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内江市1037名青少年错畸形与正畸治疗意识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兵 陈扬熙 +3 位作者 刘伟 张启惠 刘文修 邱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四川省内江市1037名青少年错畸形与正畸治疗意识的调查报告陈兵陈扬熙刘伟张启惠刘文修邱阳错畸形是口腔三大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国内有关患者对正畸治疗认识和要求度的调查及城乡差异的调查尚少见报道。... 四川省内江市1037名青少年错畸形与正畸治疗意识的调查报告陈兵陈扬熙刘伟张启惠刘文修邱阳错畸形是口腔三大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国内有关患者对正畸治疗认识和要求度的调查及城乡差异的调查尚少见报道。为了解我市城乡青少年错情况及正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错HE 正畸治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多参数MRI结合直方图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2
作者 郑成凤 邢森 +3 位作者 刘兴华 曾文兵 向绍鑫 马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3-729,共7页
目的 评估超高场5.0T MRI结合多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5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63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5.0T MRI数据,其中前列腺癌31例、良... 目的 评估超高场5.0T MRI结合多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5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63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5.0T MRI数据,其中前列腺癌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MRI序列包括T2WI、T1WI、扩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和T2 mapping,计算表观扩散系数、真性扩散系数、伪扩散系数、灌注分数和T2 mapping影像指标的直方图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前列腺癌的表观扩散系数、真性扩散系数、伪扩散系数、灌注分数和T2 mapping的多个直方图特征第1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均值、中位数和最小值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36~-3.368,P<0.05),其中表观扩散系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T2 mapping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8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7%和96.87%。结论5.0T MRI多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超高场强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楠 谢晓阳 +2 位作者 陈科 李季 易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急诊外科治疗 ,评价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手术的 11例气管支气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病人急诊剖胸行气管支气管修补术 ,术后并发左下肺不张 2例 ,经气管插管吸痰及正压通气治愈...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急诊外科治疗 ,评价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手术的 11例气管支气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病人急诊剖胸行气管支气管修补术 ,术后并发左下肺不张 2例 ,经气管插管吸痰及正压通气治愈 ,1例发生右膈下脓肿 ,经剖腹探查引流治愈。全组无死亡 ,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及狭窄发生。结论 :急诊剖胸气管支气管修补术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损伤的重要方法 ,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气管支气管损伤 急诊气管支气管修补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双侧输卵管近端梗阻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雪梅 周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首先对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行美蓝通液,进一步了解输卵管梗阻情况,再在腹腔镜监视下对近端梗阻的输卵管行宫腔镜下导丝治...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首先对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行美蓝通液,进一步了解输卵管梗阻情况,再在腹腔镜监视下对近端梗阻的输卵管行宫腔镜下导丝治疗。结果65例双侧近端输卵管梗阻者中58例双侧输卵管获通,术后再通率89.23%,其中48例坚持治疗,3月后42例输卵管通畅,再通率87.50%,妊娠23例,妊娠率35.38%。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导丝 输卵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盛云建 陈炘 邓存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mRNA几乎无表达,NF-κ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κ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TLR4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κB蛋白、TLR4蛋白、KCsTLR4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TLR4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慢性病 TOLL样受体4 四氯化碳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力灌肠诊断与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附177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代新学 陈天武 +1 位作者 姜正全 张若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适应证和操作要点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177例 ,行腹部摄片、空气压力灌肠诊断与整复 ,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剖腹探查 ,回顾分析空气压力灌肠的指征和操作要点。结果 :( 1)腹...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适应证和操作要点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177例 ,行腹部摄片、空气压力灌肠诊断与整复 ,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剖腹探查 ,回顾分析空气压力灌肠的指征和操作要点。结果 :( 1)腹部平片 :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 11例 ,未出现者 16 6例 ;( 2 )空气压力灌肠的X线征象 :杯口状软组织块 16 1例 ,无软组织块 16例 ,杯口状软组织块合并钳状、球状、息肉状、分叶状影分别为 31例、19例、6例、11例 ;( 3)整复成功16 1例 ,未成功 16例。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 ,在适应证范围内 ,应首选空气压力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灌肠 诊断 治疗 小儿 急性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代新学 姜正全 +2 位作者 陈天武 游海燕 任超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86-688,共3页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arterial venous shunts,AVS)并不少见,介入治疗初期曾视为栓塞治疗的禁忌,部分患者因此而丧失治疗机会。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05年9月217例经皮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34例原...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arterial venous shunts,AVS)并不少见,介入治疗初期曾视为栓塞治疗的禁忌,部分患者因此而丧失治疗机会。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05年9月217例经皮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3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或(和)肝静脉分流,其临床特点、DSA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与单纯原发性肝癌有了较大差别,现予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门脉分流 原发性肝癌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兴华 刘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伤后早期使用机械通气(48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48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伤后早期使用机械通气(48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48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A组在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对青春期大鼠睾丸生精细胞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天兵 苟欣 +2 位作者 高斌 余周 吴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探索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机理。方法: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分别于术后30天、6...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探索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机理。方法: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分别于术后30天、60天处死、取左侧睾丸,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HIF-1α和VEGF在VC组左侧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G),随着精索静脉时间延长,HIF-1α、VEGF表达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可以改变青春期大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生精细胞 HIF-1Α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智强 杨鲜 +2 位作者 王涛 祝慧凤 万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地黄梓醇不同给药方式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分别以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灌胃给药对大鼠给药,给药后通过HPLC测定血浆浓度,绘制浓度曲线,通过DAS 3.5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梓醇的肌肉注射和灌胃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9%和72%,... 目的:研究地黄梓醇不同给药方式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分别以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灌胃给药对大鼠给药,给药后通过HPLC测定血浆浓度,绘制浓度曲线,通过DAS 3.5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梓醇的肌肉注射和灌胃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9%和72%,半衰期分别为1.4h和0.8h.结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表明,梓醇在灌胃,肌注2种给药途径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为肌注大于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不同给药方式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及其药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志伟 蒋维国 +1 位作者 廖常贵 叶会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采取易行实用的预防对策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因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而分离出的 193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采取易行实用的预防对策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因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而分离出的 193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分离出 193株病原菌中 ,革兰阴性杆菌 118株 (6 1.1% ) ,革兰阳性球菌 4 9株 (2 5 .3% ) ,真菌 2 6株 (13.5 % )。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35 .8% )、白念珠菌 (10 .9% )、粪肠球菌 (9.3% )、肺炎克雷伯菌 (8.3% )、铜绿假单胞菌 (5 .7% )和表皮葡萄球菌 (5 .7% )。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除真菌外的大多数病原菌出现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派酮 舒巴坦、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16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 ,产酶率 2 3.2 %。结论 :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 ,其次为白念珠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合理使用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及抗生素对有效控制泌尿系感染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 泌尿道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和核受体辅阻遏子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燕 王琴 +3 位作者 唐利 陈枫 史小玲 李宗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组织芯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RC-1)和核受体辅阻遏子(NCoR)的表达,观察SRC-1、NCoR与ER、PR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组织芯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RC-1)和核受体辅阻遏子(NCoR)的表达,观察SRC-1、NCoR与ER、PR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和15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非瘤区对照子宫内膜组织(对照内膜组)中ER、PR、SRC-1和NCoR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IOD),及两组子宫内膜组织的增殖期和分泌期的IO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ER、PR在异位内膜组中的IOD值显著低于对照内膜组(P<0.05);SRC-1在异位内膜组中IOD值明显高于对照内膜组(P<0.05);NCoR在异位内膜组中IOD值明显低于对照内膜组(P<0.05);异位内膜组中SRC-1、NCoR、ER和PR的IOD值增殖期和分泌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内膜组中SRC-1、NCoR、ER和PR的IOD值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低表达的ER存在时,SRC-1在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低表达的PR可能降低NCoR的表达,SRC和NCoR可能导致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增生活性增高,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种植和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 核受体辅阻遏子 子宫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CT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希奎 姜正全 +1 位作者 唐贵超 李晓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肿瘤 多形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小艳 杨勇 +6 位作者 张旭 钟玉全 陈希奎 王康 唐贵超 林德智 郭传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27-3831,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否是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高危人群。方法连续纳入2011-01-01至2015-01-30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曾行冠状动脉CT造影并且3个月内曾行腹部CT的患者,记录基线资料、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及影像...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否是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高危人群。方法连续纳入2011-01-01至2015-01-30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曾行冠状动脉CT造影并且3个月内曾行腹部CT的患者,记录基线资料、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指标分为NAFLD组与非NAFLD组,根据2016美国冠状动脉CT专家共识分析冠状动脉,判断有无易损斑块,记录易损斑块的数量和狭窄评分。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有603例,其中NAFLD组124例,非NAFLD组479例,185(30.7%)例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有易损斑块。NAFLD组易损斑块的比例高于非NAFLD组(46.0%比26.7%,P<0.001);NAFLD组有≥2个易损斑块的患者比例高于非NAFLD组(12.9%比5.4%,P=0.004);NAFLD组狭窄≥50%的易损斑块比例高于非NAFLD组(29.0%比1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OR(95%CI)=2.12(1.37,3.26),P=0.001)]。结论 NAFLD患者是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易损斑块 冠状动脉CT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讨 被引量:179
15
作者 申恒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9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93例孕妇中有38例行阴道试产,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9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93例孕妇中有38例行阴道试产,试产率为40.86%,试产成功率84.21%(32/38),再次剖宫产率65.59%(61/93),子宫破裂发生率1.08%(1/93)。阴道分娩组的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褥病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给予阴道试产机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矫治后的髁突和下颌位置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敖同江 袁小平 +1 位作者 杨四维 黄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39-442,445,共5页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后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患有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前方牵引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患...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后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患有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前方牵引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矫治后的鞍角、Y轴角、下颌平面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颌凸角、髁顶点Co到y轴的距离等明显增大,面角、上下齿槽座角、髁顶点Co到x轴的距离、颏前点Pog到y轴的距离等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通过正畸治疗后,下颌骨的生长可受到一定抑制,有效改善了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状况,髁突点向后上移位,下颌的位置会发生明显的后移,并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 正畸治疗 髁突 下颌骨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伟 王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9 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MA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以及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并选取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人员... 目的:探讨9 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MA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以及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并选取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人员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行9 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组研究对象之间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A组糖尿病病程显著短于MA组,MA组显著短于MAA组(P<0.05);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Alc均显著低于3组糖尿病患者,同时MAA组显著高于MA组,MA组显著高于NA组(P<0.05)。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Scr及GFR均显著优于3组糖尿病患者;3组糖尿病患者中,Scr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0.186,P=0.008)。结论:9 9mTc-DTPA肾动态显像GFR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状态,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或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黏液性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瑜 代燕波 +2 位作者 吴欢 郭鹏 刘清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44~57岁,平均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腹胀。肿瘤最大...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44~57岁,平均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腹胀。肿瘤最大径8~17 cm,平均13 cm。2例为双侧,2例为单侧,均呈囊实性,囊内壁可见乳头状赘生物并含黏稠液体。镜下见肿瘤由浆液性上皮、子宫颈管黏液性上皮及透明细胞混合组成以复杂的乳头为主伴腺样、筛状或实性结构,间质及腺腔内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R(4/4)、PR(3/4)、CK7(4/4)、PAX8(4/4)、p16(3/4)、vimentin(4/4)、CEA(2/4)均阳性,p53呈突变型阳性,CK20、CDX2、HNF1β、WT-1均阴性。PAS染色及DPAS染色均阳性。TNM/FIGO分期:ⅠA期2例,ⅠB期1例,ⅠC期1例。随访9~42个月,1例术后22个月死亡,3例无复发。结论卵巢浆黏液性癌有其独特临床病理特征,需与卵巢其他上皮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黏液性癌 囊实性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罗库溴铵对注射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红霞 青春霞 颜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4-1125,共2页
罗库溴铵是一种中长效、起效迅速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手术中。但是在患者清醒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会引起明显的皮肤烧灼感、疼痛及缩肢反应,各类文献报道注射痛的发生率可达50%~80%。即使在患者意识消失的情... 罗库溴铵是一种中长效、起效迅速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手术中。但是在患者清醒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会引起明显的皮肤烧灼感、疼痛及缩肢反应,各类文献报道注射痛的发生率可达50%~80%。即使在患者意识消失的情况下给药,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注药侧肢体的移动或全身抖动。注射痛及缩肢反应可能会引发注射部位静脉套管的移位甚至脱出,对保障患者舒适不利,同时也限制了罗库溴铵的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利多卡因混合罗库溴铵的稀释液的方法,观察其减轻注射痛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利多卡因 注射痛 非去极化肌松药 复合 浓度 临床效果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整复术后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良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腭裂 整复术 手术后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