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Akt信号通路与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园园 王义善 +2 位作者 王鑫 杨柯 杨桂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2-323,共2页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是致死性最大的皮肤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常隐匿发生,临床发现时多已转移,放化疗效果差,治疗难度大。目前因皮肤癌死亡的患者中,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占80%。近年来,随着我国...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是致死性最大的皮肤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常隐匿发生,临床发现时多已转移,放化疗效果差,治疗难度大。目前因皮肤癌死亡的患者中,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占80%。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浸润转移 AKT信号通路 P13K 皮肤恶性肿瘤 黑色素细胞 恶性程度 临床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文武 戴西湖 欧阳学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背景与目的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免疫调节剂日益受到药学界与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中国和日本都将其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药品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8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 背景与目的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免疫调节剂日益受到药学界与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中国和日本都将其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药品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8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采用香菇多糖加化疗,B组(39例)采用单纯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R)和NK细胞活性,并以正常人(30例)作为对照,对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和33%(P<0.05);A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D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B组无明显变化(P〉0.05);A组的Karnofsky评分上升率(52%)高于B组(23%)(P〈0.01);B组的Ⅱ~Ⅳ度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和44例次)高于A组(分别为39和24例次)(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小鼠Lewis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文武 戴西湖 欧阳学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川芎嗪(TMP)对实体肿瘤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运用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TMP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TMP治疗小鼠Lewis肺癌能抑制肿瘤的生长,稳定病灶,提高荷... 目的:研究中药川芎嗪(TMP)对实体肿瘤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运用Lewis肺癌小鼠模型,观察TMP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TMP治疗小鼠Lewis肺癌能抑制肿瘤的生长,稳定病灶,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改善免疫功能。结论:TMP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理与其本身对Lewis肺癌实体瘤有抑制作用和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LEWIS肺癌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2 位作者 兰凤华 欧阳学农 李慧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6 0、80、10 0、12 0、14 0、16 0、180、2 0 0ng/ml不同浓度的IGFⅠR αMab干预。分别于第 0、2 4、4 8、72小时取出一块培养板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浓度、干预时间对SPC A 1MTT曲线、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IGFⅠR αMab干预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 ,凋亡指数 (% )分别为 10 .5 2± 2 .6 6vs5 .73± 1.88(P =0 .0 0 9)。细胞增殖率受到抑制。 0~ 16 0ng/ml浓度范围内 ,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 ,其抑制率相应下降 ,存在明显的剂量 反映关系。当抗体浓度大于 2 0 0ng/ml时 ,增大浓度其抑制率未见明显提高 (约 80 %~ 85 %范围 )。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IGF1 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Rα链具有较好亲和力。通过靶向阻断IGF1R中的α链功能对抑制SPC A 1肺腺癌细胞株增殖、促进凋亡在体外是可行的 ;提示针对I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C方案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彭永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背景与目的 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到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VPC(鬼臼噻吩甙+顺铂+司莫司汀)方案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 背景与目的 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到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VPC(鬼臼噻吩甙+顺铂+司莫司汀)方案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VPC方案化疗。脑部放疗于化疗第一周期的第6天开始,全脑照射剂量为30 Gy。残留病灶≤3个时,行缩野追加剂量20 Gy;残留病灶>3个时,继续全脑追加剂量10 Gy。化疗至少2周期及脑部放疗结束后,行脑部和胸部CT或MRI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6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脑部放疗与化疗,其中52例对残留病灶完成缩野治疗。治疗后全组肺部原发灶的有效率为46.7%(28/60);脑部病灶总有效率为60.0%(36/60)。48 例治疗前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便秘和脱发。随诊率93.3%,中位生存期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2年生存率为35.0%,5 年生存率为6.7%。结论 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SCLC脑转移,毒性反应轻,患者能够接受,近期疗效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蛋白表达状况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1 位作者 姜浩 曹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773-775,i0012,共4页
目的:研究RB蛋白表达状况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S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ADR)作用前后RB蛋白的表达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加ADR前MCF-7/... 目的:研究RB蛋白表达状况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S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ADR)作用前后RB蛋白的表达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加ADR前MCF-7/S细胞的细胞核磷酸化RB蛋白为阳性,去磷酸化RB蛋白为阴性。经不同浓度ADR处理后,随着ADR浓度的增加,MCF-7/S细胞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经0.25、2.0和5.0μg/m l ADR作用24 h后,MCF-7/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1%、18.4%和25.9%。细胞周期分析表明,MCF-7/S细胞主要积聚于G1期。结论: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与MCF-7/S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98,P<0.05),同时MCF-7/S积聚于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蛋白 乳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多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E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3 位作者 陈樟树 彭永海 解方为 余宗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48-750,共3页
背景与目的长期以来,CHOP方案被认为是治疗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基本方案,近年有文献报道DICE方案可以提高中、高度恶性NHL的疗效。本研究中我们比较DICE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中、高度恶性NHL的... 背景与目的长期以来,CHOP方案被认为是治疗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基本方案,近年有文献报道DICE方案可以提高中、高度恶性NHL的疗效。本研究中我们比较DICE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中、高度恶性NHL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中、高度恶性NHL的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病理学或组织学证实的中、高度恶性NHL的患者74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DICE组与CHOP组两组,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案治疗。结果DICE组CR15例(40.5%),PR14例(37.8%),缓解率RR(CR+PR)为78.3%(29/37);CHOP组CR11例(29.7%),PR10例(27.0%),RR为56.7%(21/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ICE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76.0%和46.7%,CHOP组分别为81.2%、52.6%和3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恶心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CHOP方案相比,DICE方案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但是否可作为治疗中、高度恶性NHL的首选方案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联合化疗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姜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荷瘤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模型,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作用下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25mg·kg-1阿霉素的抑瘤率为43%。MCF7乳腺癌细...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荷瘤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模型,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作用下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25mg·kg-1阿霉素的抑瘤率为43%。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为1.93%,较荷瘤对照组的1.11%明显升高(P<0.05)。增殖指数为35.75%,较荷瘤对照组的56.38%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霉素有诱导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单克隆抗体对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9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1 位作者 欧阳学农 姚丽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1-4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成为目前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1-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Ki67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SPCA-1、A549肺腺癌细胞株在培养条件下于24h后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细胞倍增速度快;IGF1-αR单克隆抗体干预后,SPCA-1、A549两组细胞均生长缓慢,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Ki67表达也显著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制备的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αR高表达的SPCA-1、A549肺腺癌细胞亚群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肺腺癌细胞株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肺上沟瘤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1 位作者 姜浩 樊光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已取代单纯放疗而成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肺上沟瘤是NSCLC的一个独特的临床亚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术前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肺上沟瘤的临床疗效...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已取代单纯放疗而成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肺上沟瘤是NSCLC的一个独特的临床亚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术前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肺上沟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6例肺上沟瘤随机分组,26例进入同期放化疗组,30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同期放化疗组化疗方案:异长春花碱15-18mg/m^2第1、8天,顺铂60mg/m^2第1天;放射治疗从第一天开始,放疗总剂量为45Gy,1.8-2.0Gy/次,每周5次,共5周时间。单纯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同期放化疗组的手术完整切除率(92.3%)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0.0%)(P〈0.05);同期放化疗组完全病理缓解率(84.6%)、2年生存率(92.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3.3%和46.7%)(P〈0.01,P〈0.01)。同期放化疗组的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为23.1%,而单独放疗组分别为6.7%和0(P〈0.01,P〈0.01)。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有提高肺上沟瘤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性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正逐步成为肺上沟瘤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沟瘤 放射治疗 化疗/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姜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体外诱导人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 (MCF 7 S)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体外培养的MCF 7 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同时应用末端标记 (TUNEL)法观测ADR对MCF 7 S细胞凋亡程度的...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体外诱导人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 (MCF 7 S)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体外培养的MCF 7 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同时应用末端标记 (TUNEL)法观测ADR对MCF 7 S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DR抑制MCF 7 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0 .12 8mg·L-1;ADR作用组MCF 7 S细胞的凋亡率(apoptoticrate ,AR)为 0 .2 6 1,较对照组 (0 .0 4 5 )明显增高 (P <0 .0 1) ;ADR作用组MCF 7 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MOD(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 )×area(阳性面积相对比 )均数是 987± 2 0 7,较对照组132± 32显著增高 (P <0 .0 1) ;ADR能促进MCF 7 S细胞内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在ADR作用组 ,MCF 7 S细胞的凋亡率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ADR抑制MCF 7 S细胞增殖和诱导MCF 7 S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和PCNA的关系
12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姜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多柔比星(又名阿霉素,ADR)对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R...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多柔比星(又名阿霉素,ADR)对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R作用前后去磷酸化Rb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DR作用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及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PC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ADR作用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肿瘤 凋亡 阿霉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与非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非铂类方案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病理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