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遥感分析
1
作者 徐天乐 郭含茹 +2 位作者 徐晓云 翁昌华 温超然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4-121,138,共9页
以砀山酥梨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2000—2020年砀山县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景观格局变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并运用Fragstats 3.3软件对其景观格局... 以砀山酥梨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2000—2020年砀山县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景观格局变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并运用Fragstats 3.3软件对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期间,保护区生态系统以乔木园地和居住地为主,斑块数先降低后增加,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均减小,而斑块密度、总边界长度、边缘密度等指标增加,反映出优势斑块持续变大,景观区域趋于简单,对酥梨种质资源的保护效果显著。同时,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系统质量指标的变化也表明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效提升了砀山酥梨的主导优势地位。此外,人为影响综合指数分析显示,人类对梨园经营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未对保护区的整体生态功能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及其它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研究和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酥梨 景观格局 遥感监测 生态系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宋仁飞 周瑾 +2 位作者 卢威陶 黄瑞荣 沈旗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266-268,共3页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区域广、重复性强、信息获取及时等优点,可以高效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基于此,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势,明确了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3个方面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林...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区域广、重复性强、信息获取及时等优点,可以高效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基于此,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势,明确了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3个方面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林业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监测 数据准确性 空间解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剑武 季碧勇 +1 位作者 王铮屹 朱程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形成区域森林碳密度分布图,并分析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选取5项景观格局指标和3项自然因素,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2012—2019年,丽水市森林平均碳密度从23.19 t·hm^(−2)上升到31.96 t·hm^(−2),且空间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森林景观格局显著影响森林碳密度,并表现不同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景观蔓延度和斑块密度对森林碳密度驱动力较大,而景观最大斑块指数的驱动力较小。【结论】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应地制宜制定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实施自然演替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森林碳密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亚热带丘陵区 丽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然 康乐 《绿色科技》 2022年第5期180-184,共5页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丰富,为其能得到合理、科学地保护和开发,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8005-1999、GB3838-2002和GB3095-2012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相关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核实方法,对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丰富,为其能得到合理、科学地保护和开发,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8005-1999、GB3838-2002和GB3095-2012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相关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核实方法,对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及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确定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维管束植物803种,野生动物21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特品级旅游资源22个、优良级旅游资源53个、普通级旅游资源8个;生态环境资源评价分为48分,等级评定为优;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值为47.2分,属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即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和旅游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野生动植物 生态环境 旅游资源 风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丽水市森林碳汇潜力和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永涛 林锦怡 +1 位作者 张振振 崔淑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10,共10页
以丽水市全域(7县1市1区)为研究区域、丽水市2015—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小班调查法,调查研究区域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以10 a为1个周期(2015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采用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转化系... 以丽水市全域(7县1市1区)为研究区域、丽水市2015—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小班调查法,调查研究区域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以10 a为1个周期(2015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采用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转化系数、根冠比、含碳量缺省值计算碳汇量;根据森林健康状况评估原则,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丽水市的地理条件,构建了3大类(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系统活力性)12项评价指标的丽水市森林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利用加权平均法测算森林健康总得分,依据得分值(U_(i))将丽水市的森林健康状况划分为4个级别——健康(U_(i)≥2.5)、亚健康(2.0≤U_(i)<2.5)、中健康(1.5≤U_(i)<2.0)、不健康(U_(i)<1.5);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森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丽水市各区县可开发森林经营项目的面积为79.20万hm^(2),预计在项目10 a计入期内能够实现碳汇减排量1402万t。丽水市森林健康状态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健康(93.61%)、亚健康(5.04%)、中等健康(1.32%)、不健康(0.02%),总体森林健康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植被 碳汇潜力 森林健康 丽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优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海 宋全军 +1 位作者 葛运建 王丹 《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基于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我国积累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基于分类和聚类的数据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特征和数据挖掘的方向展开分析,选取了华东监测区的... 基于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我国积累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基于分类和聚类的数据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特征和数据挖掘的方向展开分析,选取了华东监测区的样地和样木数据,筛选了区域、立地因子、测树因子、生长量等参数,进行了聚类和分类的数据挖掘,提出了关于模型组的合理归并与增减以及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分类等方面的优化方法,而数据挖掘的应用也可以提升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分类算法 聚类算法 数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廊道建设模式与规划对策探讨——以义乌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拥军 过珍元 戴守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探讨生态廊道规划模式结构与营建技术,促进生态廊道建设整体效能提升,为当前生态廊道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对生态廊道内涵和建设历程研究,结合了当前我国生态廊道建设状况与问题,探讨了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特点与建设模式。结果表... 探讨生态廊道规划模式结构与营建技术,促进生态廊道建设整体效能提升,为当前生态廊道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对生态廊道内涵和建设历程研究,结合了当前我国生态廊道建设状况与问题,探讨了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特点与建设模式。结果表明:义乌市在建设中结合现地实际,综合考虑生态功能与用地适宜性等因素,建设以生态效能为主的公益林,并使平原林带占全市道路宜林地段96.7%,串接了主要城乡斑块,新建的自然保护区填补了自然保护地布局中的生态保护空缺。综合型生态廊道建设模式,与系统性规划营建,对我国南方各地相关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建设模式 廊道指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以衢州龙门养心谷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娜娉 陈新峰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34-40,45,共8页
为保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衢州龙门养心谷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在分析、明确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应性基础上,依据《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LY/T 2935—2018)要... 为保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衢州龙门养心谷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在分析、明确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应性基础上,依据《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LY/T 2935—2018)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通过规划,将森林公园划分为森林康养区、体验教育区及综合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养生管理服务区、亲水休闲度假区、森林康养休憩区和生态观光游乐区”4个景区,形成“四区·四养”的养生定位。为衢州龙门养心谷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指南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基地 适宜性评价 总体规划 衢州龙门养心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性疲劳理论的城市型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研究——以浙江东阳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9
作者 孙伟韬 黄龙标 陈未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35-40,共6页
以浙江东阳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将运动性疲劳理论和步行体力消耗计算模型融入森林公园游步道体系分析和规划之中,为从不同人群运动适宜性角度进行森林公园游步道布局评价和规划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城市型森林公园 游步道 运动性疲劳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10
作者 赵俊文 胡伟 +3 位作者 吴迎霞 徐鹏 魏姿芃 王家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50-53,共4页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包括湿地类型与分布、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等,分析九龙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对策。
关键词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资源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分析
11
作者 邬枭楠 孟森 +1 位作者 伊力塔 徐鹏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6-32,共17页
使用NDVI、改良绿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改良指标进行基于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期为山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以泰顺县2016—2020年5期Landsat_8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及连续清查... 使用NDVI、改良绿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改良指标进行基于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期为山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以泰顺县2016—2020年5期Landsat_8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及连续清查样地数据进行数据耦合,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评价森林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森林质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地类,探究泰顺县森林质量变化内在因素。结果如下:(1)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改良绿度指标能更好反映山区森林质量变化情况。(2)泰顺县的城市发展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高级种群的阔叶林生物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先锋树种的针叶林在逐年增加。(3)2016—2020年,泰顺县改良RSEI指数均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16—2020年降低0.045,降幅5.17%。(4)2016—2020年各年度间,恶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1.6%、2.76%、7.89%、6.43%,呈现上升趋势,改善面积比例分别为10.03%、9.55%、4.08%、9.68%,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下降趋势,恶化面积上升的趋势显著,改善能力趋于减弱。(5)泰顺县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乔木林受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影响而产生的植被破坏,次要因素是非林地、特灌林、竹林的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生态衰减,其面积比例达到2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遥感指数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12
作者 黄瑞荣 李萍 +4 位作者 胡洵瑀 朱自娟 马桂莲 王懿祥 李卫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8,207,共11页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研究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进古树文化公园创建、加强古树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8年台州市黄岩区古树调查成果为基础,2023年进行补充调查。...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研究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进古树文化公园创建、加强古树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8年台州市黄岩区古树调查成果为基础,2023年进行补充调查。通过平均最近邻点指数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古树种类、株数、保护等级等资源特征和人口、居民点等空间分布及地形空间等特征。结果表明,黄岩区共有古树1016株,隶属于29科49属64种。古树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聚集型,空间聚集性由高至低依次为东部、西南部、中南部和西北部。基于人口的古树密度排名前4位依次为富山乡、平田乡、上郑乡和屿头乡;密度平均值为118.73株/万人,富山乡密度值达188.03株/万人。位于居民点100 m缓冲范围内的古树总数占比超过50%,居民点500 m缓冲范围内古树占比超过90%。古树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范围内,平坡及低坡度占比较大,古树生长于南向和西向比北向和东向多。黄岩区古树资源较为丰富,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于海拔及坡度较低的地方,与居民点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 台州市黄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大陈岛2树种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伟 马秀 +2 位作者 张舒 孙伟韬 宋仁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冠幅(G)以及胸径-树高的组合因子D^(2)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取在0.01水平显著相关的前3个测树因子作为自变量,以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4种数学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2个指标,筛选出每个树种各项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结果显示,木麻黄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2)均在0.928以上,RMSE都在0.291以下;滨柃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MSE均在0.413以下,枝、干、全株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911以上,根、叶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824以上。本研究构建的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模型表现出较高的拟合精度,能够为2树种各项生物量提供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陈岛 木麻黄 滨柃 生物量估算 测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的黄山区森林分类
14
作者 陈伟 马秀 +2 位作者 傅宇 张舒 孙伟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目的】森林精准分类对于估算森林生产力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山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提高森林分类精度方面的效果。【方法】利用时序Sentinel-2数据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构建多时... 【目的】森林精准分类对于估算森林生产力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山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提高森林分类精度方面的效果。【方法】利用时序Sentinel-2数据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构建多时相特征集合。同时,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取高度和强度变量,构建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将时序Sentinel-2信息引入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森林分类,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3种分类方案,评估不同分类方案的精度。【结果】1)采用单一雷达数据进行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0.36%,Kappa系数为0.582。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分类在森林分类上显著优于单一点云数据的方法,总体精度提高了7.92%,Kappa系数为0.702。引入时序Sentinel-2数据进一步提高了8.21%的总体精度,且Kappa系数为0.794;2)在各个森林类型中,阔叶林和其他类别表现出较高的分类精度,其次是竹林和针叶林,而针阔混交林的分类精度较低;3)分类结果显示,黄山区森林总面积为135835.35 hm^(2),其中,阔叶林95294.38 hm^(2),针叶林9907.07 hm^(2),针阔混交林2990.35hm^(2),竹林16499.95hm^(2),灌木林11143.60hm^(2)。【结论】单一数据源分类精度低于多源数据分类精度,加入时序数据的多源数据分类精度高于未加入时的分类精度,证明了多源遥感数据和时序信息的协同应用能显著提高森林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Sentinel-2影像 激光雷达 森林分类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湿地合理利用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钱逸凡 魏姿芃 刘道平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3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湿地合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探索出“湿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农业+”“湿地健康疗养+”“湿地文创产品+”“湿地自然教育+”和湿地多元利用等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合理利用模式。然而,我国湿地合理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湿地合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探索出“湿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农业+”“湿地健康疗养+”“湿地文创产品+”“湿地自然教育+”和湿地多元利用等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合理利用模式。然而,我国湿地合理利用当前仍面临着绿色发展理念薄弱、科技创新赋能不足、科学经营水平不高、引导示范推广不够等问题。应通过着力培育湿地新质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赋能、提升湿地精细管理水平、强化龙头示范效应等措施,持续创新并推广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为推进新时期湿地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合理利用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林木枯倒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6
作者 胡娟娟 李律己 彭钰雯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98块典型样地调查中的枯倒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2018年南京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紫金山DEM数据、研究区矢量路网及居民点数据,在计算样地枯倒木蓄... 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98块典型样地调查中的枯倒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2018年南京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紫金山DEM数据、研究区矢量路网及居民点数据,在计算样地枯倒木蓄积量基础上,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地理探测器交互作用分析,进行研究区林木枯倒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98块样地枯倒木蓄积量合计为47.351 m^(3),平均值为0.488 m^(3),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3个优势树种的枯倒木蓄积占总蓄积的66.18%。(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坡向、土壤湿度对枯倒木产生具有显著影响。(3)地理探测器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居民点及道路等人为干扰因素与枯树木年龄的双重作用对于枯倒木数量有较高的解释力。(4)紫金山枯倒木大多分布在研究区的山脊、北坡,南坡枯倒木蓄积量较少,表明森林经营活动对枯倒木的数量及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地形与土壤特征、林分结构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是影响研究区枯倒木数量及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倒木 驱动因素 空间分布 紫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市湿地资源管理“一张图”的构建
17
作者 赵俊文 盛宣才 +3 位作者 张林 黄瑞荣 张昕丽 徐鹏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92-98,共7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湿地保护管理进入新时期。准确详尽的现状图和数据是了解湿地资源真实情况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支撑,而当前国土“三调”成果尚不能满足湿地保护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湿地保护管理进入新时期。准确详尽的现状图和数据是了解湿地资源真实情况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支撑,而当前国土“三调”成果尚不能满足湿地保护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本研究明确了新时期湿地资源管理“一张图”的湿地分类、属性因子和构建步骤,并以温岭市2022年国土变更数据为基础,融合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负6米等深线等矢量数据,通过遥感解译和外业调查,构建温岭市湿地资源管理“一张图”。在此基础上,探讨湿地资源管理“一张图”的应用方向,包括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湿地科学修复和完善湿地保护格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一张图构建及应用 湿地资源本底 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现状调查方法评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筱 胡继平 +1 位作者 任开磊 阮向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0,共6页
生态现状野外调查是生态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和依据,但目前的野外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潜在影响的定量预测方法较少。在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新形势下,针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相... 生态现状野外调查是生态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和依据,但目前的野外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潜在影响的定量预测方法较少。在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新形势下,针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相关的野生动物活跃度、野生动物物种丰富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植被覆盖度以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等6个指标,创新性地引入“相对值”,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技术措施,对生态现状调查的内容、方法以及数据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调查方法不仅为客观预测建设项目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潜在影响奠定了基础,还能为建设项目的前期立项、审批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生态现状野外调查 调查方法优化 生态影响评价 野生动物 栖息地 相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城市与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效益评估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立林 徐鹏 +2 位作者 吴迎霞 戴守斌 张林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效益,运用分组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11组空间位置相邻、经济综合实力相近的国家森林城市和非国家森林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健康5个方面19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19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显示... 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效益,运用分组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11组空间位置相邻、经济综合实力相近的国家森林城市和非国家森林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健康5个方面19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19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显示国家森林城市优于非国家森林城市。通过4项经济指标和5项社会指标可以看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一定比非森林城市高,但是其居民经济收入和百姓幸福度比非森林城市更高;3项文化指标和3项健康指标均反映出森林城市比非森林城市高,说明森林城市的建设在文化传播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更具优势;对比4项生态指标,综合来说,森林城市比非森林城市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净化空气方面也表现出一定优势;其中经济、文化和生态指标可以构成评判国家森林城市与非国家森林城市差别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与非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相比更具优势,从侧面反映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促进经济、彰显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具有正面意义。未来,建议围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成效的价值定量化评估方法研究,量化评估森林城市建设的实际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效益 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开展林下经济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蔚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49-51,共3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林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扩大,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促进林下经济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讨国...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林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扩大,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促进林下经济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新时期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建设 林下经济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