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毛进 张志国 +3 位作者 连坤宙 刘亚鹏 袁国全 黄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4,64,共5页
为解决现阶段脱硫废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投资成本、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根据脱硫废水水质特点,提出超滤-纳滤-反渗透-电解制氯的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工艺,并通过中试对工艺中的核心系统超滤、纳滤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滤-纳滤系... 为解决现阶段脱硫废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投资成本、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根据脱硫废水水质特点,提出超滤-纳滤-反渗透-电解制氯的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工艺,并通过中试对工艺中的核心系统超滤、纳滤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滤-纳滤系统可有效将脱硫废水中1价离子、2价离子进行分离,1价离子进入纳滤产水,2价离子截留在纳滤浓水中,超滤出水浊度、SDI分别<0.5 NTU、<3,纳滤1价离子透过率在20%~30%,2价离子SO_4^(2-)、Mg^(2+)、Ca^(2+)透过率分别<0.2%、<2.5%、<9%。纳滤产水浓缩后电解制氯,纳滤浓水直接回至脱硫塔,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以及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电解制氯 资源化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方案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国 胡大龙 +2 位作者 王璟 余耀宏 许臻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开展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燃气电厂的取水、排水、耗水量及全厂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燃气电厂没有可消耗高盐废水的脱硫、输煤和除渣末端用水系统的特点,提... 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开展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燃气电厂的取水、排水、耗水量及全厂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燃气电厂没有可消耗高盐废水的脱硫、输煤和除渣末端用水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其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方案。首先通过改善循环水补充水水质,提高循环水浓水倍率,大幅减少电厂取排水水量;其次将循环水排污水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通过逐级浓缩,减少高盐废水量;最终将少量末端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厂 深度节水 零排放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威 刘长良 +1 位作者 王梓齐 李海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针对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和IMF分量过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EEMD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IMF分量,避免模态混叠。然后,计算各IMF分量的排列熵值,将熵值相近的分量合并,有效降... 针对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和IMF分量过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EEMD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IMF分量,避免模态混叠。然后,计算各IMF分量的排列熵值,将熵值相近的分量合并,有效降低计算量。最后,用模糊树方法分别建立各分量预测子模型,通过叠加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基于某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且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风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MEEMD 排列熵 模糊树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联轴器受力状态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淑营 刘亚琼 +5 位作者 张景辉 刘正强 冯坤 陈长利 王配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2,207,共6页
为了测试联轴器受力状态(包括剪力和弯矩),提出基于应变的联轴器受力测试方法,即在联轴器两侧各布置1组应变片,采用全桥方式测试低速旋转状态下2个截面上的弯曲应变。建立联轴器受力分析模型,根据应变测量值求解联轴器剪力和弯矩。利用... 为了测试联轴器受力状态(包括剪力和弯矩),提出基于应变的联轴器受力测试方法,即在联轴器两侧各布置1组应变片,采用全桥方式测试低速旋转状态下2个截面上的弯曲应变。建立联轴器受力分析模型,根据应变测量值求解联轴器剪力和弯矩。利用该方法对转子-轴承试验台、某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和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连接状态下联轴器剪力和弯矩进行了测试,并据此分析了轴系对中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现场是可行的,可以帮助分析机组振动故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联轴器 剪力 弯矩 应变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飞轮阵列在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国 王刚 +3 位作者 杨晶 王书平 刘东 饶武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69-3578,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技术的迫切需求,本工作研究了MW级飞轮阵列在此场景下的创新应用,设计了飞轮储能阵列系统集成接入方案,提出了飞轮储能阵列参与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并在新能源场站主变低压侧(35 kV)独立接入了一套5 MW/1... 针对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技术的迫切需求,本工作研究了MW级飞轮阵列在此场景下的创新应用,设计了飞轮储能阵列系统集成接入方案,提出了飞轮储能阵列参与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并在新能源场站主变低压侧(35 kV)独立接入了一套5 MW/175 kWh的飞轮阵列系统。为了全面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性能优势,本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的试验测试,涵盖单机充放电快速切换、频率阶跃扰动响应、防扰动性能校验以及一次调频死区测试等多个维度的工况试验。此外,结合现场长期运行的实时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表明,采用MW级飞轮阵列显著增强了新能源场站的一次调频能力,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一次调频 飞轮储能 飞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计算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世宏 刘正强 +2 位作者 聂鑫 杨冬 员盼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9,共6页
针对平顶山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问题,本文根据锅炉结构特点和对冲燃烧特性,建立了1 000 MW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动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反推锅炉热负荷分布,分析了造成锅炉水冷壁壁温... 针对平顶山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问题,本文根据锅炉结构特点和对冲燃烧特性,建立了1 000 MW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动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反推锅炉热负荷分布,分析了造成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机组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主要是由炉膛内热负荷不均和流量分配不均引起,同时锅炉结构也对壁温偏差的敏感度有一定的影响;在高电负荷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但中低电负荷时,水冷壁吸热偏差较大,通过反推,修正了热负荷分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接近。建议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调整同层旋流燃烧器的风粉均匀分配,在变负荷或扰动工况时控制好煤水比,在锅炉设计方面可以调整进入上炉膛前墙和后墙的流动截面比,使流量均匀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水冷壁 吸热偏差 出口汽温 水动力计算 煤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机组SCR脱硝系统运行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文松 王刚 +2 位作者 危日光 武旭阳 高建强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
随着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持续增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首先对某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进行了分析;再以分散控制系统(d... 随着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持续增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首先对某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进行了分析;再以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监测的脱硝系统数据为基础,结合脱硝反应机理分析了负荷、喷氨量等参数变化时其他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脱硝效率随负荷、氨氮摩尔比、氧量等因素的静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可为电厂SCR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SCR脱硝技术 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差分的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海军 夏静 +2 位作者 史恒惠 刘长良 王梓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建立精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差分(time difference,TD)的动态建模方法。常规动态建模方法一般是在模型输入端增加历史输入和输出信息,会增加模型的维数并影响... 为建立精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差分(time difference,TD)的动态建模方法。常规动态建模方法一般是在模型输入端增加历史输入和输出信息,会增加模型的维数并影响其训练速度和泛化能力。TD方法通过求解输入、输出的一阶差分并建立变化量间的数据驱动模型,能在不增加维数的前提下实现动态建模。使用某燃煤电站的变负荷运行数据,针对正常运行以及测量仪表反吹两种工作状态,基于TD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SCR脱硝系统的动态模型并与静态及常规动态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TD方法的动态模型维数低、训练速度快、建模精度高,且在测量仪表反吹时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差分 SCR脱硝系统 动态建模 数据驱动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变量时滞的NO_x生成量动态建模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梓齐 刘长良 李海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的控制品质与经济性,需要建立精确的SCR脱硝反应器入口NO_x生成量动态模型。本文基于模糊树模型建立了SCR反应器入口NO_x生成量动态模型,提出采用复相关系数的时滞联合估计方法,对影响NO_x生成量的模... 为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的控制品质与经济性,需要建立精确的SCR脱硝反应器入口NO_x生成量动态模型。本文基于模糊树模型建立了SCR反应器入口NO_x生成量动态模型,提出采用复相关系数的时滞联合估计方法,对影响NO_x生成量的模型输入变量进行时滞估计。将该方法应用于某600 MW燃煤机组的运行数据,并对输入变量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复相关系数法进行时滞估计对比。结果表明:模糊树模型的建模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强;在模型输入变量进行时滞估计时,相较于相关系数法,采用复相关系数法对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提升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估计 SCR脱硝 NOx生成量 输入变量 模糊树模型 动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捍忠 祝海义 +4 位作者 王刚 尹金亮 高文松 陈长利 张景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87,391,共4页
某10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在低负荷暖机、活动汽阀试验和停机过程中存在振动突增现象。利用在线主管道监测及汽缸稳定性试验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振动与高缸排汽管道Y向限位支架失效有关。通过加固Y向限位支架和动平衡等措施,解决... 某10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在低负荷暖机、活动汽阀试验和停机过程中存在振动突增现象。利用在线主管道监测及汽缸稳定性试验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振动与高缸排汽管道Y向限位支架失效有关。通过加固Y向限位支架和动平衡等措施,解决了振动大的问题。此次故障诊断及处理过程对汽轮机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工频振动 膨胀 管道力 限位支架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相关系数的时滞联合估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军 夏静 +2 位作者 史恒惠 刘长良 王梓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144,共5页
针对工业过程的软测量建模,为对输入与输出变量间的时滞关系进行准确、快速地估计,提出一种基于复相关系数的时滞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以模型输入和输出数据间的复相关系数为指标,将时滞联合估计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进而对各输入变... 针对工业过程的软测量建模,为对输入与输出变量间的时滞关系进行准确、快速地估计,提出一种基于复相关系数的时滞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以模型输入和输出数据间的复相关系数为指标,将时滞联合估计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进而对各输入变量的时滞时间进行寻优。针对火电厂脱硝系统的NO_x排放软测量,基于实际的运行数据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时滞估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复相关系数的时滞估计方法计算速度较快,时滞估计结果较准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测量模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关系数 时滞联合估计 NO_X排放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兆福 徐连勇 +3 位作者 马东方 徐亮 胡锋涛 蒋成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RPL50型动蠕变试验机对P92钢进行630℃和不同应变幅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基于塑性应变能密度与硬度、应力幅和低周疲劳寿命的关系,采用基于能量的硬度法对其低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RPL50型动蠕变试验机对P92钢进行630℃和不同应变幅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基于塑性应变能密度与硬度、应力幅和低周疲劳寿命的关系,采用基于能量的硬度法对其低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92钢是一种循环软化材料,其初始归一化应力幅随应变幅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应变幅下的归一化应力幅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应变幅的增加,弹性应变幅保持稳定,塑性应变幅近似线性增加,软化率也相应增加,并最终稳定在0.3左右;硬度与应变幅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能量的硬度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P92钢在630℃时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得到的预测寿命均位于试验寿命的±1.5倍标准偏差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钢 高温低周疲劳行为 硬度 寿命预测 应力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优化的供热机组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峰 高文松 +4 位作者 苏跃进 黄宏伟 刘正强 唐力 孙太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变频循环水泵,提高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效率,并实现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南阳热电210MW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汽轮机与凝汽器变工况,确定连续域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且针对闭式循环水系统,通过结合冷却塔热力计算引入环境温度代... 为了充分利用变频循环水泵,提高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效率,并实现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南阳热电210MW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汽轮机与凝汽器变工况,确定连续域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且针对闭式循环水系统,通过结合冷却塔热力计算引入环境温度代替循环水进水温度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最佳工况参数。根据对优化参数的分析处理,设计循环水自动控制系统,达到循环水根据机组负荷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的目的。优化设计的循环水自动控制系统现已在南阳热电投入使用,运行稳定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循环水泵 优化计算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过程中弯曲和不平衡对振动影响识别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洋 冯坤 +1 位作者 张全付 杨建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转子弯曲和不平衡是旋转机械常见的两类故障。这两类故障的振动频谱上都是表现为工频,特征很相似。建立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将不平衡力和转轴弯曲作为激振力,得到两者共同作用下振动响应。考虑弯曲和不平衡产生的激振力随转速... 转子弯曲和不平衡是旋转机械常见的两类故障。这两类故障的振动频谱上都是表现为工频,特征很相似。建立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将不平衡力和转轴弯曲作为激振力,得到两者共同作用下振动响应。考虑弯曲和不平衡产生的激振力随转速变化不同特点,根据启停过程多转速下振动数据和试验获取到的动平衡影响系数构建识别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不同转速下弯曲和不平衡力引起的振动。结合3起故障实例,分辨出升速过程中弯曲和不平衡所起的不同作用,为故障诊断和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不平衡 弯曲 辨识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