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2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成像技术在口腔疾病诊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梦颖 石蕊 +1 位作者 于瀚雯 刘程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对病灶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和诊断,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疾病进行预警。本文综合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微波成像技术、太赫兹成像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等遥感成像技术应用于疾病诊疗的原理和优势,并阐述了常见遥感成像技术在龋病病变组织早期的检测、口腔癌边缘和波及范围评估、口腔软硬组织微小变化的探测等口腔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 微波成像 太赫兹成像 高光谱成像 龋病 口腔癌症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诊断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莹莹 丁传扬 +3 位作者 彭超然 张建运 蔡鑫嘉 李铁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随着口腔组织病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具有显著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病的命名和分类经历了多次更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概念以替代术语口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2021年WHO口腔癌协作中心共识中,口腔潜在恶... 随着口腔组织病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具有显著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病的命名和分类经历了多次更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概念以替代术语口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2021年WHO口腔癌协作中心共识中,口腔潜在恶性病变被定义为“任何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统计学上增加有关的口腔黏膜异常”,包括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增殖性疣状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病变。由于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和癌变机制尚不明确,对其进行早期精准诊疗有助于实现口腔癌的二级预防。本综述回顾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命名、分类及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这类疾病的临床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 口腔白斑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增殖性疣状白斑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荧光检查技术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朱婉立 朱振来 +5 位作者 武田田 张欢 王易欣 刘玺 刘青 刘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验证自体荧光检查技术(VELscope)效能,探索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临床初步检查,口腔黏膜疑似发生恶变的病例80例,进行VELscope检查及组织病理,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自体荧光检查效能。结... 目的:验证自体荧光检查技术(VELscope)效能,探索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临床初步检查,口腔黏膜疑似发生恶变的病例80例,进行VELscope检查及组织病理,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自体荧光检查效能。结果:病理报告示轻度及无异常增生64例,中、重度异常增生9例,癌变6例,中度异常增生恶变阴性1例。VELscope结果显示,阳性73例,阴性7例,检查灵敏度93.75%,特异度9.37%,在癌变组织中,灵敏度可达100%。结论:自体荧光技术作为无创检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scope 自体荧光 疑似异常增生 癌前病变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湘悦 许钰涵 +1 位作者 刘焱萍 程岘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涵盖牙髓病、牙周病、颌面部骨缺损等多种病理类型。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近年来在口腔医学领域的... 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涵盖牙髓病、牙周病、颌面部骨缺损等多种病理类型。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近年来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SF生物材料在牙髓再生、牙周病治疗及颌面骨修复等关键领域均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其技术前沿已延伸至可降解传感器和智能递送系统等创新器械的研发,并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SF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及最新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口腔疾病治疗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女性口腔疾病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6
作者 叶畅畅 孟姝 +1 位作者 王晓丽 黄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接诊哺乳期患者时,口腔医生不仅需要根据产妇的全身情况制定方案,还必须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掌握哺乳期用药知识才能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就哺乳期口腔疾病治疗的时机选择、药物使用、麻醉和影像检查安全性以及产妇的家庭口腔保健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哺乳期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哺乳 口腔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下的口腔黏膜病学——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青默 魏攀 华红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医学人工智能在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疾病风险预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腔黏膜病诊断和评估高度依赖形态...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医学人工智能在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疾病风险预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腔黏膜病诊断和评估高度依赖形态学特征,AI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AI在口腔黏膜病辅助诊断、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口腔黏膜病AI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口腔黏膜病 辅助诊断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睿阳 刘凯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正颌外科是一种通过切开畸形的上下颌骨骨段,将牙-颌骨复合体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以建立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并改善面部外形的外科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内镜、压电手术刀、激光、导航和... 正颌外科是一种通过切开畸形的上下颌骨骨段,将牙-颌骨复合体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以建立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并改善面部外形的外科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内镜、压电手术刀、激光、导航和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器械的微创正颌外科凭借着其创伤小、精确度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正颌外科领域中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目前,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尚未得到系统性阐述。鉴于其对正颌外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文将对微创正颌外科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与展望,旨在为未来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微创 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许力升 刘帆 +3 位作者 韦靖怡 郑欣 李晓英 张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探索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探索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组和健康对照(HC)组。收集所有老年人的一般资料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MoCA得分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02名老年人,CI组余留牙数量显著低于HC组,龋均指数、简化软垢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显著高于HC组,义齿佩戴情况两组无差异。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矫正混杂因素后,余留牙数量和PD与MoCA得分具有相关性。结论CI老年人相较于认知正常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突出,余留牙数量和PD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龋病 牙周病 牙齿脱落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熊茂婧 杨露 +2 位作者 马丽源 刘磊 杨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评价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目的评价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每日常规换药后使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面部皮肤伤口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换药处理,不使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修正Stony Brook瘢痕评定量表(mSBSES)评分、疼痛指数和伤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11例,其中试验组104例,对照组107例;男128例,女83例。试验组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后,面部皮肤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试验组在术后第7天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伤口评价指标中,试验组在各观察点的mS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在伤口宽度、高度、颜色和切口线等指标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疼痛评价方面,试验组在经过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后疼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伤口感染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颌面部骨折手术面部皮肤伤口,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提升伤口愈合质量,淡化瘢痕,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颌面部骨折 疼痛 伤口愈合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11
作者 郭华秋 王哲 +1 位作者 杨雪 白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口腔出血患者4764人次,其中男性2660人次(55.84%),女性2104人次(44.16%),平均年龄40.7岁。口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3080例,64.65%),其次为牙龈出血(1386例,29.09%)、门诊手术术后出血(194例,4.07%)、颌面部肿物出血(33例,0.69%)、住院手术术后出血(24例,0.50%)、其他原因出血(47例,0.99%)。使用简单方法止血1867例(39.19%),使用复杂方法止血2897例(60.81%),其中碘条填塞及加压缝合是最常使用的止血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使用复杂止血方法的比例更高,牙龈出血通常使用简单方法止血,拔牙术后出血通常采用复杂方法止血。患有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更易因出血问题多次就诊,性别及年龄不影响患者的就诊次数。结论:急诊就诊的口腔出血常见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及牙龈出血,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通过压迫止血、加压缝合和填塞碘条可有效止血,部分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进一步处理;少数的出血患者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急诊 出血 危险因素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的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朱慧 闵赛南 +4 位作者 苏家增 陈艳 彭歆 于尧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4,F0003,共6页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的溃疡,与鳞状细胞癌颇为相似,易于误诊。组织学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为主的弥漫性多种炎症细胞浸润,还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有时存在组织细胞的不典型增生,需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鉴别。由于EUOM的罕见性及特异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 鳞状细胞癌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口腔疾病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小瑄 刘显 +1 位作者 张雪峰(综述) 万乾炳(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5-859,共5页
妊娠期多种口腔疾病易患,对孕妇全身健康及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口腔疾病的局部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均可能涉及药物使用。孕妇常对局麻药、抗生素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存忧。口腔医生应掌握药物使用的指征和安全范围,以帮助制定综合性... 妊娠期多种口腔疾病易患,对孕妇全身健康及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口腔疾病的局部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均可能涉及药物使用。孕妇常对局麻药、抗生素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存忧。口腔医生应掌握药物使用的指征和安全范围,以帮助制定综合性临床管理策略。指征明确时,不应回避合理的用药。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才能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文章就妊娠期口腔局部和全身常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妊娠期口腔疾病治疗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口腔疾病 用药建议 胎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放射抵抗机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卢妍蓓 李正娟 +1 位作者 雷蕾 罗晶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现出增殖、侵袭和迁移增强,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甚至获得癌干细胞表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常称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信号组分广泛参与OSCC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的调控,已被证明与OSCC放射抵抗呈正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本综述聚焦PI3K信号通路与OSCC的放射抵抗,从癌细胞、癌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三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PI3K介导的放射抵抗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OSCC放疗敏感性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效的潜在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磨牙穿龈形态设计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鹃 邱立新 尉华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下颌磨牙区种植修复体不同穿龈形态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患者(44例单颗磨牙种植修复),按黏膜厚度分为厚黏膜组(A组,黏膜厚度≥2 mm)和薄黏膜组(B组,黏膜厚度<2 mm),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制愈合基... 目的:比较下颌磨牙区种植修复体不同穿龈形态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患者(44例单颗磨牙种植修复),按黏膜厚度分为厚黏膜组(A组,黏膜厚度≥2 mm)和薄黏膜组(B组,黏膜厚度<2 mm),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制愈合基台穿龈形态的修复体设计(A1、B1组),试验组修复体的颊侧穿龈形态设计基于软组织宽度和高度比(width-to-height ratio,W/H)为1.3∶1的生物学比例进行设计(A2、B2组),A2组的修复体穿龈形态设计为微凹形,B2组修复体的穿龈形态为微凸形。在修复体戴入前(T0)、戴入后1个月(T1)和戴入后12个月(T2)时进行评估。通过口内扫描获得软组织和修复体的信息,将不同时间点的口内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后,测量黏膜W/H、修复体穿龈角度(emergence angle,EA)和颊侧软组织边缘退缩(buccal mucosal margin recession,ΔGM)。结果:戴牙后1年,试验组(A2和B2组)的ΔGM显著低于对照组(A1和B1组)。在厚黏膜组,A2组的ΔGM显著低于A1组(P=0.033),薄黏膜组B1组和B2组的Δ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的W/H在戴牙后1个月时显著增加,但在戴牙后1年保持稳定;A1组的W/H从初始到戴牙后1个月变化不大,但在戴牙后1年时,W/H显著增加。B2组的W/H从初始到戴牙后1年均保持稳定,B1组的W/H在戴牙后1个月变化不大,但在戴牙后1年时有显著增加。结论:当黏膜厚度≥2 mm时,基于W/H生物学比例设计的微凹型的修复体穿龈形态,可以更好地维持颊侧黏膜水平;当黏膜厚度<2 mm时,修复体轮廓的调整对ΔGM的影响不大,但微凸形设计的修复体可以更好地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龈轮廓 牙种植体 单牙 牙龈退缩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元龙 曾维 +1 位作者 陈金龙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AI)在中文语境下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36个涵盖口腔医学各专业的问题,包括病历撰写、专业知识解答、文章翻译润色等多个方面。...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AI)在中文语境下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36个涵盖口腔医学各专业的问题,包括病历撰写、专业知识解答、文章翻译润色等多个方面。将这些问题分别输入至ChatGPT4-turbo、Gemini(2024.2)和文心一言4.0进行回答,邀请3名经验丰富的口腔医师采用盲评法对答案进行四级李斯特量表评估,对GAI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在临床文书撰写和图片制作方面,Gemini 45分,文心一言38分,ChatGPT 33分;在科研辅助方面,Gemini 45分,文心一言39分,ChatGPT 35分;在教学辅助能力方面,文心一言54分,Gemini 50分,ChatGPT 48分;在患者咨询和导诊方面,Gemini 78分,文心一言59分,ChatGPT 48分。在总分方面,Gemini 218分,文心一言190分,ChatGPT 164分。在应用场景评价中,得分最高的3项为文章翻译润色、医患沟通文案撰写和科普宣传文案撰写,分别为26、23、23分;得分最低的2项为指定文献的搜索汇报和图片生成,分别为13和12分。结论中文语境下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Gemini、文心一言和ChatGPT。总体来看,GAI在翻译润色、医患沟通文案撰写和科普文章撰写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指定文献的搜索汇报和图片生成方面的应用价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MINI 文心一言 ChatGPT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及技能培训规范
17
作者 张博文 门乙 韩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唾液腺内镜医生的技能培训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本文通过临床和培训的相关经验,强调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规范和技能培训对于唾液腺内镜医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旨在推动唾液腺内镜治疗的普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唾液腺内镜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局部麻醉药治疗颌面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博 柯博文 梁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口腔颌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麻醉药在颌面部疼痛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疼痛治疗的临床需求逐步增加,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局部麻... 口腔颌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麻醉药在颌面部疼痛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疼痛治疗的临床需求逐步增加,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局部麻醉药物治疗颌面部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常见的多种疼痛相关疾病,阐述了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此外,本文对口腔局部麻醉新药的新剂型和药物递送方式开发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局部麻醉药 颌面部疼痛 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缺损修复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秦庆钊 温奥楠 +3 位作者 高梓翔 朱玉佳 王勇 赵一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类:传统数字化方法(镜像法和数据库法)、模型变形法、统计形状模型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评价上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期为口腔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颜面缺损 赝复体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多视角下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认知的质性研究
20
作者 马永红 刘帆 +5 位作者 杨春霞 杨金容 许力升 谢静颖 王敬钧 韦靖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究管理者、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多视角下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的认知,提出符合临床实际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1—4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 目的探究管理者、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多视角下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的认知,提出符合临床实际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1—4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5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中选取7名管理者、11名医生、11名门诊护士及10名患者,共39名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型提炼主题。结果研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3个质量维度提取了5个主要主题,15个次要主题。析出的结构质量相关主题:消毒隔离规范、仪器设备和耗材管理、护理人力配比和护士学历架构、应急能力;过程质量相关主题:诊前风险评估、患者分诊与引导、沟通与态度、健康宣教、人文关怀、延续性护理、专科护理操作、四手操作;结果质量相关主题:满意度、不良事件管理与分析、有效投诉和纠纷。结论在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中结构质量是基础,过程质量是核心,结果质量是重点。规范消毒隔离、仪器设备以及耗材管理,配置合理的护理人力和岗位能力,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护配合质量和满意度是确保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的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护理质量 指标 质量评价 结构−过程−结果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