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响凉山州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服务对策
- 1
-
-
作者
尤月
郑自君
-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305-307,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202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2024YFTX0016)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YJXMS202210)
凉山州2023年度科技计划项目(23ZDYF0182)。
-
文摘
受全球气候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地形地貌的影响,凉山州气象灾害频发、多发,对凉山州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分析了凉山州常见的干旱、雷暴、大风、大雪、暴雨、冰雹的时空分布规律、出现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对策,旨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完善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
关键词
凉山州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凉山州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特征变化研究
- 2
-
-
作者
王川云
-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3期96-98,共3页
-
基金
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科研项目(凉气函[2023]2号)。
-
文摘
本研究利用2018—2024年凉山州下辖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数据,比较分析了该时间段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的年际及月际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1)暴雨预警年均发布量呈持续递增趋势,2024年增长迅速,共发布617条,93.8%的预警集中在6—9月;(2)分级预警机制方面,与2018—2023年相比,2024年黄色预警信号的首发占比下降28.8个百分点,更新占比增加31.70个百分点;橙色预警信号的首发增加至65.3%,红色预警信号在2024年首次出现首发;(3)2018—2023年,凉山州暴雨预警信号总发布数量呈分散性分布态势,2024年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格局。为提升预警发布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出加强对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的学习和科普宣传,构建5G-GIS智能推送系统等建议。
-
关键词
暴雨
预警信号
分级预警
空间分布
-
Keywords
heavy rain
warning signal
tiered war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金沙江下游局地大气边界层风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秦剑
赵刚
陈艳
綦正信
朱保林
刘瑜
-
机构
云南省气象局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云南省气候中心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
基金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08年<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及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局地气候环境本底监测与分析>[JS(07)064]项目资助
-
文摘
利用2008年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及向家坝水电站库区获得GPS低空探空资料以及同步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坝区从地面开始到大气边界层2000 m高度四季不同高度的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春季溪洛渡坝区大气边界层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1 500 m高度层以下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大,是四个季节中地面静风、小风出现频率的最大值;(2)夏季地面静风、小风出现频率为四个季节中最小,夏季大气边界层中低层主要盛行西风和西北偏西风;(3)秋季溪洛渡坝区大气边界层中低层主要盛行偏西风,到高层则逐渐转变为偏北风;(4)冬季溪洛渡坝区大气边界层低空盛行以西风和西北偏西风为主导的偏西风;中高层主要风向是西风、西南偏西风、东风和东北偏东风:(5)溪洛渡坝区秋、冬季大气边界层西风、东北偏北风、东北偏东风风速最大值均出现在2000 m高度层。
-
关键词
溪洛渡坝区
向家坝库区
大气边界层
水电站
GPS探空
风场变化特征
-
Keywords
Xiluodu Dam, Xiangjiaba Reservoir Area,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hydropower station,GPS sounding, variation features of wind field
-
分类号
P4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白鹤滩电站大坝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
- 4
-
-
作者
王川云
罗绍艳
黄霞
马顾夏
-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四川省昭觉县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
文摘
为服务农业生产及水资源管理,本文基于白鹤滩电站大坝左岸(Ⅰ站)、右岸(Ⅱ站)自动气象观测站2012年1月—2022年12月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从降水量、降水频次两个方面对白鹤滩电站汛期5—10月降水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鹤滩大坝白天降水量、降水频次明显少于夜间。夜间降水量占80%左右、降水频次占70%,下半夜降水量、降水频次均多于上半夜,最多降水量时次出现在Ⅱ站4时;白天降水量占20%左右、降水频次占30%,下午降水量、降水频次均少于上午,最少降水频次出现在Ⅰ站15时;7月、9月白天(尤其是上午)相对降水频次较高。这种“夜雨”特征对当地农业活动安排、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库农业灌溉调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白鹤滩电站大坝
降水量
降水频次
日变化
农业生产
-
Keywords
dam of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frequency
daily vari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分类号
S16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凉山州泥石流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罗忠新
-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27-29,共3页
-
文摘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凉山州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尤其是气象成因,最后提出防治泥石流的对策,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
原因
防治
-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