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技术与会计舞弊治理:效用边界、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艳 陈邑早 +2 位作者 刘家镇 于洪鉴 周博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会计舞弊治理向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课题。在平安中国建设背景下,会计舞弊不仅直接映射为经济风险,而且其连锁反应频频传导至社会领域,甚至转化为社会矛盾。纵观我国会计舞弊治理实践,治理水平的不断升级实质上是一个跟进经济... 会计舞弊治理向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课题。在平安中国建设背景下,会计舞弊不仅直接映射为经济风险,而且其连锁反应频频传导至社会领域,甚至转化为社会矛盾。纵观我国会计舞弊治理实践,治理水平的不断升级实质上是一个跟进经济发展步伐、顺应技术革新趋势继而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区块链技术作为产业变革的一种新科技应用,其核心技术已被应用于多个社会实践领域,并在会计领域萌芽。基于此,文章在对区块链核心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厘清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舞弊治理的效用边界,思辨区块链技术渗透将会给会计舞弊治理所带来的新挑战,并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促进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会计舞弊治理 效用边界 平安中国 联盟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责任扭曲合理化研究——来自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的实验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洪鉴 陈邑早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责任扭曲合理化是行为人进行不道德决策的一种常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通过认知隐匿的方式来给予自身“错不在我”的心理暗示,借此来弱化并消解不道德决策后果的负面效应。理论上,企业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构成了财务报告舞弊决... 责任扭曲合理化是行为人进行不道德决策的一种常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通过认知隐匿的方式来给予自身“错不在我”的心理暗示,借此来弱化并消解不道德决策后果的负面效应。理论上,企业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构成了财务报告舞弊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年度业绩报告情景,设计一个财务报告舞弊决策的实验来考察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对决策者实施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处于舞弊金额低于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信息情境下时,被试者受到责任扭曲合理化的影响,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倾向,且这一决策过程不受被试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影响。研究结论为舞弊三角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也为填补财务报告舞弊治理的“短板效应”、打造“发于中而形于外”的治理良方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扭曲合理化 财务报告舞弊 信息情境 审计重要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上市公司税务差错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分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月祥 孙娜 于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客观,既取决于会计核算所依据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也取决于所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合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税务差错既有会计核算错误所致,也有因未按税法规定计算并交纳相关税金造成的差错,以及因执行税收优惠政...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客观,既取决于会计核算所依据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也取决于所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合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税务差错既有会计核算错误所致,也有因未按税法规定计算并交纳相关税金造成的差错,以及因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偏差导致的差错。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税务差错的形成原因、上市公司使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合理性,提出改进因税收优惠政策适用错误导致的税务差错会计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差错 追溯调整法 未来适用法 CAS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账的两大基础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用铨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共2页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热点之一是基建会计并账。笔者认为,基建会计并账需要两大基础:构建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以及基建预算并入部门综合预算。
关键词 基建会计并账 权责发生制 双轨制政府会计 基建预算并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状况——部分省市主任会计师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霄仑 李青阳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第1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执业状况 主任会计师 问卷调查分析 风险意识 会计执业界 法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集中化管理与预算会计改革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用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9-51,共3页
为了纠正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中财权高度分散,我国推行了一系列财政集中化管理改革。预算会计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所以一系列财政集中化管理改革势必对预算会计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文章试图理清财政集中化管理下预算会计核算问题... 为了纠正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中财权高度分散,我国推行了一系列财政集中化管理改革。预算会计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所以一系列财政集中化管理改革势必对预算会计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文章试图理清财政集中化管理下预算会计核算问题。此外,预算会计作为财政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最大弊端也是"散",预算会计本身也面临着集中化改革。笔者认为预算会计如何进行集中化改革应当区分不同级别政府来进行,不可一刀切。预算会计集中化改革包含但不限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权分散 财政集中化管理 预算会计改革 会计集中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分置改革、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爱华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2-80,共9页
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越小;股权分置改革后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资本成本间的... 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越小;股权分置改革后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资本成本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稳健性 权益资产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子文化”与职务舞弊行为研究——基于组织差序氛围的考察
8
作者 于洪鉴 陈邑早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从“圈子文化”视角切入,采用情境模拟调查研究法实证考察“圈子文化”如何影响职务舞弊行为。结果表明:“圈子文化”的形成对于行为人的职务舞弊倾向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差序氛围越浓厚,行为人实施职务舞弊的倾向性越强。进一步,源于理... 从“圈子文化”视角切入,采用情境模拟调查研究法实证考察“圈子文化”如何影响职务舞弊行为。结果表明:“圈子文化”的形成对于行为人的职务舞弊倾向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差序氛围越浓厚,行为人实施职务舞弊的倾向性越强。进一步,源于理性认知机制与感性情绪机制的渗透作用,验证了认知合理化、舞弊负性情绪在组织差序氛围与行为人职务舞弊二者之间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这表明职务舞弊行为是外部因素与心理因素的综合产物,因此,应打破“圈子文化”乱象,以填补职务舞弊治理的“短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子文化 组织差序氛围 职务舞弊 认知机制 情绪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戴琦 闫天池 于洪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5,共9页
政府内部控制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再分配机制的新形势下,立足于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和制度情景,探寻政府内部控制的主体、客体与目标的基本内涵与表达方式,并借... 政府内部控制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再分配机制的新形势下,立足于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和制度情景,探寻政府内部控制的主体、客体与目标的基本内涵与表达方式,并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组织文化、业务活动、内控责任、控制措施和内控评价五个方面厘清中国特色政府内部控制的知识结构与作用机制,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内部控制 国家治理 权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背景下的高校财会、审计、巡视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曾晓璇 丁友刚 顾力为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数字治理背景下,以大数据思维突破信息梗阻,重塑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及时有效的监督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研究等方式,审视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现状,分析... 在数字治理背景下,以大数据思维突破信息梗阻,重塑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及时有效的监督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研究等方式,审视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现状,分析高校财会、审计、巡视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阐述协同监督的现状和堵点,并从资源层、动力层、应用层等三个方面探索数字驱动协同监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财会监督 协同监督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赋能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艳艳 樊立伟 何如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力,而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是否以及如何赋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视角,可探究创新产出与资本...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力,而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是否以及如何赋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视角,可探究创新产出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厘清创新产出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产出能够显著缓解盈余公告后漂移,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而且创新产出的突破性程度越高,其影响作用越强。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创新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主要缘于:创新水平高的企业具有高的盈余持续性以及较低的信息不确定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创新产出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媒体报道较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的企业;而且,相对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四大”审计的公司的创新产出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的作用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出 盈余公告后漂移 信息不确定性 定价效率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营 吕静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7,79,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全面数字化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企业数字安全防护实践出发,实证检验了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全面数字化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企业数字安全防护实践出发,实证检验了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信息安全管理能够增强企业技术素养需求、增加企业融资机会。进一步地,二者的正向关系并不会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产生异质性,但是对于国有企业以及未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管理 数字技术创新 融资机会 高技能劳动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情景下群防群治声誉的威慑作用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一笑 闫天池 于洪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社交与智能媒体的聚光效应重塑了群防群治治理模式的声誉传播景观,凭借检举明星犯罪而声名大噪的“朝阳群众”便是典型一例。公共部门或可以此为借鉴,通过社交媒体的舆论形成与扩散功能打造群防群治的声誉情势,震慑潜在犯罪者使其放弃... 社交与智能媒体的聚光效应重塑了群防群治治理模式的声誉传播景观,凭借检举明星犯罪而声名大噪的“朝阳群众”便是典型一例。公共部门或可以此为借鉴,通过社交媒体的舆论形成与扩散功能打造群防群治的声誉情势,震慑潜在犯罪者使其放弃实施犯罪的预想。在以数理推演方式论证可观察的历史对潜在犯罪者策略选择影响的基础上,采用CODA模型和RAS模型构建潜在犯罪者的内心观点形成方程,可以发现:公共部门可通过报道群众制止犯罪进行议程设置引导正向舆论形成,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通过Logistic模型可以证明,负有治理责任的街道和公安机关在宣传中有效互动,有益于群防群治声誉的形成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群防群治 “朝阳群众” 声誉效应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政治和文化视角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诗 吴超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30,共13页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增长趋势强劲,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全球跨境并购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率却远高于欧美企业。鉴于此,本文考察了1997-201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从政治和文化视...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增长趋势强劲,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全球跨境并购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率却远高于欧美企业。鉴于此,本文考察了1997-201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从政治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涉及政治敏感性行业的并购成功可能性较低;中国同东道国外交关系越密切、东道国国民的诚信程度越高、中国与东道国的历史交战次数越少,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政治敏感性资产 文化与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娜 张耀中 李晓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9,共7页
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 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为解决IPO审计收费中出现的问题,应避免为上市而过度包装、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IPO审计收费的披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IPO 审计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佳林 尉晓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合理的财务控制能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针对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的财务控制问题,提出了建立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战略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等对策。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控制 预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互持次级债券的动因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斌 李旭红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文对商业银行之间出现相互持有次级债券的现象从动因与风险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这种现象有其存在的现实与客观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如何防范互持次级债券风险。
关键词 次级债券 动因 风险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财务状况调整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敏 崔福立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26-31,共6页
IASB与FASB共同成立了"IFRS&GAAP协调项目组"。2008年10月16日发表了"改进财务报表列报咨询建议"。本文就该建议模型最终目的——提高财务报告有用性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解释性论述。该模型以财务状况表为基础,按... IASB与FASB共同成立了"IFRS&GAAP协调项目组"。2008年10月16日发表了"改进财务报表列报咨询建议"。本文就该建议模型最终目的——提高财务报告有用性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解释性论述。该模型以财务状况表为基础,按资产负债参与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功能分为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并将损益表项目与现金流量表项目采取同样的标准分类,以使这三张报表项目能够横向贯通。在此基础上,报表使用者可以采取财务状况调整表方法,分析期初资产负债的状态,本期损益与现金流量活动对资产负债的影响性质、影响金额以及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形成。通过分析,报表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认清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正确评价经营者业绩、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现金流量及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状况表 综合收益表 现金流量表 财务状况调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关联的动因与经济后果:文献回顾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爱华 邓建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金融关联作为关系和声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替代法律保护金融发展的制度性作用。基于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结合不同金融关联形式(尤其是银行关联),深入探讨其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现金持有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本文... 金融关联作为关系和声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替代法律保护金融发展的制度性作用。基于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结合不同金融关联形式(尤其是银行关联),深入探讨其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现金持有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金融关联的度量方法、建立动因和经济后果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回顾,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关联 银行关联 动因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风险偏好、审计定价与企业社会责任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明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作为非国有企业的关键决策者,首席执行官(CEO)的个人特质对企业的最终决策和价值创造至关重要,然而CEO风险偏好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鉴于此,本文选取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国有企业为样本,考察CEO风险偏好、企... 作为非国有企业的关键决策者,首席执行官(CEO)的个人特质对企业的最终决策和价值创造至关重要,然而CEO风险偏好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鉴于此,本文选取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国有企业为样本,考察CEO风险偏好、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风险偏好型CEO任职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水平更高,审计定价策略能显著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一步划分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检验,发现CEO风险偏好程度对社会型企业社会责任(ICSR)和技术型企业社会责任(TCSR)产生促进作用,但仅与前者显著相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定价对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审计投入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审计定价 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