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院校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探索与实践——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荣浪 徐红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269,共5页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的重要科技资源,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该文梳理了目前地方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现存问题,从开放共享制度建设、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仪器功能研究与开发、...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的重要科技资源,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该文梳理了目前地方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现存问题,从开放共享制度建设、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仪器功能研究与开发、校企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平台共享建设建议,以期为促进科研仪器使用效益最大化、助力学科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重点实验室 科研仪器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梨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新 侯国栋 +5 位作者 关永霞 赵淑秀 李慧芬 林永强 刘青芝 郭东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I0029,共13页
藤梨根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藤梨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鉴定的有178种,其结构类型多样,包括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蒽醌... 藤梨根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藤梨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鉴定的有178种,其结构类型多样,包括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蒽醌类、生物碱类等,三萜类为其主要成分(75种)。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抗病毒、抗血管生成、抗诱变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藤梨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藤梨根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三萜 苯丙素 生物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聚醚醚酮固定型手腕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3
作者 邱子彦 朱凌锋 +5 位作者 张贺然 尹文成 汤磊 邹东明 陈斌凌 王玲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目的针对个性化手腕矫形器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个性化、轻量化且舒适度高的手腕矫形器宏微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建立手腕矫形器和上肢的复合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量化研究矫形器几何参数对其佩戴固定效果及... 目的针对个性化手腕矫形器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个性化、轻量化且舒适度高的手腕矫形器宏微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建立手腕矫形器和上肢的复合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量化研究矫形器几何参数对其佩戴固定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采用多工况拓扑优化和微结构设计,对其非承力区进行设计优化;利用3D打印技术,以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制造矫形器,评价验证设计合理性。结果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3D打印PEEK矫形器的重量相较于传统矫形器减轻了28%;皮肤接触界面压强和主观问卷表明受试者佩戴矫形器体验良好。结论在保证机械强度和固定效果的同时实现了矫形器的个性化、轻量化和高舒适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腕矫形器 个性化设计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中国15年研发进程及最新政策支持
4
作者 刘丹 李修齐 +3 位作者 刘书鹏 吴晓霏 余孟洋 王洪允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7-854,共8页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RDC)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凭借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精准靶向能力、高诊断灵敏度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药物。本文系统回顾2009—2024年间我国...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RDC)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凭借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精准靶向能力、高诊断灵敏度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药物。本文系统回顾2009—2024年间我国在RDC领域的研发进展,从RDC药物概述、结构和分类、中国临床研究趋势和临床试验进展、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以促进RDC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多肽偶联核素 抗体偶联核素 靶向治疗 临床研发现状 中国在研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库酯钠的含量
5
作者 蔡立荣 舒海平 +4 位作者 肖莎 谭跃 郑金凤 李昌亮 刘雁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为降低对高载碳量色谱柱的依赖,优化并建立了多库酯钠含量测定的新型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IP-HPLC)。采用四丙基氯化铵为离子对试剂,乙腈-10 mmol/L四丙基氯化铵水溶液(66∶34)为流动相,用0.1%磷酸溶液调pH至6.5,流速为1.5 mL/min,检... 为降低对高载碳量色谱柱的依赖,优化并建立了多库酯钠含量测定的新型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IP-HPLC)。采用四丙基氯化铵为离子对试剂,乙腈-10 mmol/L四丙基氯化铵水溶液(66∶34)为流动相,用0.1%磷酸溶液调pH至6.5,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5μL,外标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主峰拖尾因子为1.34;在0.02~0.4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重复性结果良好,加样回收率97.0%~98.2%(n=6);定量限为3.31μg/mL;检测限为2.76μg/mL。总体来看,新方法耐用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适合用于测定多库酯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库酯钠 离子对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载碳量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透湿聚丙烯熔喷基包装材料的热复合工艺
6
作者 段书霞 张恒 +4 位作者 周小婷 张正男 陈辰 石沛龙 佘开江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8,共6页
设计一种可防水透气的熔喷基包装材料,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双组分热风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一种多层非织造材料,研究热复合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防水性能、通透性能和舒适性能的影... 设计一种可防水透气的熔喷基包装材料,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双组分热风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一种多层非织造材料,研究热复合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防水性能、通透性能和舒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部分纤维熔融变形,在纤维交叉处形成粘接点,样品的复合效果显著提高,当热复合温度达到160℃时,熔喷基包装材料的表面纤维结构损坏严重。同时,随着热复合温度升高到160℃材料通透性降低,透气性为19.79 mm/s,透湿率为1577 g·cm/(cm^(2)·s·Pa);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增强,分别达到179.75、80.92和144.9 MPa;此外,制备的熔喷基包装材料水接触角为145°,耐静水压为12.68 kPa,防水透气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材料 热风非织造材料 医用包装材料 热复合工艺 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法测定抗皱类化妆品中玻色因的含量
7
作者 于海英 牛水蛟 +3 位作者 张良雨 林钰镓 杨茜 李启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法测定抗皱类化妆品中玻色因含量的方法。取0.25 g抗皱类化妆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3 mL甲醇,涡旋1 min,加水至25 mL,超声15 min,摇匀,过0.45μm滤膜,滤液上机分析。以CAPCELL PAK ADME-HR...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法测定抗皱类化妆品中玻色因含量的方法。取0.25 g抗皱类化妆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3 mL甲醇,涡旋1 min,加水至25 mL,超声15 min,摇匀,过0.45μm滤膜,滤液上机分析。以CAPCELL PAK ADME-HR S5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玻色因的质量浓度在10~1 000 mg·L^(-1)内与对应的非对映异构体的峰面积之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3%(质量分数)。样品精密度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0%,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9.5%~100%。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抗皱类化妆品中玻色因的含量,检出量为2.33%~9.89%(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 抗皱类化妆品 玻色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ueScreen 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
8
作者 李敏 林珺 +2 位作者 吴炜亮 隋海霞 杨杏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6-806,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BlueScreen HC(BS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将人GADD45α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2000 bp序列作为启动子,采用分子克隆构... 目的探讨基于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BlueScreen HC(BS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将人GADD45α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2000 bp序列作为启动子,采用分子克隆构建入嘌呤霉素和高斯荧光素酶(Gluc)双标记的慢病毒质粒pEZX-LvPG04中,并用慢病毒感染人淋巴母细胞TK6,获得稳转细胞系TK6-Gluc。以甲基磺酸甲酯(MMS,终浓度0,1.56,3.13,6.25,12.5,25.0和50.0 mg·L^(-1))为非代谢活化条件下的阳性物质,环磷酰胺(CTX,终浓度0,0.78,1.56,3.13,6.25,12.5和25.0 mg·L^(-1))为代谢活化条件下的阳性物质,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0.35,0.69,1.38,2.75,5.5和11.0 g·L^(-1))为阴性物质,分别在非活化和活化条件下验证构建的BSHC。将改性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MS/PBAT)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积分数4%乙酸及10%,20%,50%和95%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40℃、浸泡24 h获得5份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并用DMSO作为溶剂复溶得到5份多组分迁移溶液作为受试物。以终浓度为0,0.38,0.76,1.53,3.05,6.10和12.20 g·L^(-1)的不同受试物在活化和非活化2种条件下处理TK6-Gluc细胞。非活化条件下作用48 h;活化条件下,在添加体积分数1%大鼠肝S9代谢活化系统的同时,作用3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至48 h。处理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同时采用Secrete-Pair^(TM)Gaussia Luciferase Assay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Gluc化学发光强度。另外,采用终浓度为3.05和12.20 g·L^(-1)的不同受试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0进行微量波动Ames试验以及对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进行体外哺乳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作用,与BSHC遗传毒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BSHC法,将相对细胞活性80%定义为生长抑制的最低有效浓度阈值,实验组相对细胞活性低于溶剂对照组的80%提示化合物引起细胞生长抑制。将实验组相对细胞活性低于溶剂对照组的30%定义为出现细胞毒性,此时将不考虑遗传毒性。在无细胞毒性前提下,活化条件下实验组Gluc化学发光强度大于溶剂对照组的1.8倍时,非活化条件下实验组Gluc化学发光强度大于溶剂对照组的1.5倍时,判定为遗传毒性阳性;反之认为无遗传毒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阴性物质DMSO所有浓度均未产生遗传毒性。非活化条件下,MMS 12.5,25.0和50.0 mg·L^(-1)产生遗传毒性;活化条件下,CTX 6.25,12.5和25.0 mg·L^(-1)产生遗传毒性。非活化条件下,MS/PBAT的95%乙醇迁移物6.10和12.20 g·L^(-1)和MS/PBAT的50%乙醇迁移物12.20 g·L^(-1)组细胞生长抑制,所有处理组均未观察到相对细胞活性低于30%的细胞毒性,且未观察到Gluc高表达,表明5种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在非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遗传毒性。活化条件下,MS/PBAT的95%乙醇迁移物12.20 g·L^(-1)和MS/PBAT的4%乙酸迁移物6.10,12.20 g·L^(-1)组细胞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所有处理组均未观察到相对细胞活性低于30%的细胞毒性,且未观察到Gluc高表达,表明5种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在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遗传毒性。微量波动Ames试验结果表明,在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MS/PBAT的5种多组分迁移物3.05和12.20 g·L^(-1)作用于TA98和TA1002种菌株,致突变阳性孔的数量均不超过溶剂对照组的2倍,即均未产生致突变作用;作用于CHL细胞后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方法BSHC,提示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最低有效浓度,并应用更多种类混合物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多组分迁移物 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基因 遗传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多发性脑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华 张丽敏 +7 位作者 王丹 韩平 孙越红 李玉文 张晨曦 姜文灿 李虓 赵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64-1868,187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和血常规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脑胶质瘤(MC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MCG患者和56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和血常规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脑胶质瘤(MC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MCG患者和56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CSF及血常规检测指标,并分析有意义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诊断MCG与PCNSL的临床价值。结果MCG组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数、CSF蛋白(CSF: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PCNSL组(P<0.05);PCNSL组CSF糖(CSF:Glu)、CSF氯(CSF:cl)、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MCG组(P<0.05)。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00、0.899、0.797、0.867、0.828、0.772;灵敏度为:72.4%、77.6%、63.8%、67.2%、72.4%、82.8%;特异度为:97.1%、100.0%、88.2%、91.2%、88.2%、64.7%。此外,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1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7.6%和100.0%。结论脑脊液学指标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及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胶质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脑脊液 血常规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彬彬 郑果 +4 位作者 李继平 王立 惠娜娜 张自强 翟艳青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6-1391,共6页
为了探索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选用9种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乙蒜素EC抑菌活性最强,EC_(50)为9.49μg/mL... 为了探索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选用9种生物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乙蒜素EC抑菌活性最强,EC_(50)为9.49μg/mL,其次为1%申嗪霉素SC、3%中生菌素WP,EC_(50)依次为24.49μg/mL、29.56μg/mL;10亿cfu/g哈茨木霉DP、4%小檗碱AS、10%多抗霉素WP的抑菌活性略低,EC_(50)依次为51.01μg/mL、55.74μg/mL、498.45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WP的效果最好,防效为44.72%;其次为80%乙蒜素EC与10亿cfu/g哈茨木霉DP,防效分别为41.93%和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根腐病 生物杀菌剂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主洁 毕福钧 林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5-1842,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统计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秦皮乙素为内参物,计算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统计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秦皮乙素为内参物,计算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外标法(ESM)验证一测多评法(QAMS)的可靠性。10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的指纹图谱中共确定1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42~0.996。PCA、OPLS-DA模式识别结果均表明,不同厂家样品间的成分存在一定差异。QAMS与ESM检测数据表明,两种算法的差异不大。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统计学分析和一测多评法评价模式经济可靠、准确可行,可用于完善复方南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 秦皮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自闽 葛胜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背景]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重要病原体之一.HEV感染可以导致急性、慢性戊型肝炎以及许多肝外症状.研究者们开发了HEV RNA、HEV抗原、HEV IgM和HEV IgG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诊断HEV感染.[进... [背景]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重要病原体之一.HEV感染可以导致急性、慢性戊型肝炎以及许多肝外症状.研究者们开发了HEV RNA、HEV抗原、HEV IgM和HEV IgG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诊断HEV感染.[进展]不同HEV指标都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尤其是HEV抗原.HEV抗原检测的主要靶标为分泌型HEV抗原,而非传统的病毒衣壳蛋白.HEV抗原检测可用于急性与慢性HEV感染的检测,也可用于HEV感染后临床结局的预测以及区分急性与慢性HEV感染,尿液HEV抗原检测为HEV感染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HEV RNA检测在急性与慢性HEV感染以及出现肝外症状的人群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认为是HE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HEV IgM和HEV IgG分别是HEV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指标,持续时间较长,对HEV现症感染的指示较弱.[展望]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检测新靶标的发现,HEV RNA和抗原作为现症感染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HEV IgM和IgG血清学检测作为间接检测指标由于较成熟,商品化试剂较丰富,目前依然在临床检测中广泛使用.了解HE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可为临床中HEV感染的诊断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诊断 HEV抗原 HEV抗体 HE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属秦艽组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宝钢 图诺木拉 +5 位作者 朝格巴达拉夫 苏达毕力格 何陈林 敖敦格日乐 其日格尔 拉喜那木吉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89-2697,共9页
秦艽组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也是蒙、藏、彝等多民族用药。秦艽组属于龙胆属植物,本组植物有二十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部,而我国有16种,分布在我国西北半边,其中9种集中在川西与藏东。秦艽组植物在传统医药领域具有祛风湿、... 秦艽组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也是蒙、藏、彝等多民族用药。秦艽组属于龙胆属植物,本组植物有二十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部,而我国有16种,分布在我国西北半边,其中9种集中在川西与藏东。秦艽组植物在传统医药领域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在现代西医领域发现该组植物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苯甲酸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氧化、保肝、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龙胆属秦艽组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属 秦艽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中庆大霉素C组分及有关物质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华 唐荣 +1 位作者 刘莉颖 常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目的为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中庆大霉素C组分及有关物质建立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方法,色谱柱:GRACE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2 mol/L三氟乙酸溶液-甲醇(96:4,V/V),流速0.6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 目的为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中庆大霉素C组分及有关物质建立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方法,色谱柱:GRACE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2 mol/L三氟乙酸溶液-甲醇(96:4,V/V),流速0.6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Waters低温分流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载气流量40 psi,漂移管温度55℃。结果所建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庆大霉素C组分与各杂质间分离完全,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和小诺霉素分别在0.5~6 mg/mL、25~100μg/mL和2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各浓度的对数值与对应色谱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现出良好的线性。采用所建方法对市售16家生产企业43批次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样品进行测定,获得该制剂产品中各组分及有关物质的数据。结论所建方法是在中国药典方法基础上优化并验证适用于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C组分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稳定性好。由获得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复方制剂中C组分及有关物质的含量在各厂家间或同厂家不同批次间差异显著,可能存在影响用药安全的潜在隐患,建议在该剂型质量标准中增加相关质控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C组分 有关物质 HPLC-ELSD法 复方制剂 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发酵驼乳中复合益生菌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迪黛尔·贾尔肯 塔布斯·马那尔 +3 位作者 沈芳 库尔旦·胡达依别尔根 马嘉宁 新华·那比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共12页
文章从胆汁酸代谢的角度研究驼乳源复合益生菌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及机制。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复合益生菌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检测血糖血脂相关基本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组织切片进行分析... 文章从胆汁酸代谢的角度研究驼乳源复合益生菌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及机制。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复合益生菌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检测血糖血脂相关基本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组织切片进行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仪(UPLC/MS-MS)检测胆汁酸谱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db/db小鼠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细胞内脂质空泡数量和体积;复合益生菌干预后,血清中总胆汁酸(TBA)降低,粪便中TBA升高,血清与粪便中初级胆汁酸(PBA)与次级胆汁酸(SBA)的比值降低;血清中游离胆汁酸占比升高,粪便中结合胆汁酸占比升高;胆汁酸中法尼醇X受体(FXR)及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的激动剂石胆酸(LCA)与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升高,FXR的抑制剂牛磺-α-鼠胆酸(T-α-MCA)与牛磺-β-鼠胆酸(T-β-MCA)含量减少;复合益生菌干预后,小鼠肝脏中FXR表达增加,结肠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肝X受体α(LXRα)表达显著增加,胆固醇吸收蛋白NPC1样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蛋白1(NPC1L1)表达显著降低。因此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改善db/db小鼠胆汁酸组成结构,增加胆汁酸中FXR和TGR5的激动剂LCA与CDCA,减少胆汁酸中FXR的抑制剂T-α-MCA与T-β-MCA,促进FXR以及TGR5的表达,调节小鼠肝脏脂代谢;复合益生菌可能通过PPARγ-LXRα-NPC1L1通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调节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源复合益生菌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脂代谢 胆固醇 NPC1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分析报告(2021)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德慧 张雅姿 +3 位作者 胡海殷 张俊华 季昭臣 王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目的通过检索和整理2021年发表在中、英文期刊的中成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中成药临床证据的生产和转化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为后续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开展和证据的合理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药... 目的通过检索和整理2021年发表在中、英文期刊的中成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中成药临床证据的生产和转化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为后续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开展和证据的合理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idence Database System,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全面获取2021年发表的中成药RCTs,对其研究特征和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2215篇(中文2206篇、英文9篇),包括237379例受试者,覆盖中成药750种(口服中成药619种、中药注射剂91种、外用中成药40种),涉及疾病类型26类,研究热点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热点病种为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规模方面,纳入研究样本量最小30例,最大8000例,59.01%的研究样本量<100例;病例来源以单中心研究为主。方法学方面,分配隐藏、盲法的实施仍未被重视。结论总体而言,与2020年相比,2021年RCT发文数量有所上升,对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高,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仍需要改善,以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加快证据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研究 证据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及其功能性要求的药典演进和实践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春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24,共4页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物质基础。1984年,我国首部《药品管理法》中即对辅料进行了定义,第五十七条规定,“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至今,《药品管理法》历经数次修订和修正,辅料的定义一直没有变化。与...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物质基础。1984年,我国首部《药品管理法》中即对辅料进行了定义,第五十七条规定,“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至今,《药品管理法》历经数次修订和修正,辅料的定义一直没有变化。与之不同的是,直至2010年,药用辅料才首次以通则的形式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China Pharmacopeia或ChP),其中对于辅料的定义在《药品管理法》中辅料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要求 实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自我药疗居民用药安全的KAP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梦欢 吴文宇 +2 位作者 张东枚 徐梦丹 甘雨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8-437,共10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自我药疗者用药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药监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收集深圳市自我药疗者的人口学特征、安全... 目的:调查深圳市自我药疗者用药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药监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收集深圳市自我药疗者的人口学特征、安全用药KAP情况,分析受访者安全用药KAP现状及风险点,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014份。自我药疗者安全用药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93±1.56),(37.03±4.35),(34.76±4.24)分。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自我药疗者用药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知识来源渠道数量(P<0.05);影响用药态度的是性别、健康状况及知识来源渠道数量(P<0.05);用药行为受性别及知识来源渠道数量的影响(P<0.05)。结论:受访者对安全用药的认知和态度水平较高,但实际用药行为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特定人群(男性、低学历、患病者)应进一步加强用药教育,并为公众拓宽用药安全相关知识的来源渠道与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态度-行为 用药风险 自我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媛 颜琳琦 +3 位作者 程巧鸳 戚绿叶 王容 黄柳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含量的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确证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含量的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确证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T3-C_(18)(4.6×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214 nm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以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T3-C_(18)(2.1×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14种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4种基质样品,14种化合物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85%~11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为1~150μg/g,定量限为3~450μg/g。对7批含α-羟基酸和酯的样品进行液质确证,结果均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及其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Α-羟基酸 乳酸甲酯 乳酸乙酯 乳酸丁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3种α-羟基酸及其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媛 程巧鸳 +3 位作者 陈岑 李泽桦 黄柳倩 戚绿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葡糖酸、葡糖酸内酯和乳糖酸的含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对结果进行确证。样品经水超声提取,并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将葡糖酸、葡糖酸内酯、乳糖酸转化为葡糖酸盐...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葡糖酸、葡糖酸内酯和乳糖酸的含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对结果进行确证。样品经水超声提取,并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将葡糖酸、葡糖酸内酯、乳糖酸转化为葡糖酸盐和乳糖酸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4 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Comixsil HCS(4.6 mm×150 mm,3μm)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14 nm)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以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Waters T3-C18(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结果显示,葡糖酸与乳糖酸在相应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葡糖酸与葡糖酸内酯的方法检出限为100μg/g,乳糖酸的方法检出限为500μg/g。3种化合物4种基质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0.8%~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3%~4.4%。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中葡糖酸、葡糖酸内酯和乳糖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葡糖酸 葡糖酸内酯 乳糖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