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郭煜晖 唐小涵 +4 位作者 马成全 童乐 李梅 潘冯缘 张长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26-383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评估淫羊藿苷药动学;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苷-潜在靶点PPI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评估淫羊藿苷药动学;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苷-潜在靶点PPI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分子对接模拟淫羊藿苷与核心基因的结合活性,预测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通过小鼠和RAW264.7细胞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构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对富集分析筛选出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潜在核心基因为Akt1、ERK、TP53、HSP90AA1、BCL2L1、TNF、JNK、EGFR,并且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且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淫羊藿苷与JNK、HSP90AA1、ERK、TP5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1β、iNOS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减弱肠道免疫反应。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抑制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MAPK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桂枝茯苓丸 肠道菌群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三阴性乳腺癌发生铁死亡的化合物
3
作者 王鑫蝶 丰大利 +5 位作者 崔祥 周素 张鹏飞 高志强 邹黎黎 王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9,共16页
铁死亡是近十余年发现并定义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诱导产生。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免疫调控、生长发育与衰老以及肿瘤抑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乳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 铁死亡是近十余年发现并定义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诱导产生。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免疫调控、生长发育与衰老以及肿瘤抑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乳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其异质性高且遗传背景复杂。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缺乏传统乳腺癌治疗靶点,对现有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进展转移后治愈率低,急需寻找新型靶点或开发新药物。随着促进乳腺肿瘤铁死亡的相关研究增多,铁死亡作为乳腺癌治疗策略受到关注。已有研究发现,一些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可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铁死亡,抑制肿瘤增殖,并增强放疗敏感性,改善化疗耐药。本文对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和综述,旨在推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铁死亡机制的研究,并为设计开发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三阴性乳腺癌 先导化合物 中草药提取物 谷氨酸-胱氨酸反向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皮木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郡 周俨淋 +1 位作者 艾正文 李世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1,共8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进行性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因滑膜炎症引起关节肿胀,中晚期随着炎症发展,软骨和骨发生破坏而导致关节畸形,三年内致残致畸率达75%,防治RA骨关节破坏具有紧迫性,因此寻找治疗RA骨破坏的有效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进行性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因滑膜炎症引起关节肿胀,中晚期随着炎症发展,软骨和骨发生破坏而导致关节畸形,三年内致残致畸率达75%,防治RA骨关节破坏具有紧迫性,因此寻找治疗RA骨破坏的有效药物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皱皮木瓜可以治疗RA骨破坏,但成分和作用机制不明,因此本综述旨在对皱皮木瓜中有效活性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为中药抗RA骨破坏新型制剂开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破骨细胞 骨破坏 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细胞的表达
5
作者 邓锋 侯利 +4 位作者 王怡 罗亚男 曾巧煌 温涛 刘翠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512,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月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5 mg/kg)和淫羊藿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1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月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5 mg/kg)和淫羊藿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1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饲养3个月后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Ki67和p16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百分比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Foxp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PI3K、AKT、m-TOR、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衰老组小鼠皮肤的厚度变薄(P<0.01);胶原纤维含量减少(P<0.01);表皮Ki67的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增加(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增加(P<0.01);皮肤组织Foxp3的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衰老组小鼠比较,淫羊藿苷给药组小鼠皮肤变厚(P<0.01);胶原纤维含量增加(P<0.01);表皮Ki67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减少(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减少(P<0.05,P<0.01);皮肤组织Foxp3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的表达进而延缓皮肤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淫羊藿苷 调节性T细胞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拮抗大鼠尾核神经元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6
作者 朱时钰 陆永利 +1 位作者 李自成 杨红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损伤的大鼠尾核(caudate nucleus,CN)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s)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损伤的大鼠尾核(caudate nucleus,CN)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s)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CN神经元上,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AG对K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及VGCCs电学功能的改变:包括电流密度、通道的电流-电压特性、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特性和失活动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KA显著增强CN神经元的VGCCs电流密度,且改变VGCCs失活电学特性:降低其半失活电压,使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并不影响VGCCs激活电学特性。直接给予2-AG或单酰甘油脂肪酶抑制剂URB602抑制2-AG降解而间接升高胞内2-AG水平,可通过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抑制KA诱导的VGCCs电流密度的增加和失活曲线的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对K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通过CB1R途径调控CN神经元的VGCCs功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酸甘油 红藻氨酸 电压门控钙通道 尾核 大麻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玉夏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坤媚 胡浩然 +3 位作者 沈媛媛 卢毅宁 杨解人 韩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87-393,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玉夏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1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 m L/kg)、玉夏胶囊高、中、低(0.6、0.3、0.15 g/kg)剂量组,每组7只。... 目的:观察中药玉夏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1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 m L/kg)、玉夏胶囊高、中、低(0.6、0.3、0.15 g/kg)剂量组,每组7只。另设WKY(0.5%CMC-Na5 m L/kg)正常对照组7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10周。于给药前及给药后每两周尾袖法测血压;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TGF-β_1、Smad4、Smad7蛋白含量及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结果:玉夏胶囊能明显降低SHR大鼠血压(P<0.05或P<0.01),降低Um ALb、血β2-MG含量、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水平(P<0.01),明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上调肾组织Smad7蛋白表达,下调TGF-β_1、Smad4蛋白表达及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中药玉夏胶囊能有效改善SHR大鼠肾纤维化,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下调Ang Ⅱ水平,抑制过度激活的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夏胶囊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许佳乐 汪聪 +3 位作者 杨艳鸿 何功威 黄益玲 何建刚 《茶叶通讯》 2022年第1期12-17,共6页
黑茶作为一种经微生物、酶和湿热条件共同作用的后发酵茶,有诸多药理作用,包括促胃肠道功能、降血糖、增敏胰岛素、保肝护肝、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降脂和抗炎等,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本文对黑茶相关的药理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 黑茶作为一种经微生物、酶和湿热条件共同作用的后发酵茶,有诸多药理作用,包括促胃肠道功能、降血糖、增敏胰岛素、保肝护肝、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降脂和抗炎等,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本文对黑茶相关的药理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药理作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玉夏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小龙 胡坤媚 +3 位作者 胡浩然 徐杭杭 杨解人 韩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32-639,共8页
目的:探讨中药玉夏胶囊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WKY大鼠(Wistar-Kyoto rat)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5 mL/kg);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羧甲基纤... 目的:探讨中药玉夏胶囊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WKY大鼠(Wistar-Kyoto rat)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5 mL/kg);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5 mL/kg)、玉夏胶囊高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0.3 g/kg)及低剂量组(0.15 g/kg),每组7只。连续10周,每日灌胃给药一次。测量大鼠给药前与给药后第2、4、6、8、10周舒张压(DBP);测量给药前与给药后第3、5、8周大鼠尿量;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阳性细胞表达水平;RT-q PCR检测肾组织TGF-β_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ERK1/2、p-ERK1/2、P38、p-P38、MMP-9、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玉夏胶囊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HR大鼠DBP,增加尿量,降低血清中Scr和BUN含量以及肾组织中P38、ERK1/2、TGF-β_1、MMP-9、TIMP-1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玉夏胶囊具有减轻SHR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利尿、降压,抑制P38/MAPK、ERK/MAPK相关通路,降低TGF-β_1、MMP-9、TIMP-1表达水平,恢复MMP-9/TIMP-1比值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夏胶囊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纤维化 TGF-Β1 P38/MAPK ERK/MAPK MMP-9/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对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连接功能损伤及淫羊藿素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志丽 赵海霞 +4 位作者 马小玉 付国庆 吴杰 宋来新 张长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4-1641,共8页
目的研究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对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连接功能损伤以及淫羊藿素(icaritin,ICT)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TM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D-gal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TM4细胞连接功能相关蛋白(ZO-1、Occludi... 目的研究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对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连接功能损伤以及淫羊藿素(icaritin,ICT)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TM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D-gal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TM4细胞连接功能相关蛋白(ZO-1、Occludin、β-catenin和Cx43)以及ERα/FA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α、FAK和pY397-FAK)表达水平的变化;随后MTT筛选ICT药物浓度,并将TM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gal处理组、D-gal处理+不同浓度ICT组,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子对接研究ERα与ICT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两者之间的亲和力;最后将TM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gal处理组、ERα抑制剂组、D-gal+ICT组、ERα抑制剂+ICT组,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D-gal可浓度依赖性下调连接功能相关蛋白(ZO-1、Occludin、β-catenin和Cx43)以及ERα/FA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α、FAK和pY397-FAK)表达水平;给予ICT药物后,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ERα和ICT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Rα的Asp351氨基酸残基与ICT之间形成2个距离为3.4Å和2.4Å的氢键,且两者之间的对接结合能小于-7 kcal·mol^(-1);ERα抑制剂处理TM4细胞后,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给予ICT后,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未有明显变化。结论D-gal可导致TM4细胞连接功能损伤,而ICT可改善其损伤,机制可能与上调ERα/FA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TM4细胞 淫羊藿素 雌激素受体Α 黏着斑激酶 连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一帆 肖萌 +6 位作者 苏香萍 邹坤 刘玲彦 谈亚丽 李啸 杨静 郑泽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337,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藏来源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将16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株实验菌株(T1-5、T1-7、T1-9、T1-d、5B-1)组和6108对照菌株组做润肠... 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藏来源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将16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株实验菌株(T1-5、T1-7、T1-9、T1-d、5B-1)组和6108对照菌株组做润肠通便实验,每组10只,其中A组80只用于测定小鼠小肠推进率,B组80只用于排便情况测定。然后挑选润肠通便效果好的菌株T1-5、T1-9、5B-1进行肠道菌群调节的检测,实验小鼠为雄性BALB/c小鼠共24只,分为空白组、T1-5组、T1-9组和5B-1组,每组6只。润肠通便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T1-9和5B-1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1-9组和5B-1组首次红便时间显著缩短(P<0.01);T1-9组、5B-1组以及对照菌株6108组6 h的排便颗粒数显著增加(P<0.05);T1-9组和6108组的粪便湿重显著提高(P<0.01、P<0.05)。肠道菌群调节实验的测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三组益生菌组T1-5、T1-9、5B-1有益菌乳杆菌科、理研菌科丰度明显增加,其中5B-1组有益菌普雷沃氏菌科丰度也明显增加。因此菌株T1-5、T1-9、5B-1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也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发挥缓解小鼠便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便秘 润肠通便 肠道菌群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双重角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俨淋 张晓丽 +2 位作者 艾正文 曹郡 李世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4-930,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滑膜增生和软骨被破坏。多年来,相比其他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软骨细胞受到的关注较少,人们普遍把RA中的软骨细胞作为反映病症特...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滑膜增生和软骨被破坏。多年来,相比其他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软骨细胞受到的关注较少,人们普遍把RA中的软骨细胞作为反映病症特点的工具细胞。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关节软骨中唯一的细胞,在RA中软骨细胞不仅仅作为靶细胞,被多种细胞因子从不同信号通路致使其发生细胞损伤或细胞凋亡;同时,软骨细胞自身也会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促炎因子,以及协同其他相关细胞调控关节内环境,参与RA进展。软骨细胞在RA中的重要作用,或许可能为RA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靶细胞 效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通道介导线粒体功能调控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美萍 张世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是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近年来研究发现TRP通道与多种疾病有关,其中关于TRP通道通过线粒体功能调控参与相关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正成为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相... 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是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近年来研究发现TRP通道与多种疾病有关,其中关于TRP通道通过线粒体功能调控参与相关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正成为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TRPV、TRPM和TRPC。本文主要就上述3种TRP通道在线粒体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通道 线粒体功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及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浩然 宣佳利 +3 位作者 杨解人 李伟 赵梦秋 韩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5,共7页
目的:观察芝麻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损伤的作用及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HR随机分成模型组、芝麻素低剂量(80 mg/kg)、高剂量(160 mg/kg)组及卡托普利(30 mg/kg)组... 目的:观察芝麻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损伤的作用及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HR随机分成模型组、芝麻素低剂量(80 mg/kg)、高剂量(160 mg/kg)组及卡托普利(30 mg/kg)组。同时选取同周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1次,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给药组给予CMC-Na溶解的上述剂量药物,给药前及给药后每隔2周测量1次血压。12周后,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含量;测定肾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p-AKT、p-m TOR、4EBP1、S6K1、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芝麻素能降低SHR舒张压,明显改善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降低肾脏BUN、SCr、U-m Alb、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提高SOD活性,显著减少p-AKT、p-m TOR、4EBP1、S6K1和Bax的蛋白水平,增加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芝麻素减轻SHR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对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阻滞过度活化的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TGF-β_1/Smad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华 李宇声 +4 位作者 金鑫 汪江涛 李娜 黄帧桧 丁伯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钩藤碱高(10 mg·kg-1·d-1)、低(2.5 mg·kg-1·d-1)剂量组、卡托普利组(17....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钩藤碱高(10 mg·kg-1·d-1)、低(2.5 mg·kg-1·d-1)剂量组、卡托普利组(17.5 mg·kg-1·d-1),每组8只。另设8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取其心脏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检测心肌中羟脯氨酸(HYP)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能明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降低心肌HYP含量及血浆AngⅡ的含量(P<0.05),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下调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钩藤碱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TGF-β1/Smad通路以及降低AngⅡ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TGF-β1/Smad通路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配伍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52
16
作者 莫宗成 王敏 +3 位作者 罗先钦 唐安明 张莉 黄崇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5,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配伍对人源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联合环磷酰胺(CTX)对4T1移植瘤的影响。通过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人源乳腺癌细胞传代培养后,分别加入药物血清常规培养,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存活率;同时... 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配伍对人源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联合环磷酰胺(CTX)对4T1移植瘤的影响。通过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人源乳腺癌细胞传代培养后,分别加入药物血清常规培养,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存活率;同时建立雌性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细胞(4T1)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血清TNF-α、INF-γ、IL-2含量(ELISA法)。结果表明CCK-8实验中,给药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降低人源乳腺癌细胞的OD值;小鼠移植性乳腺癌实验中,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肿瘤抑制率、血清INF-γ、IL-2含量,下调血清TNF-α水平。配伍组作用明显优于单味药应用。说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其中以二药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不同体重KM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甄毅岚 王亚男 +4 位作者 李晟 董金龙 盛汝祥 史开宇 董六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9-44,I0005,共7页
目的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探讨影响该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 KM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9 g,分别将雌雄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不同体重实验组(n=80)。其中实验组按小鼠体重分为以下8组:A组(♂,20~24 g)、... 目的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探讨影响该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 KM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9 g,分别将雌雄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不同体重实验组(n=80)。其中实验组按小鼠体重分为以下8组:A组(♂,20~24 g)、B组(♂,25~29 g)、C组(♂,30~34 g)、D组(♂,35~39g),E组(♀,20~24 g)、F组(♀,25~29 g)、G组(♀,30~34 g)、H组(♀,35~39 g),每组10只。线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单丝尼龙线(直径0.128~0.180 mm),液体石蜡处理浸泡后,从右侧颈总动脉进线,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时拔出线栓,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的主要观察指标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结果同假手术相比,不同体重实验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神经行为功能异常,TTC染色脑组织显示出明显的梗塞灶。与C、D组相比,A、B两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显著性增加(P<0.01);与G、H组相比,E、F两组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也显著性增加(P<0.01,P<0.05)。雄性KM小鼠与雌性相比,成模率较高且死亡率相对较低。此外,A组与E组相比,其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1);B组与F组相比,小鼠行为学评分以及脑梗塞体积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重在25 g左右的雄性KM小鼠制备模型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适合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 线栓法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心肌损伤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汪春彦 吴常青 +1 位作者 江勤 董六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荞麦(6、3、1.5g生药/kg)3个剂量组、左氧氟沙星(25mg/kg)组。计数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观察肺和心肌... 目的研究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荞麦(6、3、1.5g生药/kg)3个剂量组、左氧氟沙星(25mg/kg)组。计数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观察肺和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的WBC和PMN明显升高,肺脏和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并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荞麦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大鼠外周血中的WBC和PMN明显降低,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或P<0.01)。结论 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上调参与了肺炎大鼠心肌组织的损伤,金荞麦可通过下调其表达来保护肺炎大鼠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雷 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金荞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下调NOX2-NLRP1减轻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茸茸 陆松侠 +3 位作者 孙玲玲 张晗 丁世欣 李维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ROS生成,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LDH活力与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OX2、p22phox、p47phox、NLRP1、ASC、Caspase-1、PSD95、Tau、p-Tau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人参皂苷Rg1的干预作用。结果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能明显抑制ROS生成和细胞凋亡,并能明显减少细胞上清中LDH释放与IL-1β含量;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明显下调细胞中NOX2、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使NLRP1、Caspase-1、ASC、IL-1β、p-Tau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使PSD9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Rg1可通过抑制NOX2-NLRP1通路以减轻PC12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OGD/R模型 PC12细胞 NADPH氧化酶2 NLRP1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杉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祥攀 杨解人 +2 位作者 郝伟 刘艳 李先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2-636,共5页
目的:观察红杉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损伤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35只,每天灌服不同剂量红杉醇(12.5、25和50... 目的:观察红杉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损伤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35只,每天灌服不同剂量红杉醇(12.5、25和50 mg/kg)1次,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测空腹血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取肝脏称湿重,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组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real-time PCR检测肝脏TNF-αmRNA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红杉醇治疗6周后,空腹血糖显著下降;肝功能改善,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ALB含量明显增加;CRP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中TNF-αmRNA和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肝脏指数下降,光镜下可见肝细胞病理改变(水肿、点状或灶状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红杉醇对2型糖尿病肝脏炎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和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杉醇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肝损伤 细胞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