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需求响应的交直流微电网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调度
1
作者 梁海峰 徐力 +2 位作者 杨鹏伟 邓艺欣 李国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1,共11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随机性强、拓扑结构复杂等特点,为综合提高运行经济性、环保性与稳定性,建立了计及负荷需求侧响应与碳交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日前调度阶段,以运行经济...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随机性强、拓扑结构复杂等特点,为综合提高运行经济性、环保性与稳定性,建立了计及负荷需求侧响应与碳交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日前调度阶段,以运行经济性为目标,通过场景分析法模拟风光负荷的随机波动,在用户侧采用激励型需求响应,综合考虑微网内各类成本与收益,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函数构建日前调度模型。在日内调度阶段,以微网稳定运行为目标,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进行在线滚动优化,使联络线功率尽可能追踪日前计划。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提高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鲁棒性,减少源荷波动对大电网产生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随机优化 需求侧响应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慧玲 芦新波 +4 位作者 刘大川 辛五一 张建华 曾博 杨煦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4,共7页
在电力能效项目中普遍面临着如何对实施价值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模型。针对已有研究仅从单个参与主体或侧面评价电力能效项目,缺乏整体性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项目各相关参与主体... 在电力能效项目中普遍面临着如何对实施价值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模型。针对已有研究仅从单个参与主体或侧面评价电力能效项目,缺乏整体性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项目各相关参与主体的成本效益情况,从电网运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4个方面构建了具有多层次及多维度特点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层次分析法(AHP)过于依赖决策者主观经验的问题,提出AHP与TOPSIS相结合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利用张家口市某实际系统作为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与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电力能效项目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为能效工程的科学评价及决策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能效管理 成本效益分析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AHP-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相关性的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天 王京波 +1 位作者 宋少帅 刘辰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9-197,共9页
随着并网风电场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风电功率的随机性以及各风电场之间的风速相关性对电网调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多风电场的风速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不易构造的问题,通过Nataf逆变换,获取具有相关性的多维风速样本。基于机会约束规... 随着并网风电场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风电功率的随机性以及各风电场之间的风速相关性对电网调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多风电场的风速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不易构造的问题,通过Nataf逆变换,获取具有相关性的多维风速样本。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了一定风险阈值下考虑风电成本和运行风险约束的多变量、非线性随机优化调度模型,有效地协调了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提出基于场景化理论的改进粒子群爬山混合算法用于模型求解,提高了模型求解速度并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最佳风险水平。以含风电场的IEEE 30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经济调度 多风电场 Nataf逆变换 风电成本 运行风险 场景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E-BA-CNN模型的输电线路放电声纹特征识别方法
4
作者 郭建勋 刘晓博 +3 位作者 吕金淼 杨林宁 张雄 万书亭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8,共7页
针对无人机巡检信号声纹特征提取过程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WPE)-蝙蝠算法(BA)-卷积神经网络(CNN)(WPE-BA-CNN)优化模型的输电线路放电声纹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采集到的声纹信号进行... 针对无人机巡检信号声纹特征提取过程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WPE)-蝙蝠算法(BA)-卷积神经网络(CNN)(WPE-BA-CNN)优化模型的输电线路放电声纹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采集到的声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抑制低频噪声和传递路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并最大限度保留放电特征。然后,采用BA对CNN的卷积核数量超参数进行优化,增强模型的收敛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常用算法对比,所提方法在输电线路放电声纹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声纹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蝙蝠算法 小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后备电源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洪 杨思安 +1 位作者 袁永明 周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39-2342,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蓄电池核对容量、直流电源技术改造中及事故处理中,应用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后备电源替代传统的阀控密闭铅酸电池或镉镍作为后备电池。采用已有的新技术,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方案的设计... 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蓄电池核对容量、直流电源技术改造中及事故处理中,应用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力后备电源替代传统的阀控密闭铅酸电池或镉镍作为后备电池。采用已有的新技术,并联技术配磷酸铁锂电池方案的设计,具有便携可移动、环保无污染、备用蓄电池维护量少、安全稳定、接线简单等特点,并进一步论证计算适合在220 k V及以下等级的变电站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技术 磷酸铁锂电池 支撑时间 后备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的理论模型与验证
6
作者 王书辉 陈鸽 +2 位作者 陈鑫 朱亮 冯大伟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变压器典型运行温度下,不同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于90%,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新型油-纸绝缘 水分平衡曲线 理论预测模型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数据的多微网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7
作者 秀春男 任大江 +1 位作者 刘强 王蒙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6,共8页
针对国内分布式能源利用率不高,各能源微网间交互弱,设备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多微网综合能源调度优化配置模型。对微网中的热电联产、光伏等设备进行数学建模;收集地区历史年度风光出力数据,基于历史数据利用BP... 针对国内分布式能源利用率不高,各能源微网间交互弱,设备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多微网综合能源调度优化配置模型。对微网中的热电联产、光伏等设备进行数学建模;收集地区历史年度风光出力数据,基于历史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次年光伏出力进行预测,以保证微网设备容量配置的合理性,并考虑了光伏预测误差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安装成本、维护成本等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分析,设置微网独立运行和联合运行两种运行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基于历史数据的多微网综合能源调度优化配置模型能有效降低微网总运行成本、合理化微网设备配置,提高分布式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配置 能源枢纽 光伏预测 历史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中电力变压器表面三维振动信号小波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院一敏 李宗恩 武晓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6-100,共5页
理论和实践表明根据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可以分析判断其绕组和铁芯的工作状态。表面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是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状态的一个重要基础。应用小波多分辨率技术,分析了现场采集的电力变压器表面三维振动信号,并基于帕赛瓦尔... 理论和实践表明根据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可以分析判断其绕组和铁芯的工作状态。表面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是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状态的一个重要基础。应用小波多分辨率技术,分析了现场采集的电力变压器表面三维振动信号,并基于帕赛瓦尔定理计算比较了X、Y、Z三个方向振动信号的频段-能量分布特征,为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振动信号 小波理论 频段-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功率谱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蒲杰 院一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5,共6页
理论实践表明,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是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状态的一个重要基础,振动信号特征可以用来分析判断其绕组和铁芯的工作状态。文中分析了现场采集的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的功率特征以及功率与负载电流的关系,为... 理论实践表明,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是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状态的一个重要基础,振动信号特征可以用来分析判断其绕组和铁芯的工作状态。文中分析了现场采集的电力变压器表面振动信号的功率特征以及功率与负载电流的关系,为振动法分析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振动分析法 功率特征 负载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控负荷功率调整的电力服务商分段式补偿定价决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洪朝 牛犇 +2 位作者 孟科 徐江平 罗翼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00-108,共9页
鉴于分布式电源出力和终端用户负荷需求的随机性,电力服务商实际购买电量与电力市场竞标电量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会带来惩罚成本。为此,考虑将需求侧可控负荷作为可调度资源,基于可控负荷用户增/减负荷成本函数,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价格形式... 鉴于分布式电源出力和终端用户负荷需求的随机性,电力服务商实际购买电量与电力市场竞标电量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会带来惩罚成本。为此,考虑将需求侧可控负荷作为可调度资源,基于可控负荷用户增/减负荷成本函数,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价格形式的多选项可控负荷功率调整补偿合同。为实现电力服务商与可控负荷用户双赢,建立了兼顾电力服务商经济效益和可控负荷用户需求响应效益的1?K型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逆向归纳法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比了分段式补偿电价和固定补偿电价下电力服务商运营收益和可控负荷用户功率调整量之间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段式补偿定价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惩罚成本,有效提高用户需求响应的参与度,实现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服务商 可控负荷需求响应 惩罚成本 分段式补偿电价 主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导数极性分段优化的VSG二次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寰 刘明阳 +1 位作者 赵晓君 姜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二次调频能使电力系统在一次调频过程中始终满足频率稳定的要求。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并网逆变器在离网运行时仅具备一次调频特性,若VSG的输出频率超出安全工作区间时将会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在有功控制环... 二次调频能使电力系统在一次调频过程中始终满足频率稳定的要求。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并网逆变器在离网运行时仅具备一次调频特性,若VSG的输出频率超出安全工作区间时将会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在有功控制环加入固定积分系数来实现频率无差控制的二次调频,但传统二次调频存在恢复时间与频率振荡的固有矛盾。提出一种根据暂态导数极性分段优化的改进VSG二次调频策略,该策略基于频率恢复特性,将频率恢复过程划分为2个阶段,并分别配置不同的积分系数,使得整个频率恢复时间缩短,且避免了频率的振荡,并给出了所提方法关键参数的设定依据。最后通过仿真与基于HIL的半实物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二次调频 虚拟同步发电机 分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电动汽车与光伏协同的调度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海峰 谭杰 +2 位作者 曹煜祺 杨鹏伟 陈军法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从负荷聚合商角度考虑,通过提高其运营负荷中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光伏的协同性,可以实现聚合商对光伏的及时消纳,降低碳排放水平。首先,结合光伏出力特点与需求响应形式提出两种电动汽车调度策略:“绿电”收费策略与“绿电”补贴策略。... 从负荷聚合商角度考虑,通过提高其运营负荷中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光伏的协同性,可以实现聚合商对光伏的及时消纳,降低碳排放水平。首先,结合光伏出力特点与需求响应形式提出两种电动汽车调度策略:“绿电”收费策略与“绿电”补贴策略。“绿电”收费策略即依据光伏出力情况,制定出高、中、低三档的充电价格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绿电”补贴策略是在“绿电”收费策略的基础上,对各时段的充电价格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响应积极性。通过将碳排放水平纳入经济性目标建立包含售电收益、服务费收益以及碳收益的综合收益最大的目标函数,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电动汽车与光伏的协同性,实现了负荷聚合商的增收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需求响应 光伏消纳 碳排放 “绿电”收费策略 “绿电”补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件结构参数对连接器插拔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骆燕燕 段红玉 +1 位作者 马旋 杨静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在航空航天、国防等不同系统中,电连接器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对某型号电连接器的插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对该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插孔簧片的开槽宽度对电连接器性能影响最小,一... 在航空航天、国防等不同系统中,电连接器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对某型号电连接器的插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对该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插孔簧片的开槽宽度对电连接器性能影响最小,一般不考虑;而簧片的长度、缩口量和簧片厚度均对连接器的接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铍青铜触头材料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材料(锡青铜和黄铜);另外,用圆角槽底代替直角槽底后,三种材料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约23%,最大插入力和接触压力都略有增加(约2.17%,3.2%),槽底应力集中的现象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有限元 插拔特性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扰动下计及线路老化与连锁故障的输电网韧性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信哲 秦文萍 +3 位作者 朱志龙 逯瑞鹏 韩肖清 李思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94-4105,I0044,I0045,I0043,共15页
针对传统韧性评估方法对输电网老化效应及其诱发的连锁故障考虑不足的问题,以台风作为电力系统外部干扰的代表,提出一种台风扰动下计及输电线路老化与连锁故障的输电网韧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老化效应对输电线路风致故障率和安全过载... 针对传统韧性评估方法对输电网老化效应及其诱发的连锁故障考虑不足的问题,以台风作为电力系统外部干扰的代表,提出一种台风扰动下计及输电线路老化与连锁故障的输电网韧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老化效应对输电线路风致故障率和安全过载能力的影响,以故障自然演化时间为切入点,提出一种计及输电线路老化的输电网双时间维度故障演化模型,包括台风时间维度和连锁故障时间维度。其次,基于台风灾害下电网性能变化曲线,提出考虑时间分辨率的系统脆弱率和恢复率2个输电网韧性指标;基于电网性能和系统服役年限关联曲线,提出考虑不同服役年限的输电网韧性指标。然后,根据台风扰动下输电网性能演化特征,确定基于上述2类曲线评估输电网韧性的整体框架和流程。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不同服役年限输电网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输电网 连锁故障 老化效应 韧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时段匹配与Transformer网络建模的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鹏伟 赵丽萍 +3 位作者 陈军法 甄钊 王飞 李利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70,共11页
由于缺乏气象数据,分布式光伏在天气骤变场景下预测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时段匹配与Transformer网络建模的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将相似时段概念由日扩展至更灵活的时间段,并提出了一种历史功率与卫星遥感信息融... 由于缺乏气象数据,分布式光伏在天气骤变场景下预测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时段匹配与Transformer网络建模的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将相似时段概念由日扩展至更灵活的时间段,并提出了一种历史功率与卫星遥感信息融合的匹配策略,旨在无须依赖气象数据的情况下,高效识别出对预测最为关键的相似功率时段。在此基础上,融合Transformer网络的强大时序建模能力,动态解析多源相似时段中的隐藏关联,深入挖掘功率关键特征信息,从而为天气骤变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提供更为精确的超短期功率预测。最后,通过实际分布式光伏功率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相似时段 Transformer模型 超短期功率预测 卫星遥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典型日选取与源荷灵活性调节的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译旋 杨用春 高长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针对电网面临的反调峰特性和新能源消纳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侧灵活性调节资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负荷特点采用改进SSE-PFCM聚类算法求取负荷典型日。其次,基于负荷用户对电价变化的不同响应行为,提取出具有需求响应潜... 针对电网面临的反调峰特性和新能源消纳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侧灵活性调节资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负荷特点采用改进SSE-PFCM聚类算法求取负荷典型日。其次,基于负荷用户对电价变化的不同响应行为,提取出具有需求响应潜力的两类负荷,并且分别为其构建计及乐观响应隶属度的模糊负荷转移率模型以及需求价格弹性模型。然后,计及需求响应不确定性模型以及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引入步长弹性系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以改进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多种场景的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优化调度 典型日选取 需求响应 深度调峰 改进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 K-medoids与VMD-多分支神经网络的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宇飞 杜桐 +3 位作者 边伟国 张钊 刘慧婷 杨丽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多用户电力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对多个用户或区域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可使电网企业掌握不同用户或区域的电力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规划和实施调度优化等。然而由于各用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用电行为,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统一建... 多用户电力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对多个用户或区域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可使电网企业掌握不同用户或区域的电力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规划和实施调度优化等。然而由于各用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用电行为,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统一建模并实现快速准确预测。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DTW Kmedoids与VMD-多分支神经网络的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DTW K-medoids法进行用户负荷数据聚类,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计算数据间的距离,取代K-medoids算法中传统的欧氏距离度量方式,以改善多用户负荷聚类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为充分表征负荷历史数据的长短期时序依赖特征,建立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多分支神经网络模型的并行预测方法,用于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最后,使用某地区20个用户365天的负荷数据进行聚类、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指标均较对比模型有较大幅度降低,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表征多类用户的用电行为,提升多用户负荷预测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 负荷预测 DTW K-medoids聚类 变分模态分解(VMD) 多分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火箭 张新瑞 +2 位作者 王嘉宏 徐海宾 张捷靖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为了有效减小串联锂离子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提出一种使用Cuk均衡器结合双层选择开关的新型均衡拓扑,该拓扑能够快速地实现任意单体间的能量传递,提高均衡速度。根据开路电压OCV(open circuit voltage)-荷电状态SOC(state-of-... 为了有效减小串联锂离子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提出一种使用Cuk均衡器结合双层选择开关的新型均衡拓扑,该拓扑能够快速地实现任意单体间的能量传递,提高均衡速度。根据开路电压OCV(open circuit voltage)-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曲线的特性,采取分段式均衡,将电压和SOC作为均衡变量,并设计模糊逻辑控制FLC(fuzzy logic control)算法动态调节均衡电流,以减少均衡时间和能量损耗。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模型搭建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传递拓扑比传统Cuk电路在相邻单体间能量传递的拓扑要节省22.17%的均衡时间。此外,与均值差分算法相比,使用FLC算法在静置和充放电条件下,提高了30%以上的时间效率和约11%的能量效率。验证了该均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控制 电池均衡 Cuk电路 荷电状态 均衡效率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融合驱动配电网三相线性化潮流及线损分析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穆怀天 廉洪亮 +1 位作者 刘娟 李艳琼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6,共11页
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引入了下垂控制等非光滑本地控制约束,易导致传统基于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收敛失败,且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系统潮流方向,导致传统等值电阻法、压降法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计及... 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引入了下垂控制等非光滑本地控制约束,易导致传统基于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收敛失败,且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系统潮流方向,导致传统等值电阻法、压降法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计及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分布式光伏下垂控制的光滑化模型,构建了基于数据物理融合驱动的三相配电网线性化理论线损快速计算模型。在传统基于稳态运行特性线性化、一阶泰勒展开线性化的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补偿线性化误差。相比纯物理驱动线性化,在负荷重载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精度;相比于纯数据驱动线性化,能够保留支路拓扑信息,适用于开关状态变化场景。所提模型仅对线性化误差进行拟合补偿,在保证线性化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潮流模型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且能够适应不同负荷水平实现精确误差补偿。基于实际42节点三相配电网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且能够实现配电网理论线损鲁棒、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物理融合驱动 线性化潮流 理论线损计算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爬坡特征与改进PRAA的深远海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研究
20
作者 黄冬梅 张佳慧 +2 位作者 时帅 宋巍 杜伟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8,共12页
深远海海域情况复杂,海面风速极易受海洋中尺度事件影响。所造成的异常数据点和Bump事件将导致爬坡检测准确率下降,影响深远海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爬坡事件以及深远海气象因素的深远海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 深远海海域情况复杂,海面风速极易受海洋中尺度事件影响。所造成的异常数据点和Bump事件将导致爬坡检测准确率下降,影响深远海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爬坡事件以及深远海气象因素的深远海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设计基于状态标记和滑动窗口改进的参数和分辨率自适应算法(parameter and resolution adaptive algorithm,PRAA)实现爬坡事件检测并完成特征量提取;其次,分析深远海风速、风向及温度等多因素关联关系,扩充深远海气象因素特征样本维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深度挖掘潜在特征;最后,基于某海上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采用考虑爬坡和深远海气象因素的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算法完成深远海风电功率的短期预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风电功率爬坡事件 PRAA 爬坡特征量 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