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藻种子育苗及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壮志 潘金华 +7 位作者 李晓捷 于深辉 韩厚伟 江鑫 王伟伟 梁广津 赵楠 杨官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7,共8页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海草之一,曾在山东半岛沿海有广泛分布。然而,自1980年代开始,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叶藻场严重衰退,导致黄海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恶化,渔业资源锐减。本研究以中国黄海海域(山东半岛...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海草之一,曾在山东半岛沿海有广泛分布。然而,自1980年代开始,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叶藻场严重衰退,导致黄海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恶化,渔业资源锐减。本研究以中国黄海海域(山东半岛)大叶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春化作用时间对大叶藻种子萌发和不同播种深度对种子成苗率的影响,进行了幼苗培育,研制开发幼苗移栽装置和技术。结果表明:春化处理温度对大叶藻种子萌发率具有显著影响(p<0.01),4℃春化处理50d的大叶藻种子萌发率最高,平均达55.3%;埋植深度对大叶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苗率有影响,埋植深度0.5~2.5cm时大叶藻幼苗的出苗率相似,但显著高于埋植深度3~4.5cm的成苗率(p<0.01)。依据这些研究结果,成功培育大叶藻苗7.6万株,生长110d,平均幼苗长度达16.3cm,最大长度达22cm;研制了育苗杯大叶藻苗移栽装置,实现了从水面高效栽植大叶藻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藻种子 春化作用 播种深度 幼苗培育 移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抑制剂二氧化锗在海带体细胞诱导体系中的影响
2
作者 田萍萍 刘延岭 +3 位作者 陈书秀 王伟伟 李晓捷 李言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为探究硅藻抑制剂二氧化锗在诱导体系中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及对诱导体系的影响,以海带幼孢子体为外植体,在2%PESI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1.00、2.00、2.50、3.00、3.50 mg/L和4.00 mg/L的二氧化锗,探讨不同质量浓度二氧化锗对诱导... 为探究硅藻抑制剂二氧化锗在诱导体系中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及对诱导体系的影响,以海带幼孢子体为外植体,在2%PESI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1.00、2.00、2.50、3.00、3.50 mg/L和4.00 mg/L的二氧化锗,探讨不同质量浓度二氧化锗对诱导体系中海带透明细丝发生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二氧化锗对海带体细胞诱导体系的影响极显著(P<0.01);体系诱导至第60天时,随二氧化锗质量浓度的提高,透明细丝的细胞组成数及分支逐渐减少,3.50 mg/L及以上组几乎不出现透明细丝;透明细丝发生率在低质量浓度组(0~2.50 mg/L)差异不显著,均超过80%,显著高于高质量浓度组(P<0.05);第80天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00、2.00 mg/L低质量浓度组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3.33%、73.61%,显著高于高质量浓度组(P<0.05);应用1.00 mg/L的二氧化锗对已污染硅藻的诱导体系进行初步治疗,抑制硅藻污染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在海带体细胞诱导体系中加入二氧化锗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在不影响海带体细胞诱导体系的前提下,可有效抑制硅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体细胞诱导 外植体 硅藻 二氧化锗 愈伤组织 透明细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参不同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学彬 王建波 +1 位作者 邢荣莲 姜爱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11-214,共4页
利用5种蛋白酶酶解北极海参蛋白得到5种多肽,通过化学方法检测5种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种酶解多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均随多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对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PAP>胰蛋白酶酶... 利用5种蛋白酶酶解北极海参蛋白得到5种多肽,通过化学方法检测5种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种酶解多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均随多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对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PAP>胰蛋白酶酶解多肽TP≈酸性蛋白酶酶解多肽AP>中性蛋白酶酶解多肽NP>胃蛋白酶酶解多肽PP,对超氧阴离子(O_2^-·)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胰蛋白酶酶解多肽TP>酸性蛋白酶酶解多肽AP>中性蛋白酶酶解多肽NP>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PAP>胃蛋白酶酶解多肽PP,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酸性蛋白酶酶解多肽AP>中性蛋白酶酶解多肽NP>胰蛋白酶酶解多肽TP>胃蛋白酶酶解多肽PP>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PAP。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酶解多肽的分子量分布,PP、PAP分别集中在8~20、20~14 ku,NP和TP小于7 ku的含量较高,AP一部分在20~7 ku,另一部分在7~3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参 多肽 抗氧化 羟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酶解 高效液相色谱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东方7号”盐渍加工生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金华 张壮志 +3 位作者 李晓捷 孙娟 盛宝利 杨官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为检验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新品种"东方7号"进行盐渍加工的适应性,分别以山东半岛荣成沿海和辽东半岛旅顺沿海两个海带养殖加工企业为依托,在海带收获加工期内分4次取样,比较了"东方7号"和两个对照组"奔牛... 为检验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新品种"东方7号"进行盐渍加工的适应性,分别以山东半岛荣成沿海和辽东半岛旅顺沿海两个海带养殖加工企业为依托,在海带收获加工期内分4次取样,比较了"东方7号"和两个对照组"奔牛"、"连杂一号"海带生产加工数据,包括鲜质量、盐渍海带头、盐渍海带丝、边料(下脚料)产量,并计算出成率,还同步比较了鲜干比、水温等状况,以研究"东方7号"栽培于两类水质养殖海区的盐渍加工产量,并得出相对高产的收获加工期。结果表明:在荣成二类水质养殖区,"东方7号"平均鲜质量、盐渍海带头和盐渍海带丝产量分别为285.95、13.70、144.71 t/hm2,平均出成率为55.1%;在旅顺一类水质养殖区,"东方7号"平均鲜质量、盐渍海带头和盐渍海带丝产量分别为417.60、21.45、225.87 t/hm2,平均出成率为58.6%;"东方7号"在两海区栽培进行盐渍加工的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山东荣成和大连旅顺海区,分别于6月上旬和中旬左右收获加工,可获得较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东方7号 盐渍加工 收获加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大型野生海藻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增梅 王伟伟 +3 位作者 陈娟 王娜 曲艳艳 梁广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7-471,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海藻游离氨基酸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以适应对野生海藻资源的开发需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渤海沿岸常见的野生绿藻(石莼Ulva lactuca)、红藻(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和褐藻(海蒿子Sa... 为进一步研究海藻游离氨基酸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以适应对野生海藻资源的开发需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渤海沿岸常见的野生绿藻(石莼Ulva lactuca)、红藻(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和褐藻(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海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以日本马泽藻最高(分别为8.50、0.78 mg/g),其次是海蒿子(分别为7.45、0.69 mg/g)和石花菜(分别为6.84、0.52 mg/g),石莼最低(分别为4.45、0.34 mg/g);石莼、日本马泽藻和石花菜的游离氨基酸分别以组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为主,海蒿子则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为主;日本马泽藻和石花菜呈味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89.37%、89.71%,显著高于海蒿子(77.13%)和石莼(31.53%)(P<0.05);4种海藻的游离态必需氨基酸组成也明显不同,日本马泽藻中缬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丰富,海蒿子中以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为主,石花菜中以蛋氨酸为主,而石莼中苏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多,赖氨酸在4种海藻中均较为丰富;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石莼中、苯丙氨酸在石花菜中均未检出。本研究结果可为海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新种类开发提供基础营养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海藻 游离氨基酸 呈味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苗种培育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钱瑞 张壮志 +3 位作者 潘金华 盛宝利 赵丽丽 薛鹏伟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6期17-19,共3页
大西洋鲑(Salmon salar),属鲑形目,鲢科,鲑属,俗称"三文鱼",是一种冷水洄游性鱼类。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三文鱼人工养殖(主要是网箱养殖),由于三文鱼的营养价值高,逐渐被全世界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全世界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350万... 大西洋鲑(Salmon salar),属鲑形目,鲢科,鲑属,俗称"三文鱼",是一种冷水洄游性鱼类。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三文鱼人工养殖(主要是网箱养殖),由于三文鱼的营养价值高,逐渐被全世界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全世界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350万t。我国的三文鱼市场份额已达到了130亿美金,目前国内的三文鱼养殖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洄游性鱼类 鲑形目 人工养殖 苗种培育技术 网箱养殖 发眼卵 投喂量 营养价值 培育池 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用维尼纶苗帘培育海带夏苗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潘金华 张壮志 +4 位作者 孙娟 李晓捷 曲善村 盛宝利 杨官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5,共7页
根据南方和北方海带夏苗培育采用苗帘苗绳差异,在山东烟台国家级海带良种场海带育苗基地进行两种夏苗培育工艺的实验研究。在同一个育苗车间内,利用种海带采集游孢子并附苗,跟踪观测维尼纶苗帘和棕绳苗帘对海带育苗期间配子体发育、孢子... 根据南方和北方海带夏苗培育采用苗帘苗绳差异,在山东烟台国家级海带良种场海带育苗基地进行两种夏苗培育工艺的实验研究。在同一个育苗车间内,利用种海带采集游孢子并附苗,跟踪观测维尼纶苗帘和棕绳苗帘对海带育苗期间配子体发育、孢子体(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比较两种不同苗帘育苗成本差异。结果显示:相同育苗条件下,维尼纶苗帘采苗后,配子体发育速度、孢子体形成速度显著优于棕绳苗帘上的配子体和孢子体;转化孢子体后,在育苗第15~31天时间内,维尼纶苗帘海带幼苗相对生长速率(RGR)显著大于棕绳苗帘幼苗(P<0.05);维尼纶苗帘幼苗经55天培育,幼苗平均长度长至1.53 cm±0.13 cm,达到出库下海暂养规格,此时棕绳帘幼苗平均长度约0.47 cm±0.03cm。至70天,棕绳苗帘幼苗平均长度约1.78 cm±0.19 cm,维尼纶绳苗帘幼苗平均长度达7.87 cm±1.35cm,显著大于棕绳苗帘幼苗。采用维尼纶苗帘育苗,每1m3育苗水体育苗量约为60万株,综合育苗成本约为23元/万株,采用棕绳苗帘育苗,每1m^3育苗水体育苗量约40万株,综合育苗成本约为31元/万株。综上所述,北方采用维尼纶帘进行海带育苗在生产上具有可行性,并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约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南北方 夏苗培育 维尼纶绳苗帘 棕绳苗帘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海封闭与开放水域大叶藻种群动态研究
8
作者 潘金华 张壮志 +6 位作者 李晓捷 江鑫 韩厚伟 孙娟 崔翠菊 罗世菊 杨官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46,共8页
为探明黄海海域不同生境下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种群特征,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黄海山东半岛两处不同大叶藻生境[烟台四十里湾海区(开放水域生境SSL:37°02.531′N,122°32.693′E)和荣成爱莲湾海区围堰池(半封闭水... 为探明黄海海域不同生境下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种群特征,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黄海山东半岛两处不同大叶藻生境[烟台四十里湾海区(开放水域生境SSL:37°02.531′N,122°32.693′E)和荣成爱莲湾海区围堰池(半封闭水域生境AL:37°14.925′N,122°35.716′E)]种群季节动态规律和繁殖状况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显示:处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的爱莲湾大叶藻种群平均峰值植株高度、地上/地下干重生物量、种群植株密度、繁殖枝密度(107.42cm,754.84g/113.21g·m-2,364株·m-2,109.21株·m-2)显著大于开放水域生境四十里湾大叶藻种群(66.98cm,487.63g/127.63g·m-2,273.21株·m-2,69.21株·m-2)(P<0.05)。两生境下大叶藻种子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开放水域生境四十里湾大叶藻种群种子大小(平均长4.17mm,宽2.02mm,重11.13mg)显著大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爱莲湾种子(平均长3.43mm,宽1.75mm,重6.97mg)(P<0.05)。处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的种群具有更高生物量和种群密度,产生更多繁殖枝,但是种子远小于开放水域生境大叶藻种群产生的种子,表明浪冲击生境下大叶藻种群具有更强的有性繁殖拓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藻 种群动态 开放水域 半封闭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娟 潘金华 +8 位作者 张壮志 李霞 赵楠 梁广津 史良 姜黎明 曲艳艳 罗世菊 李晓捷 《渔业研究》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6. 58%,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雄配子体在20℃和2 000 lx生长最快,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77. 63μm增加至17 215. 33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8. 54%,生长速度与20℃和1 000 lx试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本研究为多肋藻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培养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肋藻 配子体 温度 光照强度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娜 曲艳艳 +1 位作者 王伟伟 曹增梅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L)光照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模拟水体中S2-的去除率可达到94.9%,对照组的去除率为68.6%,高浓度(107cfu/m L)黑暗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9.7%,对照组的去除率为13.1%。但对于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应根据嗜硫小红卵菌本身的特性有选择的净化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硫小红卵菌 模拟污染海水 净化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肋藻夏苗培育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广津 潘金华 +5 位作者 张壮志 赵楠 孙娟 史良 刘鑫蓬 李晓捷 《河北渔业》 2017年第6期36-39,43,共5页
采用种质库内保存的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C.Agardh)Saunders]雌雄配子体,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利用雌雄配子体进行人工苗种繁育,并在自然海区进行栽培。2015年8月3日开始育苗,经过75d培育,多肋藻幼苗生长至0.83cm,出库下海暂养。下海后... 采用种质库内保存的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C.Agardh)Saunders]雌雄配子体,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利用雌雄配子体进行人工苗种繁育,并在自然海区进行栽培。2015年8月3日开始育苗,经过75d培育,多肋藻幼苗生长至0.83cm,出库下海暂养。下海后,经过40d生长,幼苗生长至平均长度约25cm,开始分苗养殖,分苗后每隔25~30d观测藻体长度和宽度生长变化,并同步监测海水温度。至2016年4月20日观测到多肋藻平均长度达到最大值,约228.3cm,此时海水温度约9.4℃,藻体平均宽度约29.3cm,平均鲜重量约528.4g,平均干重约79.7g,鲜干比约6.6。得出结论:多肋藻适合在我国北方海区进行人工育苗并养殖,最佳收获期在4月下旬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 育苗 海区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绿球藻作为刺参幼体饵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书秀 刘学迁 +2 位作者 王青岩 李晓捷 曲善村 《河北渔业》 2014年第7期53-55,66,共4页
用微绿球藻新鲜藻液、微绿球藻冷冻浓缩液、微绿球藻干粉+干酵母及干酵母对刺参浮游阶段幼体进行了为期15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以微绿球藻干粉50%+干酵母50%搭配投喂的刺参幼体在生长速率、大耳幼体成活率及樽形幼体变态率方面均表现... 用微绿球藻新鲜藻液、微绿球藻冷冻浓缩液、微绿球藻干粉+干酵母及干酵母对刺参浮游阶段幼体进行了为期15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以微绿球藻干粉50%+干酵母50%搭配投喂的刺参幼体在生长速率、大耳幼体成活率及樽形幼体变态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单独投喂微绿球藻或干酵母也基本可满足刺参幼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但生长相对缓慢,成活率及变态率相对较低。另外,单独投喂冷冻浓缩藻液的处理组成活率及变态率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幼体 微绿球藻 日增长率 成活率 变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酸酶的制备及对海带细胞解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萍萍 崔翠菊 +5 位作者 刘延岭 李晓捷 梁广津 彭捷 李言 王利芹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7期10-14,共5页
褐藻中富含褐藻酸,应用酶解法制备褐藻单细胞和原生质体时,高活性的褐藻酸酶是所用工具酶中的主要组分。文中介绍了用硫酸铵二级盐析和透析袋脱盐从鲍鱼的消化腺中提取褐藻酸酶的方法,测定酶活力及蛋白含量,检测该褐藻酸酶对海带细胞的... 褐藻中富含褐藻酸,应用酶解法制备褐藻单细胞和原生质体时,高活性的褐藻酸酶是所用工具酶中的主要组分。文中介绍了用硫酸铵二级盐析和透析袋脱盐从鲍鱼的消化腺中提取褐藻酸酶的方法,测定酶活力及蛋白含量,检测该褐藻酸酶对海带细胞的解离效果。结果显示,该褐藻酸酶比活力为12 U/mg,酶活力单位为34 U/m L,得率为1.4%。用含此褐藻酸酶的酶解液解离海带细胞,酶解3-6 h内可得到游离单细胞及原生质体的数量在3×105-6×105个/g。该褐藻酸酶解离海带细胞效果显著,且本方法简单、快捷且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酶 硫酸铵二级盐析 酶活力 海带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肋藻雌配子体种质保存和扩培的温光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赛珊 赵楠 +3 位作者 罗世菊 王伟伟 武瑞娜 李晓捷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5期24-28,共5页
跟踪观察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双因子对多肋藻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旨在探明其适宜的种质保存与扩增培养的温光条件。试验设置3个温度,分别为10、15和20℃,每个温度下设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10、20、40、60和80μmol/(m^(2)·s),实验进行了... 跟踪观察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双因子对多肋藻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旨在探明其适宜的种质保存与扩增培养的温光条件。试验设置3个温度,分别为10、15和20℃,每个温度下设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10、20、40、60和80μmol/(m^(2)·s),实验进行了4个月。结果表明,配子体在10℃,光强≤10μmol/(m^(2)·s)时适宜种质保存,15~20℃、20μmol/(m^(2)·s)时适宜短期扩增培养,15℃、20μmol/(m^(2)·s)时适宜长期扩增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肋藻雌配子体 温度 光照强度 种质保存 扩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种质固相保存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言 王利芹 +4 位作者 刘延岭 赵聚萍 罗世菊 李晓捷 崔翠菊 《河北渔业》 2017年第3期16-20,26,共6页
将海带种质的无菌采集与配子体固相保存相结合,对种海带的处理、游孢子的采集、配子体的分离与固相接种等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海带配子体固相保存方法,此方法从源头降低了细菌的污染,减少了配子体保存过程中污染... 将海带种质的无菌采集与配子体固相保存相结合,对种海带的处理、游孢子的采集、配子体的分离与固相接种等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海带配子体固相保存方法,此方法从源头降低了细菌的污染,减少了配子体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的机会,简化了常规固相保存的菌处理流程,提高了保种效率,有利于固相保存方法的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配子体 固相保存 无菌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新月菱形藻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青岩 陈书秀 《科学养鱼》 2018年第9期27-28,共2页
近年来微藻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微藻来源丰富,生长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微藻具有生产高价值代谢产物的潜能,且能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
关键词 小新月菱形藻 培养基优化 微藻培养 生物活性物质 代谢产物 培养条件 高价值 细胞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体系的研究
17
作者 刘延岭 李言 +3 位作者 姜黎明 田萍萍 彭捷 李晓捷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9期15-19,共5页
为建立海带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体系,对海带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消毒剂及其时间组合、不同诱导培养基及生长素组合、不同接种外植体部位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5%KI和双抗(60 mg/L青霉素和100 mg/L环丙沙星)各消毒10 mi... 为建立海带愈伤组织高效诱导体系,对海带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消毒剂及其时间组合、不同诱导培养基及生长素组合、不同接种外植体部位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5%KI和双抗(60 mg/L青霉素和100 mg/L环丙沙星)各消毒10 min效果最好,对海带组织的损伤最小,愈伤组织成活率最高。用PESI液体培养基加入2.0 mg/L的激素NAA,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促分化作用显著。海带表皮组织是最佳诱导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愈伤组织 诱导体系 消毒方法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配子体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18
作者 钱瑞 陈书秀 +3 位作者 罗世菊 武瑞娜 王利芹 赛珊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7期24-30,57,共8页
设置3个不同的温度组A(-80℃)、B(-40℃)、C(-20℃)和1个对照组D(未冻存配子体细胞),对不同品种的海带配子体细胞段或细胞簇进行低温冷冻保存,15 d后取出,在适宜条件发育培养了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冻存温度、雌雄差异,对海带配子体细... 设置3个不同的温度组A(-80℃)、B(-40℃)、C(-20℃)和1个对照组D(未冻存配子体细胞),对不同品种的海带配子体细胞段或细胞簇进行低温冷冻保存,15 d后取出,在适宜条件发育培养了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冻存温度、雌雄差异,对海带配子体细胞段或细胞簇存活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A组和B组冻存的配子体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C组。相同冻存条件下,细胞簇的成活率显著高于细胞段的存活率。A组和B组冻存的细胞簇成活率均为34%~43%,而A组和B组冻存的细胞段成活率均<30%,其中901雄配子体成活率>20%,其他均<10%。在复苏培养过程中,各组存活细胞段或细胞簇的生长状态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发育培养过程中,A组和B组冻存的配子体细胞的发育进程及最终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配子体 冷冻保存 存活率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参繁育及病害防治技术初探
19
作者 张壮志 潘金华 +4 位作者 钱瑞 孙娟 盛宝利 刘鑫蓬 史良 《河北渔业》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逐年上升,海参人工育苗和养殖逐渐兴起,其规模和养殖方式不断扩大。白刺参做为海参家族中的特殊变异种,除了颜色与众不同外,白刺参营...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逐年上升,海参人工育苗和养殖逐渐兴起,其规模和养殖方式不断扩大。白刺参做为海参家族中的特殊变异种,除了颜色与众不同外,白刺参营养价值也较普通海参高出一筹,硒含量是一般海参的10倍,因此越来越引起广大水产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白刺参生产育苗经验,就白刺参规模化繁育和期间病害防治进行总结,为白刺参繁育从业人员提供实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参 幼苗繁育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池中养殖铜藻的初步试验
20
作者 赵楠 赛珊 +2 位作者 史良 王玉本 李霞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6期18-19,30,共3页
在海参养殖池中培养铜藻,探索铜藻在海参池中的适宜生长条件。试验发现,铜藻移栽15 d后基本适应海参池的生存环境,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水温在14~20℃,铜藻的生长状态良好,增重也较快;到6月中下旬,水温超过22℃,海参池中出现大量污损生物... 在海参养殖池中培养铜藻,探索铜藻在海参池中的适宜生长条件。试验发现,铜藻移栽15 d后基本适应海参池的生存环境,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水温在14~20℃,铜藻的生长状态良好,增重也较快;到6月中下旬,水温超过22℃,海参池中出现大量污损生物,如海鞘、紫贻贝等,严重影响铜藻的生长,此时铜藻不适宜在海参养殖池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养殖池 铜藻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