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POME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江苏省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克迪 董增川 +2 位作者 金大伟 任杰 郭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0,74,共5页
为评价江苏省河流生态健康状况,选取反映河流水生境、水生物、社会服务、水管护四个方面的11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的基于POME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权重确定过程中过于主观或完全客观、评价等级确定过程中信息缺失导致结... 为评价江苏省河流生态健康状况,选取反映河流水生境、水生物、社会服务、水管护四个方面的11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的基于POME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权重确定过程中过于主观或完全客观、评价等级确定过程中信息缺失导致结果片面的弊端,利用组合赋权法及加权平均原则加以改进,应用改进后的评价模型评价全省32条骨干河流。发现江苏省河流生态健康综合评判等级值为1.997,整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用于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E 模糊综合评价 河流生态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电力系统联合潮流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陆静 陈曦 +4 位作者 吴熙 刘玙 陶加贵 徐晓轶 陈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9,共8页
线间潮流控制器(IPFC)能实现线路间的潮流转移和分配,可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潮流不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为评估IPFC工程应用价值,需实现含IPFC的大系统潮流计算,但目前我国多用于电网规划设计的大型电力系统分... 线间潮流控制器(IPFC)能实现线路间的潮流转移和分配,可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潮流不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为评估IPFC工程应用价值,需实现含IPFC的大系统潮流计算,但目前我国多用于电网规划设计的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中没有开发IPFC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与PSD-BPA的含IPFC电力系统的联合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了IPFC功率注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设计了Matlab与BPA联合潮流计算的计算框架,由Matlab进行IPFC求解计算,BPA进行大电网潮流计算,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完成两种仿真软件的交互与交替求解。进一步对IPFC功率注入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PI控制器的变步长潮流迭代策略提高了计算方法的收敛性。以南通西北片电网为例,对提出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间潮流控制器 MATLAB PSD-BPA 联合潮流计算 PI控制器 潮流迭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动汽车碳配额的电力系统调度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陈中 陆舆 +2 位作者 邢强 陈轩 冷钊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4-53,共10页
定义了电动汽车碳配额和碳收益的计算方法,以电动汽车减排量作为其获得的碳配额,可以出售获得利益。以火电利益最大和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调度模型,并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定义了电动汽车碳配额和碳收益的计算方法,以电动汽车减排量作为其获得的碳配额,可以出售获得利益。以火电利益最大和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调度模型,并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验证了当电动汽车拥有碳配额参与调度,在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电动汽车的碳减排性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分析了碳配额价格、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可调度的电动汽车数量对电动汽车参与调度的影响,发现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需要同步发展,是电动汽车绿色特性体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碳配额 碳交易 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优化重配的电力CPS可生存性量化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曲朝阳 董运昌 +3 位作者 曲楠 刘耀伟 尹相爱 李贵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6,共12页
针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规模不断扩大且现有级联失效模型忽略信息流和潮流转移特性,使得可生存性难以快速有效评估的问题,计及负荷优化重配对电力CPS可生存性进行量化评估。首先,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和关联关系,通过定义度函数和电... 针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规模不断扩大且现有级联失效模型忽略信息流和潮流转移特性,使得可生存性难以快速有效评估的问题,计及负荷优化重配对电力CPS可生存性进行量化评估。首先,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和关联关系,通过定义度函数和电气介数建立了度—介加权电力CPS关联矩阵,实现了耦合CPS的形式化表征。然后,从CPS级联失效的结构连通性变化和风险传播范围两个维度出发,基于节点负荷容量限制、信息流择优分配策略、潮流优化方程和系统安全运行等约束条件设计了可生存性评估模型。最后,采用混沌Lévy搜索萤火虫算法对评估模型进行高效求解。通过算例分析,有效量化评估了电力CPS的可生存性并提高了大规模耦合系统的评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可生存性评估 加权关联矩阵 负荷优化重配 混沌Lévy搜索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力贸易格局与建设时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蓓蓓 陈中瑶 +1 位作者 顾欣 刘贞瑶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1期77-85,共9页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国家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带路沿线国家间的跨境电力贸易成为一个趋势,跨境电力贸易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培育开辟新的空间。为解决"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开展跨境电力贸易...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国家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带路沿线国家间的跨境电力贸易成为一个趋势,跨境电力贸易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培育开辟新的空间。为解决"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开展跨境电力贸易的问题,首先梳理了"一带一路"跨境电力贸易环境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开展"一带一路"跨境电力贸易的研究框架;其次,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供需情况及跨境贸易合作模式,总结了跨境电力贸易的总成本构成,并阐述了如何找出跨境电力贸易价格影响因素的流程;最后,描述了如何构建经济效应评估模型确定"一带一路"互联平台和贸易中心的建设时序,给出风险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电力贸易 供需格局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跨境电力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欣 吴嘉贤 +2 位作者 王蓓蓓 刘贞瑶 陈轩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年第4期384-392,共9页
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跨境电力贸易日益受到关注。首先分析了电力贸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利用2001至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含中国)间跨境电力... 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跨境电力贸易日益受到关注。首先分析了电力贸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利用2001至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含中国)间跨境电力贸易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国的电力总需求增长显著阻碍了电力贸易的形成,反之,进口国的电力总需求则显著促进电力贸易形成。此外,电力贸易与贸易成本显著负相关,与双边电力需求差异、是否接壤和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电力互联和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电力贸易 价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变化分段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谭风雷 张军 马宏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分段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趋势变化与加权组合的思想,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在充分研究电力负荷“三峰三谷”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将电力负荷变化曲线划分为六个时段,每个时段均采用线性回归... 提出了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分段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趋势变化与加权组合的思想,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在充分研究电力负荷“三峰三谷”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将电力负荷变化曲线划分为六个时段,每个时段均采用线性回归法、趋势变化法、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加权组合预测方式,并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求解得到了模型最优参数。最后以苏北某地区的电力负荷预测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3%,精度高,在电力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变化 分段 电力负荷 组合预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GIS母线不对中机械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卞超 张正东 +1 位作者 赵科 树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9,共8页
GIS母线较长或安装错位时,会出现母线不对中现象。这种机械故障会导致GIS导杆受力不平衡,引起机械振动。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单相GIS母线模型,并施加正弦载荷模拟不对中故障激励,探究其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母线模型进... GIS母线较长或安装错位时,会出现母线不对中现象。这种机械故障会导致GIS导杆受力不平衡,引起机械振动。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单相GIS母线模型,并施加正弦载荷模拟不对中故障激励,探究其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母线模型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分析母线外壳X、Y、Z方向振动加速度以及总加速度时域图和频谱图,获得各个方向上振动的频谱特征,总结自由状态下和约束条件下母线外壳的传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机械振动 有限元仿真 母线不对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曲朝阳 赵腾月 +3 位作者 张玉 曲楠 刘宇晴 孙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3,共8页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网络的非均匀性及风险传播过程的动态性,使得风险爆发的临界点难以数值确定。从相依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拓扑关联和耦合逻辑将电力CPS网络抽象为...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网络的非均匀性及风险传播过程的动态性,使得风险爆发的临界点难以数值确定。从相依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拓扑关联和耦合逻辑将电力CPS网络抽象为双层复杂网络有向图,并采用非对称balls-into-bins分配方法建立"一对多"及"部分耦合"的非均匀电力CPS表征模型。然后,考虑信息层与物理层链接之间的方向性及依赖关系,引入渗流概率对各层内部耦合关系建立传播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定义电力CPS网络节点的生存函数对风险传播阈值进行数值求解,并以IEEE 30节点系统和150节点的Barabsi-Albert模型算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复杂网络 渗流概率 传播阈值 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绝缘子污闪动态电弧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云翔 陈昊 +2 位作者 宋恒东 孙子昌 张东东 《广东电力》 202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现有电弧发展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对沿面电弧发展延伸过程进一步建模是深入研究绝缘子污闪机制的前提。对此,基于有限元法对绝缘子污闪动态电弧模型进行改进,利用COMSOL-MATLAB联合建立电弧延伸场路模型,考虑弧根电位、尺寸以及电... 现有电弧发展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对沿面电弧发展延伸过程进一步建模是深入研究绝缘子污闪机制的前提。对此,基于有限元法对绝缘子污闪动态电弧模型进行改进,利用COMSOL-MATLAB联合建立电弧延伸场路模型,考虑弧根电位、尺寸以及电弧延伸的动态过程,并通过人工污秽试验从动态剩余污层电阻和污闪电压2个参量入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平板模型对复杂外形绝缘子的展开有良好等价性;在直流污闪过程中,绝缘子剩余污层电阻值动态变化趋势与所提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在12%以内;模型计算的绝缘子闪络电压与实际绝缘子试验值比较,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闪 动态电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配网的故障自清除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林 黄梅 +3 位作者 杨波 冯鑫振 王沁洋 邓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195,共8页
基于MMC-ISOP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的直流配电系统发生中压直流母线双极短路故障后,若采用常规半桥型MMC子模块,交流母线会与故障点构成三相短路而产生较大故障电流损坏功率器件,后级ISOP变换器输入侧若采用直接串联方式同样无法避免输入... 基于MMC-ISOP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的直流配电系统发生中压直流母线双极短路故障后,若采用常规半桥型MMC子模块,交流母线会与故障点构成三相短路而产生较大故障电流损坏功率器件,后级ISOP变换器输入侧若采用直接串联方式同样无法避免输入电容对地放电问题。提出具有故障电流自清除能力MMC子模块拓扑,未提高器件数量、电容耐压等级,且保证了阻断能力。提出DAB变换器输入侧混合串联型ISOP拓扑,可有效切断故障后电容放电通路,降低电容电压应力及电感电流脉动,缩短故障后系统恢复时间。利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直流配网稳态及故障状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拓扑结构有效性及理论分析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故障自清除 混合串联 电容电压应力 电感电流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档案智能库房运营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乃荣 展霄鹏 王慧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0,共1页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江苏检修公司")高度重视档案智能库房的运营和管理工作,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对档案智能库房运营管理体系、信息化支撑平台、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安全防护措施 智能库房 检修公司 运营机制 显著成效 运营管理体系 运营和管理 电力企业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晨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6期178-178,共1页
高压电气试验是监督电气设备绝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气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新时期 电力系统 高压电气试验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兴岗 张贇 《农村电气化》 2018年第11期39-41,共3页
电力能源是世界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能源,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电力工程包括电能的产生、输送以及分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给予了更大的关注。继电保... 电力能源是世界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能源,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电力工程包括电能的产生、输送以及分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给予了更大的关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中之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顺利的运行,避免出现各种恶性安全事故。本文重点对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进行分析,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运行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物理结构和化学改性对C_(4)F_(7)N及其分解产物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焓艳 李洪涛 +6 位作者 丁然 赵科 高山 卞超 田双双 刘伟豪 罗韦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6,共11页
新型环保绝缘介质C_(4)F_(7)N混合气体在长期过热和局部放电条件下会发生分解,部分分解产物不仅影响气体绝缘开关柜稳定运行,还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设备内部需要配有吸附材料对分解产物进行吸附处理。分子筛种类繁多且具有离子改... 新型环保绝缘介质C_(4)F_(7)N混合气体在长期过热和局部放电条件下会发生分解,部分分解产物不仅影响气体绝缘开关柜稳定运行,还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设备内部需要配有吸附材料对分解产物进行吸附处理。分子筛种类繁多且具有离子改性空间,被视为最有潜力处理C_(4)F_(7)N分解产物的吸附材料。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探究了11种纯硅型分子筛(3种具有笼道结构特征,8种具有孔道结构特征)对C_(4)F_(7)N及其分解产物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位。然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得到了阳离子(H^(+)、Na^(+)、Mn^(2+)和Fe^(2+))改性后ZSM分子筛对C_(4)F_(7)N及其分解产物的吸附能、电子转移以及态密度等参数。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分子筛拓扑结构、气体分子与分子筛窗口尺寸大小等特性是影响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密度泛函计算结果表明,Mn^(2+)离子和Fe^(2+)离子改性可以有效提升ZSM分子筛对C_(4)F_(7)N分解产物的吸附效果,且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吸附时,C_(4)F_(7)N的主要作用位点为C≡N键,C_(2)F_(6)的主要作用位点为C=C双键及F原子,C_(3)F_(8)、C_(2)F_(6)和CF_(4)的主要作用位点为F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 分解产物 分子筛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 kV GIS断路器合闸电阻故障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褚周健 徐鹏 +4 位作者 付文波 赵文翰 陈昊 谭风雷 张海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断路器的合闸电阻能够有效抑制合闸涌流以及操作过电压,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合闸电阻一旦出现故障,无法正确投入或退出,将会造成巨大的设备和安全事故。由于1100 k V GIS断路器为多断口结构,断口间的配合时序偏差以及各触头... 断路器的合闸电阻能够有效抑制合闸涌流以及操作过电压,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合闸电阻一旦出现故障,无法正确投入或退出,将会造成巨大的设备和安全事故。由于1100 k V GIS断路器为多断口结构,断口间的配合时序偏差以及各触头弹跳因素的干扰,经常导致合闸电阻特性无法测量,或者测试结果误差较大。针对一起1100 kV GIS断路器合闸电阻预投入时间及阻值无法检测事件展开研究,分析其结构与测试原理,通过提高测试频率获取完整测试波形,推断得出合闸电阻的预投入时间及其阻值无法检测的原因是其中一侧的合闸电阻断口失效。解体检查,发现该断路器其中一侧合闸电阻动触头因固定螺栓断裂而导致该侧动触头脱落,验证了电阻断口失效导致动作特性无法检测的推断。最后从制作工艺、试验项目、试验仪器、检测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为同类型设备的工艺管控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 GIS 断路器 合闸电阻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X分子筛对C_(4)F_(7)N混合气体碳氟分解产物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景刚 丁然 +5 位作者 赵科 高山 肖焓艳 卞超 田双双 王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6,共7页
环保绝缘气体C_(4)F_(7)N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与缓冲气体CO_(2)混合后具有在气体绝缘设备中运用的潜力。选择合适吸附材料对C_(4)F_(7)N混合气体分解产物吸附处理,可保证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通过气体吸附实验探究了13... 环保绝缘气体C_(4)F_(7)N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与缓冲气体CO_(2)混合后具有在气体绝缘设备中运用的潜力。选择合适吸附材料对C_(4)F_(7)N混合气体分解产物吸附处理,可保证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通过气体吸附实验探究了13X分子筛对C_(4)F_(7)N混合气体主要4种碳氟分解产物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其对主要气体C_(4)F_(7)N和CO_(2)体积分数的影响。通过观测吸附实验后各碳氟分解产物体积分数变化,进而对13X分子筛关于开断实验后的混合气体吸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3X分子筛对C_(3)F_(6)和C_(3)F_(8)有较强吸附性能,吸附效率高达89%以上,但对C_(2)F_(6)和CF_(4)吸附能力较差,CF_(4)吸附效果不明显另外,实验后主气成分C_(4)F_(7)N和CO_(2)的体积分数会受到一定影响。混合气体吸附实验中,13X分子筛对C_(3)F_(6)和C_(3)F_(8)表现出一定的吸附能力,但没有单一气体吸附效率高,可以通过增加分子筛的使用量来吸附处理混合气体中C_(3)F_(6)和C_(3)F_(8)分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混合气体 碳氟分解产物 13X分子筛 气体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储能特性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 被引量:47
18
作者 陈中 刘艺 +2 位作者 陈轩 周涛 邢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5,共9页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分布式储能,具备与电网互动的能力,其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基于停车生成率思想对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特性展开分析,建立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模型,以网格化区域为单位描述电动汽车的移动行为。以最小化电网负荷波动为优化目标...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分布式储能,具备与电网互动的能力,其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基于停车生成率思想对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特性展开分析,建立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模型,以网格化区域为单位描述电动汽车的移动行为。以最小化电网负荷波动为优化目标,计及电网潮流约束、电池性能约束、车主需求约束和车辆移动性约束,提出了电动汽车移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参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策略。算例对于不同移动特性、不同电动汽车规模2种场景进行仿真,表征了移动储能特性对策略的影响,验证了模型和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移动储能 停车生成率 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及风险量化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达 朱林 +3 位作者 张健 吴子龙 徐敏 龙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5-71,共7页
提出了一种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及其风险量化方法。首先,探讨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关联性和匹配性,建立了基于CNN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模型。其次,在可信度框架下引入四元评估结构,可有效解决CNN在稳定边界识别上对时域... 提出了一种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及其风险量化方法。首先,探讨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关联性和匹配性,建立了基于CNN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模型。其次,在可信度框架下引入四元评估结构,可有效解决CNN在稳定边界识别上对时域仿真依赖的难题。然后,通过评估结果获取暂态电压稳定裕度,并将其与可信度相结合来构建风险函数,从而实现对暂态电压稳定的风险量化分级。实际电网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卷积神经网络 可信度 四元评估 风险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宏忠 蒋梦瑶 +2 位作者 李呈营 陈浈斐 汤晓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5,共11页
同步调相机在电网中的运行时间较短,有关其故障特性和诊断方法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支路电流相位差的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故障绕组与同支路非故障绕组及... 同步调相机在电网中的运行时间较短,有关其故障特性和诊断方法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支路电流相位差的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故障绕组与同支路非故障绕组及其他非故障支路绕组间的互感,并在此基础上理论推导出故障相支路电流间的相位差。以一台TTS-300-2型同步调相机为例,利用有限元平台建立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场路耦合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当调相机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故障相支路电流间的相位差将会明显上升,并随着故障严重程度的加深而增大,且该特征基本不受故障位置和无功功率变化的影响。因此,支路电流相位差可以作为诊断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相机 定子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支路电流 相位差 同步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