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张萍
张淑兰
|
《当代职业教育》
|
2016 |
1
|
|
2
|
基于儿童视角的中班幼儿归属感培养探索 |
任厉丽
魏信雯
李玉蓉
|
《四川教育》
|
2017 |
1
|
|
3
|
与儿童结伴而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归属感培养的思与行 |
王填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4
|
解读幼儿行为支持幼儿游戏 |
唐莉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5
|
正确解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唐素梅
|
《四川教育》
|
2018 |
0 |
|
6
|
游戏指导不能"越位" |
李豫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7
|
角色游戏分享环节的组织策略 |
周玲
张淑兰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8
|
顺应“玩”的天性 |
陈娟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9
|
基于儿童视角的归属感培养案例分析 |
任厉丽
魏信雯
张小立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0
|
释放游戏的引领价值 |
熊妍雯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1
|
“毕加索的梦境”-儿童视角下的中班画展主题活动 |
郑董婉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2
|
户外游戏的支持策略 |
陈娟
张小立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3
|
在民间游戏中“生成”社会属性 |
杨莹鼓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4
|
教师妻杷自己变成“狨吝” |
李忠莉
胡悦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5
|
“我的计別和做主” |
郑董婉
付晖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6
|
低结构材料对游戏的影响 |
尹扬
梁婧
王琪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7
|
游戏与教育同源 |
夏兮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18
|
家园互动之主题沙龙初探 |
邹琴思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6 |
0 |
|
19
|
中班语言活动:熊爷爷的秘密 |
包丽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0 |
0 |
|
20
|
“被冷落”的提问 |
刘芳
|
《四川教育》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