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炭检测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睿
王因传
-
机构
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
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安〉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
出处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0期43-48,共6页
-
文摘
在阐述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煤炭检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外延;从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3个阶段阐述了煤炭检测产业发展演进的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目前煤炭检测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利用程度低、整体运行效率低、信息增值服务弱等“三低一弱”问题,创新提出了打造煤炭检测新“政策树”、建构煤炭检测新“技术栈”、汇聚煤炭检测新“数据池”、重构煤炭检测新“管控台”、拓展煤炭检测新“服务集”的数字化转型对策和建议。
-
关键词
煤炭检测
数字化转型
政策树
技术栈
数据池
管控台
服务集
-
Keywords
coal tes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olicy tree
technology stack
data pool
control platform
service set
-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发展现状及在煤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马克富
龚婉莉
-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4,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的热稳定性等4项指标测定方法国际标准研究”资助(编号:2017YFF020920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青年项目资助(编号:2022-2-TD-QN003)。
-
文摘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无源检测技术以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分析元素范围广等优异特性,在检测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XRF的研究现状,对XRF技术的发展进程、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仪器构成与分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明晰了XRF特征X射线产生机理与分析原理,以及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XRF光谱仪的原理、组成、技术特性及应用领域。分析了XRF在煤质检测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片法与熔片法两种方法处理样品,应用XRF光谱仪分析煤灰中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可得到较好的结果精密度、准确度;XRF在线分析技术受分析原理、数据模型、环境因素等限制与影响,当前主要用于对检测结果准确度要求不高的煤矿、选煤厂生产原煤、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煤矸石识别。针对在煤质检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从原理分析、基体效应、仪器设备及操作安全四方面剖析了现阶段XRF在煤质检测应用中的技术局限性;结合XRF的优势与不足,指出XRF应与其他光谱或图像技术联用拓宽煤质可测指标范围,通过“数智”结合提高煤质在线检测或离线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助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智慧工业与“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分析测试技术与硬件基础。
-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无源检测
煤质检测
在线分析
-
Keyword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passive detection
coal quality detection
online analysis
-
分类号
TD-0
[矿业工程]
TQ53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煤样的粒度离析对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测值的影响
- 3
-
-
作者
陈思涵
-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3,共9页
-
基金
动力煤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二级标准物质研究(2021-TD-QN00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专项。
-
文摘
为探究煤样的粒度离析对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指标测值、煤样均匀性及测值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不同煤样的粒度分布,采用数值加权法分析了不同粒度级煤样对煤样均匀性的影响,并监测了氧化作用对不同粒度煤样12个月的测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煤样粒度离析是造成长时间储存煤样煤质分析测值变化的主要因素。煤样粒度离析会造成煤质分析测定结果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矿物质组分与有机质组分的可磨性差异,矿物质较多分布于大粒度级、有机质较多分布于小粒度级;实验煤样在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保存12个月,氧化作用未显著影响煤样的碳、发热量、全硫、氢等碳排放因子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
关键词
粒度离析
一般分析实验煤样
煤质分析
氧化作用
-
Keywords
particle size segregation
general-analysis test samples of coal
coal analysis
oxidation
-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型煤强度重复测试波动情况统计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车永芳
-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检测中心
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
基金
煤科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技术创新基金Ⅱ类)(2022CX-Ⅱ-12)。
-
文摘
分别利用无机黏结剂和有机黏结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制备5种型煤,利用t分布对型煤的冷压强度、浸水强度、耐磨强度、热稳定性和落下强度的测值波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型煤强度测试结果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质量稳定性较好。无机黏结剂和有机黏结剂制备型煤的冷压强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在4.11%和4.30%以内,浸水强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在5.30%和5.68%以内。无机黏结剂制备型煤的落下强度、耐磨强度、热稳定性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在3.26%、2.76%和4.11%以内。型煤浸水强度的质量波动大于型煤的冷压强度,热稳定性比耐磨性测试的最大相对误差高,这与型煤强度测试流程长、测试干扰因素多有关。
-
关键词
型煤
冷压强度
热稳定性
统计分析
质量波动
-
Keywords
briquette
cold compression strength
thermal stability
statistical analysis
quality fluctuation
-
分类号
TQ534.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氧弹燃烧过程煤中氟的释放和捕集影响因素
- 5
-
-
作者
陈思涵
隋艳
皮中原
方全国
-
机构
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184,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F020920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1-TD-QN002)。
-
文摘
为探究煤中氟元素在氧弹燃烧过程中的释放和捕集规律,揭示造成高灰高氟样品测定结果偏低的关键因素,选取不同灰分和氟含量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状态函数法,考察了煤质特性对氧弹内最高火焰温度和该温度下汽/氟质量比的影响,研究了煤质变化对氟释放和捕集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样品的热值直接影响最高火焰燃烧温度和燃烧环境的汽/氟质量比,氟分解过程获得的有效热量是影响氟释放和捕集的关键因素,采用掺配苯甲酸提高样品的热值和降低样品的氟含量手段,可提高高灰高氟样品氟的释放和捕集率,提高最高火焰温度至2 800 K可将高灰高氟样品氟的释放和捕集率由52%~70%提升至85%~100%,可实现氟的全部释放与捕集。为拓展氧弹燃烧法测定氟含量的适用范围提供依据,也可为高氟煤应用中的固氟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
关键词
高氟煤
氧弹燃烧分解
氟释放与捕集
影响因素
-
Keywords
high-fluorine content coal
oxygen bomb combustion decomposition
release and capture of fluorine
influence factor
-
分类号
TQ53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