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渤、黄海及东海北部平均表面水温场季节变化特征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讨论了渤海、黄海、东海北部(29°N以北,127°E以西)海域表面水温季节分布和变化的主要水文学现象及其物理机制。 分析海域表面水温的季节分布和变化,除显示了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海底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外,冬半年,尤其是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温分布形势深受对马暖流、黄海暖流及其延伸部分、台湾暖流余脉和黄海沿岸流等不同示性流系的影响;春、夏期间,黄渤海沿岸(水深特别浅的区域除外)存在着若干强弱不等的冷水域,一般而论,它们应是由动力因素(海流)、气候因素、特定的岸形和底形等诸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底层冷水涌升现象。 基于分析海域表面水温年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数值特征,可归结为沿岸型、近海型、黄海中央型、东海北部外海型、黄海暧流型5种变化类型。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4-553,共10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汤明义,海洋通报,1988年
  • 2马鹤来,海洋学报,1987年,9卷,4期,420页
  • 3赵保,海洋与湖沼,1987年,17卷,3期,217页
  • 4蓝淑芳,海洋科学集刊,1986年,27期,45页
  • 5蓝淑芳,海洋科学集刊,1986年,27期,55页
  • 6浦泳修,海洋与湖沼,1986年,17卷,5期,453页
  • 7苏育嵩,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16卷,1期,12页
  • 8汤明义,海洋通报,1985年,4卷,2期,1页
  • 9赵保仁,海洋与湖沼,1985年,16卷,6期,452页
  • 10汤明义,海洋预报,1985年,2卷,1期,55页

同被引文献155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1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