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曾铮 刘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4,共12页
面向“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围绕社会经济活动、要素配置层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个维度,以及竞争性效率和帕累托效率两个效率视角,来理解其理论逻辑。要从“十五五”我国处于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 面向“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围绕社会经济活动、要素配置层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个维度,以及竞争性效率和帕累托效率两个效率视角,来理解其理论逻辑。要从“十五五”我国处于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加速期以及全面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窗口期几个层面,来把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意义。应通过重大改革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重点,加快优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以破除传统要素自由流动堵点和建立新型要素市场规则为重点,全面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破除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为重点,积极健全重点领域的市场机制;以全面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持续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边境后”规则适应性调整为重点,强化与制度型开放联动推进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 市场资源配置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后国企改革重点方向思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1,共9页
国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力量。文章重点描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绩,通过三年行动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许多重... 国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力量。文章重点描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绩,通过三年行动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塑、重构;同时,阐述了当前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在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和核心功能增强方面还有不足,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最后,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研究得出,要继续通过实施更具战略性、系统性、突破性、实质性的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新国企,充分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三年行动 重点方向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角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3
作者 欧阳慧 梁俊 李沛霖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个关系,统筹4个维度。其中以人为核心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把握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实现人口、产业、空间、治理4个维度相匹配是系统观念下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 产业 空间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制度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89,共8页
科学的财税制度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制度保障。当前,围绕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创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然而,财税体制在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方面还存在激励... 科学的财税制度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制度保障。当前,围绕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创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然而,财税体制在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方面还存在激励创新偏弱、税制结构不利于调节产业结构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转移支付制度还未有效支撑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等问题。未来,应强化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以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加强调控为手段,围绕发挥好财税体制和政策对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完善内需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兜牢民生底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防范各类风险与挑战、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引导作用,对重点领域改革的保障作用,推动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财政制度 财税政策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提升与数字鸿沟弥合相互促进的机制和路径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巍 魏子仪 王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人力资本和弥合数字鸿沟是实现社会公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数字技能、信息获取和数字参与度上的差距日益加大。为实现提升人力资本与弥合数字鸿沟的相互促... 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人力资本和弥合数字鸿沟是实现社会公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数字技能、信息获取和数字参与度上的差距日益加大。为实现提升人力资本与弥合数字鸿沟的相互促进,应优化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技能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培训,营造积极的数字文化氛围。同时,还应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与普惠性增长,释放数字经济红利,进而全面提升居民数字素养,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力资本 数字鸿沟 高质量发展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批发市场设计的经济学原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树杰 杨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共10页
电力批发市场构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基于经济学视角讨论其设计原理。电力是系统实时集成的产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是电力市场运行的物质前提。但电力市场的本质是经济关系,是竞争性电力交易关系的构建和制度安排。... 电力批发市场构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基于经济学视角讨论其设计原理。电力是系统实时集成的产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是电力市场运行的物质前提。但电力市场的本质是经济关系,是竞争性电力交易关系的构建和制度安排。单向竞争的市场与双向竞争的市场之间,交易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交易中的"权、责对等"方式不同,进而能量市场的构架、主能量的现货出清机理等,也有明显差别。由此而导致两种不同的电力批发市场模式:一种是"单边(向)交易",通称"强制性电力库";另一种是"双边(向)交易",也称"双边(向)交易+平衡机制"。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应以交易关系的构建为起点,以"权、责对等"为基本的逻辑主线,在制度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基础上,选择"性价比"高的交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电力市场 设计原理 市场模式 单边交易 双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勇 欧阳慧 黄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目前,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还不完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依然存在、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尚未打通、商品要素资源流动不畅等问题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基于此,如何正确认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如何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等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期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资源市场 要素市场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释放机理与“十三五”效应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铭慎 刘泉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4,共9页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在延续已有制度惯性的基准情境中,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为0.12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有望达到0.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应要继续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核心,同时协调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资源配置 技术进步 增长红利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区域视角下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欧阳慧 李沛霖 李智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1,共10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乡区域视角下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和高水平、循序渐进、协调帮扶的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乡区域视角下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和高水平、循序渐进、协调帮扶的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应以“三步走、有条件的重点城市群先行示范、五向发力”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部署,实施农民工安居城镇计划、欠发达地区造血行动、横向和纵向联动互补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服务供给和共享五大举措,化解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市群 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经营何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轶 刘蕾 魏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4,共14页
劳动力返乡创业是驱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经营为劳动力返乡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新动力。通过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数字化经营对返乡创业企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 劳动力返乡创业是驱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经营为劳动力返乡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新动力。通过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数字化经营对返乡创业企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经营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型返乡创业企业、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返乡创业企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经营能够通过返乡创业劳动力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管理规范、政策信息获取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抓住数字赋能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加速释放数商兴农发展红利,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数字化经营 劳动力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企业质量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共5页
在推广创新券的实践中,相关政府已经逐步发现了创新券使用过程中的地域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积极探索了创新券的跨区域通兑通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当前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仍存在诸多梗阻,受到各地财力... 在推广创新券的实践中,相关政府已经逐步发现了创新券使用过程中的地域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积极探索了创新券的跨区域通兑通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当前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仍存在诸多梗阻,受到各地财力和区划所限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难度较大,不同区域在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标准、范围、流程等不一致,导致跨区域联动实施困难,政策协同效应未能有效发挥。未来各地区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应分阶段推进,遵循先易后难、先行先试等原则。应构建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政策协同机制,如建立统一的创新券服务平台,制定统一的服务机构登记标准,统一并最大程度丰富和扩大创新券服务种类,设定好通兑时间和流程,实现补贴标准互通,并制定创新券通用通兑管理办法,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券 跨区域 通用通兑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优质优价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付文飙 周适 刘泉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1,共7页
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国际经验表明,优质优价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完备的质量分级、认证和标志制度,完善的市场营销渠道,以及通过行业协会来保障质量和减少恶... 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国际经验表明,优质优价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完备的质量分级、认证和标志制度,完善的市场营销渠道,以及通过行业协会来保障质量和减少恶性价格竞争。离不开正确的政策设计,包括重视质量、合理控制价格的招标方法和完善的配套措施。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因地制宜的组织模式,科学合理的监管方法,发挥第三方机构力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借鉴国际经验,建议我国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健全保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优价 国际经验 招标方法 质量认证和标志 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