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粤港澳地区陆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秀明 赵鹏 +2 位作者 龙颖贤 宋巍巍 刘谞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0-461,共12页
区域和景观尺度的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过程实现为目标。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连通性修复方法引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识别领域,以粤港澳大湾区外延范围--粤港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 区域和景观尺度的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过程实现为目标。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连通性修复方法引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识别领域,以粤港澳大湾区外延范围--粤港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模型,识别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障碍点、生态夹点、生态敏感区,提供了一种中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研究案例。结果表示:(1)研究区生态源地总面积5.27万km^(2),潜在生态廊道138条,共同构成了环绕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形生态屏障,但局部区域仍存在一定的保护空缺。(2)研究区生态障碍点、生态夹点面积分别为442.7、9.1 km^(2),对其进行针对性修复可显著改善生态连通性。(3)研究区生态敏感区共4302.48 km^(2),青云山、九连山、起微山等重要生态源地内存在部分生态退化区域,对其进行修复可防范生态风险、提升生态功能。未来应通过空间规划途径对重要源地和生态廊道加强保护监管,对生态节点、生态敏感区、生态退化区进行分区分类修复。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粤港澳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生态廊道 生态障碍点 生态夹点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一超 朱璐平 +3 位作者 张晓君 杨晓 王欣 周丽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2,共5页
论文以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为例,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管理策略研究,以期对南岭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岭国家公园的主导生态产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产品,说明生物多样性保... 论文以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为例,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管理策略研究,以期对南岭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岭国家公园的主导生态产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产品,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南岭国家公园核心管理目标。横向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总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差异较大。总体上,南岭国家公园等南方地区国家公园的单位面积价值要明显高于北方地区。为促进南岭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议提升生态环境要素综合监测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完善监测站点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维空间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广州深圳为例
3
作者 林锦耀 杨柳 +2 位作者 胡悦 温宥越 肖钺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揭示PM_(2.5)浓度与交通、人口、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关系对突破PM_(2.5)管理难题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往研究大多仅考虑单类影响因素,忽略多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且相关研究主要从二维尺度分析城市发展与PM_(2.5)的关系,较少关注三维格局的影... 揭示PM_(2.5)浓度与交通、人口、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关系对突破PM_(2.5)管理难题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往研究大多仅考虑单类影响因素,忽略多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且相关研究主要从二维尺度分析城市发展与PM_(2.5)的关系,较少关注三维格局的影响。为解决上述不足,基于广州、深圳的PM_(2.5)监测数据分析PM_(2.5)浓度总体概况和时空分布,进而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剖析交通、二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三维空间格局等因素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道路交通为研究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时,PM_(2.5)浓度变化曲线主要呈双峰状,在中午及晚高峰后两个小时左右达到峰值;(2)二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中的的结构特征与破碎度对PM_(2.5)浓度影响显著,其中不透水面的ED、LSI作用明显;(3)三维空间格局主要通过影响气流运动影响PM_(2.5)的传播,各影响因素与PM_(2.5)浓度呈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辅助规划部门针对PM_(2.5)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城市环境舒适度,缓解城市发展与污染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景观格局 三维空间格局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4
作者 罗赵慧 王一超 +8 位作者 朱璐平 张晓君 裴金铃 杨晓 王欣 房巧丽 周丽旋 梁明易 于锡军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共11页
快速城市化是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领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土地利用、防控城市化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05、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 快速城市化是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领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土地利用、防控城市化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05、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00—2020年区域生态系统格局演变及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森林、农田和城镇是大湾区主要生态系统,草地、灌木和未利用地面积占比相对较小。(2)2000—2020年城镇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类型面积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城镇扩张主要途径是对周边农田和森林的侵占。(3)2000—2015年大湾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连通度呈波动变化,但2015年后,在斑块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破碎化程度均有所下降,连通性增强。(4)斑块密度、香浓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蔓延度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增强景观空间的完整性、连通性与团聚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城市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质流的资源环境效率分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彭焕龙 董家华 +1 位作者 曾思远 房科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物质流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物质流分析评价指标——强度和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对物质流的约束、调控和反馈作用,采用输入输出强度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环境经济系... 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物质流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物质流分析评价指标——强度和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对物质流的约束、调控和反馈作用,采用输入输出强度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环境经济系统的IPAT分析等,研究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方法,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生产力的进步,物质输入强度有所下降,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物质消费的增长导致输出的增加;区域废弃物排放量仍有一定的增加,但单位GDP物质利用量得到明显降低,单位GDP废弃物输出量也逐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正在得到缓解;区域经济负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人均消耗强度亦出现轻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率 IPAT分析 物质输入输出强度 区域物质流 资源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7种挥发性脂肪酸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博 郭海萍 +9 位作者 赵伟 于晓巍 耿卓 沈浩 王丽 刘明 陈来国 尹文华 余乐洹 胡国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典型的恶臭物质,其在环境空气中处于痕量水平。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丙烯酸、异戊酸和正戊酸7种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环境空气样品采用浸渍硅...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典型的恶臭物质,其在环境空气中处于痕量水平。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丙烯酸、异戊酸和正戊酸7种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环境空气样品采用浸渍硅胶管采集,以超纯水提取,经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并浓缩定容后,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7种VFAs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0.11~4.78μg/m^3,加标回收率为62.3%~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2%~12%。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环境空气中VFAs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挥发性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恶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管理视角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规范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秀明 龙颖贤 +1 位作者 许乃中 刘飘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1-16,24,共7页
碳信息披露对于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监督、降低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激励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当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制度,提出了我国上市公... 碳信息披露对于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监督、降低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激励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当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制度,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尤其是强制披露的定量信息、披露主体范围、披露载体,未来我国应加快完善碳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建立碳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完善评估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碳信息 环境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 E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估及适灾性优化策略——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 鲁爽 +2 位作者 许险峰 黄建云 于锡军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以广州市各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明确脆弱性与韧性的概念框架,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4个维度的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广州市各区的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进行量... 以广州市各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明确脆弱性与韧性的概念框架,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4个维度的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广州市各区的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进行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广州市各区在雨洪灾害背景下的脆弱性与韧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基于雨洪脆弱性与韧性指数,各行政区被划分为“高脆弱性—高韧性”“高脆弱性—低韧性”“低脆弱性—低韧性”“低脆弱性—高韧性”4种类别;在雨洪脆弱性与韧性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降低脆弱性和提升韧性两个方面的适灾性优化策略,包括加强雨洪灾害风险评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完善灾情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防灾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公众防灾意识与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韧性 雨洪灾害 熵权—TOPSIS模型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气态与颗粒态左旋葡聚糖的分析方法
9
作者 史乃金 郭送军 +6 位作者 黄绪 高博 刘明 任璐 张智胜 陶俊 陈来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1-638,共8页
实验通过优化c(Lev)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结合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HPAEC-PAD)分析,建立了气、颗粒两相中Lev的快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使用中流量主动采样器同时采集气态与颗粒态中Lev时,聚氨酯海绵(PUF)和XAD树酯组成的PUF/XAD... 实验通过优化c(Lev)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结合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HPAEC-PAD)分析,建立了气、颗粒两相中Lev的快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使用中流量主动采样器同时采集气态与颗粒态中Lev时,聚氨酯海绵(PUF)和XAD树酯组成的PUF/XAD/PUF系统(PXP)采集气相样品效果最好;使用水相超声法可有效提取气、颗粒两相样品中的Lev;3个不同浓度梯度(0.02、0.1、1.0 mg/L)的空白加标样的回收率为95.8%~123.0%,且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RSD)<5%。本方法野外大气采样与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大气中气相与颗粒相Lev的均值分别为7.15 ng/m 3和27.9 ng/m 3(两相比值(G/P)=0.25),温度(T)是影响Lev气/颗粒两相分配系数(K p)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葡聚糖 方法 气-颗粒两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化梯度的广州市蝴蝶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孙双双 叶蓁 +6 位作者 罗海林 黄春荣 许睿 钟志强 李宇 盘凯筠 梁迪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蝴蝶是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为了探究广州市蝴蝶群落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城市化之间的关系。2023年按照城市化梯度,选取0~2000、2000~4000、10000 m以外范围的6条样线,并按照样线内植被类型将其划分为近自然植物群... 蝴蝶是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为了探究广州市蝴蝶群落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城市化之间的关系。2023年按照城市化梯度,选取0~2000、2000~4000、10000 m以外范围的6条样线,并按照样线内植被类型将其划分为近自然植物群落及人工植物群落,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蝴蝶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条样线共调查蝴蝶8科32属45种,优势种为矍眼蝶Ypthima balda;研究区域内蝴蝶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近自然植物群落样线>人工植物群落样线;蝴蝶群落特征中科属种的数量、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指数及Simpson指数均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与可达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ielou均匀度指数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可达方式呈正相关关系;蝴蝶属的数量及Shannon-Wiene指数受人为活动影响较为明显。由此可见生境类型和人类活动对蝴蝶物种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且城市化对广州市蝴蝶多样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蝴蝶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广东两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宇 钟志强 +2 位作者 刘晓文 董家华 项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较早的江苏、广东两省为研究区域,评价两省下辖34个城市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对两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线性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苏州、无锡、珠海...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较早的江苏、广东两省为研究区域,评价两省下辖34个城市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对两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线性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苏州、无锡、珠海、南京、东莞、广州、扬州、常州、镇江等城市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小于广东省;(3)苏南、苏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苏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水平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湿地水生植物对附生轮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迪文 刘璐 +7 位作者 黄春荣 叶蓁 孙双双 许睿 杨宇峰 董家华 梁明易 钟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于2021年6~10月对海珠湿地连通水系水区及三类水生植物体表附生的轮虫群落结构开展研究,分析水生植物附生轮虫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特征.研究期间共记录轮虫70种,其中水生植物水区最多,记录47种.水生植物均有大量轮虫附生,变化范围在108~582... 于2021年6~10月对海珠湿地连通水系水区及三类水生植物体表附生的轮虫群落结构开展研究,分析水生植物附生轮虫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特征.研究期间共记录轮虫70种,其中水生植物水区最多,记录47种.水生植物均有大量轮虫附生,变化范围在108~5826ind./gdw之间,且附生轮虫丰度呈现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的变化趋势.水生植物附生群落、无植物水区和水生植物栽培区3种生境轮虫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水生植物附生群落中游动能力较弱的腔轮虫、镜轮虫、鞍甲轮虫等敏感类群占据优势,而无水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水区群落中以游泳能力较强的多肢轮属、龟纹轮属和臂尾轮属等耐污类群占据优势.3类型水生植物附生轮虫群落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s均匀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无植物栽培水区(P<0.05).3类水生植物均为轮虫提供了生境支持,有效提高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 城市生态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和统计拟合分析华北冬季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楚菲 孙家仁 +4 位作者 张文君 廖志恒 滕宇威 陈朋龙 陈静华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对201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我国北方一次大范围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Chemistry)模式对201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我国北方一次大范围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PM2.5浓度及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适用于此次污染事件的机理分析。动力、热力条件及化学转化等因素对此次强污染事件形成的机理分析表明,动力因子主要通过表面风和垂直风切变的减弱对此次污染事件造成影响,边界层逆温等热力因子促进了大气稳定性的增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依据PM2.5组成成分变化分析可知,硝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碳在此次事件中含量增加,说明机动车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所致的二次气溶胶生成对PM2.5污染加剧起重要贡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子相对贡献率量化解析结果表明,热力因子在此次污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方差贡献率为52%,动力因子次之,方差贡献率为34%,而化学转化方差贡献率约为14%,说明气象条件,尤其是热力条件是引起此次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hem 模式 重污染 动力因子 热力因子 化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对固碳释氧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温宥越 孙强 +3 位作者 燕玉超 肖敏志 宋巍巍 杨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82-8493,共12页
基于CASA模型、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了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固碳释氧量及其价值,并结合ESA CCI-LC产品探讨了2000—2015年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导致的固碳释氧量和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研究区城市扩张明显,主... 基于CASA模型、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了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固碳释氧量及其价值,并结合ESA CCI-LC产品探讨了2000—2015年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导致的固碳释氧量和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研究区城市扩张明显,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侵占农田和草地。(2)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91.03%固碳释氧量及其价值集中在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2000—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演变造成区域内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减少了53.49 G g和518.65 G g,对应固碳释氧价值损失量分别为1.79亿元和2.06亿元,合计3.85亿元,91.57%损失量是由城市扩张导致的。(3)城市覆盖面积与固碳释氧价值呈现强负相关,其扩张会促使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逐渐减少,林地覆盖面积与固碳释氧价值呈现强正相关,其比重增加将有利于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培育。本文利用"邻域代理法"获得了研究区多类陆地生态系统演变情况及其对固碳释氧服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应该优化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合理控制城市扩张,保护森林和农田资源,减少人类活动作用,增强生态系统自然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系统演变 固碳 释氧 邻域代理法 植被N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广东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香华 王秀明 +2 位作者 刘谞承 张音波 刘飘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4-1031,共8页
生态补偿是实现生态保护地区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措施。该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开展了21个地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综合考虑各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外溢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方案,确定生态补偿额,促进生态受益... 生态补偿是实现生态保护地区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措施。该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开展了21个地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综合考虑各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外溢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方案,确定生态补偿额,促进生态受益地区和生态外溢地区利益共享。结果表明,(1)粤北山区、粤西和珠三角外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珠三角核心区域和粤东等地。(2)各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为8%—47%。珠三角核心地区、粤东和粤西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普遍高于30%;珠三角外围区域和粤北等地则相对较低,亟需通过生态补偿等途径提高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3)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五地生态受益,因经济较发达可率先开展1.54×10^(8)—12.78×10^(8)元的生态支付,金额约占各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为0.3%—1.1%,对支付主体的财政压力相对较小。(4)粤北山区、肇庆、江门、茂名、阳江和汕尾共10地生态外溢,因经济欠发达,需优先接受0.20×10^(8)—9.63×10^(8)元的生态补偿金额,约占各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为0.4%—7.7%,能较大改善补偿地区的财政状况,积极地推动该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5)湛江、中山、潮州、揭阳、汕头5地生态受益但因支付能力不足,建议暂缓生态支付;惠州生态外溢但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暂缓接受生态补偿。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及落实提供参考,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外溢生态调节服务 生态产品价值 补偿机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态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亚妮 朱宏伟 +3 位作者 黄荣新 郭志鹏 魏东洋 周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5-1080,共6页
为研究曝气生态滤池滤料表面物种多样性及其净水机理,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对曝气生态滤池(EAF)中2种填料的不同DO区域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EAF运行过程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均在71%以上,具有绝对优势,... 为研究曝气生态滤池滤料表面物种多样性及其净水机理,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对曝气生态滤池(EAF)中2种填料的不同DO区域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EAF运行过程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均在71%以上,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菌群的大量增殖使装置具有较高的TN去除率(67%),其中好氧区海绵铁表面样本优势菌群比例最高,达到77.49%,表明海绵铁在曝气条件下更适合优势菌群变形菌门的繁殖;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EAF内填料表面生物膜中微生物菌落丰度均高于空白样,表明EAF较自然环境更适合微生物生长;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装置由于曝气使优势菌群变形菌门在填料表面大量繁殖,限制了其他菌种繁殖,虽然生物多样性略有降低,但随着优势菌群大量增殖从而提升了对TN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污泥陶粒 海绵铁 曝气生态滤池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宇 林燕妮 +1 位作者 曾灿 董家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7-220,共4页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分析软件,对珠海市三类主体功能区典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共性及差异性、公众特征与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为珠海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1)三类...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分析软件,对珠海市三类主体功能区典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共性及差异性、公众特征与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为珠海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1)三类主体功能区公众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政府信息公开、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满意度具有共性;(2)三类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发展区、集聚发展区、提升完善区;(3)提升完善区和集聚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受教育程度、年均收入显著相关,生态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性别、职业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满意度 主体功能区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ammox的生物膜反应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胤 陈琛 +1 位作者 毛小云 彭晓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53-3362,共10页
铁还原氨氮氧化反应(Feammox)是近年来被证明在厌氧条件下由微生物驱动的氨氧化协同铁还原过程,为废水除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了探究以Feammox建立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污水脱氮的可能,本研究通过接种Feammox菌落,在封闭条件下探讨了不同... 铁还原氨氮氧化反应(Feammox)是近年来被证明在厌氧条件下由微生物驱动的氨氧化协同铁还原过程,为废水除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了探究以Feammox建立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污水脱氮的可能,本研究通过接种Feammox菌落,在封闭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氨氮浓度对Feammox反应的影响,并在连续进水条件下构建基于Feammox的生物膜反应器研究其脱氮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低)氨氮浓度有利于Feammox反应的发生,氨氮浓度为75mg/L时15d可达最高氨氮转化率41.49%.构建的基于Feammox的生物膜反应器连续运行90d,在进水氨氮浓度为7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0d时,氨氮最高转化率达到33.78%;出水氮素和铁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氮素转化反应前期(10~60d)氨氮氧化产物为氮气,此阶段存在反硝化作用,后期(60~90d)氨氮氧化产物为硝态氮,此时反应器反硝化作用较弱;16Sr RNA测序结果显示,反应器内的Feammox反应主要由酸微菌和微小杆菌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mmox 生物膜反应器 氨氧化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El Ni■o事件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海燕 孙家仁 +3 位作者 谌志刚 梁之彦 钟水新 叶希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1-503,共13页
利用观测资料及模式结果探讨了EP/CP El Nino事件对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发现,EP和CP型相关的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分布之间存在明显月际差异,表现为4、5月EP(CP)型相关的降水异常以偏多(少)为主;6月则相反,EP(CP)型的... 利用观测资料及模式结果探讨了EP/CP El Nino事件对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发现,EP和CP型相关的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分布之间存在明显月际差异,表现为4、5月EP(CP)型相关的降水异常以偏多(少)为主;6月则相反,EP(CP)型的降水呈负(正)异常分布。分析表明,EP型相关的4、5月偏强的副热带高压与850hPa上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相配合,有利于水汽从海洋向陆地输送,且两广地区水汽辐合,降水异常偏多;而6月相关的500hPa异常场上对应偏强的东亚大槽,不利于水汽输送,且广东地区处于水汽辐散区,对应降水偏少。CP型相关的4、5月对应500hPa上东亚大槽偏强,不利于水汽往陆地输送,且华南为水汽辐散,降水偏少;6月的500hPa上呈现“+-+”的东亚-太平洋遥相关波列(EAP)型,华南地区为明显的水汽辐合,降水偏多。GFDL模式较好地再现了EP/CP型的4、5月降水异常分布及大气环流形势,但是对6月的模拟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NINO事件 CP EL NINO事件 华南 前汛期降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塑料鞋制造区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婷婷 梁小明 +8 位作者 卢清 刘明 陈志航 王硕 陆海涛 穆桂珍 郭送军 何秋生 陈来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60-3267,共8页
于泡沫塑料鞋制造集中区和周边设置了5个采样点,研究其大气VOCs的污染特征和对臭氧生成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泡沫塑料制鞋行业大气VOCs组成以烷烃(38.4%)、含氧挥发性有机物(33.5%)和芳香烃(19.5%)为主,80种VOCs浓度为137.1~169.0μg/m^3... 于泡沫塑料鞋制造集中区和周边设置了5个采样点,研究其大气VOCs的污染特征和对臭氧生成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泡沫塑料制鞋行业大气VOCs组成以烷烃(38.4%)、含氧挥发性有机物(33.5%)和芳香烃(19.5%)为主,80种VOCs浓度为137.1~169.0μg/m^3(均值149.1μg/m^3).正戊烷、异戊烷、正丁烷、异丁烷、甲醛、甲苯、间/邻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己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酯为泡沫塑料鞋制造行业的特征VOCs.总VOCs、特征VOCs类型(含氧挥发性有机物、芳香烃)和特征VOCs组分(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丁酮、乙酸乙酯)的浓度空间变化趋势依次为污染区>受影响区(下风向)>对照区(上风向).同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方法估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均值为544.6μg/m^3,表明泡沫塑料鞋制造导致了周边环境空气VOCs污染且对臭氧生成存在明显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鞋 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