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酥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静 邓菲 +2 位作者 张萍 张允 段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0-343,353,共5页
目的研究蟾酥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蟾酥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技术观察蟾酥对细胞核型的影响,并用流式双染法检测其凋亡情况;采用Rhodamine 123染色法在流... 目的研究蟾酥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蟾酥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技术观察蟾酥对细胞核型的影响,并用流式双染法检测其凋亡情况;采用Rhodamine 123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蟾酥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利用凋亡因子caspase 8/9/3的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然后检测蟾酥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发现,蟾酥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蟾酥能够明显引起细胞核皱缩,并形成凋亡小体。20μg/m L蟾酥处理24 h后导致56.4%的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51.9%。Caspase 9和caspase 3的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相比单独蟾酥处理的细胞,明显引起细胞活性的上升。结论蟾酥能明显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凋亡机制与诱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活化caspase 9/3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凋亡 肝癌 HEP G2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CASPASE 8/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通过Snail诱导肺癌EMT及促进其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行仁 白义凤 +2 位作者 梁良 冯静 邓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目的:探讨miR-34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miR-34a在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q PCR检测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情况;使用miR-34a-mimic和miR-34a-inhibitor过表达和沉默miR-34a,q PCR检测沉默和过表... 目的:探讨miR-34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miR-34a在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q PCR检测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情况;使用miR-34a-mimic和miR-34a-inhibitor过表达和沉默miR-34a,q PCR检测沉默和过表达效果;Western blot检测沉默和过表达miR-34a后Snail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4a与Snail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miR-34a表达明显降低;且晚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miR-34a表达明显较早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低;miR-34a-mimic和miR-34a-inhibitor可以有效抑制和过表达miR-34a的表达;miR-34a能与Snail的3'UTR特异性结合;miR-34a可以调控肺癌H1650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过表达miR-34a上调E-Cadherin,同时下调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沉默miR-34a则相反。结论:miR-34a在肺癌中表达明显降低,且跟肺癌分期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密切相关,同时miR-34a可以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调节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E-CADHERIN TRANSWELL SN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醇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行仁 白义凤 +2 位作者 梁良 冯静 邓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紫苏醇(Perillyl alcohol,PA)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机制,并阐明其对肿瘤血管生成信号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A和厄洛替尼加入到A549细胞中,利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MTT)法测定药物组对A... 目的:探讨紫苏醇(Perillyl alcohol,PA)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机制,并阐明其对肿瘤血管生成信号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A和厄洛替尼加入到A549细胞中,利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MTT)法测定药物组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PA对A549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PA对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中VEGF、HIF-1α及COX-2的表达,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A549细胞中NF-κB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10、50、100μg/ml),PA和厄洛替尼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在不断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侵袭能力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随厄洛替尼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而ROS水平随着PA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00μg/ml浓度的PA下引起的ROS百分率达到了(80.43±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随着PA和厄洛替尼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549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P<0.05),随着紫苏醇浓度的增加,COX-2、VEGF和HIF-1α的表达呈不断降低的趋势,EMS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PA浓度的增加,NF-κB的条带面积不断减少。结论:PA可能参与并促进了ROS的生成和Caspase-3活性增加,最终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PA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进而诱导COX-2、VEGF等的表达减少,使血管生成滞后,能够有效地使细胞的穿透能力下降和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醇 肺癌A549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 活性氧(ROS)水平 CASPASE-3活性 血管生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下调组织蛋白酶B和NF-κBp65水平改善大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行仁 白义凤 +2 位作者 梁良 冯静 邓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改善大鼠肺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红景天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测定6组肺系数,血气分析,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乳清脱氢酶...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改善大鼠肺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红景天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测定6组肺系数,血气分析,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乳清脱氢酶(LDH)含量,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血清III型前胶原(PC-III)和IV型胶原(COL4)含量,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CB)和NF-κBp65表达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肺系数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氧分压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吡非尼酮组、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肺系数相比模型组均下降(P<0.05),氧分压则升高(P<0.05)。模型组中ALB,ALP,LDH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随着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ALB,ALP,LDH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谷胱甘肽(GSH)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随着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GSH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HYP及血清PC-III和COL4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随着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HYP及血清PC-III和COL4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CB和NF-κBp65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随着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CB和NF-κBp65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改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肺组织的CB和NF-κBp6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组织蛋白酶B 肺纤维化 NF-ΚB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Th1/Th2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佘姝娅 李晋奇 陈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给药14 d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IL-18和干扰素(IFN)-γ含量及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降血清IL-2、IL-5、IL-6、IL-18和IFN-γ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升高血清IL-4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CD_4^+百分比和CD_4^+/CD_8^+明显升高,而CD_8^+百分比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甘草酸软膏可通过调节Th1和Th2平衡,纠正免疫功能失调而达到治疗慢性湿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软膏 湿疹 慢性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趾压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CT)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石达炜 罗建 +4 位作者 覃海知 余茂林 张冲 冯跃 罗才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97-698,共2页
摘要:目的:观察罗氏趾压踩跷法与传统推拿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罗氏趾压踩跷治疗组(36例)和传统推拿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T影像学的改变... 摘要:目的:观察罗氏趾压踩跷法与传统推拿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罗氏趾压踩跷治疗组(36例)和传统推拿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T影像学的改变,研究罗氏趾压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T对比,趾压踩跷组腰椎曲度显著加大,突出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P<0.05)或极显著(P<0.01),组间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压踩跷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活络法辨证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静 邓菲 +2 位作者 张萍 张允 段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祛风活络法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2例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排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按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祛风活络法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2例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排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按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以祛风活络法进行辨证论治。汤药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液流变学、血脂三项、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流变(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D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活络法辨证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能促进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优化颅内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恢复期 祛风活络法 血液流变性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介导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21
8
作者 牟俊杰 冯静 +6 位作者 张文松 关欣 陈琴 蒋飞飞 甘措 刘瑶 邓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9-453,457,共6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RIRI组、RIRI+icariin 25 mg/kg组、RIRI+icariin 50 mg/kg组和RIRI+icariin 100 mg/kg组进行后续实验。试...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RIRI组、RIRI+icariin 25 mg/kg组、RIRI+icariin 50 mg/kg组和RIRI+icariin 100 mg/kg组进行后续实验。试剂盒检测蛋白尿、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HE染色检测病理损伤程度;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Bax、Bcl-2、Nrf2、p-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RIRI组大鼠蛋白尿、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P<0.05),呈现明显肾缺血再灌注损伤;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Bax/Bcl-2比值升高(P<0.05);外周血和肾组织中iNOS、IL-10含量升高(P<0.05);SOD、GSH含量降低(P<0.05);p-Nrf2/Nrf2比值和HO-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RIRI组比较,RIRI+icariin 50、100 mg/kg组大鼠蛋白尿、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P<0.05),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Bax/Bcl-2比值降低(P<0.05),iNOS含量降低(P<0.05),IL-10含量升高(P<0.05),SOD、GSH含量升高(P<0.05)p-Nrf2/Nrf2比值和HO-1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淫羊藿苷通过介导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 淫羊藿苷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芃螈 杨超 +1 位作者 李刚 周超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别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方程确定SII、NLR和PLR对KD患儿CAL的诊断价值及影响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CAL组相比,CAL组总发热天数较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值、PLR值及SII值均较高,CAL组淋巴细胞计数较非CA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值、PLR值以及SII值对应的最佳截点依次为3.62、159.59、1833.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总发热天数、NLR、PLR及SII是影响KD患儿CAL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II可作为KD患儿CAL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37靶向SCUBE3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洋峰 赵海明 +2 位作者 罗玉明 汪英 唐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0-937,共8页
目的miR-637靶向SCUBE3调控结肠癌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晰,文章旨在探讨miR-637在结肠癌的表达及其是否靶向SCUBE3影响结肠癌的生长。方法选取20份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iR-637-mimic、miR-... 目的miR-637靶向SCUBE3调控结肠癌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晰,文章旨在探讨miR-637在结肠癌的表达及其是否靶向SCUBE3影响结肠癌的生长。方法选取20份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iR-637-mimic、miR-637-inhibitor或/和pcDNA3.1-SCUBE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miR-637或信号肽-CUB-EGF样结构域蛋白3(SCUBE3)表达;qRT-PCR和CCK-8检测miR-637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凋亡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637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素酶实验、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637与SCUBE3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637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miR-637的表达水平(0.61±0.03)显著下调,SCUBE3的表达(1.81±0.09)显著上调(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637 mimic转染后HCT-116细胞中的miR-637表达(1.53±0.08)显著增强(P<0.05),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且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p-smad2、p-smad3、TGF-β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CUBE3是miR-637的靶基因;与miR-637 mimic组相比,pcDNA3.1-SCUBE3明显抑制了miR-637 mimic的促凋亡作用(P<0.01),miR-637 mimic+pcDNA3.1-SCUBE3组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p-smad2、p-smad3、TGF-βR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637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SCUBE3和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来抑制结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R-637 信号肽-CUB-EGF样结构域蛋白3 TGFβ/Smad信号通路 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