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熊琳(综述) 欧三桃(审校)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6-310,共5页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以骨骼肌质量下降、力量减弱、功能降低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随着肾功能减退,肌少症发病率进一步升高。肌少症不仅增加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增加死亡率...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以骨骼肌质量下降、力量减弱、功能降低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随着肾功能减退,肌少症发病率进一步升高。肌少症不仅增加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增加死亡率。本文主要就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肌少症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李昌艳 刘娟 +3 位作者 顾芳 唐明敏 胡晶晶 欧三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291-3296,共6页
背景临床上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脏病(DKD),DK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微量尿蛋白和肾功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中,室间隔(IVS)厚度与肾功能的关系已有文献证实,而左心室内壁(LVPW)厚... 背景临床上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脏病(DKD),DK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微量尿蛋白和肾功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中,室间隔(IVS)厚度与肾功能的关系已有文献证实,而左心室内壁(LVPW)厚度与肾功能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成为早期DK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截至2018-12-31,随访时间120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大量尿蛋白,即同时满足24 h尿蛋白>500 mg/d及GFR<50 ml/min两项纳入DKD组,其余纳入非DKD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DKD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IVS及LVPW厚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进展为DKD 48例(26.9%)。DKD组与非DKD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SUA)、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DKD组患者比较,D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收缩压、空腹血糖升高,LVPW厚度、IVS厚度增加,HDL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VS厚度[OR=4.577,95%CI(2.280,9.188)]、LVPW厚度[OR=3.805,95%CI(1.917,7.553)]是D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组(n=47)IVS增厚者、LVPW增厚者DKD发生率分别高于IVS正常者、LVPW正常者(P<0.05);非高血压组(n=131)IVS增厚者、LVPW增厚者DKD发生率分别高于IVS正常者、LVPW正常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VS、LVPW厚度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P<0.001),与GFR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IVS增厚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其临界值为12.5 mm,其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73.64%;而LVPW厚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其临界值为11.5 mm,其灵敏度为60.91%,特异度为67.27%。结论糖尿病病程长、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IVS及LVPW增厚与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相关,其中IVS及LVPW增厚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室间隔厚度 左室内壁厚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黄连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肖玉如 滕方元 +2 位作者 谭晓珍 郑宏庭 徐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5-843,共9页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本文综述了黄连素通过肠道菌群-炎症轴在干预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并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肠道菌群 炎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尹一帆(综述) 刘建(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成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热点,其可有效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肾高滤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成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热点,其可有效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肾高滤过状态、改善肾缺氧、降低蛋白尿、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降低血尿酸、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等。文章就SGLT-2抑制剂降糖特点、SGLT-2抑制剂对肾保护作用、SGLT-2抑制剂不良反应等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糖尿病肾病 肾保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吲哚酚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叶梅(综述) 欧三桃(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8-1232,共5页
硫酸吲哚酚(IS)是一种蛋白结合型肠源性尿毒症毒素,慢性肾病(CKD)患者的血清IS水平往往增高并随血液循环进入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引起肾脏、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 硫酸吲哚酚(IS)是一种蛋白结合型肠源性尿毒症毒素,慢性肾病(CKD)患者的血清IS水平往往增高并随血液循环进入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引起肾脏、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IS可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激活炎症反应、破坏钙化平衡等机制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文章从CKD患者的IS代谢,IS与血管钙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吲哚酚 慢性肾脏病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熊琳 朱婷婷 +3 位作者 张丽玲 陈跃 杨建波 欧三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大鼠血管钙化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CKD血管钙化组(18只)。钙化组予以腺嘌呤联合高磷饲料,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实验第2、4、6周末处死大鼠,留取主...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大鼠血管钙化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CKD血管钙化组(18只)。钙化组予以腺嘌呤联合高磷饲料,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实验第2、4、6周末处死大鼠,留取主动脉行Von Kossa染色和钙含量检测钙化程度,留取血、尿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骨代谢标志物:钙(Ca)、磷(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I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均未见黑色物质沉积,CKD血管钙化组随时间进展黑色物质沉积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CKD血管钙化组BUN、Scr、24 h-Upro、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Ca、1,25(OH)2D3、PTH、tPINP、β-CTX、TRACP-5b降低(P<0.05),P、Ca*P升高(P<0.05),BALP、OC升高(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血清Ca*P升高、PTH和TRACP-5b降低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主动脉钙化程度,将CKD血管钙化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钙化(2 W和4W)和重度钙化(6 W)两个亚组。与轻中度钙化组相比,重度钙化组BUN、Scr、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24 h-Upro升高(P>0.05);Ca、P、1,25(OH)2D3、tPINP、TRACP-5b升高(P>0.05),Ca*P、PTH、BALP、β-CTX升高(P<0.05),OC降低(P<0.05);进行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P升高和OC降低是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P、PTH、BALP、β-CTX水平与血管钙化程度呈正相关,OC与血管钙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CKD大鼠血管钙化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评估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判断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血管钙化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慢性肾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婷 毛海霞 +5 位作者 林佳如 朱婷婷 张丽玲 张冬梅 吴蔚桦 欧三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
目的探索自噬与CKD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噬在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5只)和腺嘌呤及高磷饮食诱导的模型组(CKD组,15只)。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中α-SMA、RUNX2、LC3B及Beclin-1蛋白表... 目的探索自噬与CKD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噬在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5只)和腺嘌呤及高磷饮食诱导的模型组(CKD组,15只)。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中α-SMA、RUNX2、LC3B及Beclin-1蛋白表达,新鲜主动脉做钙含量测定,进一步做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再构建β-GP诱导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ta smooth muscle cell,ASMC)钙化模型。电镜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LC3B蛋白。自噬抑制剂3-MA及激活剂RAP干预自噬后,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ASMC中α-SMA、RUNX2蛋白表达变化,茜素红染色及钙含量检测ASMC钙化情况。结果模型组成功建立CKD血管钙化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α-SMA蛋白表达下降,RUNX2、LC3B、Beclin-1蛋白表达及钙含量升高。Beclin-1及LC3B蛋白表达分别与主动脉钙含量及RUN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β-GP诱导ASMC自噬小体增加,LC3B荧光斑点增多,LC3BII蛋白表达增强(P<0.01)。RAP激活自噬后减少ASMC钙沉积及钙含量(P<0.05),减少RUNX2蛋白表达(P<0.05),促进α-SMA蛋白表达(P<0.05);3-MA抑制自噬后结果与之相反。结论CKD血管钙化同时存在自噬激活,自噬在CKD血管钙化中可能具有内源性保护作用,自噬有望成为CKD血管钙化新的治疗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血管钙化 动脉平滑肌细胞 自噬 成骨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固本口服液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国良 张春铭 林佳如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25-232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固本口服液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低剂量组)和观察组B(... 目的:探讨人参固本口服液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低剂量组)和观察组B(高剂量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初始剂量1.0mg/(kg·d),最大剂量60mg/d,尿蛋白转阴或每日最大剂量服用4周后减量,每周减少10%剂量,直至调至20mg/d,并在2个月后减量至10mg/d,以10mg/d维持至疗程结束。观察组A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每次餐前口服10mL,2次/d,1周后减量至1次/d,继续服用1周后减量,口服5mL/次,隔日顿服,并以此剂量维持至疗程结束。观察组B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每次餐前口服10mL,2次/d,1周后减量至1次/d,并以此剂量维持至疗程结束。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有明显差别,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97.22%,均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A和观察组B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的尿液蛋白指标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A、观察组B的尿液蛋白指标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观察组B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固本口服液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泼尼松单独治疗。但临床建议使用低剂量的人参固本口服液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人参固本口服液 泼尼松 临床研究 有效率 不良反应 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超越 耿蕾 +3 位作者 温向琼 高利超 甘林望 刘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登记管理的17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数据、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登记管理的17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数据、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入透时的基本信息、基线实验室指标、基线RDW及随访期内的平均RDW;Cox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及RDW能否预测老年MHD的全因死亡及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2例老年MHD患者,平均(66.3±6.1)岁,透析龄(27.3±15.3)个月,其中男性94例(54.6%),随访期内患者死亡37例,和生存组相比较,死亡组基线RDW、时间平均RDW、血PTH高、血C反应蛋白(CRP)、血脑钠肽(BNP)高(P<0.05),血白蛋白低(P<0.05)。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血白蛋白、血CRP、血BNP是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结果显示,RDW=14.75%是预测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最佳截点(P<0.01)。结论:高RDW是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滤过 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诱导慢性肾病大鼠模型中HIF-1α、RhoA、SOX9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海霞 康婷 +3 位作者 吴蔚桦 朱婷婷 张丽玲 欧三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7,135,共9页
目的 观察腺嘌呤诱导大鼠慢性肾病模型中HIF-1α、RhoA和SOX9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模型组(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3、6周处死大鼠。观察肾形态改变;分别检测大鼠肾功及2... 目的 观察腺嘌呤诱导大鼠慢性肾病模型中HIF-1α、RhoA和SOX9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模型组(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3、6周处死大鼠。观察肾形态改变;分别检测大鼠肾功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病理变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中HIF-1α、RhoA、SOX9、Col-I和α-SMA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大鼠肾HIF-1α、RhoA和SOX9和Col-I、α-SMA mRNA水平,分析HIF-1α、RhoA和SOX9表达程度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ELISA检测两组大鼠血清SOX9水平。结果 与Con组相比,CKD组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清BUN、Scr均明显增加(P<0.05);CKD组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见明显肾小管扩张及间质纤维化,且随时间进展加重;免疫组化及RT-PCR均提示CKD组HIF-1α、RhoA、SOX9蛋白及mRNA表达均增加;CKD组大鼠血清中SOX9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增加。相关性分析提示HIF-1α、RhoA、SOX9 mRNA表达与Col-I和α-SMA相关,且HIF-1α、RhoA、SOX9三者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中,存在HIF-1α、RhoA、SOX9的高表达,且可能与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血清SOX9的水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KD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HIF-1Α RHOA SOX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甘林望 李乾程 +4 位作者 高利超 刘琦 李莹 王玉洁 欧三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改善高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后将其进行两次分组,分组1:①对照组;②8.5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8.5 mmol/L DG组);③17 mmol... 目的探讨大蒜素改善高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后将其进行两次分组,分组1:①对照组;②8.5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8.5 mmol/L DG组);③17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17 mmol/L DG组);④34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34 mmol/L DG组);⑤68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68 mmol/L DG组)。其中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用8.5、17、34、68 mmol/L的D-葡萄糖诱导48 h。分组2:①对照组;②34 mmol/L D-葡萄糖诱导组(HG组);③34 mmol/L D-葡萄糖+低剂量大蒜素诱导组(AL-L组);④34 mmol/L D-葡萄糖+中剂量大蒜素诱导组(AL-M组);⑤34 mmol/L-葡萄糖+高剂量大蒜素诱导组(AL-H组);⑥34 mmol/L D-葡萄糖+JAK2抑制剂诱导组(JAK2组)。其中HG组用34 mmol/L的D-葡萄糖诱导48 h,AL-L组、AL-M组、AL-H组用34 mmol/L的D-葡萄糖预处理6 h后分别用10、20和40 ng/mL大蒜素诱导48 h,JAK2组加入1μmol/L AG490预处理6 h后用34 mmol/L的D-葡萄糖诱导48 h。ELISA检测HPMCs上清的IL-6、TNF-α和IL-1β的含量;CCK-8检测细胞增殖并观察形态;Western blot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α-SMA、MCP-1、p65、p-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组HPMCs的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形态表现异常,促进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α-SMA、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明显上调,抑制EMT发生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导致EMT的发生(P<0.01);而大蒜素能明显促进高糖诱导后的HPMCs增殖,恢复异常的细胞形态,调节与EMT发生的相关蛋白水平从而改善HPMCs的上皮间质转分化;与高糖诱导组相比,大蒜素处理组HPMCs的促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明显降低,促炎症蛋白p-p50和MCP1表达明显下调,表明大蒜素能改善EMT引起的炎症。结论大蒜素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EMT发生的标志蛋白、炎症信号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高糖诱导的EMT及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腹膜间皮细胞 EMT 大蒜素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RhoA、YAP在腺嘌呤诱发慢性肾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莉 何涛 +3 位作者 康婷 熊琳 朱婷婷 欧三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84,共9页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病模型中肾c-Myc、RhoA和YAP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模型组(CKD组,腺嘌呤灌胃诱导的CK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4、6、8周处死大鼠。检测两组大鼠肾功...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病模型中肾c-Myc、RhoA和YAP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模型组(CKD组,腺嘌呤灌胃诱导的CK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4、6、8周处死大鼠。检测两组大鼠肾功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病理改变并进行肾间质损伤程度评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情况并判断其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中c-Myc、RhoA和Y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大鼠肾c-Myc、RhoA、YAP和Vimentin、Col1、α-SMA mRNA水平,分析c-Myc、RhoA和YAP表达程度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CKD组大鼠各时间点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可见肾组织中肾小管明显扩张,天狼星红染色见肾间质内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免疫组化显示CKD组大鼠各时间点肾小管上c-Myc、RhoA、YAP和Col1、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RhoA、YAP mRNA水平与Col1 mRNA(r=0.927 P=0.001;r=0.988 P=0.001;r=0.745 P=0.013)和α-SMA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988;P=0.001;r=0.818;P=0.004;r=0.770 P=0.009)。此外,c-Myc和RhoA mRNA、RhoA和YAPmRNA之间也明显正相关(r=0.721 P=0.019;r=0.661 P=0.038)。结论在腺嘌呤诱发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中,c-Myc、RhoA和YAP呈现高表达且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C-MYC RHOA YAP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