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的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牟菊英 潘攀 +3 位作者 周述祥 赵皓艾 黄永强 唐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63-67,共5页
通过对四川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和对典型工程县的深入调查剖析,总结出了各地探索出的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12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经对这12种模式的效应、具体配置、例举的典型事例以及适用区域的介绍以提供给... 通过对四川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和对典型工程县的深入调查剖析,总结出了各地探索出的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12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经对这12种模式的效应、具体配置、例举的典型事例以及适用区域的介绍以提供给各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参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植被恢复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朱万泽 王金锡 +1 位作者 薛建辉 鄢武先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96-204,共9页
使用Li- 6 40 0光合测定系统 ,对四川桤木 (Alnuscrematogyme)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结果表明 :( 1 )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 (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生长中期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型 ,高峰值出现在 ... 使用Li- 6 40 0光合测定系统 ,对四川桤木 (Alnuscrematogyme)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结果表明 :( 1 )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 (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生长中期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型 ,高峰值出现在 1日中的 9∶0 0和 1 5∶0 0 ,分别为 1 3.73μmol/m2 ·s和 1 6 .0 3μmol/m2 ·s ;生长初期和末期为单峰曲线型 .不同部位叶片的Pn大小为 :中部叶 >顶部叶 >基部叶 ,其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亦不相同 ,中部叶Pn 1年有两个峰值 ,第一峰值出现在 6月 ,为 1 9.3μmol/m2 ·s,第二峰值出现在 9月 ,为 1 8.95μmol/m2 ·s;顶部叶和基部叶Pn年变化为单峰曲线型 .( 2 )叶片光补偿点为 2 4 .36~ 52 .1 6 μmol/m2 ·s ,光饱和点 >1 0 0 0 μmol/m2 ·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 0 .0 2 95~ 0 .0 4 94 ,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效率 .( 3)叶片CO2 补偿点为 6 0 .86~ 84 .73μ·mol/mol,CO2 饱和点在80 0 μmol/mol左右 ,羧化效率为 0 .0 32 1 9~ 0 .0 4 776 ,表明四川桤木属C3 型植物 .( 4 )相关分析表明 :叶片Pn与Cond ,Ci,Trmmol,Tair,Tleaf,RH和PAR均有着显著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桤木 光合生理特性 生理生态因子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成 孙治宇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 5种 ,区系组成以喜马拉雅 -横断山区特有种属为主 。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繁殖习性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背景下内江市竹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陈佑才 段丹 +4 位作者 张如义 苏圣淞 莫开林 唐仕姗 冯玉龙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3期157-161,共5页
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经济贡献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竹产业是内江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打造... 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经济贡献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竹产业是内江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双碳”战略、“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内江市竹产业也应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实现新的飞跃,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通过综合梳理了内江市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竹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基地建设、组织经营、科技支撑、产业集群、品牌效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内江市林农科学经营竹林、提高竹林固碳水平、增加竹农经济收入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内江市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提质增效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四川省内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冷杉针叶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6
5
作者 李振新 郑华 +3 位作者 欧阳志云 王效科 刘兴良 宿以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5-1021,共7页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林下穿透雨的水文学及生态学意义一直是生态水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但是关于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四川西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岷江冷杉林下穿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岷江冷杉针叶林下布设...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林下穿透雨的水文学及生态学意义一直是生态水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但是关于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四川西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岷江冷杉林下穿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岷江冷杉针叶林下布设了 8个雨量筒用以测量林下穿透雨 ,对两年共 35次降雨的穿透雨研究结果表明 ,林下各观测点的穿透雨率同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逻辑斯谛曲线方程较好地模拟 ,与传统的对数方程模拟相比 ,前者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后者 ,而且用逻辑斯谛方程进行模拟时 ,方程中的各参数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此外 ,研究发现林下各点的穿透雨率具有显著的差异 ,位点 4下的穿透雨存在着明显的聚集效应 ,此处的平均穿透雨率达到了 10 3.2 %。对林下 8个点穿透雨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林下位点 4和位点 8的穿透雨特征与其余 6个点的穿透雨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对影响岷江冷杉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表明 ,观测点上方的冠层覆盖度、枝叶层厚度与降雨量之间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但其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观测点到树干的距离与林下的穿透雨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地用二次多项式方程模拟 ,方程的相关程度很高 (R=0 .94 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穿透雨 空间分布 岷江冷杉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义弘 柴一新 慕长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合理和有效的发展水曲柳这一珍贵树种,在综述有关水曲柳的生态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反应了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包括水曲柳的分布、适生立地、物候、生长、光合、生产力、生物量、天然更新和混交效应等。综合这些成果认为:发... 为了合理和有效的发展水曲柳这一珍贵树种,在综述有关水曲柳的生态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反应了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包括水曲柳的分布、适生立地、物候、生长、光合、生产力、生物量、天然更新和混交效应等。综合这些成果认为:发展水曲柳应考虑分布区、限制因子和立地等重要的生态学问题。从水曲柳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林学特性考虑,应采用多种途径,如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发展该树种。在人工更新中,为避免或减轻霜冻危害,并发挥混交增益作用,经试验证明,宜与落叶松里带、块状混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生态学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地区针叶林及亚高山灌丛对降雨的雨滴谱及能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振新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郑华 姜立军 刘兴良 宿以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5-129,133,共6页
在运用色斑法研究岷江冷杉及川滇高山栎灌丛林下的雨滴滴谱及降雨动能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述两个生态系统林冠雨谱特征及降雨动能削减特征,比较了3种雨滴终速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生态系统树冠层对降雨动能的改变作用有一定差... 在运用色斑法研究岷江冷杉及川滇高山栎灌丛林下的雨滴滴谱及降雨动能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述两个生态系统林冠雨谱特征及降雨动能削减特征,比较了3种雨滴终速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生态系统树冠层对降雨动能的改变作用有一定差异,灌丛林下的降雨动能一般小于林外降雨动能,而且雨强增大时灌从对动能的削减作用更加明显一些;但针叶林下的降雨动能却显著高于林外降雨动能,雨强增大时林下的降雨动能比有下降的趋势。在计算雨滴终速时,比较好的计算方法为Beard经验公式法,沙玉清公式(及修正的牛顿公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地区 针叶林 亚高山灌丛 降雨 雨滴谱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杜晋城 代仕高 +4 位作者 王泽亮 李德荣 马文宝 陈炙 罗成荣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了全面了解花椒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四川省冕宁县选育认定的灵山正路椒为材料,在冕宁县1800、2000、2200、2400、2600、2800m6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花椒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四川省冕宁县选育认定的灵山正路椒为材料,在冕宁县1800、2000、2200、2400、2600、2800m6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物候期随海拔的升高而向后延迟:品质、产量在海拔1800~2600m范围内与高度呈正相关,之后降低;经济效益在海拔1800、2000m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灵山正路椒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杜晋城 李丕军 +3 位作者 辜云杰 王泽亮 邢文曦 郑崇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以完全花比例大、座果率高的‘阿贝基娜’与完全花比例小、座果率低的‘卡琳’2个品种的油橄榄为材料,研究油橄榄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GA_3、ABA、总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AA含量在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 以完全花比例大、座果率高的‘阿贝基娜’与完全花比例小、座果率低的‘卡琳’2个品种的油橄榄为材料,研究油橄榄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GA_3、ABA、总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AA含量在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在开花前又呈上升趋势;GA_3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ABA在油橄榄花芽分化过程中未检测出;C/N在分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花芽分化 激素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刚 殷浩 +5 位作者 佟万红 黄盖群 王丽 危玲 郑继川 夏庆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79,共6页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Morus alba)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Morus alba)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2水平(N2P2K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含量。模拟的肥料效应函数表明,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kg.hm-2,推荐施肥指标为N 286.11kg.hm-2、P2O595.22kg.hm-2、K2O 159.62kg.hm-2。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产量 平衡施肥 施肥效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桉树抗寒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庄国庆 胡天宇 +3 位作者 郭洪英 刘均利 陈炙 杨晓蓉 《桉树科技》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来自不同种源地的6个不同种共13个桉树样品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电导率法测定它们的最低半致死温度,同时也测定了MDA、总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增加,所有样本MD... 对来自不同种源地的6个不同种共13个桉树样品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电导率法测定它们的最低半致死温度,同时也测定了MDA、总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增加,所有样本MDA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增加,赤桉增幅最大,铁木桉最小。样本MDA增加的幅度与样本抗寒能力呈负相关,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幅度则与其抗寒能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差的样本叶绿素和淀粉含量在胁迫期呈下降趋势,而在抗寒能力较强的样本中,二者与对照比较变化并不明显。通过比较各项指标发现,不仅不同种桉树的抗寒性能有显著差异,不同种源来源的同一种桉树在抗寒性能上也存在较明显差异。测试的13个不同种源地的桉树抗寒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铁木桉(种源号:151199)>巨桉实生苗>巨桉EG5(组培苗)>迪恩桉(种源号:14521)>邓恩桉(种源号:15967)>邓恩桉(种源号:14113)>邓恩桉(种源号:15956)>邓恩桉(种源号:14452)>卵叶桉(种源号:17285)>卵叶桉(种源号:13745)>边沁桉(种源号:88080)>赤桉(种源号:11911)>赤桉(种源号:15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法 桉树 渗透调节物质 抗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低效林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晋城 王泽亮 +4 位作者 郭洪英 靳伟 李欣欣 杨勇智 慕长龙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17,共5页
【目的】为给油橄榄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阿贝基娜为试材,通过对低效园与高产园土壤养分的调查、油橄榄叶片中各营养元素的检测,找出了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再选择生长势弱且挂果较少的样树,对其... 【目的】为给油橄榄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阿贝基娜为试材,通过对低效园与高产园土壤养分的调查、油橄榄叶片中各营养元素的检测,找出了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再选择生长势弱且挂果较少的样树,对其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进行施肥试验,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橄榄树势、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结果】养分调查中,低效园与高产园的效益差别受到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高产园区油橄榄叶片中N、P、K、Ca、Zn、Fe的含量均高于低效园的;其中,N含量未达到国外标准,P、K含量符合国外标准,而Ca、Zn、Fe含量均高于国外标准。施肥试验中,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促进了油橄榄的树高生长;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4%、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增加油橄榄叶片长度和百叶质量;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显著提高油橄榄坐果率,总体效果随水溶肥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结论】Ca、Zn、Fe这3种微量元素均非金堂地区油橄榄生长及产量增加的关键营养元素,而N、P、K这3种大量元素特别是N元素才是限制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施用有机肥加水溶肥有利于油橄榄树体、叶片、果实的生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关键营养元素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殷浩 王丽 +4 位作者 佟万红 黄盖群 危玲 郑继川 刘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也随之增加,在氮240.0 kg.hm-2,磷84.0 kg.hm-2,钾120.0 kg.hm-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质量分数。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 kg.hm-2,推荐施肥指标氮为286.1 kg.hm-2,五氧化二磷为95.2 kg.hm-2,氧化钾为159.6 kg.hm-2。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产量 平衡施肥 施肥效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鼠害防治指标补充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少英 冉江洪 +4 位作者 赵定全 余明忠 王应明 王龙清 朱子良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6,共4页
通过主害期对目标鼠种和危害率的相关关系研究,提出了杉木、柳杉和油松的防治指标。在不同林龄分别是:1年~3年时目标鼠种鼠密度为1.70、2.40和1.74;4年~6年时为0.94、1.3和0.62。
关键词 人工林 防治指标 鼠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洪波 张茂祥 阮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3-1884,共2页
探讨从廉价的玉米芯中制备高丰度的膳食纤维。根据重量法对玉米芯粉末样品进行处理,将提取物用GB12349蛳1990方法即中性洗涤剂法测定成品膳食纤维含量(TDF),且对影响玉米芯膳食纤维提取的各因素进行讨论,并将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面包... 探讨从廉价的玉米芯中制备高丰度的膳食纤维。根据重量法对玉米芯粉末样品进行处理,将提取物用GB12349蛳1990方法即中性洗涤剂法测定成品膳食纤维含量(TDF),且对影响玉米芯膳食纤维提取的各因素进行讨论,并将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面包中进行感官方面的评定。结果表明:2%酸沸煮40min,1.5%碱沸煮60min,热水洗涤温度为95℃时,玉米芯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可达37.86%。将这种膳食纤维以5%的量加入面包中,既提高了其营养品质,又不会使其风味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膳食纤维 提取 面包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蒲春林 万军 +1 位作者 刘世彬 陆涛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3期60-62,共3页
概述了曼地亚红豆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总结了该树种的扦插育苗、移栽、造林的技术要领,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繁殖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柳成益 唐平 +4 位作者 兰海 韩灯 林强 蒋祺 孙克燕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1-24,共4页
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3种宿主植物幼苗,研究幼苗形成菌根后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印度块菌形成菌根后对3种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对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明显,对生物量增加... 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3种宿主植物幼苗,研究幼苗形成菌根后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印度块菌形成菌根后对3种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对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明显,对生物量增加的促进效果也较明显.不同宿主植物促生效果不同,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接种 菌根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黑星病防治技术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良琼 徐学勤 +4 位作者 李映平 耿大洪 张金荣 涂刚 李学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58-60,共3页
本文对安岳柠檬黑星病病原、初侵染时间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确定该病防治时间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柠檬黑星病防治技术和药剂进行了筛选,并筛选出了L(自配药剂,主要成分代森锰锌,三唑酮)、B(百果灵)、XD(仙生与大生的组合)等三种... 本文对安岳柠檬黑星病病原、初侵染时间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确定该病防治时间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柠檬黑星病防治技术和药剂进行了筛选,并筛选出了L(自配药剂,主要成分代森锰锌,三唑酮)、B(百果灵)、XD(仙生与大生的组合)等三种可供生产中轮换使用的药剂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黑星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斑锦蛇生境适宜性关键因子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干少雄 丁利 +2 位作者 杨洪忠 周材权 赵康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研究根据天全县横斑锦蛇极小种群资源调查,结合现有横斑锦蛇发现点的生境条件,研究和分析横斑锦蛇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横斑锦蛇种群保护和扩大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关键词 横斑锦蛇(Euprepiophis perlacer) 生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桤木薪炭林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
20
作者 覃志刚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8,33,共6页
本文对桤木人工薪炭林群落学特征做了分析,桤木薪炭林是人工造林配置的树种,故群落简单。对估测桤木人工薪炭林乔木层生物量建立了多个数学模型,选用W_(树干)=147.1914D^(2.0616)、W_(枝条)=37.5577D^(2.3962)、W_(叶)=31.0578(D^2H)^(0... 本文对桤木人工薪炭林群落学特征做了分析,桤木薪炭林是人工造林配置的树种,故群落简单。对估测桤木人工薪炭林乔木层生物量建立了多个数学模型,选用W_(树干)=147.1914D^(2.0616)、W_(枝条)=37.5577D^(2.3962)、W_(叶)=31.0578(D^2H)^(0.7776)和W_(地上部分)=258.6222D^(2.0622)幂函数方程,分别获得各器官的生物量,树干重8895.720kg/ha,枝条重3657.651kg/ha,叶重3345.324kg/ha,乔木层地上部分总重量15898.696kg/ha。对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采用收割法测定,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为2265kg/ha,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为459kg/ha。所以桤木人工薪炭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8622.696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薪炭林 群落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