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湘悦 许钰涵 +1 位作者 刘焱萍 程岘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涵盖牙髓病、牙周病、颌面部骨缺损等多种病理类型。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近年来在口腔医学领域的... 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涵盖牙髓病、牙周病、颌面部骨缺损等多种病理类型。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近年来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SF生物材料在牙髓再生、牙周病治疗及颌面骨修复等关键领域均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其技术前沿已延伸至可降解传感器和智能递送系统等创新器械的研发,并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SF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及最新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口腔疾病治疗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元龙 曾维 +1 位作者 陈金龙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AI)在中文语境下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36个涵盖口腔医学各专业的问题,包括病历撰写、专业知识解答、文章翻译润色等多个方面。...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AI)在中文语境下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36个涵盖口腔医学各专业的问题,包括病历撰写、专业知识解答、文章翻译润色等多个方面。将这些问题分别输入至ChatGPT4-turbo、Gemini(2024.2)和文心一言4.0进行回答,邀请3名经验丰富的口腔医师采用盲评法对答案进行四级李斯特量表评估,对GAI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在临床文书撰写和图片制作方面,Gemini 45分,文心一言38分,ChatGPT 33分;在科研辅助方面,Gemini 45分,文心一言39分,ChatGPT 35分;在教学辅助能力方面,文心一言54分,Gemini 50分,ChatGPT 48分;在患者咨询和导诊方面,Gemini 78分,文心一言59分,ChatGPT 48分。在总分方面,Gemini 218分,文心一言190分,ChatGPT 164分。在应用场景评价中,得分最高的3项为文章翻译润色、医患沟通文案撰写和科普宣传文案撰写,分别为26、23、23分;得分最低的2项为指定文献的搜索汇报和图片生成,分别为13和12分。结论中文语境下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Gemini、文心一言和ChatGPT。总体来看,GAI在翻译润色、医患沟通文案撰写和科普文章撰写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指定文献的搜索汇报和图片生成方面的应用价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MINI 文心一言 ChatGPT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莹 赵璞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口腔白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LA-PDT治疗,试验组先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再接受常规ALA-P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测量病损面积,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单位面积病损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等,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1例,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5%和36.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7.9%,无缓解率分别为0%和5%;总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分别为100%和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1,P=0.456)。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位面积病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05±5.74)min/cm^(2)和(21.38±15.44)min/cm^(2),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2.36±0.67)次和(3.58±1.57)次,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t=-2.932,P<0.05)。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再次证实预处理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针扣刺预处理并没有增加ALA-PDT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细针扣刺预处理后行常规ALA-PDT对于口腔白斑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光动力治疗 细针扣刺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即刻种植时动态导航系统的种植精度分析
4
作者 李虹 马斐斐 +3 位作者 翁金龙 杜阳 吴彬彰 孙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动态导航系统在种植外科中广泛应用,种植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植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精度,探讨即刻种植对动态导航下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病例(男... 目的:动态导航系统在种植外科中广泛应用,种植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植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精度,探讨即刻种植对动态导航下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病例(男性53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14±11.99)岁,共97枚种植体,其中51枚为延期种植,46枚为即刻种植。通过测量种植体植入三维位置与术前种植计划的偏差,对延期种植及即刻种植的精度进行定量对比评价。选择角度误差、植入点三维误差和根尖点三维误差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将植入点的水平误差、末端点的水平误差、植入点深度误差以及末端点深入误差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纳入的种植修复体的一年留存率和成功率均为100%,无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整体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46±0.458)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76±0.526)mm,角度误差为3.022°±1.566°。延期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57±0.478)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85±0.481)mm,角度误差为2.936°±1.470°;即刻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34±0.440)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65±0.780)mm,角度误差为3.117°±1.6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9、0.850、0.575)。结论: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的精度与延期种植相似,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导航系统 牙种植 即刻种植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岳学峥 徐佳程 周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介绍了现有口腔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金属扣式义齿材料和金属合金)的优势与缺陷,及聚醚醚酮(PEEK)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例如生物兼容性好、低比重、抗裂开且易于加工,弹性模量低不会造成应力屏蔽,并以此简述了PEEK作为口腔材料近... 介绍了现有口腔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金属扣式义齿材料和金属合金)的优势与缺陷,及聚醚醚酮(PEEK)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例如生物兼容性好、低比重、抗裂开且易于加工,弹性模量低不会造成应力屏蔽,并以此简述了PEEK作为口腔材料近五年内在临床的使用状况(上颌骨重建、下颌骨重建、颞下颌关节重建、口腔赝复体、义齿基台和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及存在的不足,重点利用实例综述PEEK在口腔医学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可行性,最后对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医用高分子 口腔医学 上颌骨重建修复 下颌骨重建修复 颞下颌关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许力升 刘帆 +3 位作者 韦靖怡 郑欣 李晓英 张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探索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探索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组和健康对照(HC)组。收集所有老年人的一般资料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MoCA得分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02名老年人,CI组余留牙数量显著低于HC组,龋均指数、简化软垢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显著高于HC组,义齿佩戴情况两组无差异。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矫正混杂因素后,余留牙数量和PD与MoCA得分具有相关性。结论CI老年人相较于认知正常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突出,余留牙数量和PD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龋病 牙周病 牙齿脱落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7
作者 郭华秋 王哲 +1 位作者 杨雪 白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口腔出血患者4764人次,其中男性2660人次(55.84%),女性2104人次(44.16%),平均年龄40.7岁。口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3080例,64.65%),其次为牙龈出血(1386例,29.09%)、门诊手术术后出血(194例,4.07%)、颌面部肿物出血(33例,0.69%)、住院手术术后出血(24例,0.50%)、其他原因出血(47例,0.99%)。使用简单方法止血1867例(39.19%),使用复杂方法止血2897例(60.81%),其中碘条填塞及加压缝合是最常使用的止血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使用复杂止血方法的比例更高,牙龈出血通常使用简单方法止血,拔牙术后出血通常采用复杂方法止血。患有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更易因出血问题多次就诊,性别及年龄不影响患者的就诊次数。结论:急诊就诊的口腔出血常见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及牙龈出血,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通过压迫止血、加压缝合和填塞碘条可有效止血,部分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进一步处理;少数的出血患者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急诊 出血 危险因素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院医务人员针刺及锐器伤分析
8
作者 刘华泽 宋付瑜 +3 位作者 熊巧 顾云 刘治清 周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分析口腔医务人员针刺和锐器伤(NSI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2020—2023年报告的NSIs病例,并分析NSIs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报告391例NSIs。仅有1例为无菌器械所致的损伤,其余390例均由污染器械所致。2020年85例,2... 目的分析口腔医务人员针刺和锐器伤(NSI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华西口腔医院2020—2023年报告的NSIs病例,并分析NSIs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报告391例NSIs。仅有1例为无菌器械所致的损伤,其余390例均由污染器械所致。2020年85例,2021年107例,2022年113例,2023年86例。以实习医生为主(235例,60.1%)。294例(75.2%)NSIs发生在临床经验不足3年的医务人员。235例实习医生NSIs在不同月份的分布显示,NSIs在4—6月、7—9月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手拇指腹侧是最常见的NSIs部位(53例,13.6%),其次是右手食指腹侧(45例,11.5%)、左手食指腹侧(44例,11.3%)等;NSIs最常涉及的器械是各类注射器针头(84例,21.5%),其次是各类车针(76例,19.4%)和缝合针(49例,12.5%);发生阶段主要为治疗过程中(212例,54.2%);最常发生在牙体牙髓科(86例,22.0%)。追踪未发现NSIs引起的职业性血源感染病例。结论NSIs主要发生在经验不足的口腔实习医生中,引起NSIs的器械与治疗操作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针刺伤 口腔 医务人员 血源性传染病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在极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预警价值及机制初探
9
作者 朱晗懿 石欢 +1 位作者 俞创奇 郑凌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1-672,共12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OMSI患者共62例,包括中度感染20例、重度感染21例和极重度感染2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极重度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极重度感染的能力。分别选取2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结合2名健康对照(GSE224198)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分析,明确促炎关键细胞亚群及关键基因随着感染程度加重的变化趋势,通过CellChat分析细胞间通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blotting验证PBMC中炎性小体激活水平。结果·与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相比,极重度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P<0.05)和IL-1β(P<0.05)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是极重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4,95%CI 1.256~2.621,P=0.002)。联合IL-1β和PCT预测极重度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3。scRNA-seq显示,感染加重过程中单核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基因、IL1B基因表达持续上调,中间型单核细胞是表达IL1B基因的主要细胞亚群。IL-1Β-IL-1R信号通信、趋化因子配体(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C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信号通信在单核细胞中显著增强;T细胞与单核细胞间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信号通信亦显著增强。随着感染的加重,外周血NLRP3和IL1B的mRNA水平逐渐升高,NLRP3、caspase-1 p20、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IL-1β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联合入院IL-1β和PCT水平可有效预测OMSI极重度感染。感染患者PBMC中NLRP3炎性小体激活。IL-1β的升高与中间型单核细胞密切相关,同时单核细胞介导的IL-1Β-IL-1R、CCL、ICAM信号通信及T细胞介导的MIF信号通信共同促进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白介素-1Β 中间型单核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22 位作者 郭伟 唐瞻贵 李龙江 任国欣 孙志军 尚伟 张杰 孟箭 李吉辰 杨凯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李波 吴炜 梁秦龙 倪前伟 李建虎 杨向明 周小燕 杨帆 李家存 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尽管手术及放化疗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言语障碍的问题尚未形成标准化通用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管理指南或共识。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修改,主要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改善患者与言语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言语障碍 评估和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的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朱慧 闵赛南 +4 位作者 苏家增 陈艳 彭歆 于尧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4,F0003,共6页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的溃疡,与鳞状细胞癌颇为相似,易于误诊。组织学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为主的弥漫性多种炎症细胞浸润,还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有时存在组织细胞的不典型增生,需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鉴别。由于EUOM的罕见性及特异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 鳞状细胞癌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放射抵抗机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卢妍蓓 李正娟 +1 位作者 雷蕾 罗晶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现出增殖、侵袭和迁移增强,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甚至获得癌干细胞表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常称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信号组分广泛参与OSCC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的调控,已被证明与OSCC放射抵抗呈正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本综述聚焦PI3K信号通路与OSCC的放射抵抗,从癌细胞、癌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三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PI3K介导的放射抵抗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OSCC放疗敏感性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效的潜在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及技能培训规范
13
作者 张博文 门乙 韩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唾液腺内镜医生的技能培训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本文通过临床和培训的相关经验,强调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规范和技能培训对于唾液腺内镜医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旨在推动唾液腺内镜治疗的普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唾液腺内镜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杨惠宇 邓雅兰 +4 位作者 任世睿 王诗萌 蔡和 程立 胡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89,共10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评估其影响因素,为老年口腔保健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构... 目的 了解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评估其影响因素,为老年口腔保健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744位老年人参与了调查。过去12个月内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为24.1%,且以咨询、预防为目的的仅占其中的8.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居住地、自我口腔健康评估、刷牙频率、剩余牙齿数量均能影响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结构模型分析显示:教育水平越低、居住在乡村、刷牙频率越低、牙齿数目≥20颗、自我口腔健康评估越好的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越低。结论 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大部分以治疗为目的,受教育水平、居住地、自我口腔健康评估、刷牙频率、牙齿数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服务 安德森模型 老年人 结构方程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15
作者 徐励 史闻 +4 位作者 李月华 沈亚俊 谢尚 单小峰 蔡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究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LIM and calponin homology domains 1,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全转录组测序结合GO(Gene Ontology)、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 目的:探究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LIM and calponin homology domains 1,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全转录组测序结合GO(Gene Ontology)、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使用12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表达趋势,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等探究关键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及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细胞系DO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21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数据分析关键基因与患者临床疾病信息的关联,同时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方法分析结果辅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探究关键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测序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P<0.001)及蛋白质(P<0.0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Cal27中LIMCH1低表达组24 h内划痕愈合面积大于高表达组(P<0.01),72 h内增殖能力高于高表达组(P<0.01),24 h凋亡率高于其高表达组(P<0.05),而DOK中LIMCH1低表达组与其高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LIMCH1低表达与患者较差的远期预后(P=0.013)及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5)相关。对于LIMCH1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究中明确其并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途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结论:LIMCH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 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6
作者 毛莉艳 杨茜茜 +3 位作者 毕小琴 刘敏 赵重阳 温作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目的构建口腔癌患者发生失志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帮助口腔癌患者更好地应对失志综合征,并为其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486例口腔癌住院患... 目的构建口腔癌患者发生失志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帮助口腔癌患者更好地应对失志综合征,并为其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486例口腔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和既往研究证据,以确定影响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关键变量。将486例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365例患者的个体数据纳入训练集,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口腔癌失志综合征中重度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采用Bootstrap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通过121例验证组患者的独立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总发生率为83.3%(405例)。其中,轻度失志患者占比48.9%(198例),中度失志患者占比43.4%(176例),重度失志患者占比7.7%(31例)。核心模型包括患者文化水平、疾病了解程度和MDASI-HN评分。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统计量为0.7836(95%CI为0.78~0.87),校准斜率为0.8434,截距为−0.0406。外部验证集的C统计量为0.80(95%CI为0.71~0.87),校准斜率为0.80,截距为−0.08。结论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在不同护理环境的验证队列中表现稳健,模型校正良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可作为入院评估预测项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失志综合征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局部麻醉药治疗颌面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博 柯博文 梁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口腔颌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麻醉药在颌面部疼痛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疼痛治疗的临床需求逐步增加,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局部麻... 口腔颌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麻醉药在颌面部疼痛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疼痛治疗的临床需求逐步增加,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局部麻醉药物治疗颌面部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常见的多种疼痛相关疾病,阐述了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此外,本文对口腔局部麻醉新药的新剂型和药物递送方式开发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新型口腔局部麻醉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局部麻醉药 颌面部疼痛 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口腔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特点分析
18
作者 黄润语 张春叶 +3 位作者 张颖 赵峥岩 杨扬 吴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口腔为首发部位、确诊为PTCL-NOS的患者的病史和病理资料,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共5个数据库,结合2014年1月至2024年9月国际上相关病例报道,对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共20例口腔PTCL-NOS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55.0%),女性9例(45.0%);患者首诊年龄25~77岁,平均(52.53±12.94)岁;好发部位为舌部(25.0%)、腭部(25.0%)及颊部(20.0%);19例(95.0%)不伴B症状。纳入病例免疫表型阳性表达情况为CD3(19/19)、CD4(11/13)、CD8(7/12)、CD2(5/6)、CD7(5/5)、TIA-1(6/7)、GB(9/13)、perforin(4/6),EBER均阴性表达(8/8)。85%的病例Ki-67增殖指数≥60%。结论·口腔PTCL-NOS极为罕见,临床进展极具侵袭性,口腔表现为深而大的黏膜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可扪及结节。病理特征具有异质性,免疫表型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分型。口腔科医师需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避免错过此类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特征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非特指型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缺损修复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秦庆钊 温奥楠 +3 位作者 高梓翔 朱玉佳 王勇 赵一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类:传统数字化方法(镜像法和数据库法)、模型变形法、统计形状模型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评价上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期为口腔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颜面缺损 赝复体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中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评估及解决策略
20
作者 黄博 王剑 张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具有特殊相变增韧能力的氧化锆陶瓷凭借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口腔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相变增韧能力也容易导致临床应用中发生低温老化现象,影响长期使用寿命。低温老化不仅严重影响材料机械性能,还会通... 具有特殊相变增韧能力的氧化锆陶瓷凭借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口腔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相变增韧能力也容易导致临床应用中发生低温老化现象,影响长期使用寿命。低温老化不仅严重影响材料机械性能,还会通过改变半透明度、颜色对美观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低温老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剂种类和含量、晶粒尺寸及残余应力,并就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评估及减缓策略作一综述,为牙科氧化锆的发展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全氧化锆 低温老化 美观性 氧化钇 掺杂剂 残余应力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