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DAC1与泌尿生殖系肿瘤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曾 廖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与包括泌尿生殖系肿瘤在内的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HDAC1,而目前针对HDAC与泌尿生殖系肿瘤形成、进展、转移相关具体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亦成为该相关领域的热点,相... 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与包括泌尿生殖系肿瘤在内的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HDAC1,而目前针对HDAC与泌尿生殖系肿瘤形成、进展、转移相关具体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亦成为该相关领域的热点,相信随着对HDAC(尤其是HDAC1)研究的深入,将为临床泌尿生殖系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泌尿生殖系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毅 肖英明 廖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1-552,共2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l'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我科在临床工作中诊治1例盆腔巨大SFT.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手术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原发性肾淋巴瘤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曾 廖洪 +5 位作者 谭政 毛顿 吴毅 肖英明 杨盛柯 钟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1-58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在临床上较罕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肾癌。该研究旨在总结并探讨PRL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诊治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981—2014年个案报道的61例PRL患者的临...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在临床上较罕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肾癌。该研究旨在总结并探讨PRL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诊治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981—2014年个案报道的61例PR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34例(55.7%),女性27例(44.3%),男女比例为1.3∶1.0,发病年龄为3~84岁,50~70岁为高发,平均年龄为52.3岁;单侧病变53例(86.9%),其中左肾34例(64.2%),右肾19例(35.8%),双侧病变8例(13.1%);45例(73.8%)出现腰痛,17例(27.9%)出现发热,8例(13.1%)出现血尿,2例(3.3%)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58例(95.1%),占绝大多数,其中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48例(82.8%),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TCL)5例(8.6%),未具体分类5例(8.6%),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最常见,为28例(58.3%),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只有1例(1.6%);47例(77.0%)接受过根治性肾切除手术,48例(78.7%)接受过化疗(其中14例为单纯化疗,34例为术后辅助化疗),9例(14.8%)接受过放疗;失访1例(1.6%),未提及预后情况3例(4.9%),34例(55.7%)病情稳定、存活,但有23例(37.7%)复发、进展,再治疗后,缓解稳定4例(6.6%),最终死亡19例(31.1%)。结论:PRL临床较罕见、易误诊、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淋巴瘤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伴骨转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曾 廖洪 +3 位作者 谭政 毛顿 吴毅 肖英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38-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确诊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第1天;泼尼松口服5 mg 每...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确诊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第1天;泼尼松口服5 mg 每天2次,第1~21天,21 d 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6~10个化疗周期。结果:28例患者随访26~94周,其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完全缓解9例(32.2%),部分缓解10例(35.7%),稳定6例(21.4%),进展3例(10.7%),总有效率为67.9%,tPSA 值降低稳定期平均为10.3个月,缓解和稳定患者的tPSA进展中位时间为32.9(11~79)周;骨痛缓解18例(85.7%),中位生存期达13.4个月;不良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3例,Ⅱ度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7例,过敏反应3例,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CRPC伴骨转移患者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治疗 多西紫杉醇 氯膦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精索粘液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毛顿 姜均建 +1 位作者 丁志 段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精索粘液 脂肪肉瘤 精索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患者术后护理
6
作者 何林嵘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对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阳性患者行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加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加强介入栓塞术后护理、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出血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特殊感染的控制,适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 对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阳性患者行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加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加强介入栓塞术后护理、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出血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特殊感染的控制,适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住院33d,切口I期愈合出院;出院后外院定期随访,经电话联系,未发现肿瘤转移,生活质量好。提示联合治疗与系统的精细护理,有利于提高效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癌 腹股沟转移 梅毒阳性 介入栓塞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