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宏观经济前景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于立 唐任伍 +5 位作者 汤益诚 杨继瑞 白永秀 景维民 姜长云 胡金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1,共2页
2011年以来,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众说纷纭。拉动GDP的动力从哪里来,控通胀、稳增长方略如何,产业发展是否联动宏观问题,货币政策迷雾重重,宏观调控如何再出新招?本刊编辑部约请八位专家笔谈,试图解构经济改革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前景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宏观问题 产业发展 宏观调控 改革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中长期因素
2
作者 姜长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5,共3页
2011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向好,政策得力。但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增加了政府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难度。今后,要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并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必须更多地... 2011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向好,政策得力。但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增加了政府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难度。今后,要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并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必须更多地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机制方面去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长期因素 内外环境 宏观调控 政府管理 科学性 有效性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政策调整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6,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前三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开放型发展之路,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财税优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前三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开放型发展之路,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扶持政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期,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对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高技术产业全方位支撑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怀英 王昌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新旧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区域矛盾,人口、就业、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新旧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区域矛盾,人口、就业、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在这个关键阶段实践科学发展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和多层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科学发展观 产业创新能力 分配不公 经济增长方式 全方位 城乡 实践 新形势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趋势研判及对策建议
5
作者 魏后凯 赵长保 +3 位作者 赵阳 姜长云 何广文 马九杰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共16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围绕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部署要求,明确“十五五”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围绕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部署要求,明确“十五五”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和推进方略,推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刊编辑部约请六位专家,以笔谈形式从不同视角就提升农业强国建设金融服务能力进行深入研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金融改革 农业保险 普惠金融 高质量金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 被引量:87
6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58,共6页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认为主要有农业产业链延伸、三次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农业农村功能拓展、种养业重组主导的循环经济等几种融合模式...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认为主要有农业产业链延伸、三次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农业农村功能拓展、种养业重组主导的循环经济等几种融合模式。农村产业融合催生了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繁荣了农村经济,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但也存在融合水平不高、外部支撑环境不健全、自我升级发展较为困难、辐射带动作用弱等问题。本文对如何认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解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提升融合项目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支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产业融合 调查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被引量:241
7
作者 姜长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9,共7页
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归结为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集群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服务业引领型融合等5条路径,可辨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 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归结为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集群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服务业引领型融合等5条路径,可辨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放在3个方面,即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创新能力的平台、创新农村服务业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钟钰 蓝海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51,128-129,共6页
从目前工农业两部门各自增长速度和工农业两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两者之间协调性不高。但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呈现出以工补农、纵深发展、保障作用显著等新特征。根据先行工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未来这些特... 从目前工农业两部门各自增长速度和工农业两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两者之间协调性不高。但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呈现出以工补农、纵深发展、保障作用显著等新特征。根据先行工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未来这些特征的趋势化会进一步增强。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我国应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减缓农业高成本压力,增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多管齐下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属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9,77,共7页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农业生产单一环节服务、农业产业服务链、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或集成服务商、农业生产经营区域服务体系等四种模式,不同模式有其阶段匹配和适用范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农业生产单一环节服务、农业产业服务链、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或集成服务商、农业生产经营区域服务体系等四种模式,不同模式有其阶段匹配和适用范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显著的阈值效应、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空间协同、垄断竞争等特征。在当前阶段,需求扩张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牵引力,其变化受农业经营主体结构演化的影响。产业支持政策应顺应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演化趋势,增强高层次需求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产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创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模式 属性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姜长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11期15-15,共1页
当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从最近20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好地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旅游等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村 农业产业链 创新 农产品加工业 发达国家 服务业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68
11
作者 姜长云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期70-78,共9页
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妨碍农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难以实现资源利用、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妨碍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影响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构建新... 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妨碍农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难以实现资源利用、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妨碍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影响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引领有效、支撑得力、网络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按照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家庭经营 农业 转型 城乡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业集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长云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以浙江为例的调查显示,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集群改造...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以浙江为例的调查显示,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集群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面向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努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着力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大力培育相关品牌和领军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姜长云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共11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2024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呈现了一系列突出亮点。即:凸显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2024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呈现了一系列突出亮点。即:凸显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重视运用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统筹强化软政策引领与硬政策支撑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新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强调以坚持“三个提升”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工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千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都市型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性——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长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据此提出要辩证看待北京等超大城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做到分类精准施策;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导超大城市农业发展更多聚焦都市型现代农业,并提升精品农业、短链农业、科技型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要坚持试点先行,创新政策,支持北京等超大城市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先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经营体系与中国农业的未来——对美国公司农场最新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长云 郭志芳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5期84-91,共8页
在世界范围内,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大多数国家农业经营形式的主导选择,公司农场总体上未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不过,美国公司式农业经营在总体上加快发展的趋势和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明显。美国公司农场的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 在世界范围内,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大多数国家农业经营形式的主导选择,公司农场总体上未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不过,美国公司式农业经营在总体上加快发展的趋势和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明显。美国公司农场的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启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可以同公司农场在特定领域加快发展并形成比较优势并行不悖:美国农场结构演变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两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差异仍值得高度重视:未来我国公司农场的发展重点应是由家庭农场转化而成的公司农场,不应是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形成的公司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农场 家庭农场 美国农业普查 农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43
16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15,157,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渐推向市场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继续深入,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8年,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阶段;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扩张是主要动力、规模经济是提升方向、因地制宜是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是关键所在。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优质高效发展,是未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演进 发展历程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23
17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6,88,共9页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是对农地规模经营形式难以推进的被动替代,也是解决农业老龄化、后继无人问题的策略选择,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类型、工作流程、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条件,日本农业...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是对农地规模经营形式难以推进的被动替代,也是解决农业老龄化、后继无人问题的策略选择,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类型、工作流程、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条件,日本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作业外包的比重偏低,但农业生产托管是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重要补充选择;受托管业务不稳定的影响,专职提供托管服务的主体较少,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将其作为调剂业务的辅助手段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阶梯;农业生产托管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土地调整利用组织创造托管作业条件,通过合理的作业价格平衡各方利益,通过中介机构提供支撑服务弥补托管契约的不完全性;农户及农户组织是具有成本优势的服务主体。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重要性很可能超过日本。因此,要正确认识农业生产托管的作用,将其作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方式,优先扶持农业服务户和农户组成的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托管中介服务体系,开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生成路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形成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和农地规模经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思考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姜长云 席凯悦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正在形成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回顾与评述,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方向和建议,并就如何加快建立...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正在形成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回顾与评述,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方向和建议,并就如何加快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制度和监管措施,如何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或合作农场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行了具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工商企业 农业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变化及启示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姜长云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4期46-57,79,共13页
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化看,当前农民增收的难度和局部减收的风险显著增大,不容忽视。当前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体系具有紧迫性,要把培育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与短期稳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要在继续重视总量增长的... 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化看,当前农民增收的难度和局部减收的风险显著增大,不容忽视。当前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体系具有紧迫性,要把培育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与短期稳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要在继续重视总量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性问题,更加关注"一低两主一贫"农民增收问题;加强对创新创业培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拓展农民增收的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民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谨慎注意政策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农民减收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局部减少的风险 防范风险 农民增收的结构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建设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重要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长云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论文力图澄清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四大重要关系,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更加强调培育具有规模化比较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强调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对于多数省份来说,与其要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论文力图澄清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四大重要关系,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更加强调培育具有规模化比较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强调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对于多数省份来说,与其要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不如找准自身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位置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不宜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等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要兼顾农业强国建设结果的国际可比性和农业强国建设道路、路径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