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5G前传网中融合时延敏感网络技术的流量调度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亚鹏 周振宇 +3 位作者 韩东升 赵雄文 戚银城 魏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1147,共7页
面向融合时延敏感网络的电力+5G前传网,针对电力通信业务确定性时延与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匹配的低复杂度流量调度算法.考虑业务优先级与差异化时延需求,将流量调度问题建模为最大化网络整体效用的二值变量... 面向融合时延敏感网络的电力+5G前传网,针对电力通信业务确定性时延与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匹配的低复杂度流量调度算法.考虑业务优先级与差异化时延需求,将流量调度问题建模为最大化网络整体效用的二值变量优化问题.考虑不同业务数据包调度决策的相互耦合,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业务数据包与虚拟传输位置间的匹配关系决策问题,利用改进后的低复杂度交换匹配算法实现问题求解.理论分析了该方法收敛性与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4种流量调度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满足高优先级业务传输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网络整体效用20.06%、25.93%、37.54%、5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 5G前传网 时延敏感网络 业务优先级感知 流量调度 交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评估系统设计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鸣 王雨晴 +5 位作者 闫彤 兰梦心 董厚琦 张晓春 王好雷 孙辰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63-4273,共11页
政策有效性评价是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与调整的重要依据,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为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政策评估也有望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服务政府与社会的重要应用之一。鉴于此,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提... 政策有效性评价是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与调整的重要依据,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为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政策评估也有望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服务政府与社会的重要应用之一。鉴于此,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提出了支持政策查询、分析、评价、预测等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评估系统架构,进而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含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效益与环境效益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体系与核心算法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可再生能源政策 政策有效性评价 大数据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电连接器微动磨损试验与性能退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骆燕燕 陈月港 +2 位作者 王永鹏 刘旭阳 张兆攀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4,共11页
针对电连接器在随机振动下微动磨损导致的接触性能退化问题,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堆积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机振动时间、振动水平和载荷电流对磨屑的堆积具有正向累积效应;轴向振动下微动... 针对电连接器在随机振动下微动磨损导致的接触性能退化问题,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堆积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机振动时间、振动水平和载荷电流对磨屑的堆积具有正向累积效应;轴向振动下微动磨损最为严重;磨屑分布不均匀,插针根部的磨屑较多。接触电阻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不同于磨屑特征值总量的阶梯式增加,但在较高随机振动水平和负载电流下,两者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基于磨屑分布信息构建的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性能退化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微动磨损 磨屑 电容层析成像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威 孙胜博 +2 位作者 陶鹏 徐建云 白新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9,共11页
针对传统分解预测方法忽略太阳辐照度等多维气象因素与光伏功率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耦合关系以及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学习效率低、训练速度慢、过拟合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 针对传统分解预测方法忽略太阳辐照度等多维气象因素与光伏功率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耦合关系以及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学习效率低、训练速度慢、过拟合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MVMD对光伏功率及多维气象序列进行时频同步分析,将其分解为频率对齐的多元本征模态函数,从而降低序列中非线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其次,针对多元本征模态函数,分别建立基于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来分别提取光伏功率及气象序列的空间相关特征和时间相关特征,并采用注意力机制来增强对重要时间点特征的学习权重。此外,使用残差连接来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以及缓解过拟合问题。通过实际工程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预测 神经网络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变电设备异常发热点红外图片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07
5
作者 刘云鹏 裴少通 +2 位作者 武建华 纪欣欣 梁利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3,共7页
随着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及输电线路无人机等检测平台的广泛应用,大量输变电设备红外异常发热故障的红外图片需要人工定期进行评估诊断,亟待需要智能算法对图片进行智能诊断。当前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难以有效识别输变... 随着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及输电线路无人机等检测平台的广泛应用,大量输变电设备红外异常发热故障的红外图片需要人工定期进行评估诊断,亟待需要智能算法对图片进行智能诊断。当前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难以有效识别输变电设备红外图像故障异常发热点。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理论,本文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体系中基于区域建议网络的FasterRCNN算法实现对输变电红外图像发热故障的检测、识别及定位。本文以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到的输变电设备发热故障图像库为基础,对数据集进行人工标注包围框,通过交替训练构建网络共享参数,构建输变电设备异常发热红外智能检测模型。所描述的方法为输变电设备红外热成像智能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红外热成像检测 输变电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A-SVM的劣化绝缘子红外图谱诊断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裴少通 刘云鹏 +2 位作者 陈同凡 武建华 梁利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1-16,共6页
线路绝缘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准确判断绝缘子是否有缺陷问题,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二进制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和贝叶斯优化(BOA)相结合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故障诊断方法,用于绝... 线路绝缘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准确判断绝缘子是否有缺陷问题,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二进制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和贝叶斯优化(BOA)相结合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故障诊断方法,用于绝缘子闪络过程中红外图谱的分类识别,通过提取绝缘子红外图谱中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获得诊断模型的最优超参数来提高分类算法的准确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特征进行降维来提高分类算法的效率。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优化支持向量机可以准确、有效地对绝缘子进行故障诊断,得到的分类模型比常用的网格搜索算法(GS)、随机搜索算法(RS)等算法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优化 绝缘子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环境下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骆燕燕 武雄伟 +1 位作者 田亚超 于长潮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冲击应力是影响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针对传统试验成本高、耗时长且难以实现某些高强度环境试验的局限性,采用仿真方法研究冲击环境下电连接器接触件接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结合理论力学基本原理,通过ANSYS建立电连接... 冲击应力是影响电连接器接触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针对传统试验成本高、耗时长且难以实现某些高强度环境试验的局限性,采用仿真方法研究冲击环境下电连接器接触件接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结合理论力学基本原理,通过ANSYS建立电连接器接触件实物模型、动力学模块模拟冲击试验,分析了试验严酷等级、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及峰值加速度对接触件的形变、应力和接触压力等参数的影响,并对接触压力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冲击试验过程中,接触件形变受冲击影响最大;接触性能参数随严酷等级的增加,先缓慢增大后快速增大;随脉冲持续时间的增加,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减小;而在峰值加速度变化时基本保持稳定。由此可知,严酷等级和脉冲持续时间对电连接器接触性能参数变化起主导作用,仿真结果可为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接触性能 冲击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样本的CF- SOM- MQE感应电机状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刘永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6,92,共8页
为提高感应电机状态评估的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算法(CF)和自组织映射最小量化误差(SOM-MQE)的模型来解决基波电流信号干扰和缺少故障数据的问题.首先简要介绍自相关算法与互相关算法理论,分析了定子电流中的特征谐波分量,... 为提高感应电机状态评估的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算法(CF)和自组织映射最小量化误差(SOM-MQE)的模型来解决基波电流信号干扰和缺少故障数据的问题.首先简要介绍自相关算法与互相关算法理论,分析了定子电流中的特征谐波分量,将其作为性能退化指标输入SOM神经网络中,在此基础上计算其最小量化误差(MQE)值的大小,并将MQE作为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的衡量指标.实例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地对感应电机健康状态进行估计,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及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相关性基波消去法 最小量化误差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特征聚类停运母线接地状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海平 冯美琳 +4 位作者 王鑫明 李少博 梁华洋 李世泽 刘英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防范停运母线重合闸时不明确母线接地状态引起带接地点送电事故的发生,在研究母线感应电压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建立停运母线接地状态识别模型。首先针对传统母线感应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差较大的问题,考虑断路器... 为防范停运母线重合闸时不明确母线接地状态引起带接地点送电事故的发生,在研究母线感应电压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建立停运母线接地状态识别模型。首先针对传统母线感应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差较大的问题,考虑断路器断口电容等实际影响因素构建改进的母线感应电模型。对停运母线感应电压进行监测,采用小波包变换(WPT)对感应电压波形信号进行分层能量谱特征提取,再通过主成分提取和归一化形成能反映母线接地状态的感应电特征向量,基于FCM聚类模型划分感应电特征向量并构建停运母线接地识别判据。在ATP-EMTP中搭建某5个实际变电站500 kV母线模型,验证了改进的母线感应电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误差较小,适用于实际工程,所提出的接地识别方法对停运母线接地状态的辨识准确率达到99.4%,具有较高可靠性,可为防范停运母线带接地点送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母线 感应电压 FCM聚类 小波包变换 能量谱 接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压特征停运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英培 王祥宇 +3 位作者 王鑫明 李少博 梁华洋 李世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2,32,共10页
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合闸操作时为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通常需要对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进行判断。对于一回正常运行、另一回处于热备用状态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基于感应电压特征的停运线路机器学习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对停运线路... 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合闸操作时为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通常需要对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进行判断。对于一回正常运行、另一回处于热备用状态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基于感应电压特征的停运线路机器学习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对停运线路感应电压有效值进行测量,取各相电压有效值、电压平均值及故障电压占比作为样本特征。采用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RBF-SVM)对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故障则利用BP神经网络对故障类型进行识别。为验证该方法的故障识别效果,以河北省6条线路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在ATP-EMTP中建立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结果表明,对热备用线路上故障状态识别准确率为100%;对故障类型识别时准确率达到99.7%,为调度工作中合闸操作及停运线路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 RBF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消纳的数据中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兰梦心 许彦斌 +4 位作者 曹雨微 宋美琴 曾鸣 郭晓鹏 孙辰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9期136-139,共4页
在分析新能源消纳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中台的内涵与技术特点,从数据源层、数据资产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构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数据中台,实现了电网数据资产化,促进电网精益化管理。分析了数据中台在新能源消纳相关应... 在分析新能源消纳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中台的内涵与技术特点,从数据源层、数据资产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构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数据中台,实现了电网数据资产化,促进电网精益化管理。分析了数据中台在新能源消纳相关应用场景如新能源装机规划、机组监测预警及电网规划调度等场景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数据捕捉与汇集、数据价值密度提升、数据价值外化及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在数据中台的应用,为新能源消纳问题从数据复用、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 新能源消纳 数据采集 价值外化 价值密度 数据可视化 架构设计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间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宁 付炜平 +4 位作者 孟荣 李光 赵智龙 杨家骏 王淳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2-892,共11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室内定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传统的卫星定位、基站定位等室外定位技术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需求。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开展室内空间定位技术的研究、推... 随着物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室内定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传统的卫星定位、基站定位等室外定位技术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需求。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开展室内空间定位技术的研究、推进室内空间定位技术的行业应用对于社会的智能化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首先概述了超宽带定位、蓝牙定位、超声波定位等主流室内定位技术以及测距和非测距两类室内空间定位算法;而后,论述了室内空间定位技术在公共安全、人资物资管理、智能交通、室内定位服务、大数据关联分析以及社交网络等典型场景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现阶段室内空间定位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计算技术 室内空间定位技术 行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助兴 付炜平 +2 位作者 李焱 谷浩 康哲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3期6-14,共9页
针对目前主流变电站安全管控机制缺乏多维度视角管控、全局协同性较差、主动预警缺失、系统融合数据具有滞后性等固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安全管控模型并开发了应用系统。引入融合传感器集群的物联网技术获取变... 针对目前主流变电站安全管控机制缺乏多维度视角管控、全局协同性较差、主动预警缺失、系统融合数据具有滞后性等固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智能安全管控模型并开发了应用系统。引入融合传感器集群的物联网技术获取变电站安全管控多维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具备面向差异业务的多维度视角管控与主动预警能力。以国家电网河北电力公司某±800kV特高压换流站为效能评价载体,基于VS2016集成平台开发了验证环境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一线运维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备运维设备、运维人员、运维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安全管控能力,较好解决了冗余热备系统、传感器集群及多机负载均衡问题,在稳定性、管控自主性、预警准确性、极端环境下的运维智能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传感器集群 变电站智能安全管控 数据挖掘 主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表示的服装兼容性预测模型
14
作者 李健 李卓 +1 位作者 马天祥 梁纪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06-2510,共5页
针对现有服装兼容性模型都集中探究成对单品之间的兼容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图表示的服装兼容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现有数据集中时尚服装的不同类别和时尚服装间的搭配关系构建了一个服装超图,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件衣服,每... 针对现有服装兼容性模型都集中探究成对单品之间的兼容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图表示的服装兼容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现有数据集中时尚服装的不同类别和时尚服装间的搭配关系构建了一个服装超图,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件衣服,每条超边表示多件衣服组成的套装。为了更好地从超图中推断服装的兼容性,该模型将超图转换为传统图,并利用图神经网络模拟节点之间的复杂交互。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计算服装的兼容性得分,增强模型的预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服装填空任务和服装兼容性预测两个服装搭配任务上,该模型分别达到了77.29%和96.23%的准确率,较其他基线模型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兼容性 超图表示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