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韩霁昌 付佩 +4 位作者 王欢元 罗林涛 胡延涛 马增辉 王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287-7293,共7页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用该技术累计整治规模约2 100公顷,新增耕地约1 573.3公顷。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利用新模式,增加耕地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砒砂岩 复配成土 土地整治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水资源调控与利用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雷娜 韩霁昌 +1 位作者 高红贝 陈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0,共5页
对延安治沟造地壤中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壤中流的特征提出了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通过蓄水池、排洪沟、截水沟、灌排两用渠的修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涝疏旱灌,防治旱涝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 对延安治沟造地壤中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壤中流的特征提出了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通过蓄水池、排洪沟、截水沟、灌排两用渠的修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涝疏旱灌,防治旱涝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通过田间道路的设置、农田防护林的种植,营造生命廊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以延安市南泥湾治沟造地工程项目区为例,介绍了主要的工程措施以及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运行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治沟造地工程中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沟造地 壤中流 水资源 调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海欧 韩霁昌 +2 位作者 王欢元 童伟 赵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298-300,303,共4页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对我国未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土地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娟 韩霁昌 +1 位作者 陈超 李劲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81,共8页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麦(W处理)、蔬菜(V处理)、药材(M处理)及对照(未种: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WM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数(ELT)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0—40cm各土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大小均显著优于CK处理,各处理干筛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DR0.25)和湿筛下该含量(WR0.25)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相反的趋势;(2)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值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值大小顺序均呈现W处理>C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C处理有助于增加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W处理则有助于增加下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3)湿筛法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0—40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各处理显著低于CK;(4)各处理的分形维数(D)在0—40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为C处理<W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与干筛法和湿筛法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R2=0.74和R2=0.67。空心村整治还田后种植玉米和小麦有利于提高0—40cm土层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层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彦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理总结了土地资源学术研究趋向和重点领域,探讨了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战略,进一步深化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具体建议和对策。指出了适应转型发展新形势,中国土地资源创新研究要加强土地多学科集成研究、创新土地工程与技术体系、支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探索土地民生机制与途径,扎实推进土地资源问题工程化、工程问题科学化和科学问题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工程 土地民生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优化
6
作者 牛岩 吉亚飞 李娟 《农业工程》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田坎高度和外坡角度对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田坎断面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田坎高度和外坡角度对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田坎断面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田坎越高,外坡越陡时,田坎占地率越小,即有效耕作面积越大;田坎越低,外坡越缓时,挖填方工程量越小,即工程成本越小。表明田坎占地率与挖填方工程量具有相互对立性。因此,在土地整治工程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以确定最优田坎断面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梯田 田坎断面 田坎占地率 挖填方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曹婷婷 孙婴婴 +1 位作者 花东文 王欢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6,共7页
为了探求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效应,分析在改善土地利用形式和条件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本研究开展了盐碱地、风沙地和黄土废弃宅基地等3类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风沙地和废弃... 为了探求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效应,分析在改善土地利用形式和条件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本研究开展了盐碱地、风沙地和黄土废弃宅基地等3类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风沙地和废弃宅基地等3类土地整治类型土壤剖面总碳含量均得到提高;风沙地、废弃宅基地整治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剖面总碳含量;而盐碱地整治类型,无机碳含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剖面总碳含量。3类整治类型不同程度地促使0~100 cm土壤剖面碳密度的提升;盐碱地、风沙地整治类型土壤剖面上的总碳含量和总碳密度变化趋势较一致;废弃宅基地整治类型因土壤容重变化较大,土壤剖面上的土壤总碳含量与总碳密度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可以得出,土地整治对增加农田土壤碳库容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有助于精确评估土壤碳库的总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总有机碳:总碳 碳固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宣 孙婴婴 《农业工程》 2017年第6期124-131,共8页
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土地整治工程修复材料,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新热点。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材料由于具有巨大的... 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土地整治工程修复材料,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新热点。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材料由于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微界面性质、吸附特性、重金属螯合作用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特性,在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物等污染土壤的治理中,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目前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应用研究的不足,指明了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土地整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海欧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219-221,共3页
指出了土地是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通过文献资料和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以富平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促进我国未... 指出了土地是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通过文献资料和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以富平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促进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 生态化 城市建设 新模式 理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24期56-57,共2页
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介绍了项目立项前期及项目实施时,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研究以及... 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介绍了项目立项前期及项目实施时,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研究以及发展提供参考与方向,促进土地整治工程快速发展,保障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土地整治工程 环境监测 信息提取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施工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海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292-294,共3页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提出了优化的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以期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绿色施工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师晨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85-185,189,共2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随着近年来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增加,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有机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2种主要土地整治工程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期引起土地科技工作者对于土地整治工程固碳意...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随着近年来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增加,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有机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2种主要土地整治工程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期引起土地科技工作者对于土地整治工程固碳意义的重视,为改善区域环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地整治工程 土壤固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社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201-204,228,共5页
以陕西澄城荒草地开发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和电力工程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发现工程实施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产... 以陕西澄城荒草地开发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和电力工程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发现工程实施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产生的主要负面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分析,提出土地整治中要基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环境生态性等原则和景观生态学理念,提升土地整治内涵,采取必需的环保措施以及有效改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使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促进生态国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花东文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6期176-177,共2页
探地雷达凭借快捷、高效、无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基于此,在介绍探地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探地雷达在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覆土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探地雷达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探地雷达凭借快捷、高效、无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基于此,在介绍探地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探地雷达在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覆土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探地雷达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设计、验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土地整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魏样 韩霁昌 +2 位作者 杜宜春 王欢元 马增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土壤养分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雅 韩霁昌 +2 位作者 高红贝 马增辉 张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养分在0-2 m土体中沿土层深度方向逐渐降低;土地整治后沟底至沟口土壤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变异水平中等偏弱;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含量相比在水平方向波动较大,整治后0-2 m土体中土壤养分含量中值增大;沟道地整治后土壤养分处于五级至三级水平,整治后农田与优质农田相比,土壤养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整治后农田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定期监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含量,在工程管理后期将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起来,加强工程管理措施并及时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7
作者 员学锋 邵雅静 +3 位作者 卫新东 侯瑞 常金为 姚一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13-17,共5页
土地污染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量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污染,危害粮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采用各种措施去除污染物、修复污染土地是目前土地科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土地污染修复领域1995—2016年间发表的文... 土地污染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量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污染,危害粮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采用各种措施去除污染物、修复污染土地是目前土地科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土地污染修复领域1995—2016年间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利用文献计量法,揭示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发文机构以及主要研究方向。随后从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及修复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全面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指出土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土地污染修复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多项修复技术联合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修复模式、搭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土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完善土地污染修复的制度保障及立法体系,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污染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污染 修复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霁昌 罗林涛 +1 位作者 付佩 王欢元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地整治 土壤肥力 环境质量 培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背景与土地利用转型的机遇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杰 韩霁昌 +3 位作者 王欢元 童伟 张海欧 雷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072-13074,13077,共4页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新机遇与战略: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的农业地域优势,在水资源胁迫区开展节水技术与农地集约利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背景 开发问题 土地利用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样 韩霁昌 +2 位作者 张扬 赵磊 李晓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53-55,73,共4页
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施工挖方、机械碾压以及地块填平等会对整治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特别是土壤的肥力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整治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渭南市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结合当地现状... 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施工挖方、机械碾压以及地块填平等会对整治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特别是土壤的肥力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整治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渭南市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结合当地现状,通过工程措施中的表土剥离回填,农艺措施中的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轮作倒茬以及杂草和酸枣树的化学灭除措施来最终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改良 表土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