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回路电力电缆不同敷设方式对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邹宏亮 孙云莲 +2 位作者 张弛 汤义勤 蔡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6-2433,共8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多回路敷设电缆线路越来越多,金属护套环流的损耗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计算三、四回路单芯电缆线路不同敷设方式下护套感应电压,通过建立电缆线路阻抗模型推导环流矩阵方程,获得金属护...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多回路敷设电缆线路越来越多,金属护套环流的损耗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计算三、四回路单芯电缆线路不同敷设方式下护套感应电压,通过建立电缆线路阻抗模型推导环流矩阵方程,获得金属护套环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回路系统下,靠近中间的回路环流相对两边要小,回路数增多,环流最大值也增加;随着相间距及接地电阻的增加可以降低环流;分段越不均匀,对环流最大值影响较大且三相环流差别越大;三回路中,并列平行敷设方式下,环流最小的相序组合为ABC-CAB-ABC和ABC-CBA-ACB,品形敷设方式下,环流最小相序为ACB-BAC-ACB、CAB-CBA-CAB;四回路中,并列平行敷设方式下,环流最小的相序组合为ABC-CAB-ABC-CAB,环流最大值约为2 A,其他相序组合下环流最大达到5.5A,品形敷设方式下,不论何种相序组合方式的环流均≤2 A,环流最小相序为CAB-CBA-CAB-CBA。以上分析结果对电缆线路规划、设计及运维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敷设方式 环流 多回路 金属护套 感应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odArea的台州10kV配网设施暴雨灾害临界雨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颖晖 徐硕 +1 位作者 丁宇海 陈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9-136,共8页
目前,由于台风和暴雨等强降雨极端天气而造成的暴雨灾害问题已呈频发之势,很多城市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极端天气灾害仍缺乏防范措施。部分城市基础建设的防范标准已经跟不上历史气候的变化,如配网变电站和配电室等设施,较易在洪涝灾害... 目前,由于台风和暴雨等强降雨极端天气而造成的暴雨灾害问题已呈频发之势,很多城市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极端天气灾害仍缺乏防范措施。部分城市基础建设的防范标准已经跟不上历史气候的变化,如配网变电站和配电室等设施,较易在洪涝灾害中发生故障。基于水动力学原理,以降雨导致的有源淹没为基本假设,利用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基于Flood Area模型的GIS栅格分析技术,对台州地区由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进行淹没模拟计算。然后模拟不同降雨情景的淹没范围和水深。结合10 kV配网承灾体的信息分布情况,确定研究区域内配网设备不同致灾等级下的临界面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Area模型 GIS栅格分析技术 暴雨灾害 10 KV配网 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谦 廖清芬 +3 位作者 唐飞 徐君茹 刘涤尘 邹宏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48,共7页
为研究分布式电源(DG)接入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问题,推导了能反映配电网各负荷节点电压稳定程度的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了一种针对配电网的负荷增长策略,对DG接入前后全网最薄弱节点以及整个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 为研究分布式电源(DG)接入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问题,推导了能反映配电网各负荷节点电压稳定程度的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了一种针对配电网的负荷增长策略,对DG接入前后全网最薄弱节点以及整个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PV曲线探讨了配电网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机理,对比分析了DG出力波动性较大时,集中接入和分散接入方式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所提的基于系统各节点电压稳定指标计算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对负荷节点电压稳定裕度进行快速排序,并可实现全网薄弱节点的准确定位。DG接入前后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合理位置的DG接入可有效改善全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华 朱涛 +2 位作者 陈翔 汤易 钟磊 《广东电力》 2017年第7期12-17,共6页
为更好地实现10kV配电网的精益规划和精准投资目标,提出一种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首先,确定10kV配电网用户负荷分类并分析负荷特性,摸清用户用电规律;其次,研究10kV配电网用户负荷需用系数,明确用户负荷发展进程,指导... 为更好地实现10kV配电网的精益规划和精准投资目标,提出一种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首先,确定10kV配电网用户负荷分类并分析负荷特性,摸清用户用电规律;其次,研究10kV配电网用户负荷需用系数,明确用户负荷发展进程,指导新增用户接入管理;最后,在研究10kV配电网用户同时率和10kV线路供电能力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计算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接入容量。应用实例表明,此方法确定的10kV配电网用户负荷需用系数和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科学、合理,能够优化设备利用效率,提高线路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配电网 用户负荷分类 负荷特性 用户负荷需用系数 10kV线路规划接入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相互校验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自校正同步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晓春 裘愉涛 +3 位作者 赵萍 徐华 李皓 周再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5-139,共5页
针对目前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普遍使用的基于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分析了基于乒乓原理测量通道时延的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在出现通道路由不一致时,会造成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异常差流监视手段,同时结合线路两侧的电... 针对目前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普遍使用的基于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分析了基于乒乓原理测量通道时延的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在出现通道路由不一致时,会造成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异常差流监视手段,同时结合线路两侧的电气量同步判据,能够可靠识别出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同步异常的情况。在内部时钟同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气量判据及外部时钟的自校正同步策略,该策略能够自动完成同步状态辨识,提高了差动保护抗通道收发路由不一致的能力。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维度相互校验的电流差动保护自校正同步策略能够提高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抗通道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内部时钟 外部时钟 自校正 通道路由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尔可夫法改进残差GM(1,1)模型中长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辉 《陕西电力》 2017年第5期75-77,82,共4页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电力专项规划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残差GM(1,1)模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精度,针对模型的残差预测值符号问题,提出利用马尔可夫法进行修正。该方法根据负荷增长率区间对负荷增长结果划分状态,利用马尔可夫法建立状态转...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电力专项规划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残差GM(1,1)模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精度,针对模型的残差预测值符号问题,提出利用马尔可夫法进行修正。该方法根据负荷增长率区间对负荷增长结果划分状态,利用马尔可夫法建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负荷存在区间。在该区间里判断残差预测值符号并对某些残差预测值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将改进模型应用于某县用电量预测中,算例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残差GM(1 1) 马尔可夫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互补聚合响应与热能传输延时的综合能源园区运营商两阶段短期优化调度 被引量:30
7
作者 徐业琰 彭思成 +4 位作者 廖清芬 杨铮 刘涤尘 邹宏亮 李进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63,共12页
发展冷/热/电/气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就地消纳率的有效手段,综合能源园区是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代表,研究其调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综合能源园区系统供给侧、需求侧和传输侧的模型:在需求侧,通过分析用... 发展冷/热/电/气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就地消纳率的有效手段,综合能源园区是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代表,研究其调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综合能源园区系统供给侧、需求侧和传输侧的模型:在需求侧,通过分析用户内部能量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用户互补聚合响应策略;在传输侧,建立了环形热网的传输延时模型,以提高园区运营商收益和风电就地消纳率为目标,利用用户互补聚合响应与热能传输延时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短期优化调度策略。对所提策略在6节点电网和5节点热网耦合系统算例中进行了多场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热能传输延时能够实现供需两侧高效配合并在日内调度中更充分地发挥用户互补聚合响应作用;日前优化调度和日内优化调度策略相配合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可同时提高运营商收益和风电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园区 优化调度 用户互补聚合响应 传输延时 虚拟储能 两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需求响应和博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主体日内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101
8
作者 徐业琰 廖清芬 +4 位作者 刘涤尘 彭思成 杨铮 邹宏亮 张黎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06-2516,共11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多能源网络耦合、多利益主体协同的未来能源网络,多方主体间的制约平衡是实现系统优化运行的关键。构建了包含产能基地、系统管理商和综合能源用户三方主体的典型区域IES模型;并建立综合能源用户...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多能源网络耦合、多利益主体协同的未来能源网络,多方主体间的制约平衡是实现系统优化运行的关键。构建了包含产能基地、系统管理商和综合能源用户三方主体的典型区域IES模型;并建立综合能源用户的热电负荷耦合特性模型,完善综合需求响应机制。基于综合需求响应和博弈方法,提出了一种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实现区域IES内三方主体利益诉求的制约平衡和日内联合优化。一阶段为系统管理商的经济收益优化,利用Stackelberg博弈和电价型IDR策略实现用户对系统管理商经济优化的制约;二阶段为产能基地与用户利益的联合优化,采用激励型IDR策略建立用户与产能基地的互利关系,利用联盟博弈实现用户间制约平衡,从而实现三方主体利益相互制约和联合优化。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调度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综合需求响应 博弈 多主体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点T接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萍 裘愉涛 +4 位作者 徐华 郑远德 徐晓春 谈浩 李奔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2-157,共6页
随着近年新能源的发展以及电网建设经济性的因素,多点T接线路正在被大量使用。对多点T接线路的特征进行提取,并针对性地对常规线路保护影响进行了评估,进而提出了适用于多点T接线路的多端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案。提出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案... 随着近年新能源的发展以及电网建设经济性的因素,多点T接线路正在被大量使用。对多点T接线路的特征进行提取,并针对性地对常规线路保护影响进行了评估,进而提出了适用于多点T接线路的多端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案。提出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案采用主从式的拓扑结构,易进行多点T接系统的扩展,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端系统的同步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适用于多点T接线路的差动方程,能够解决多点T接线路可能出现的电流汲出和T点增加带来的灵敏度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动模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适用于多点T接线路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T接 自适应制动系数 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汇控柜冷凝除湿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庆峰 沈佳 +4 位作者 汤义勤 盛军锋 黄秋宇 鲁旷达 魏燕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2,共9页
为了克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即GIS)汇控柜现有除湿技术的局限性,文中基于半导体冷凝除湿技术,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半导体冷凝技术机理出发,根据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水汽压等推导出除湿能力公式。... 为了克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即GIS)汇控柜现有除湿技术的局限性,文中基于半导体冷凝除湿技术,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半导体冷凝技术机理出发,根据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水汽压等推导出除湿能力公式。然后组建了GIS汇控柜温湿度模拟环境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半导体冷凝除湿装置在柜内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除湿能力。结果表明,用除湿能力值作为GIS汇控柜除湿装置的启停策略是有效且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汇控柜 冷凝除湿 模拟实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NN模型的特高压工程投资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慧 王进 +3 位作者 谷杨福 胡俊辉 宋宗耘 牛东晓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提高特高压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需要对特高压投资风险进行控制,对风险控制效果评价。从特高压工程建设的8个阶段识别投资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保证每个指标能客观反映该阶段下特高压工程投资风险的控制效果。应用离散型Hopfield反馈... 为提高特高压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需要对特高压投资风险进行控制,对风险控制效果评价。从特高压工程建设的8个阶段识别投资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保证每个指标能客观反映该阶段下特高压工程投资风险的控制效果。应用离散型Hopfield反馈型神经网络,将评价标准转码为标准模式训练网络,输入样本模式得到待评对象的评价等级。通过对溪浙工程投资效果分析发现,该项目投资风险整体性评价等级为"A",说明该工程风险控制效果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工程 投资风险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境质量及气象参数的绝缘子积污预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特 吴金木 +3 位作者 陈乔 周象贤 周国良 蒋瑜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80,共6页
及时全面掌握电网积污水平是预防电网污闪事故的基础,通过绝缘子积污预测获取污秽水平是适应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绝缘子积污预测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预测准确性欠缺。文中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对绝缘子积污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 及时全面掌握电网积污水平是预防电网污闪事故的基础,通过绝缘子积污预测获取污秽水平是适应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绝缘子积污预测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预测准确性欠缺。文中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对绝缘子积污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基于大气环境成分、基于气象参数预测绝缘子积污的方法及其准确度、适用性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大气环境成分、气象参数对绝缘子积污有显著影响;目前基于大气环境成分的绝缘子积污预测尚无法实现饱和污秽度的预测,基于气象参数的绝缘子积污预测尚不能满足工程要求;综合大气环境成分、气象参数两方面数据的预测方法是实现绝缘子饱和积污预测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积污 环境成分 气象参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冰害年故障率研究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斌 张胜峰 +3 位作者 唐飞 柳骏 邹宏亮 曾晓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9-33,共5页
针对冰害所导致的输电线路故障问题,研究分析了区域输电线路年故障率。采用适用于气候极值概率分析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拟合年覆冰极值,得到覆冰极值分布;基于金属形变理论,构建条件覆冰厚度下的线路故障概率模型;综合得到区域输电线路年... 针对冰害所导致的输电线路故障问题,研究分析了区域输电线路年故障率。采用适用于气候极值概率分析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拟合年覆冰极值,得到覆冰极值分布;基于金属形变理论,构建条件覆冰厚度下的线路故障概率模型;综合得到区域输电线路年故障率分布,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参数进行估计。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其结果表明:皮尔逊Ⅲ型分布适用于覆冰极值的拟合;基于金属形变理论的线路冰害故障概率模型可真实反映线路的冰害故障可能性;综合得到的区域输电线路年故障率分布可应用于综合分析区域输电线路的冰害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害 输电线路故障 皮尔逊Ⅲ型分布 线路年故障率分布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全校核的电网调度仿真和可视化平台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道鉴 王周虹 洪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8-51,56,共5页
由于可视化数据复杂多样,传统的电网调度安全校核仿真可视化平台无法对其进行正常显示,仿真准确性较低。因此,设计面向安全校核的电网调度仿真和可视化平台,该平台由安全校核仿真模块、仿真监控模块和可视化输出模块组成。其中,可视化... 由于可视化数据复杂多样,传统的电网调度安全校核仿真可视化平台无法对其进行正常显示,仿真准确性较低。因此,设计面向安全校核的电网调度仿真和可视化平台,该平台由安全校核仿真模块、仿真监控模块和可视化输出模块组成。其中,可视化输出模块的操作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安全校核仿真模块负责电网中安全仿真数据的获取,并将其生成安全校核指令,该指令会传输到仿真监控模块实现电网设施的安全校核,仿真监控模块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可视化输出模块接收安全校核仿真模块中的安全校核仿真数据和仿真监控模块中的监控日志,并将其转换成三维视频和二维图像,以供电网调度管理人员使用。软件设计部分给出了电网调度安全校核仿真可视化平台的更新流程图,以及平台对电网的安全校核语言。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平台拥有较高的仿真准确性和安全校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校核 电网调度 仿真数据 可视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故障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富 王天群 +2 位作者 陆振纲 马明媛 安宁钰 《陕西电力》 2014年第12期26-29,34,共5页
研究了10 kV/1 MVA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故障响应特性,提出附加旁路晶闸管,通过其续流作用,可有效降低换流阀IGBT的过流值和直流电容的过压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故障响应特性 短路电流分析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流器限流与GSC电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暂态全电流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增平 李菁 +2 位作者 郑涛 赵萍 杨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123-4135,共13页
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短路暂态特性研究中,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限流与网侧变流器(GSC)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推导了包含定子电流与GSC电流的DFIG暂态全电流精细化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转子电流矢量变化轨迹,... 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短路暂态特性研究中,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限流与网侧变流器(GSC)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推导了包含定子电流与GSC电流的DFIG暂态全电流精细化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转子电流矢量变化轨迹,给出了转子电流峰值估算公式,量化了变流器励磁状态与撬棒保护投入状态的边界条件;考虑限流环节推导了DFIG最大稳态短路电流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公式。结合仿真试验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的精确性。所得结论可为优化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及发电机参数提供理论参考,为与风电场相关联的开关及断路器的容量校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变流器控制 短路电流 低电压穿越 测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加仁 《农村电气化》 2013年第12期42-43,共2页
电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变电站室内布置的电气设备成为主流,设备受环境温、湿度等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变电站运行环境进行监测成为新、扩建变电站及老旧变电站改造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变电设备 运行环境 智能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劳务分包管理 强化资金风险管控
18
作者 周伟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本文从劳务分包的形式、定价机制、结算审核、资金支付等方面提出劳务分包工程、劳务资金的安全管控措施,构建"前端业务有支撑、财务风险有管控、资金支付有监督"的劳务资金全程闭环管理模式,以保障劳务资金的安全。
关键词 劳务分包 劳务资金 风险管控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110kV老旧变电站接地网系统改造前的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家元 郑德富 +3 位作者 沈晓明 许蓬莱 李延伟 曹求洋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0-884,897,共6页
为提高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效率,采用电阻抗成像(EIT)技术对某110 kV老旧变电站开展接地网改造前状态评估,并对地网建模成像。检测发现,除目视可见断点外,接地网引下线存在5处隐蔽断点,急需处理;而水平地网所处土壤腐蚀性弱,各支路阻抗值... 为提高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效率,采用电阻抗成像(EIT)技术对某110 kV老旧变电站开展接地网改造前状态评估,并对地网建模成像。检测发现,除目视可见断点外,接地网引下线存在5处隐蔽断点,急需处理;而水平地网所处土壤腐蚀性弱,各支路阻抗值增幅均在允许范围,未出现明显锈蚀。据此,为该变电站制定了仅更换引下线、不改造水平地网的个性化维修方案,显著降低改造成本、避免接地材料浪费。电阻抗成像技术可实现对接地网腐蚀的快速准确诊断,将接地网从"黑箱状态"转变为"可视状态",改善接地网腐蚀检查的盲目性,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网 电阻抗成像(EIT) 腐蚀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App的输电线路缺陷管理
20
作者 吕鑫 吴健 孙世平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4期54-56,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传统的缺陷管理方法,得出传统缺陷管理的弊端和不足。提出一种输电线路缺陷管理手机App,辅助运维人员快捷完成缺陷报送,方便手机查看各类标准规定,解决了传统缺陷报送的诸多弊端和不足,提高了输电线路管... 文章通过分析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传统的缺陷管理方法,得出传统缺陷管理的弊端和不足。提出一种输电线路缺陷管理手机App,辅助运维人员快捷完成缺陷报送,方便手机查看各类标准规定,解决了传统缺陷报送的诸多弊端和不足,提高了输电线路管理效率,为今后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App 输电线路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