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例风电接入下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关键传播模式辨识
1
作者 李斯特 赵影 周永智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高比例风电接入电网产生的强不确定性,使得电力系统发生连锁故障的场景更多、机理更复杂。辨识连锁故障的关键传播模式对于预防大停电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元件故障等因素,建立连锁故障动态分析模型,获取... 高比例风电接入电网产生的强不确定性,使得电力系统发生连锁故障的场景更多、机理更复杂。辨识连锁故障的关键传播模式对于预防大停电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元件故障等因素,建立连锁故障动态分析模型,获取海量初始场景下故障传播路径数据;然后,建立描述连锁故障时序传播过程的影响关联图,结合概率-后果提出故障关键传播模式辨识方法,筛选高比例风电接入下连锁故障的高风险传播环节;最后,利用IEEE 118节点验证所提方法在关键传播模式辨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风电 连锁故障 关键传播模式 影响关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变压器用NBR密封圈极端低温老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文凤 郑雪梅 +2 位作者 张子琦 安义岩 迟晓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75,共4页
为了研究在极端低温和油介质共同作用下丁腈橡胶(NBR)密封件的可靠性,对极寒地区服役高压变压器中的密封圈进行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通过拉伸实验、微米压痕、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测试极寒环... 为了研究在极端低温和油介质共同作用下丁腈橡胶(NBR)密封件的可靠性,对极寒地区服役高压变压器中的密封圈进行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通过拉伸实验、微米压痕、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测试极寒环境中服役1年后密封圈的力学性能、形貌变化、化学结构特性及热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极寒环境中服役的NBR密封圈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发生下降,进而导致密封作用丧失。这是由于在低温和油介质共同作用下,密封圈表面发生了溶胀,出现了微裂纹。油介质浸入NBR使其分子链间距增大,NBR分子主链柔顺性提高,同时NBR中的氰基发生水解反应,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极端低温 老化 油介质 密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智能配电网的拓扑辨识技术研究及改进措施
3
作者 鲍音夫 刘春晖 +2 位作者 陈浩然 张志艳 高燕宁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随着低压配电网由传统的人工运维向智能运检发展,低压台区以智能化运检技术愈发关键。然而由于台区拓扑的大量缺失,使得低压故障定位与主动抢修、用户线损异常监测与治理等智能运检技术一直无法有效落地,台区拓扑的精准识别技术也始终... 随着低压配电网由传统的人工运维向智能运检发展,低压台区以智能化运检技术愈发关键。然而由于台区拓扑的大量缺失,使得低压故障定位与主动抢修、用户线损异常监测与治理等智能运检技术一直无法有效落地,台区拓扑的精准识别技术也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建议采用台区融合终端设备,或者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技术进行台区拓扑鉴别。本研究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融合终端,与用户智能电能表间通过载波技术完成信息的交换,再根据用户电表电压信息,通过运用算法分析任意2台智能电能表间的电压关系,以确定它们是否位于同一个电表箱。然后,进一步通过去除影响因子提高拓扑识别精度。最后,再利用实际试验的结果证明所提供技术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并对未来拓扑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辨识 智能融合终端 低压智能配电网 电压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用能权的风电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秀云 冯旭 +2 位作者 刘天琪 兰月 崔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63,共9页
将用能权(用能权是中国出台的用以缓解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节能减排政策)引入经济调度模型中,推导用能权数学模型,利用该经济调度模型求解机组组合情况。通过对比2种低碳经济调度(用能权与碳排放权)的结果,分析2种经济调度模型下... 将用能权(用能权是中国出台的用以缓解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节能减排政策)引入经济调度模型中,推导用能权数学模型,利用该经济调度模型求解机组组合情况。通过对比2种低碳经济调度(用能权与碳排放权)的结果,分析2种经济调度模型下同一时段机组出力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电厂分别研究煤价对含用能权的系统发电成本的影响及用能权价格对用能权交易费用的影响,并对不满足节能要求的电厂进行机组升级改造。IEEE 39节点算例仿真表明,将用能权引入到经济调度中可有效降低煤耗量、降低发电成本和减少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粒子群优化 空气污染 用能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二极管开路故障的轴电压特征研究
5
作者 武玉才 孙淑琼 +2 位作者 庞永林 马明晗 李永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内转子式三相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二极管单管开路故障发生频率较高且不易直接监测,可能诱发多个二极管故障的连锁效应,严重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故障在轴电压中形成的特征谐波进行在线监测是一种新型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 内转子式三相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二极管单管开路故障发生频率较高且不易直接监测,可能诱发多个二极管故障的连锁效应,严重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故障在轴电压中形成的特征谐波进行在线监测是一种新型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旋转整流器二极管单管开路故障时励磁机电枢磁动势特征,利用气隙磁导法得到交链电枢转轴交变磁通表达式,进而预测二极管开路故障后,励磁机轴电压中将出现Pωr/2π整数倍频率的谐波。最后以一台5.8 MW的三相无刷励磁机为例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证明了轴电压信号可用于内转子式无刷励磁机的旋转整流桥二极管开路故障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无刷励磁机 二极管开路 轴电压 谐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沌振子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丛超 胡全义 王慧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16,共10页
为了解决现有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普遍存在的对频率相近的谐波、间谐波分辨力不足和抗噪声干扰能力弱的问题,首次引入适应步长型间歇混沌振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并介绍了应用间歇混沌振子进行频率估计的方法。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 为了解决现有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普遍存在的对频率相近的谐波、间谐波分辨力不足和抗噪声干扰能力弱的问题,首次引入适应步长型间歇混沌振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并介绍了应用间歇混沌振子进行频率估计的方法。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态跃变型混沌振子的正弦信号幅值和相位简化估计方法,用以估计电力谐波和间谐波的幅值、相位参数。最后用一组仿真信号的检测结果,验证了适应步长型间歇混沌振子检测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的有效性以及本文提出的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混沌振子 频率分辨力 抗噪声干扰 参数估计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电解槽的风氢耦合系统能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永 任永峰 +3 位作者 薛宇 杨朋威 任正 郑博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0-248,共9页
构建包含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耦合于交流母线的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依照各单元自身物理约束条件及典型运行场景模式,提出一种包含9种运行工况的风氢耦合能量管理策略,使分散式风电与负荷... 构建包含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耦合于交流母线的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依照各单元自身物理约束条件及典型运行场景模式,提出一种包含9种运行工况的风氢耦合能量管理策略,使分散式风电与负荷需求之间的功率差值能完全被PEM电解槽与燃料电池消纳或补偿,保证分散式风电系统功率动态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能有效协调分散式风电与制氢电解槽和负荷间功率流动,保证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多时间尺度下协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燃料电池 能量管理 分散式风电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环境下锂电池失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海鹏 刁凤新 +3 位作者 袁浩 丁洋 王秀丰 周静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6-293,共8页
能源结构调整是我国21世纪能源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当今,锂电池依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可逆存储的主要器件。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常受不同温度、机械应力及湿度等外界特殊环境的影... 能源结构调整是我国21世纪能源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当今,锂电池依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可逆存储的主要器件。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常受不同温度、机械应力及湿度等外界特殊环境的影响,导致电池组件出现损坏、容量衰减或短路爆炸、热失控等问题。系统分析了特殊环境下锂电池的失效机理;归纳了改善锂电池特殊环境下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主要方法;总结了特殊环境下锂电池仍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锂电池的失效机理研究、特殊环境锂电池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温度 机械应力 湿度 失效机理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宇 窦宇宇 +2 位作者 任正 杨梓锋 郭创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次同步振荡风险不断提高,现有研究提出的次同步振荡辨识指标不够全面,抑制方法或成本较高,或影响风电场有功输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次同步振荡的在线监测方法与抑制措施进行分析,结合次同步振荡的启动门槛、...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次同步振荡风险不断提高,现有研究提出的次同步振荡辨识指标不够全面,抑制方法或成本较高,或影响风电场有功输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次同步振荡的在线监测方法与抑制措施进行分析,结合次同步振荡的启动门槛、功率振幅门槛、功率周期门槛和振荡次数门槛,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方法及相应的抑制策略。该监测方法根据三相总瞬时功率的变化轨迹辨识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感知次同步振荡的严重程度,并采取分阶段在转子侧变流器q轴、d轴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荡。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采取所提策略在不同串补度工况下均能准确辨识并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在线监测 附加阻尼控制 有限状态机 双馈风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MPC平抑分散式风电并网功率波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彬 任永峰 +3 位作者 贾伟青 薛宇 杨朋威 任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9,共8页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随机性及季节不均衡性导致的并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运行策略,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储能出力最优及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储一体化运行模型,利用Matlab二次规划求解风电并网功率和储能...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随机性及季节不均衡性导致的并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运行策略,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储能出力最优及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储一体化运行模型,利用Matlab二次规划求解风电并网功率和储能输出功率;考虑到储能荷电状态的约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优化电池储能充放电功率,实时滚动优化风储并网功率,保持储能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电池越限次数。算例基于内蒙古某分散式风电场全年实测录波数据,选取四季典型场景集分析1和10 min不同时间尺度下风电场输出功率与并网功率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按照风电输出特性实时优化储能充放电,降低风电并网功率波动,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风电功率 二次规划 电池储能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风电送出直流MMC内部振荡的零序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月 王俊芳 +3 位作者 窦宇宇 王新宇 杨熠 刘荣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242,共9页
量化分析了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的振荡模式及各振荡模式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内部振荡的环流零序分量与电容电压的交互影响机理;基于该机理,构建了MMC系统各桥臂等... 量化分析了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的振荡模式及各振荡模式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内部振荡的环流零序分量与电容电压的交互影响机理;基于该机理,构建了MMC系统各桥臂等效电容储存总能量与零序电流的动态关系模型,推导了MMC系统各桥臂等效电容储存总能量与电容电压差模量以及共模量的表达式,提出了零序电流控制策略;以该控制策略动态模型为对象,计及该动态模型中间变量后,对含零序电流控制策略MMC系统的振荡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使振荡模式的实部向左移动,增加总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机理 电容存储能量 参与因子 零序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芯棒EP/AlN复合材料沿面闪络及破坏机理研究
12
作者 张欣伟 周丽英 +4 位作者 王博 戴雨薇 端木天翔 王彬 邢云琪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复合绝缘子芯棒用环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优点,但在发热温升情况下极易产生电痕破坏,导致电网长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因此,本文制备了不同微纳比环氧树脂/氮化铝(EP/AlN)复合材料,测试了沿面闪络及表面耐电痕特性,... 复合绝缘子芯棒用环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优点,但在发热温升情况下极易产生电痕破坏,导致电网长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因此,本文制备了不同微纳比环氧树脂/氮化铝(EP/AlN)复合材料,测试了沿面闪络及表面耐电痕特性,并结合陷阱分布特性及表面破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纳米颗粒掺杂比例提高,表面陷阱对电荷捕获能力下降,表面电导率有所提升,加快了表面放电进程,使闪络电压降低,单次释放能量减小;结合热导率上升共同作用,有效抑制了环氧树脂表面温升,提高了环氧树脂耐电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填充改性 闪络 电痕 陷阱分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因素老化法的极寒地区复合绝缘子伞裙性能退化研究
13
作者 张欣伟 周丽英 +5 位作者 王博 戴雨薇 端木天翔 郭鑫喆 刘佳浩 邢云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探明极寒地区复合绝缘子老化机理,本文采用改进多因素老化方法,研究老化时间对复合绝缘子伞裙理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材料表面出现裂纹、孔洞和颗粒物堆积等现象,憎水性明显降... 为探明极寒地区复合绝缘子老化机理,本文采用改进多因素老化方法,研究老化时间对复合绝缘子伞裙理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材料表面出现裂纹、孔洞和颗粒物堆积等现象,憎水性明显降低,材料整体硬度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降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同时,硅橡胶材料的介电常数明显增大,介质损耗不断增加,深陷阱能级密度变低,浅陷阱能级密度升高,表面电导率大幅增加,闪络电压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老化 极寒地区 复合绝缘子 硅橡胶伞裙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及其对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森 佟敏 +2 位作者 崔亚茹 王体朋 史昌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为实现秸秆沼渣和畜禽粪便的高值化利用,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的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混合堆肥的环境效益。对不同混合比例以及堆肥时间下堆体含水率、pH值、总碳、总氮、挥发性固体含量和电导率的分析结果发现,混合比... 为实现秸秆沼渣和畜禽粪便的高值化利用,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的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混合堆肥的环境效益。对不同混合比例以及堆肥时间下堆体含水率、pH值、总碳、总氮、挥发性固体含量和电导率的分析结果发现,混合比例对堆体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牛粪和玉米秸秆沼渣比例由2∶1增加到6∶1,堆体含水率明显增加,但是当比例超过4∶1时,混合堆肥对堆体含水率的影响逐渐降低。添加秸秆沼渣对堆体初期pH值的变化影响很大,且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是当发酵时间超过40天时,堆体的pH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增加牛粪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堆体腐熟后的pH值,随着牛粪添加比例由2∶1增加到6∶1,堆体的pH值由8.2提高到8.4,60天腐熟后堆体的总碳含量由35.34%增加到36.81%,挥发性固体的含量显著降低,由46.96%降低到37.66%,电导率由8.3 ms/cm增加到9.4 ms/cm。同时,牛粪和沼渣混合堆肥相较于直接排放显著降低堆肥底物中CO_(2)、CH_(4)、N_(2)O、NO_(X)、NH_(3)、SO_(2)、PO_(4)^(3-)等污染物的排放,表明混合堆肥对环境更加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牛粪 玉米秸秆 混合堆肥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护套对间隙交流击穿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会斌 王延伟 +4 位作者 李博 祝永坤 王胜辉 张文文 律方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4-88,共5页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包覆绝缘护套是工程中常用的防鸟害措施之一,鸟粪与护套表面之间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直接影响护套的配置方案。本文采用铜棒模拟鸟粪,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空气间隙距离下,击穿电压随护套厚度的变化特性以及护套缺陷对击...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包覆绝缘护套是工程中常用的防鸟害措施之一,鸟粪与护套表面之间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直接影响护套的配置方案。本文采用铜棒模拟鸟粪,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空气间隙距离下,击穿电压随护套厚度的变化特性以及护套缺陷对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覆护套的裸导线相比,包覆厚度为2.0、3.0、3.5 mm护套的导线,间隙击穿电压可分别提高17.7%、33.1%、41.6%;与相同厚度的全新护套相比,存在击穿点且厚度为2.0、3.0、3.5 mm的护套,间隙击穿电压分别降低了70.6%、62.8%、44.2%,说明有击穿点的护套厚度越小,击穿电压降低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护套 厚度 击穿点 间隙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寒条件下输电线路弧垂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钱文晓 张俊双 +3 位作者 李硕 刘辰 涂洁 潘哲哲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文章研究现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弧垂传感技术,对比图像特征提取式、超声波测距式、激光测距式等三种传感器的低温运行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激光测距式弧垂传感器在各温度下具有较小的测量误差,在极寒条件下优势更突出。在此基础上,研制极寒... 文章研究现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弧垂传感技术,对比图像特征提取式、超声波测距式、激光测距式等三种传感器的低温运行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激光测距式弧垂传感器在各温度下具有较小的测量误差,在极寒条件下优势更突出。在此基础上,研制极寒条件下输电线路弧垂在线监测系统,并在呼伦贝尔根河、海纳尔、满洲里等地应用,通过监测数据对比,文章研制的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无故障率高于通用型输电线路弧垂在线监测系统,且监测数据未出现中断和丢包,装置整体稳定性好。文中研究成果为我国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在极寒条件下的运行设计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减少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条件 弧垂传感技术 低温试验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电磁屏蔽特性的解析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永红 肖冰 +3 位作者 何日 胡逸帆 焦重庆 徐克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84,共7页
基于金属网表面阻抗模型和全波仿真软件,讨论了金属网对平面波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全波仿真软件,计算了金属网网孔形状为菱形时的屏蔽效能,对金属网的屏蔽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传输线理论和金属网表面阻抗模型,... 基于金属网表面阻抗模型和全波仿真软件,讨论了金属网对平面波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全波仿真软件,计算了金属网网孔形状为菱形时的屏蔽效能,对金属网的屏蔽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传输线理论和金属网表面阻抗模型,将双层无限大金属网用传输线模型进行等效,提出了计算双层无限大金属网屏蔽效能的解析模型,通过解析模型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探讨了双层金属网的屏蔽特性以及与单层金属网屏蔽效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网 平面波 屏蔽效能 屏蔽机理 传输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防鸟粪闪络绝缘护套的配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会斌 刁凤新 +4 位作者 李博 祝永坤 王胜辉 马康 张文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8-73,共6页
通过研究空气间隙长度分别为0、5、10、15 cm时,护套的耐受电压与护套厚度的关系,以及护套表面状态为干燥、潮湿、污秽时,护套长度对沿面放电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缘护套-空气组合间隙的击穿电压随间隙长度和厚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 通过研究空气间隙长度分别为0、5、10、15 cm时,护套的耐受电压与护套厚度的关系,以及护套表面状态为干燥、潮湿、污秽时,护套长度对沿面放电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缘护套-空气组合间隙的击穿电压随间隙长度和厚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且间隙长度和厚度越大,击穿电压增加速度越大。绝缘护套的沿面闪络电场强度在污秽状态下会显著降低,该状态下护套表面平均闪络电场强度为1.2 kV/cm。基于上述研究得到了防鸟粪闪络绝缘护套的配置方法,即由线路电压等级确定护套的厚度,由极限沿面闪络距离确定包覆长度,并得出110 kV输电线路中,厚度和长度的推荐值分别为6 mm和60 cm;220 kV输电线路中,厚度和长度的推荐值分别为8 mm和1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护套 空气间隙 沿面闪络 鸟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参数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生物质发电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敏 史昌明 +2 位作者 马善为 崔亚茹 李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然而由于生物质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多变、燃烧不稳定,使得发电量难以准确预计,这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参数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然而由于生物质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多变、燃烧不稳定,使得发电量难以准确预计,这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参数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生物质发电量预测模型。从生物质电厂收集发电量以及物料参数、锅炉参数、汽机参数、环境参数等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平均影响值分析、相关分析和互信息分析对发电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并利用电厂实际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影响因素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大幅度降低,其中互信息分析优化效果最佳,平均预测误差从未优化模型的4.59%降至0.66%,且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后,平均预测误差降至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发电量 互信息 参数优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20
作者 钱文晓 靳俊杰 +4 位作者 司磊 秘立鹏 林海丹 肖冰 敖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51,共9页
2012年以来,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因其不断暴露出的可靠性问题,工程应用量逐年下降。为此,针对FOCT故障诊断方法,相关研究人员和企业也作出了建设性的尝试。文中介绍了FOCT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常见故障模式和主要组成部... 2012年以来,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因其不断暴露出的可靠性问题,工程应用量逐年下降。为此,针对FOCT故障诊断方法,相关研究人员和企业也作出了建设性的尝试。文中介绍了FOCT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常见故障模式和主要组成部件的故障率。针对FOCT的突变性故障和渐变性故障,分别综述了基于解析模型、基于信号处理和基于知识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最后对FOCT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采用集成光路的FOCT和综合化、智能化的故障诊断方法,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故障诊断 解析模型 信号处理 知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