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奥陶纪锰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前景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三国 付群和 张殿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2-630,共9页
湘中奥陶纪沉积锰矿带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桃江县、宁乡县境内,呈近EW向展布,矿带内锰矿以质量好而著称。该成矿带的成锰沉积盆地受控于加里东期张性断裂系统,为一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一组NW向同沉积断裂,形成了一系列断陷槽,控制了沉... 湘中奥陶纪沉积锰矿带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桃江县、宁乡县境内,呈近EW向展布,矿带内锰矿以质量好而著称。该成矿带的成锰沉积盆地受控于加里东期张性断裂系统,为一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一组NW向同沉积断裂,形成了一系列断陷槽,控制了沉积岩相的分布。锰矿主要产于盆地中心亚相的黑色页岩夹碳酸锰矿微相内。据矿带中锰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和碳、氧、锶同位素组成,笔者认为,该锰矿属于热水沉积成因。综合对比表明,该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值得注意的资源潜力,有可能发展为大型锰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奥陶纪 锰成矿带 特征 前景 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自超 丁悌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讨论了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数据处理及有效数字位数等问题 ,并根据现有分析方法及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因素 ,对实验室报出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进行了约定。意在促进我国同位素地质数据的规范化 ,从而更有利于不同... 讨论了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数据处理及有效数字位数等问题 ,并根据现有分析方法及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因素 ,对实验室报出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进行了约定。意在促进我国同位素地质数据的规范化 ,从而更有利于不同实验室的测试数据之间的对比和应用 ,更充分地发挥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 数据处理 有效位数 测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地质构造演化刍论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业明 谢才富 +1 位作者 付太安 李志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0期1485-1487,共3页
海南岛大地构造格局及地质构造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焦点。通过系统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综合,提出了海南岛多阶段地质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关键词 海南岛 构造演化 多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磷矿资源的保护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三国 姚敬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0-33,共4页
湖北省磷矿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磷矿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破坏和浪费资源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规划编制、开发利用方针、政策导向、监管措施等方面,对湖北磷矿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湖北 磷矿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流体包裹体羧酸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齐 曾贻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3-77,共5页
系统研究了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矿床中石英、水晶、黑钨矿、绿柱石、萤石等矿物包裹体浸取液的羧酸组成——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羧酸或羧酸盐是气化—高温... 系统研究了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矿床中石英、水晶、黑钨矿、绿柱石、萤石等矿物包裹体浸取液的羧酸组成——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羧酸或羧酸盐是气化—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常见组分。其中甲酸>乙酸草酸,部分样品中有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包裹体 羧酸 浸取液 离子色谱 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430)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邱瑞照 周肃 +2 位作者 常海亮 杜绍华 彭松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1-45,共5页
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把花岗岩熔体内的组分按其活动性分为活动组分、有效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3类;论述了花岗岩熔体在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流体—熔体,流体—岩石作用),粘度、内压、结构、组分活动性及相对含量等,随岩浆... 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把花岗岩熔体内的组分按其活动性分为活动组分、有效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3类;论述了花岗岩熔体在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流体—熔体,流体—岩石作用),粘度、内压、结构、组分活动性及相对含量等,随岩浆演化而呈现的一系列变化,同时,铌钽等成矿元素随岩浆体系内超临界流体聚集而富集,随体系内射气分异作用的发生而矿化,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表现为一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和交代、溶蚀作用并存,沉淀作用和溶解作用交替,实质上是岩浆体系的内部分异作用或自组织作用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广义岩浆作用范畴,矿床属岩浆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作用 花岗岩熔体组分活动性 湖南香花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煅烧高岭土中微量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5
7
作者 邵坤 何启生 +2 位作者 陈开旭 邵鑫 程先忠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建立了密闭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煅烧高岭土中铜、铅、锌、铬、镉和锰等6个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方法。实验中对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适当的同位素,并用铑作内标元素,有效地抑制了分析信号的漂移以及分... 建立了密闭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煅烧高岭土中铜、铅、锌、铬、镉和锰等6个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方法。实验中对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适当的同位素,并用铑作内标元素,有效地抑制了分析信号的漂移以及分子和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探讨了混合酸消解体系、消解液用量、密闭溶样的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硝酸-氢氟酸作为消化试剂,在180℃下溶解4h能完全消解样品。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对煅烧高岭土样品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96%~2.22%.加标回收率为98.0%~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煅烧高岭土 微量重金属元素 密闭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丰山矿田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富文 梅玉萍 李华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6,共9页
鄂东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鸡笼山、丰山和李家湾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组成。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作者采用锆石SHRIMPU-Pb... 鄂东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鸡笼山、丰山和李家湾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组成。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作者采用锆石SHRIMPU-Pb定年方法对鸡笼山和丰山矿区成矿斑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鸡笼山和丰山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微区原位SHRIMPU-Pb年龄分别为138±2Ma(95%可信度,MSWD=5.1)和137±2Ma(95%可信度,MSWD=1.4),与前人已报道的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铜-金-钼-(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140Ma±)吻合,表明丰山矿田成岩成矿事件均发生于早白垩世。本次研究还在鸡笼山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发现了新太古代锆石年龄信息,证实了扬子陆块北缘可能存在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U-PB定年 新太古代 花岗闪长斑岩 丰山矿田 鄂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家包滑坡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华伟 王世梅 +2 位作者 霍志涛 张业明 陈东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7,共3页
香溪河流域的白家包滑坡是三峡库区重要的滑坡之一,自库区蓄水以来,该滑坡的变形正在逐步加剧。采用钻孔测斜仪、伸缩计和全站仪对滑坡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白家包滑坡中部存在两个明显滑动面,滑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后缘拉张,中前... 香溪河流域的白家包滑坡是三峡库区重要的滑坡之一,自库区蓄水以来,该滑坡的变形正在逐步加剧。采用钻孔测斜仪、伸缩计和全站仪对滑坡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白家包滑坡中部存在两个明显滑动面,滑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后缘拉张,中前部膨胀。通过该滑坡的变形监测数据,可以定量的分析和描述滑坡的运动状态,对三峡库区其他类似滑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测斜仪 伸缩计 全站仪 变形监测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发现大型文石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林玉石 黄新耀 +6 位作者 张美良 覃家铭 姜光辉 朱晓燕 杨琰 向官生 黄智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中国南方大量石笋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石笋沉积纹(微)层结构构造特征大同小异,但是文石石笋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文石石笋沉积生长的气候环境是滴水多而稳定,水温低、气温略高的冷... 中国南方大量石笋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石笋沉积纹(微)层结构构造特征大同小异,但是文石石笋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文石石笋沉积生长的气候环境是滴水多而稳定,水温低、气温略高的冷、湿的洞穴气候条件。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常保留文石的针状、柱状晶形,并存在于石笋沉积生长的始终。文石结构构造转化在常温或低温、常压或低压下自调整作用的成晶成岩环境进行,其强度取决于所在洞穴气候环境、滴水在石笋的渗流和石笋的含水度。转化作用不影响同位素分馏,石笋同时全面记录古气候环境信息。研究文石石笋对重建古气候环境、成岩成矿作用都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石笋 沉积纹(微)层 石笋结构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构造解析及启示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业明 刘广润 +2 位作者 常宏 黄波林 潘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26,共3页
秭归县千将坪滑坡是三峡库水位抬升至135m后不久在三峡库区发生的大型顺层岩质滑坡,总方量约2400万m3。调查发现:由构造作用形成的顺层剪切带与后缘发育的横向节理,是对滑坡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的最不利的构造边界条件,也是导致滑坡发生... 秭归县千将坪滑坡是三峡库水位抬升至135m后不久在三峡库区发生的大型顺层岩质滑坡,总方量约2400万m3。调查发现:由构造作用形成的顺层剪切带与后缘发育的横向节理,是对滑坡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的最不利的构造边界条件,也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导内在控制因素;滑体沿袭顺层剪切带发生滑动,主滑方向指向140°,在滑坡启动时,滑体还曾向160°方向作短距离滑移;滑体中的裂缝分布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即前部为北东向延伸的巨大张性裂缝,边部主要为北北西向张扭性裂缝和北东向张裂缝,后部为贯通滑体的东西向剪切裂缝;在东西向剪切裂缝两侧,滑体下滑的位移量相差较大。初步认为,千将坪滑坡兼具前缘牵引和后缘拉动力学性质。千将坪滑坡构造边界条件的确定,对正确认识该滑坡的成因、指导库区类似斜坡的勘察以及预测类似滑坡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滑坡 成因分析 斜坡勘察 滑坡预测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洞穴石笋结构构造转变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玉石 张美良 +7 位作者 覃家铭 姜光辉 舒丽 刘玉 杨琰 彭稳 黄新跃 黄芬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6-46,共11页
大量大型石笋纵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文石(方解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三类的结构、纹(微)层和放射状构造、结构构造转变等特征类同,并存在于碳酸盐沉积石笋生长的全过程,但文石笋的细微粒针(柱)状(微粒)结构... 大量大型石笋纵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文石(方解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三类的结构、纹(微)层和放射状构造、结构构造转变等特征类同,并存在于碳酸盐沉积石笋生长的全过程,但文石笋的细微粒针(柱)状(微粒)结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石笋结构构造转变的主要表现是:文石转变成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次生增大,呈现不断晶化的成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常保留文石的针状、针柱状结构和柱状聚晶体,呈文石假象,文石次生加大仍保存其结构构造和聚晶;方解石次生增大,常保存其粒状、菱面体、偏三角面体、聚片双晶和柱状、板状聚晶。石笋结构构造转变及其晶化强度,受控于洞穴温度、湿度、滴水和凝结水对石笋的渗透、淋漓,主要受石笋含水度大的制约。组成石笋的碳酸盐沉积、组合、结晶、晶化次生增大等,结构构造的形成及其弱、中、强转变,都在常(低)温常(低)压的洞穴气候环境中进行,是自调整作用的沉积、成晶、成岩晶化过程,没有外来物质加入,因而不影响同位素分馏和古气候环境记录。石笋结构构造转变研究,对古气候环境重建与生态修复、成晶成矿理论和实践、同位素测年校正和运用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石笋 结构构造 方解石化 转变 残余结构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县望霞乡桐心村危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波林 陈小婷 +1 位作者 刘广宁 彭轩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59-464,共6页
本文通过详细调查危岩体所处斜坡变形现象发现,斜坡下部有约1m厚煤层被开采,斜坡上有塌陷和岩体开裂两种变形现象,两种变形均在继续发展;且这两者均与煤层开采有较大关联。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采煤引起的沉陷-掀斜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起... 本文通过详细调查危岩体所处斜坡变形现象发现,斜坡下部有约1m厚煤层被开采,斜坡上有塌陷和岩体开裂两种变形现象,两种变形均在继续发展;且这两者均与煤层开采有较大关联。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采煤引起的沉陷-掀斜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起主导作用。采用UDEC数值模拟表明,煤层开采后,位移变形由下向上传递。地表沉陷量向临空面增加,水平位移量也向临空面增加。上部坡体变形受垂直裂隙控制,下部坡体变形受水平层面和煤层控制;整体形成沉陷-掀斜。计算变形曲线显示变形有两个阶段,突破式跳跃变形阶段和缓慢变形阶段;如果没有新的开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最终会自行稳定下来。临空面的孤立危岩体在斜坡系统平衡后仍有较大速率,其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其进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变形破坏机制 UDEC 桐心村危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中国开辟区铁锰结核稀土元素和铈钕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志昌 刘文贵 崔汝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从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南部挑选了4个铁锰结核(地理坐标,北纬7.7533°~8.6866°,西经143.875°~146.937°),每个结核以内部较容易剥离面和密集的铁锰质纹层为界,分成核部、中部和边部3部分,共12个样品做了Ce、Nd同位... 从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南部挑选了4个铁锰结核(地理坐标,北纬7.7533°~8.6866°,西经143.875°~146.937°),每个结核以内部较容易剥离面和密集的铁锰质纹层为界,分成核部、中部和边部3部分,共12个样品做了Ce、Nd同位素组成和REE浓度测定。另外,从相同站位上又选择了3个结核进行了全结核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浓度测定。常量与微量元素浓度测定结果证明,被研究结核属于早期成岩型。稀土元素图形特征与以前报道不同,从较广泛区域内挑选出的样品,除一个基本上无Ce异常外,其他都显示弱的负Ce异常,平均δCe为0.85。更重要的特征是,被测定的12个样品ε_(Ce)和ε_(Nd)都呈负值,同时,ε_(Nd)值高于其他大洋,它们分别为-0.80~-1.9和-1.4~-4.6,在ε_(Ne)-ε_(Nd)坐标图上位于第Ⅲ象限。根据这些特征,结合洋底地质环境,可能暗示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大洋亏损地幔的成矿物质在太平洋结核中占有绝对优势。结核内部壳层之间的Ce、Nd同位素组成和Ce异常强度的变化,可能说明,在整个结核形成期间,成矿组分的来源曾发生过较大变化,幔源组分的强烈活动出现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稀土元素 太平洋 中国开辟区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流变破坏时间的灰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轩明 赵欣 陈小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4-1077,共4页
根据不同载荷条件下土体蠕变破坏的时间数据列,建立了土体流变破坏时间的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根据土体在较高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破坏时间预测其在较低应力水平条件下的蠕变破坏时间,可用于边坡破坏预测、岩土工程、岩土力学试验等领域。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 破坏时间 土体 蠕变破坏 流变破坏 岩土力学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基于滑坡治理的土地整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轩明 李会中 +2 位作者 林晓 黄波林 鄢道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2,共4页
在分析历史上三峡地区滑坡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危害、灾毁土地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新滩滑坡这一典型滑坡灾毁土地整理的技术方法、工程措施、社会经济及生态效果,总结出了库区滑坡灾毁土地整理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在库区即将大... 在分析历史上三峡地区滑坡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危害、灾毁土地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新滩滑坡这一典型滑坡灾毁土地整理的技术方法、工程措施、社会经济及生态效果,总结出了库区滑坡灾毁土地整理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在库区即将大规模启动的土地整理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缓解目前三峡库区人地矛盾,保证三峡工程和移民迁建顺利完工,解决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灾毁土地 土地整理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岩体失稳模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波林 刘广宁 彭轩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6-521,共6页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公路高边坡的详细调查发现,不同的岩层产状,不同开挖方向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不同。本文根据野外实例总结了不同岩层产状与开挖方向对应的破坏模式,平缓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滑塌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公路高边坡的详细调查发现,不同的岩层产状,不同开挖方向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不同。本文根据野外实例总结了不同岩层产状与开挖方向对应的破坏模式,平缓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滑塌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中倾角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顺层滑移和崩塌;高陡倾角层状斜坡坡破坏方式有滑移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表明斜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与斜坡岩体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通过对不同倾角的斜坡岩体破坏方式研究,可以达到系统评价预测斜坡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公路开挖对不同产状岩层可能造成灾害的预期,可以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大型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软硬相间岩体 平缓层状 中倾角层状 高倾角层状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发现晚三叠世火山弧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华舟 白云山 +6 位作者 曾波夫 段其发 牛志军 魏君奇 甘金木 卜建军 朱应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三叠世 火山弧 中酸性火山岩 岩石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地体与琼中地体构造边界的直接证据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业明 谢才富 +1 位作者 付太安 李志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0期1482-1484,共3页
三亚地体与琼中地体之间的构造边界一直没有发现其他任何直接的地质证据。调查发现,这两个不同的构造地质体被一条大型的九所-陵水韧性剪切带所分割,其中记录了三亚地体拼贴于琼中地体之上的动力学过程的信息。这条韧性剪切带无疑是琼... 三亚地体与琼中地体之间的构造边界一直没有发现其他任何直接的地质证据。调查发现,这两个不同的构造地质体被一条大型的九所-陵水韧性剪切带所分割,其中记录了三亚地体拼贴于琼中地体之上的动力学过程的信息。这条韧性剪切带无疑是琼中地体与三亚地体对接带的直接构造记录。这项新发现对海南岛大地构造格局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所-陵水韧性剪切带 对接带 构造边界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雀莫错地区侏罗系双壳类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其发 王健雄 +1 位作者 姚华舟 张仁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7期546-550,共5页
青海南部雀莫错地区中-上侏罗统含有丰富的双壳类化石,自上而下划分为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等五个岩石地层单元。根据双壳类及共生的菊石化石提出除雪山组上部可能包括部分牛津期外,其余各组属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至... 青海南部雀莫错地区中-上侏罗统含有丰富的双壳类化石,自上而下划分为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等五个岩石地层单元。根据双壳类及共生的菊石化石提出除雪山组上部可能包括部分牛津期外,其余各组属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至卡洛夫期。指出沉积盆地的深大断裂构造可能是导致该地区中侏罗统厚度大,达(3200—6300)m,厚度横向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推测当时存在(20-50)m和150m左右两种不同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侏罗系 双壳类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