油可在SiR材料进行高温或/和长时电压试验中作为保护媒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20 Hz和50 Hz 电压耐受指数 溶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含碳捕集耦合煤制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7
作者 邢海军 颜湛 +2 位作者 杨周义 王华昕 梅丘梅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2-374,共13页
提出考虑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含碳捕集耦合煤制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首先,建立碳捕集电厂耦合煤制氢的多资源利用模型;其次,考虑碳捕集电厂耦合煤制氢的运行约束,以系统运行和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确定性系统调度模型;最后,针对... 提出考虑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含碳捕集耦合煤制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首先,建立碳捕集电厂耦合煤制氢的多资源利用模型;其次,考虑碳捕集电厂耦合煤制氢的运行约束,以系统运行和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确定性系统调度模型;最后,针对风电不确定性,引入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量化分析,提高系统对风电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通过算例分析得到持有不同风险态度下的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促进风电消纳并提高系统的低碳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煤制氢 碳捕集电厂 风电不确定性 低碳制氢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监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袁雪枫 余才阳 鲍杰利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对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实施监测的传统方法一般是依据频率、分辨率来获取其固定频率点的参数,无法实现同步采样,所得结果误差较大。设计一种可应用于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监测的新方法。对发电机宽频振荡数据进行同步采集设计;对... 对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实施监测的传统方法一般是依据频率、分辨率来获取其固定频率点的参数,无法实现同步采样,所得结果误差较大。设计一种可应用于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监测的新方法。对发电机宽频振荡数据进行同步采集设计;对宽频相量进行处理,获得模态频率和模态电流幅值后对宽频状态进行估计;通过分析监测支路上线路电流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风能驱动发电机宽频振荡的监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精准监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测方法在宽频振荡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等参数上的监测误差均小于0.1%,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宽频振荡 监测设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下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MPPT方法
9
作者 汤义勤 张冰烨 +1 位作者 陈威 王雪燕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8,共9页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呈多峰特性,鉴于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存在依赖初始化信息与跟踪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分析功率-电压特性...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呈多峰特性,鉴于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存在依赖初始化信息与跟踪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分析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中极值点可能存在的区域,采用上层模糊预测的粒子更新机制定位最大功率点邻域范围。其次,该方法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以三次插值函数拟合曲线引导下层粒子进行精确搜索,提高方法的跟踪速度和总体效率。同时,该方法利用转换器变量的等效关系,在开环条件下直接控制系统输出电压,提高方法的通用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与其他前沿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方法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智能优化算法 自适应预测 改进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接入层网络流量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坚 杜亮 +3 位作者 喻谦 方兴其 曾晓 徐一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6,79,共8页
针对电力物联网接入层可能面临设备并发接入引起的拥塞延迟问题,运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对电力物联网接入层网络流量进行建模及参数分析。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了物联网边缘代理在应对并发连接状况所要满足的性能指... 针对电力物联网接入层可能面临设备并发接入引起的拥塞延迟问题,运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对电力物联网接入层网络流量进行建模及参数分析。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了物联网边缘代理在应对并发连接状况所要满足的性能指标。最后借助OPNET仿真软件,以ZigBee协议进行终端接入模拟,验证了所给出的流量模型和性能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排队论 边缘代理 接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电力暂态稳定在线评估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朱轶伦 罗烨锋 +3 位作者 高强 陈新建 张东波 于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6,共9页
电网规模的扩大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变得更加复杂,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中长短时记忆(long-and-short term memory,LSTM)的电力暂态稳定在线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获取全网各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等电... 电网规模的扩大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变得更加复杂,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中长短时记忆(long-and-short term memory,LSTM)的电力暂态稳定在线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获取全网各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气量,实时计算得到电网失稳可能性评分,并在新英格兰10机39线系统上对该模型进行测试与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通过实时运算得到电网稳定性的评估及预警,具有准确性高、预警能力强、支持在线监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电力系统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LSTM) 故障预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案的供电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0
12
作者 荣秀婷 赵峰 +3 位作者 朱刘柱 姜念 罗时伟 高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了架空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以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为研究场景,在馈线满足N-1和不满足N-12种情形下,运用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置原理,分析并推导了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时的户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 建立了架空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以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为研究场景,在馈线满足N-1和不满足N-12种情形下,运用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置原理,分析并推导了架空主干馈线故障和柱上开关故障时的户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特别是针对“二遥”和“三遥”终端混合配置情形,枚举“二遥”和“三遥”终端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配置方案,详细分析故障处理过程,推导得出基于“二遥”和“三遥”终端配置数量的架空系统故障平均停电时间计算公式。最后,以某架空区域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 终端配置 架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AHP评价的电力线路入廊规划全过程咨询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建达 宁康红 +3 位作者 高强 卢家欢 裴传逊 任娇蓉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目前,对于电力线路入廊规划问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咨询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模糊AHP评价与基于拓扑势优化的模型,作为电力线路入廊的全过程咨询模型.以安全性因素和互适性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AHP评价模型对协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利... 目前,对于电力线路入廊规划问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咨询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模糊AHP评价与基于拓扑势优化的模型,作为电力线路入廊的全过程咨询模型.以安全性因素和互适性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AHP评价模型对协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利用拓扑势熵最小原理对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化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咨询模型在电力线路入廊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模糊AHP 拓扑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施工货运索道线路勘测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俊杰 李建华 朱敏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4-128,共5页
针对输电线路架设作业中电力杆塔、输电线、施工设备运输用架空货运索道修建,结合重载无人机电力线路施工设备运输,研究索道线路选择原则、索道定测、索道设计、索道纵断面图的绘制、承载索安装拉力与张紧度测定等方法,使索道设计经济... 针对输电线路架设作业中电力杆塔、输电线、施工设备运输用架空货运索道修建,结合重载无人机电力线路施工设备运输,研究索道线路选择原则、索道定测、索道设计、索道纵断面图的绘制、承载索安装拉力与张紧度测定等方法,使索道设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满足电力线路施工的特殊要求,为电力线路施工架空索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索道 勘察设计 曲线计算 张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故障应急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培源 牛成玉 +2 位作者 云亚文 雍明超 方海潇 《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电力故障应急处理有着特殊的危险性,如不可预知的二次爆炸、火灾产生的高温和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剧毒SF6气体、设备绝缘击穿引发的隐藏高温点和带电点、影响视线的浓烟等,应急人员往往无法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深入现场,对... 电力故障应急处理有着特殊的危险性,如不可预知的二次爆炸、火灾产生的高温和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剧毒SF6气体、设备绝缘击穿引发的隐藏高温点和带电点、影响视线的浓烟等,应急人员往往无法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深入现场,对现场进行及时、迅速处置,进而延误了故障应急作业的最佳时机,发生次生、衍生事故,导致事故范围扩大、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了一种针对变电站、开关站、配电房等室内外故障的电力应急机器人,主要从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系统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还进行了样机的应用示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故障 应急 机器人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缆实际载流量的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拓扑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婧 蔡俊文 +3 位作者 张磊 周广浩 何杰辉 翟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1,共9页
海缆实际载流量是海缆选型的重要依据,在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中,考虑不同敷设区段海缆载流量存在的差异以及海缆多回路并联敷设时磁热效应对载流量的影响,对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风机进... 海缆实际载流量是海缆选型的重要依据,在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中,考虑不同敷设区段海缆载流量存在的差异以及海缆多回路并联敷设时磁热效应对载流量的影响,对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风机进行聚类分区,将集电系统拓扑优化分解为分区内、外拓扑优化。然后,在分区内采用基于Voronoi图的拓扑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在分区外拓扑优化中,考虑海缆瓶颈区段、回路数对载流量的影响,构建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线性化后采用优化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实际风电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保证海缆实际载流量始终大于海缆工作电流,可有效保障集电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集电系统 拓扑优化 载流量 回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配额的电动公交车⁃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良 黄久鸿 +3 位作者 戚佳金 尹清波 龙彦良 张超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考虑个人碳交易机制在电动公交车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激励机制,电动公交车用户可以通过出售碳配额获取一定的收益。首先,计及路况对电动公交车运行时间产生的影响,根据工作日与休息日交通指数对电动公交车... 考虑个人碳交易机制在电动公交车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激励机制,电动公交车用户可以通过出售碳配额获取一定的收益。首先,计及路况对电动公交车运行时间产生的影响,根据工作日与休息日交通指数对电动公交车进站时间进行修正,构建电动公交车工作日与休息日充电负荷模型;然后,将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激励机制运用于电动公交车与新能源协同调度策略,构建综合考虑用户与电网利益的多目标函数,并运用鲸鱼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最后,基于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对固定碳价格、动态碳价格两种激励机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算例验证了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激励机制的电动公交车与新能源协同调度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动公交车 碳配额 激励机制 协同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掌上电力”App的终端电能质量监测
18
作者 马秀林 张浩 +1 位作者 常俊晓 陈伟华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6期51-53,共3页
以终端智能电表和“掌上电力”App为基础,结合智能电表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实时监测终端客户的电能质量,当电能质量指标出现恶化时,将监测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VIP式客户电能质量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电能质量 掌上电力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方 法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灵刚 胡奕挺 +6 位作者 陈欣蔚 屠锋 吴朝峰 于洋 王彦兵 满银 李维朝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软土固化技术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为发挥其空间可塑性优势,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尚无可靠计算方法,叠加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导致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困难,... 软土固化技术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为发挥其空间可塑性优势,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尚无可靠计算方法,叠加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导致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困难,需要提出一种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及优化设计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经纬110 kV滨海变电站场地为研究对象,测试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建立数值模型计算板墙组合式地基承载力,以此为基础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型,为工程应用提供便利。引入岩土工程鲁棒性设计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处理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以标准差作为鲁棒性评价指标评估不确定性对设计的影响,以固化土地基截面面积近似表征工程造价,实现考虑经济性和鲁棒性的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将设计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得到最优设计方案为固化板厚度P=2 m、固化墙深度W=3 m、固化墙厚度D=1.5 m、固化墙净间距S=1 m,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研究提出的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型及优化设计方法为相关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土地基 神经网络 承载力 鲁棒性设计 软土固化 板墙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墙组合式软土固化地基沉降特性与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敏捷 蔡勇 +2 位作者 周晋杭 李建华 于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9-1157,1230,共10页
软土固化是近年来开始广泛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如何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工程造价,实现固化土地基的优化设计是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经纬110 kV滨海变电站场地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变电站场地荷载特性的板墙组... 软土固化是近年来开始广泛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如何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工程造价,实现固化土地基的优化设计是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经纬110 kV滨海变电站场地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变电站场地荷载特性的板墙组合式固化地基处理方式,通过现场勘察与室内实验,测定典型软土和固化土物理力学参数,建立场地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不同板墙组合方案对应的工后沉降与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板墙组合式固化地基处理方式在控制沉降方面的优势。在分析地基沉降演变过程基础上,以控制地基沉降和固化成本为优化目标,确定板墙组合式固化地基的最优设计参数为固化剂掺量4.5%,固化板厚度3.0 m,固化墙厚度2.0 m、深度7.0 m。研究发现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固化土单轴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但最大沉降值几乎不受固化剂掺量影响。固化墙通过限制下伏软土的侧向变形,减小了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和地基工后沉降变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固化土 变电站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