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预报台简介
1
作者 吴爱娜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国家海洋局 青岛海洋预报台 VAST卫星通信传输系统 自动化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近岸波高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刁学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8,共10页
根据小麦岛海洋站1960~1994年共35a的测波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青岛近岸波高的基本特征、波高与天气形势及波高的长期极值作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波高 平均波高 波高极值 青岛 近岸波高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滨和近海各季海面风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刁学贤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文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青岛海滨和近海各季海面风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海面风 风向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青岛 海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滨及近海基本风压的计算
4
作者 刁学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用概率统计方法计算了青岛海滨及近海百年一遇的基本风压。结果表明,青岛海滨和近海的海面基本风压可分别取47kg/m^2和78kg/m^2,两地各相同高度的基本风压之比为1:1.65。
关键词 风压 近海 海滨 风速 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黄海沿岸主要港湾大振幅假潮成因的天气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曹丛华 郭可彩 +1 位作者 李坤平 陈则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32,共9页
对渤海、黄海主要港湾发生的振幅大于 50cm(龙口港湾取振幅大于 80cm)的6 5次假潮过程与地面天气图进行对比分析 ,着重分析了伴随大振幅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 .分析结果表明 :( 1 )龙口港湾 2 2次大振幅假潮中有 1 9次与雷暴天气 (其中有 ... 对渤海、黄海主要港湾发生的振幅大于 50cm(龙口港湾取振幅大于 80cm)的6 5次假潮过程与地面天气图进行对比分析 ,着重分析了伴随大振幅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 .分析结果表明 :( 1 )龙口港湾 2 2次大振幅假潮中有 1 9次与雷暴天气 (其中有 3次伴随有飑线 ,1次还伴有龙卷 )有关 ,2次与大风天气有关 ,1次由外海雷暴引起 ;因此得出雷暴、飑线是引起大振幅假潮的主要原因 ;雷暴强弱和持续时间长短变化 ,导致假潮振幅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变化 ;雷暴的季节变化引起大振幅假潮的季节变化 ;雷暴发生的局地性导致假潮出现的局地性 ;雷暴传播方向的不同引起大振幅假潮的周期不同 .( 2 )北方气旋型和江淮气旋及西南倒槽型这两种天气类型有利于产生雷暴 ,并导致大振幅假潮的发生 .这两类型分别占 6 2个例的 46 8%和 1 7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振幅假潮 天气类型 雷暴 渤海 黄海 天气学分析 地面天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志香 郭明克 +3 位作者 迟万清 吴爱娜 辛和平 王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7-29,共3页
以碱渣(白泥)和生活垃圾按不同比例混合填埋,模拟真实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降解条件,进行垃圾降解实验以探索白泥存在对垃圾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21周的室内模拟实验,垃圾填埋时填加白泥可以提高渗滤液出水的pH值和电导率DS值,降... 以碱渣(白泥)和生活垃圾按不同比例混合填埋,模拟真实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降解条件,进行垃圾降解实验以探索白泥存在对垃圾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21周的室内模拟实验,垃圾填埋时填加白泥可以提高渗滤液出水的pH值和电导率DS值,降低出水的COD值。得出垃圾填埋时加入适量白泥是经济有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白泥) 垃圾填埋场 垃圾降解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冬季黄东海区影响鳀鱼行动分布的三大水系变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陈聚法 马绍赛 王文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54-59,共6页
依据中国和挪威联合进行的黄东海渔业资源声学评估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研究成果,分析了对鱼行动分布有着显著影响的三大水系(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和苏北沿岸冷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水系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黄海... 依据中国和挪威联合进行的黄东海渔业资源声学评估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研究成果,分析了对鱼行动分布有着显著影响的三大水系(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和苏北沿岸冷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水系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黄海冷水团的温盐性质比较稳定,但其相对体积强年(1986年11月)约为弱年(985年11月)的144倍;(2)黄海暖流的流速强年(1986年1月)约为弱年(1992年正月)的1.21倍;(3)苏北沿岸冷水以3月份势力最强,其强度1985年1月大于1986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 黄东海 水系 Ti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臼港旬平均表层海水温度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刁学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19,共5页
据石臼港1960~1994年共35a的表层海水温度资料。
关键词 表层海水温度 统计特征数 正态分布 海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冷水区多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刁学贤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在资料整理统计的基础上,对黄海冷水区多雾的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及其对青岛沿岸海雾的影响作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海雾 平流雾 雾日 黄海 冷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底层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相关性探讨
10
作者 曹丛华 曲如美 张惠滋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55,共6页
本文根据1958~1987年间所能搜集到的国内外黄海底层海温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该海域75个分析站点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性的年变化和大面积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还基于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 本文根据1958~1987年间所能搜集到的国内外黄海底层海温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该海域75个分析站点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性的年变化和大面积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还基于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相关性较好的结论进行了底层海温缺测的插补计算,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海温 海温 相关性 资料插补 黄海 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径流量与秋季渤海底层盐度相关性初步分析
11
作者 高振会 陈锦年 王学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1-112,共2页
为了提高渤海秋季(9~11月)渔场盐度预报精度,本文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渤海盐度变化的黄海径流量进行了初步分析。考虑到研究海区的环境特点,以下仅讨论黄河径流量与底层盐度。
关键词 径流量 黄河 渤海 盐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岩的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12
作者 贾瑞丽 郭可彩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72,共6页
本文根据1960~1994年千里岩和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千里岩与青岛35年来气温的年、季变化特征及差别,发现35年来,千里岩和青岛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变暖趋势,但千里岩增温幅度较青岛小。从分析中发现,与气温变暖... 本文根据1960~1994年千里岩和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千里岩与青岛35年来气温的年、季变化特征及差别,发现35年来,千里岩和青岛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变暖趋势,但千里岩增温幅度较青岛小。从分析中发现,与气温变暖趋势相对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面积、强度指数的年、季变化也呈明显的增强、增大趋势。且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相关最显著。最后依此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并预测了1996年千里岩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岩 气温变化 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黄海及东海北部平均表面水温场季节变化特征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汤明义 刘宇中 +4 位作者 李洪海 孟庆莲 曲如美 高振会 隋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4-553,共10页
本文分析讨论了渤海、黄海、东海北部(29°N以北,127°E以西)海域表面水温季节分布和变化的主要水文学现象及其物理机制。 分析海域表面水温的季节分布和变化,除显示了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海底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的基... 本文分析讨论了渤海、黄海、东海北部(29°N以北,127°E以西)海域表面水温季节分布和变化的主要水文学现象及其物理机制。 分析海域表面水温的季节分布和变化,除显示了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海底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外,冬半年,尤其是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温分布形势深受对马暖流、黄海暖流及其延伸部分、台湾暖流余脉和黄海沿岸流等不同示性流系的影响;春、夏期间,黄渤海沿岸(水深特别浅的区域除外)存在着若干强弱不等的冷水域,一般而论,它们应是由动力因素(海流)、气候因素、特定的岸形和底形等诸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底层冷水涌升现象。 基于分析海域表面水温年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数值特征,可归结为沿岸型、近海型、黄海中央型、东海北部外海型、黄海暧流型5种变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水温场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沽近海海域海浪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淑红 李广雪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7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对在海洋钻井平台上连续观测6a的波浪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大浪主要发生在秋季,多年按月统计极值波高11月最大,为5.3m(东北向),7月最小,为2.8m;波浪总特征表现为秋季强,春季次之,夏季最弱的特征。表中... 本文对在海洋钻井平台上连续观测6a的波浪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大浪主要发生在秋季,多年按月统计极值波高11月最大,为5.3m(东北向),7月最小,为2.8m;波浪总特征表现为秋季强,春季次之,夏季最弱的特征。表中所示波浪特征值,在塘沽海城海洋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沽海域 波浪 统计特征 海浪
全文增补中
东海黑潮途经海域岛屿测站表面海温年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汤明义 尹杰 +1 位作者 曲如美 隋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20,共9页
本文依据东海黑潮途经海域岛屿测站资料采用滤波、调和分析、能谱方法探讨了该海域表面海温年变化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并浅释了其物理机制。其结果表明:东海黑潮沿途海温年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其数值特征较相邻海域变化缓慢,年周期分量... 本文依据东海黑潮途经海域岛屿测站资料采用滤波、调和分析、能谱方法探讨了该海域表面海温年变化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并浅释了其物理机制。其结果表明:东海黑潮沿途海温年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其数值特征较相邻海域变化缓慢,年周期分量占绝对优势;年际变化具有显著的3年和6~7年准周期变化,还存在10~11年和20~22年准周期趋势变化。这些准周期与某些大尺度海-气现象密切相关,在金球水文气象要素和现象的年际气候变化中具有普遍意义。文中指出了黑潮海域海温年际变化的直接原因应主要是黑潮暖流自身的变动,即它的流速流量的变化;还分析了对马暖流源地海域海温变化振动结构与黑潮海域的关联性、差异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年变化 表面温度 黑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