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被引量:89
1
作者 孙坚 耿春雷 +2 位作者 张作泰 王秀腾 许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业固废的利用现状;同时以煤矸石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综合利用概况以及产业化情况,特别是利用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新型耐火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高值产品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综合利用 资源化煤 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治废——铝厂固废赤泥治理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竹涛 王若男 +3 位作者 金鑫睿 宋玉涵 吕怡蓉 张耕苑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114,共6页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赤泥废渣,为了利用赤泥渣特殊的理化特性,达到以废治废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采用山东铝业混合赤泥为原料,对其进行物相分析及单因素脱硫实验。通过分析温度、液固比、赤泥粒度、烟气浓度和pH值对脱硫效率...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赤泥废渣,为了利用赤泥渣特殊的理化特性,达到以废治废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采用山东铝业混合赤泥为原料,对其进行物相分析及单因素脱硫实验。通过分析温度、液固比、赤泥粒度、烟气浓度和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现了操作条件最优化。结果表明,赤泥用于烟气脱硫时,脱硫效率可长时间维持在95%之上;温度为20 ℃,液固比12∶1,赤泥粒度为0.178 mm,pH值大于4.5,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脱硫 理化特性 液固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建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3
作者 潘德安 逯海洋 +3 位作者 刘晓敏 吴玉锋 杨飞华 成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62-3169,3214,共9页
铁尾矿是铁矿选矿厂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具有成分复杂、堆存量大,对环境危害严重的特点。作为一种潜在二次资源,其建材化利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铁尾矿在水泥、混凝土、筑路材料、建筑用砖等传统建材方面和微晶玻璃、泡沫陶瓷... 铁尾矿是铁矿选矿厂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具有成分复杂、堆存量大,对环境危害严重的特点。作为一种潜在二次资源,其建材化利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铁尾矿在水泥、混凝土、筑路材料、建筑用砖等传统建材方面和微晶玻璃、泡沫陶瓷、保温装饰一体板等新型高值化建材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铁尾矿作为一类新型建材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现状。最后总结了铁尾矿在建材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建材 传统应用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助剂对MIL-68(Al)负载CuZnAl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兆雄 任璐 +5 位作者 郑利斌 王斌 李晶 郭建平 温月丽 黄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9,共9页
以廉价的CuZnAl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是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短缺的潜在途径之一,但目前仍存在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和稳定性较低等问题。以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68(Al)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 ZnA... 以廉价的CuZnAl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是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短缺的潜在途径之一,但目前仍存在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和稳定性较低等问题。以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68(Al)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 ZnAl催化剂(CZ-MIL),然后分别用碱助剂NaOH、2,6-吡啶二羧酸(PDA)和四硼酸钠(Na_(2)B_(4)O_(7))调控CZ-MIL的酸碱性,研究了碱助剂对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弱碱性助剂Na_(2)B_(4)O_(7)对催化剂酸碱性有相对较好的调节效果,在原料气中V(H2):V(CO_(2))为3:1、原料气总流量为100 mL/min、温度为250℃,以及压力为3 MPa下反应168 h,该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CO_(2)转化率和甲醇时空产率分别为54.94%、2.94%和29.54 mg/(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CuZnAl催化剂 碱助剂 酸碱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胶凝活性激发及机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平川 刘治兵 +8 位作者 黄天勇 郑永超 张凯帆 王长龙 康旺 付兴帅 白云翼 翟玉新 刘枫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5-103,共9页
煤气化渣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具有堆存量大、含碳量高、胶凝活性弱及重金属赋存等特点,其规模化无害化利用面临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煤气化渣的矿物学特性及其胶凝活性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煤气化渣中高聚合度的铝硅酸... 煤气化渣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具有堆存量大、含碳量高、胶凝活性弱及重金属赋存等特点,其规模化无害化利用面临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煤气化渣的矿物学特性及其胶凝活性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煤气化渣中高聚合度的铝硅酸盐玻璃体及残碳是限制其活性的核心因素,物理活化通过机械研磨破坏晶体结构并增大比表面积,但作用效果有限;化学活化主要通过酸、碱、盐、有机溶剂,解聚铝硅酸盐玻璃体网络结构,释放活性Al^(3+)、Si^(4+)、Ca^(2+)离子提升活性,但需精确控制水化反应;热活化可通过高温消除残碳与重构煤气化渣的晶相,但能耗较高;复合活化及生物矿化展现出协同增效的潜力,但目前研究较少。未来需从煤气化渣矿物学特性出发,开发低碳高效的多技术联用路径,突破高掺量应用瓶颈,为煤气化渣建材化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矿物学特性 胶凝活性 激发机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复配固化剂研发与验证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寅明 李春萍 +3 位作者 战佳宇 刘鹏飞 李瑞 黄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文章以工业废渣、矿物材料和磷酸盐材料为基础材料,逐步开展单一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Ⅰ)、复合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Ⅱ)及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验证实验(实验Ⅲ)。实验Ⅰ中,工业废渣稳定效果最佳,对重金属Pb、Zn、Cd的去除率均超过9... 文章以工业废渣、矿物材料和磷酸盐材料为基础材料,逐步开展单一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Ⅰ)、复合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Ⅱ)及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验证实验(实验Ⅲ)。实验Ⅰ中,工业废渣稳定效果最佳,对重金属Pb、Zn、Cd的去除率均超过93%;工业废渣与重金属溶液反应后的上清液p H值升高明显,平均增幅5左右。实验Ⅱ中,复配固化剂可实现对重金属Pb、Zn、Cd的同时去除,Pb、Zn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88.29%~99.95%、40.73%~99.46%和14.80%~98.35%;复合重金属溶液与药剂反应后,除S13~S16组外,上清液pH值略升高;不同比例复配固化剂对复合溶液重金属的去除率有所差异,沉淀中矿物种类和衍射峰强度略有差异;Cd2+倾向于与PO43-形成沉淀,复配固化剂和重金属生成一系列在中性环境难溶或者微溶于水的沉淀;与实验Ⅰ产物特征相比,复配固化剂与复合重金属反应后无明显的羟基硝酸铅矿物相生成。实验Ⅲ中,1#固化剂对土壤的p H值改变较小,2#固化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优于1#固化剂;对所挑选的3种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均高于85%的试块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试块中重金属固化效果明显,但残渣态比例偏小;1#固化剂适合于中性和近中性的土壤,2#固化剂适合于偏酸性或酸性土壤,可同步实现调节土壤pH和稳定化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稳定化 工业废渣 复配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冶固废基胶结充填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占 张鸿泽 +8 位作者 张苏花 李鑫 王长龙 陈敬亮 翟玉新 荊牮霖 马锦涛 平浩岩 郑永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1,共6页
以钢渣、钒钛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胶结剂,再将其与钒钛铁尾矿制成矿井充填料,通过力学性能、XRD、SEM、FTIR等测试,研究了胶结充填料的性能及胶结剂水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当钢渣、钒钛矿渣的质量比为13∶12,胶结剂中钢渣/钒钛... 以钢渣、钒钛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胶结剂,再将其与钒钛铁尾矿制成矿井充填料,通过力学性能、XRD、SEM、FTIR等测试,研究了胶结充填料的性能及胶结剂水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当钢渣、钒钛矿渣的质量比为13∶12,胶结剂中钢渣/钒钛矿渣、磷石膏、双氰胺废渣、复合磷酸、水泥熟料的质量比为84∶3.6∶5.4∶4.2∶2.8,充填料胶砂比为1∶4,料浆浓度为80%,减水剂含量为0.178%时,充填料坍落度为214 mm,充填料28 d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04 MPa、8.31 MPa,满足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要求。XRD和SEM分析表明,胶结剂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AFt),磷石膏的存在促进了AFt的形成,而AFt又进一步促进了钒钛矿渣和钢渣中[AlO_(4)]5-和[SiO_(4)]4-沿桥氧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钒钛矿渣 胶结剂 充填料 钙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高温重构钢渣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长龙 李鑫 +9 位作者 陈敬亮 张岳文 张苏花 荊牮霖 马锦涛 平浩岩 齐洋 郑永超 翟玉新 刘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2215-12224,共10页
为了促进钢渣(steel slag,SS)和煤基固废的综合利用,研究了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CMCSR)(煤气化渣-硅钙渣-煤田区域水库底泥)对高温重构钢渣(SHTM)的胶凝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为了促进钢渣(steel slag,SS)和煤基固废的综合利用,研究了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CMCSR)(煤气化渣-硅钙渣-煤田区域水库底泥)对高温重构钢渣(SHTM)的胶凝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测试方法,对重构钢渣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高温重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MCSR可以提高钢渣的胶凝性能,显著降低了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当重构温度为1250℃,CMCSR掺量为25%时,重构钢渣28 d活性指数比原钢渣可提高16.1%,重构钢渣中f-CaO的含量由4.04%降至1.90%,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2017)中f-CaO含量≤3%的要求。CMCSR掺量由15%增加至35%,重构钢渣中形成透辉石(CMS2)、钙铝黄长石(C_(2)AS)、C_(3)A等硅铝基矿物。高温重构过程促使RO相(CaO-FeO-MnO-MgO固溶体)中的FeO转变为镁铁尖晶石(MgFe_(2)O_(4))和磁铁矿(Fe_(3)O_(4))。重构温度为1250℃,掺25%CMCSR的重构钢渣形成结晶良好、粒径可达10μm以上椭圆形的C_(2)S颗粒。掺入煤基固废复合改性剂的高温改性钢渣,其体积稳定性、胶凝活性和易磨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从而为钢渣的低能耗细磨加工进行制品开发,或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直接应用提供了可能,实现了煤基固废与冶金固废的协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SS) 复合改性剂 高温重构(HTM) 胶凝性能 体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砖烧结固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志超 曾鸣 +5 位作者 张辰 王红梅 龙红艳 田刚 王凡 郝利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29,共6页
在煤矸石制砖原料中添加高效固硫剂,可显著降低砖瓦焙烧过程中废气SO_(2)产生量,实现从源头减少SO_(2)排放的目的,并降低末端脱硫成本。文章通过对CaO、CaCO_(3)、Ca(OH)_(2)3种钙基固硫剂在不同添加量下的固硫效果以及对烧结砖强度的... 在煤矸石制砖原料中添加高效固硫剂,可显著降低砖瓦焙烧过程中废气SO_(2)产生量,实现从源头减少SO_(2)排放的目的,并降低末端脱硫成本。文章通过对CaO、CaCO_(3)、Ca(OH)_(2)3种钙基固硫剂在不同添加量下的固硫效果以及对烧结砖强度的影响分析发现,随着添加量的增加,3种固硫剂的固硫率逐渐增加,在钙硫比为1.0时,固硫率最高可达到47.74%;在添加量相同时,添加Ca(OH)2的烧结砖强度要大于添加CaCO_(3)和CaO的烧结砖强度。通过优化配比,研究了Ca(OH)_(2)和CaCO_(3)2种固硫剂按7∶3的比例混合制备复合钙基固硫剂,当钙硫比为0.8时,复合固硫剂的固硫率为47.79%,增加了11.96%,而复合固硫剂对烧结砖抗压强度的影响与Ca(OH)2类似。研究结果可为煤矸石砖固硫剂制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砖 固硫 二氧化硫 钙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泥基材料的CO_(2)矿化封存利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林坤 刘琦 +2 位作者 黄天勇 李扬 彭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8-86,共9页
为了减缓水泥行业排放的CO_(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通过CO_(2)与水泥基材料中含Ca^(2+)和Mg^(2+)的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之间的矿化反应,将CO_(2)以无机碳酸盐形式封存在水泥基材料中。在实现封... 为了减缓水泥行业排放的CO_(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通过CO_(2)与水泥基材料中含Ca^(2+)和Mg^(2+)的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之间的矿化反应,将CO_(2)以无机碳酸盐形式封存在水泥基材料中。在实现封存CO_(2)的同时,因其矿化产物(主要为碳酸钙和无定形SiO_(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填充效应以及成核效应,CO_(2)矿化处理后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得到有效提高,短时间内获得了具有高性能的水泥基材料。本文总结了现阶段CO_(2)在水泥基材料中矿化封存利用的研究进展,从混凝土矿化养护过程中不同胶凝材料与CO_(2)的反应特性、再生骨料CO_(2)矿化强化处理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影响以及水泥基材料矿化封存CO_(2)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 矿化封存 水泥基材料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 再生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作用下含磷固化剂处理铅锌镉复合污染土的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伍浩良 刘兆鹏 +3 位作者 杜延军 薛强 魏明俐 李春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8-1064,共7页
酸雨pH可显著影响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浸出量。定量评价固化污染土在暴露条件下(例如酸雨)对周边水土体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固化污染土的有效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这两个关键参数。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固化污染土的浸出特性和表观扩散系数,有... 酸雨pH可显著影响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浸出量。定量评价固化污染土在暴露条件下(例如酸雨)对周边水土体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固化污染土的有效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这两个关键参数。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固化污染土的浸出特性和表观扩散系数,有关有效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的研究很少。本次研究旨在研究改进的KMP固化剂固化重金属Pb、Zn、Cd复合污染土在酸雨作用下的有效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解吸附试验表明,随着污染土中重金属Pb、Zn、Cd浓度增加,固化污染土的解吸附量增大,且解吸附曲线满足Freundlich平衡吸附/解吸附方程。半动态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中重金属Pb、Zn、Cd浸出机制主要由扩散控制,且拟合曲线斜率分别为0.60,0.56和0.61,表观扩散系数Dobs为1.05×10^(-16),7.84×10^(-13)和2.11×10^(-12) m^2/s。结合解吸附试验和半动态浸出试验结果可知,Pb、Zn、Cd的阻滞因子Rd分别为17165.6,254.6和109.3,有效扩散系数De分别为1.82×10^(-12),1.96×10^(-10),2.34×10^(-10) m^2/s。与其他学者结果相比,固化污染土中Pb的有效扩散系数低于其他学者的两个数量级,而Zn和Cd的求算结果与其他学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稳定化 重金属污染土 半动态浸出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衍生燃料气化后无机底渣制备免烧砖及对重金属的固化
12
作者 王奕仁 王爱勤 +1 位作者 李春萍 郝利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00-2603,共4页
在垃圾气化后的无机底渣中添加10%水泥作为粘结剂、不同比例的电石渣作为激发剂设计了10组实验制备免烧砖,以T2处理制备的免烧砖3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均较高,分别为10.5 MPa、19.3 MPa和20.1 MPa,达到了优质砖标准。以T2处理制备的... 在垃圾气化后的无机底渣中添加10%水泥作为粘结剂、不同比例的电石渣作为激发剂设计了10组实验制备免烧砖,以T2处理制备的免烧砖3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均较高,分别为10.5 MPa、19.3 MPa和20.1 MPa,达到了优质砖标准。以T2处理制备的免烧砖,其浸出液重金属浓度值均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要求;重金属Pb、Zn、Cu、Cd大多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分别占总形态的99.97%、82.93%、89.55%和7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气化底渣 免烧砖 强度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渣用于水泥及混凝土的资源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沙 代文彬 +1 位作者 潘德安 杨飞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64-1768,共5页
镍铁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泥及混凝土原辅料相类似,可替代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原辅料。依据镍铁渣基础物化性质,在其活性和非活性利用两方面,梳理了其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内在反应机理,为镍铁渣的广泛利... 镍铁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泥及混凝土原辅料相类似,可替代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原辅料。依据镍铁渣基础物化性质,在其活性和非活性利用两方面,梳理了其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内在反应机理,为镍铁渣的广泛利用提供基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渣 水泥 混凝土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湿法除氟工艺及氟化物的转化行为研究
14
作者 徐紫涧 王钰 +5 位作者 刘敬勇 朱创海 陈智斌 黄升政 谢武明 孙水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为了研究湿法除氟因素(液固比、时间、温度、溶液种类、溶液浓度)对二次铝灰湿法处理过程中氟化物浸出效率及底渣氟化物浸出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测定湿法浸出前后底渣及其浸出液氟化物含量,同时对二次铝灰原样及湿法处理后的... 为了研究湿法除氟因素(液固比、时间、温度、溶液种类、溶液浓度)对二次铝灰湿法处理过程中氟化物浸出效率及底渣氟化物浸出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测定湿法浸出前后底渣及其浸出液氟化物含量,同时对二次铝灰原样及湿法处理后的底渣进行XRD、SEM-EDS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浸出介质条件下,以上5种因素均对氟化物浸出效率产生影响,常温湿法浸出条件下,NaOH溶液碱浸去除氟化物效果优于去离子水。去离子水浸出氟化物的最佳工艺参数:液固比(体积质量比,mL/g,下同)为30、水解时间为4 h、水解温度为90℃,此时氟化物浸出率为12.98%。常温条件下NaOH溶液浸出氟化物的最佳工艺参数:液固比为10、NaOH溶液浓度为1.5 mol/L、水解时间为30 min,此时氟化物浸出率为65.85%。XRD表征结果反映出湿法处理后二次铝灰中Al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SEM-EDS表征结果反映出湿法处理后底渣中氟化物含量均相应减少,上述研究结果为二次铝灰湿法处理过程中氟化物去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湿法水解 氟化物 碱浸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添加剂降低厨余垃圾堆肥中NH_3和H_2S排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红玉 李国学 +2 位作者 袁京 臧冰 杨青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3-178,共6页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材料的添加降低了堆肥体系的pH值,明显降低了堆肥物料的损失率;从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和发芽率指数(germination index)来看,5个处理的堆肥产品均达到腐熟的要求;4种控制材料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减少了NH3和H2S的排放,但是减排机理不尽相同。总体来看FeCl3对NH3和H2S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NH3和H2S的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4.2%和52.0%。该研究结果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控制材料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垃圾 NH3 H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磨球效应制备超高强铁尾矿混凝土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丽 吴辉 +2 位作者 郭珍妮 郑永超 倪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以密云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利用梯级混磨产生的不同物料之间的微磨球效应,制备出了超高强铁尾矿混凝土。制品尾矿掺量达到70%,抗压强度达到109.13 MPa,抗折强度达到15.53 MPa,并具有良好的安定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 铁尾矿 梯级混磨 微磨球效应 超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煤矸石复合活化及其火山灰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海丽 杨飞华 +3 位作者 马保国 张杰 郝利炜 刘国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4,共7页
采用胶砂强度法研究了机械粉磨、煅烧、增钙煅烧及与化学活化剂复合对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活性的激发效果,并采用SEM,XRD,FTIR分析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煅烧温度对高铝煤矸石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活化效果的影响;以强度活性指数、火山灰效... 采用胶砂强度法研究了机械粉磨、煅烧、增钙煅烧及与化学活化剂复合对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活性的激发效果,并采用SEM,XRD,FTIR分析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煅烧温度对高铝煤矸石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活化效果的影响;以强度活性指数、火山灰效应贡献率为考察指标,分析了不同方式活化的高铝煤矸石的火山灰效应.结果表明:单纯机械粉磨对高铝煤矸石的活性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活化效果有限;煅烧对高铝煤矸石活性有明显的激发作用,其最佳煅烧温度为800℃,此时高铝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达126.5%,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44.7%;增钙煅烧可使其强度活性指数进一步提高到142.6%,火山灰效应贡献率提高到50.9%;在增钙煅烧基础上掺入0.6%(质量分数)的硫酸钠可使其28d抗压强度达到78.9MPa,强度活性指数达到157.0%,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到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煤矸石 复合活化 强度活性指数 火山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石渣铁尾矿为原料制备加气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长龙 刘世昌 +3 位作者 郑永超 杨建 崔孝炜 狄燕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378,共6页
为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本文以电石渣和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铝粉膏作为发气剂开展制备加气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探讨电石渣的粒度、掺量和静停养护温度对加气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当电石... 为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本文以电石渣和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铝粉膏作为发气剂开展制备加气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探讨电石渣的粒度、掺量和静停养护温度对加气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当电石渣比表面积为320 m2/kg,掺量为26%(质量百分数),静停养护温度为70℃时,可以制备出绝干密度为579 kg/m3,抗压强度为4.47 MPa加气混凝土制品。电石渣中Ca(OH)2溶于水后,放热量低,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生产的需求,需要提高外部静停养护温度,满足加气混凝土热值需要。XRD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加气混凝土中主要结晶相是0.9 nm托贝莫来石、1.1 nm托贝莫来石和1.4 nm托贝莫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铁尾矿 加气混凝土 托贝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H纳米晶核对矿物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坤 刘凤东 +3 位作者 杨飞华 吕民望 杨露 王发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52-2359,共8页
水泥中掺入大量矿物掺合料易造成其早期强度低、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本文研究了C-S-H晶核对含矿物掺合料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水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阐述了C-S-H晶核降低水化产物成核势垒的机理,并通过离子溶出与沉积探讨大掺... 水泥中掺入大量矿物掺合料易造成其早期强度低、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本文研究了C-S-H晶核对含矿物掺合料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水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阐述了C-S-H晶核降低水化产物成核势垒的机理,并通过离子溶出与沉积探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胶凝体系水化机理。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水化能力较弱,这是由于Ca^(2+)溶出受到制约,C_(3)S的水化反应缓慢;当加入晶核后,水泥中硅酸盐相溶解-结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使得矿物掺合料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活性接近纯水泥体系。研究表明,C-S-H晶核可解决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胶凝体系所带来的水化能力严重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C-S-H纳米晶核 成核势垒 水化性能 离子溶出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渣-脱硫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 被引量:19
20
作者 栗东平 平浩岩 +9 位作者 张凯帆 张苏花 荊牮霖 马锦涛 郑永超 翟玉新 刘枫 陈敬亮 李鑫 王长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58-2566,共9页
加速钢渣水化过程、胶凝活性激发对钢渣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复合激发剂,基于交叉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 加速钢渣水化过程、胶凝活性激发对钢渣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复合激发剂,基于交叉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l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并以此揭示复合胶凝材料协同优化的机理。复合胶凝材料配合比的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钢渣30%、矿渣60%、脱硫石膏10%,水灰比为0.5,28 d抗压强度为40.4 MPa,其他各项性能指标满足GB/T1346—2011要求。通过多项测试手段可以判断出,矿渣在脱硫石膏的激发作用下不断水解,缩短了水化诱导前期和延长了诱导期,提升早期水化反应程度,释放大量热量,生成了generates ettringite(AFt)和C—S—H凝胶。而浆体的pH值上升,促进钢渣水化反应,加速了浆体由液相反应转为固相反应,证明了各原料之间存在协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矿渣 复合胶凝材料 协同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