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IZ理论提高液晶显示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广 檀润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了增强液晶显示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液晶显示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点,采用TRIZ理论中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获取了液晶显示专利数量和销售额数据,建立了专利数量曲线和销售额曲线,对液晶显示技术成熟... 为了增强液晶显示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液晶显示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点,采用TRIZ理论中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获取了液晶显示专利数量和销售额数据,建立了专利数量曲线和销售额曲线,对液晶显示技术成熟度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液晶显示企业创新战略.将TRIZ理论中的冲突及其解决理论应用到液晶显示领域,讨论了如何发现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冲突,并应用解决冲突产生方案的过程实现液晶显示器件的创新设计.该研究将对液晶显示技术企业的技术发展策略制定和新产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TRIZ 液晶显示技术企业 技术成熟度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工况中无人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泽琪 杨伟东 +1 位作者 贾鹏飞 张云龙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155,共8页
为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在高速工况中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设计一种模糊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器,针对大曲率或低附着系数道路环境中车辆行驶轨迹易出现偏移与车身失稳问题,应用模糊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辆相关状态参数... 为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在高速工况中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设计一种模糊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器,针对大曲率或低附着系数道路环境中车辆行驶轨迹易出现偏移与车身失稳问题,应用模糊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辆相关状态参数对于预测时域NP与控制时域NC进行模糊调节,同时给予前轮转角补偿修正。通过搭建MIL联合仿真平台,验证该控制器在高速工况中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MPC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有效避免车辆高速行驶中响应滞后与轨迹偏移问题,提高无人驾驶轨迹跟踪控制的精确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统计分析的用户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凤伟 曹国忠 +1 位作者 朱玉宁 刘帅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5-52,共8页
针对用户需求预测模糊性、抽象性等问题,提出基于专利知识预测用户需求的方法。以Web获取的用户显性需求为关键词检索相关专利,基于特征提取技术利用SAS软件挖掘专利知识单元;通过专利技术单元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转化模型挖掘用户隐性需求... 针对用户需求预测模糊性、抽象性等问题,提出基于专利知识预测用户需求的方法。以Web获取的用户显性需求为关键词检索相关专利,基于特征提取技术利用SAS软件挖掘专利知识单元;通过专利技术单元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转化模型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等级以及需求进化定律预测用户需求;依据Kano属性对用户需求分类,确定用户需求权重,完成用户需求预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专利统计分析的用户需求预测模型。最后,以儿童用双轮智能平衡车为例,论证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数据 专利知识 数据挖掘 需求获取 需求预测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已有产品专利布局策略的专利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美 曹国忠 +1 位作者 王青青 孔兵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5,88,共6页
为全面分析专利提取有效信息,以TRIZ理论为基础,结合TRIZ中的不同分析工具进行专利分析.根据产品不同特点进行产品分类,主要对已有产品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制定以TRIZ为基础的面向已有产品专利布局策略的专利信息提取方法,得到更为全面、... 为全面分析专利提取有效信息,以TRIZ理论为基础,结合TRIZ中的不同分析工具进行专利分析.根据产品不同特点进行产品分类,主要对已有产品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制定以TRIZ为基础的面向已有产品专利布局策略的专利信息提取方法,得到更为全面、深层次的专利分析结果,对企业专利布局方向给予指导作用.通过分析清分扎把一体机相关专利,发现目前清分扎把一体机清分模块、扎把模块功能重复、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产品未来发展及专利布局的方向,从而促进产品发展并对专利战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信息提取 专利挖掘 TRIZ 专利布局 已有产品 清分扎把一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进化理论的产品创新过程研究
5
作者 冯雁霞 杨伯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功能进化是系统理想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功能进化定律可指明功能进化的方向和路径,为弥补模糊前端设想产生的盲目性,将功能进化理论应用于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阶段。以功能进化定律实施方式为基础抽取出12条产品改进策略;以产品改进策... 功能进化是系统理想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功能进化定律可指明功能进化的方向和路径,为弥补模糊前端设想产生的盲目性,将功能进化理论应用于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阶段。以功能进化定律实施方式为基础抽取出12条产品改进策略;以产品改进策略预期达到效果为导向,构建了产品改进策略与设计目标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产品创新过程中功能进化定律的有效检索,进而产生创新设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功能进化理论的产品创新过程模型。最后,应用半自动型双缸洗衣机的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加化 功能进化定律 设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子晶体能带结构仿真的CS-FEM方法及其在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跃 王刚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声子晶体拓扑优化设计时能带结构和灵敏度计算效率低的缺陷,构造了一种Cell-based光滑有限元法模型(CS-FEM),并结合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实现了声子晶体的带隙最大化设计。基于四边形单元构造光滑子域,将梯度光滑技术与Bloch定... 针对声子晶体拓扑优化设计时能带结构和灵敏度计算效率低的缺陷,构造了一种Cell-based光滑有限元法模型(CS-FEM),并结合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实现了声子晶体的带隙最大化设计。基于四边形单元构造光滑子域,将梯度光滑技术与Bloch定理结合,构建了声子晶体能带结构计算的CS-FEM数值模型,并将其用于正问题的仿真模拟。在渐进优化准则下,通过BESO算法完成了声子晶体的优化设计。数值算例表明:CS-FEM能够适当软化离散系统的刚度,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能带结构仿真结果;基于CS-FEM进行正问题的计算,在优化设计中得到了最优的拓扑构型,并有效地提高了优化效率,对于实现声子晶体的高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拓扑优化 光滑有限元法 梯度光滑技术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射救生过程飞行员胸腰椎高负荷损伤分析
7
作者 裴卉宁 陈允峰 +3 位作者 白仲航 孙佳俐 吴梦 邵星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针对战斗机飞行员在弹射过程中高负荷引起的胸腰段损伤率较高,且根据临床CT数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存在无法反映细微几何特征和骨骼非匀质属性,造成高负荷力学分析不准确等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表达特定对象皮质骨、松质骨厚度... 针对战斗机飞行员在弹射过程中高负荷引起的胸腰段损伤率较高,且根据临床CT数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存在无法反映细微几何特征和骨骼非匀质属性,造成高负荷力学分析不准确等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表达特定对象皮质骨、松质骨厚度与密度的胸腰段(T12~L2)有限元模型,对弹射过程中战斗机飞行员胸腰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基于胸腰段CT数据,将皮质骨测量(CBM)得到的皮质骨厚度和密度值纳入基于CT的胸腰段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并根据Hounsfield单位(HU)值计算各元素的弹性模量实现材质非均匀赋值,完成特定对象有限元模型的构建。通过添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并模拟计算直立、前屈、后仰3种生理运动条件下弹射胸腰段脊柱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理运动条件下弹射过程中椎骨对负荷的传递特性显著不同,直立生理运动条件下弹射,高负荷产生的椎骨直接急性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高负荷损伤 胸腰段 弹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素趋势法的GMA磁场研究和仿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洪波 马庆振 +2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付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axwell中建立简化的二维平面模型,依据L_(25)(5^(5))正交试验仿真分析,做极差分析、绘制因素趋势图、回归分析和规划求解,得出GMA内各结构参数对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MM棒几何参数、GMA组件材料属性、线圈匝数和电流参数在工程设计约束下,影响GMM棒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主要因素为导磁片半径、导磁片厚度和驱动线圈长度。在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采用目标规划法,得到GMA最大磁场强度为40.22 kA/m,均匀率为9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磁路 因素趋势法 多因素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表面形貌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争艳 戴立达 乔国朝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表面形貌是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分析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磁流变抛光工艺的工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的表面形貌数值仿真方法。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以及磨粒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磨粒的运动模型以及磨粒加工时侵入工件的深度模型... 表面形貌是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分析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磁流变抛光工艺的工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的表面形貌数值仿真方法。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以及磨粒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磨粒的运动模型以及磨粒加工时侵入工件的深度模型,进而提出了磁流变抛光工件表面的轮廓生成算法,模拟了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相关三维形貌表征参数。最后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预测工件表面加工质量的变化趋势,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抛光 表面形貌 表面轮廓生成 仿真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液晶显示模块开发板的创新设计
10
作者 李志广 高彦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8-61,共4页
基于目前多数液晶显示模块开发板只能适应一种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的不足,设计一种能适应多种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的开发板。对常见的各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进行研究,总结了其所具有的共性和不同。将TRIZ中的冲突及其解决理论应用到液晶显示... 基于目前多数液晶显示模块开发板只能适应一种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的不足,设计一种能适应多种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的开发板。对常见的各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进行研究,总结了其所具有的共性和不同。将TRIZ中的冲突及其解决理论应用到液晶显示模块开发板的设计中,得出创新解。采用多组拨码开关实现STC89C52RC单片机I/O口与各种不同液晶显示模块接口之间的匹配。通过实验验证,该开发板可以驱动字符型、图形点阵等各种8位并行数据接口的液晶显示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模块 开发板 TRIZ STC89C52RC单片机 接口匹配 创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与过程管理研究
11
作者 檀润华 张俊磊 +2 位作者 张路路 邵朋 王凡凡 《创新科技》 2023年第2期83-96,F0002,共15页
制造业敏捷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策略,但目前缺乏成熟的开发与过程管理模型来指导企业实践。在发明过程解决理论(C-TRIZ)研究与多年在企业开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实践应用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制造业T-型敏捷新产品开... 制造业敏捷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策略,但目前缺乏成熟的开发与过程管理模型来指导企业实践。在发明过程解决理论(C-TRIZ)研究与多年在企业开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实践应用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制造业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的概念;之后从技术实现的视角构建了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系统、创新初始机遇识别与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又从管理的视角构建了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模型。这两类模型不仅为制造业引入TRIZ提供了新模式,也为制造业敏捷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T-型敏捷新产品开发 过程管理 C-TRIZ 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井径膨胀套管连接密封功能解耦与创新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金豹 江屏 +2 位作者 宋开红 罗平亚 李春福 《石油矿场机械》 2013年第11期42-48,共7页
膨胀套管连接密封技术是膨胀套管技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公理设计理论分析发现:现有的膨胀螺纹连接是一种耦合设计,其既要承载下一级膨胀管的重力又要起到膨胀后的主要密封作用。引入资源解耦法、零功能解耦法和效应解耦法3种解耦方法,... 膨胀套管连接密封技术是膨胀套管技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公理设计理论分析发现:现有的膨胀螺纹连接是一种耦合设计,其既要承载下一级膨胀管的重力又要起到膨胀后的主要密封作用。引入资源解耦法、零功能解耦法和效应解耦法3种解耦方法,逐层逐级针对螺纹密封机构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关的解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套管 连接密封 功能解耦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红艳 侯康 +1 位作者 佟鼎 刘欣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2,共8页
针对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的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压气机性能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并对压气机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预旋导叶使压气机的阻塞流量和喘振流量向小流量方向偏移,可有效提升离心压气... 针对进口端壁导叶对离心压气机的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压气机性能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并对压气机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预旋导叶使压气机的阻塞流量和喘振流量向小流量方向偏移,可有效提升离心压气机的稳定性。负预旋导叶在流量特性上与正预旋刚好相反,使压气机特性向大流量工况偏移。进口预旋导叶的存在明显改变了叶轮进口的相对气流角,正预旋能够使得入流气流冲角变小从而提升效率,负预旋会使压气机效率特性变差。端壁正预旋导叶使离心压气机堵塞流量略有降低,但效率和稳定性明显提升。试验证实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壁导叶 离心压气机 流动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角度梯度内凹蜂窝结构的面内倾斜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涛 安明冉 +2 位作者 王梁 乔国朝 任富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59-165,共7页
基于典型内凹蜂窝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角度梯度分布的新型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建立了双向递增和双向递减两类角度梯度变化的内凹蜂窝有限元模型。对典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和双向角度梯度蜂窝结构的吸能效果进行了准静态试... 基于典型内凹蜂窝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角度梯度分布的新型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建立了双向递增和双向递减两类角度梯度变化的内凹蜂窝有限元模型。对典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和双向角度梯度蜂窝结构的吸能效果进行了准静态试验研究对比。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了面内倾斜冲击载荷作用下两类角度梯度内凹蜂窝结构的变形模式、平台应力和能量吸收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冲击倾角为2°时,角度梯度值为3°的新型角度梯度蜂窝结构具有较高的平台应力和良好的能量吸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梯度内凹蜂窝结构 面内倾斜冲击 负泊松比效应 平台应力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标识服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红桃 李向东 +1 位作者 耿立校 刘欣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第3期92-94,共3页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关键内容;针对企业标识服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 工业互联网 标识服务 标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竹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涛 刘佳岳 张德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62-267,共6页
由于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具备高比刚度、优良吸能特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提出一种空竹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运用一维冲击理论推导出结构的冲击临界速度。通过有限元ABAQUS/EXPLICIT对结构进行... 由于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具备高比刚度、优良吸能特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提出一种空竹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运用一维冲击理论推导出结构的冲击临界速度。通过有限元ABAQUS/EXPLICIT对结构进行面内冲击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内凹六边形结构相比,空竹型蜂窝结构具有更高的平台应力和比吸能,提高了结构的耐撞性和能量吸收能力;给出了不同冲击速度和结构参数对空竹型蜂窝平台应力与比吸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竹型蜂窝结构 负泊松比 面内冲击 平台应力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Lanczos算法的声子晶体复模态重分析
17
作者 王亚茹 王刚 安玉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针对声子晶体拓扑结构修改时模态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双边Lanczos算法的复模态重分析。与全分析不同,本方法利用声子晶体原始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通过双边Lanczos算法构建投影向量矩阵,将广义特征值方程映射进子空间来压缩矩阵规... 针对声子晶体拓扑结构修改时模态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双边Lanczos算法的复模态重分析。与全分析不同,本方法利用声子晶体原始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通过双边Lanczos算法构建投影向量矩阵,将广义特征值方程映射进子空间来压缩矩阵规模,求解方程后再利用近似模态关系得到最终解。通过对尺寸和形状发生修改的声子晶体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所求结果具有高精度,与全分析相比缩减了约35%的计算时间,在处理拓扑修改变化量大和计算规模大的声子晶体模态分析问题上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Lanczos算法 复模态重分析 广义特征值问题 声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的气体泄漏声音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静 聂士明 史宝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0-18,共9页
针对石油化工等复杂高危场所,危化品泄漏产生的非平稳泄漏声音信号,难以正确判断声音端点的问题,基于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零比气体泄漏声音端点检测算法。首先,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 针对石油化工等复杂高危场所,危化品泄漏产生的非平稳泄漏声音信号,难以正确判断声音端点的问题,基于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零比气体泄漏声音端点检测算法。首先,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气体泄漏信号,将预处理后的泄漏信号通过小波阈值去噪,以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其次,利用EMD算法对降噪的信号进行分解,从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分量(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中选择IMF,构造新的信号;然后,通过分帧和加窗的方法对重构信号进行再处理,计算出各帧信号的能零比值,采用提出的自适应门限计算方法对信号进行端点检测;最后,搭建简易的气体泄漏模拟实验平台,对改进的气体泄漏声音端点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能零比气体泄漏声音端点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与传统方法和基于EMD的能零比算法相比更接近实验采集声音信号真正的声音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能零比 小波阈值去噪 经验模态分解 自适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时积分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荷电状态估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伟东 董浩 万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20,共6页
电池在满电状态无法进行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测试(Hybrid PulsePower Characteristic,HPPC),导致电池参数在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值为0.9~1区间无法辨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安时积分(Ampere Hour,AH)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 电池在满电状态无法进行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测试(Hybrid PulsePower Characteristic,HPPC),导致电池参数在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值为0.9~1区间无法辨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安时积分(Ampere Hour,AH)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综合估算SOC的方案。首先基于HPPC实验数据对建立的Theveni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然后使用新欧洲行驶工况(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对AH+EKF综合估算方案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AH+EKF综合估算方案大大降低了EKF法在SOC值为0.9~1区间的估算误差,当只采用EKF法的最大误差为2.2%,而使用AH+EKF综合估算方法最大误差不超过0.9%。该方法提高了SOC估算精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荷电状态 安时积分 扩展卡尔曼滤波 HPPC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三维花瓣状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翟艳芳 杨冠明 +4 位作者 侯望墅 姚建尧 温兆银 宋树丰 胡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5-913,共9页
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对金属锂稳定、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之一,针对石榴石型电解质及其复合电解质的研究快速发展,然而,石榴石型电解质的合成方法研究较少,特别是具有特... 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对金属锂稳定、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之一,针对石榴石型电解质及其复合电解质的研究快速发展,然而,石榴石型电解质的合成方法研究较少,特别是具有特征微观形态的石榴石型电解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工作首次报道了溶剂热法合成三维花瓣状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Li_(6.25)Al_(0.25)La_(3)Zr_(2)O_(12),LLZO),该合成方法主要涵盖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镧-铝-锆甘油酸球的合成,第二步即是立方石榴石的成相。继而对比研究了三维花瓣状与纳米颗粒石榴石型电解质在聚氧化乙烯(PEO)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差异,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颗粒LLZO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室温(25℃)离子电导率为1.45×10^(-5 )S/cm,与之对比,同样添加量的三维花瓣状LLZO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25℃离子电导率高达5.59×10^(-5) S/cm,说明了该新奇的三维花瓣状石榴石型电解质的优越性,为其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三维花瓣状石榴石 溶剂热法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