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桑属(Morus)植物多倍体的研究 Ⅱ、四川省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西南农业大学与四川省丝绸公司合作研究成果)
1
作者 郭明武 朱勇 +2 位作者 向仲怀 蒋同庆 徐继汉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1-5,49,共6页
本文从细胞分类学和细胞地理学的角度,对在四川省所发现的二十八个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四川桑树多倍体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山区。其分布主要由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所决定,而与纬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四川是桑树种类分布最多... 本文从细胞分类学和细胞地理学的角度,对在四川省所发现的二十八个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四川桑树多倍体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山区。其分布主要由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所决定,而与纬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四川是桑树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而且倍数性也很丰富。是桑属植物的分类群中心,也可能是起源中心。多倍体在桑属各种内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华桑有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在蒙桑和鬼桑中有二倍体和六倍体。在园叶桑、鸡桑、白桑内有二倍体、三倍体。因此,著者认为,对桑属植物进行分类时,应该考虑细胞学的资料。由于自然四倍体的发现,自然三倍体有可能是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US 桑属 植物多倍体 鬼桑 六倍体 地理分布 鸡桑 八倍体 细胞分类学 丝绸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丝绸行业2000年最优经济结构的研究
2
作者 刘光中 孙先知 +1 位作者 叶宗琪 李远德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5-84,共10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对四川省丝绸业1987—2000年的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对制定四川省丝绸业1987—2000年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已被四川省丝绸公司采纳.
关键词 丝绸业 线性规划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川蚕业的回顾与展望——庆祝四川省蚕学会成立30周年
3
作者 赵廉 《四川蚕业》 1992年第3期45-48,共4页
回顾建国42年来,四川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为丝绸工业、扩大对外贸易、丰富国内市场、振兴四川经济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1991年,全省已有投产桑50亿株,比1950年的4700万株(主要是乔木桑)增长100倍。1991年,全省收茧151,000吨,比1950年的4... 回顾建国42年来,四川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为丝绸工业、扩大对外贸易、丰富国内市场、振兴四川经济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1991年,全省已有投产桑50亿株,比1950年的4700万株(主要是乔木桑)增长100倍。1991年,全省收茧151,000吨,比1950年的4900吨增长近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发展 蚕桑生产 蚕茧生产 丝绸工业 四川经济 栽桑 蚕茧质量 蚕茧收购 蚕业科技 蚕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茂德 敬成俊 +7 位作者 陈伟 李启仁 廖万木 代朝先 赵辉 潘杰 刘茂祥 李伟 《蚕学通讯》 1996年第3期2-5,共4页
本研究采用桑树酸解去壁低渗法,对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的66份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进行观察鉴定,发现其中有二倍体桑63份,三倍体桑1份,六倍体桑2份.其结果对丰富我省桑树资源基础研究内容和桑树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四川 桑资源 染色体 倍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丝绸业实行两个转变的研讨
5
作者 诸葛明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最鲜明的标志是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最鲜明的标志是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体制的转轨,后者是指生产力发展途经方式的重大调整。着力实行这两个转变,既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对四川丝绸行业的稳定协调发展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业 两个转变 产业结构 四川 经济增长方式 茧丝绸 经营方式 市场机制 协调发展 丝绸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丝绸行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初探
6
作者 刘方天 冉华 《四川蚕业》 1989年第4期39-41,共3页
现代化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丝绸行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Silk Manegemea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SMIS),是一... 现代化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丝绸行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Silk Manegemea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S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行业 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化管理 管理信息 产业结构 微机工作站 现有机构 数据处理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络 顺序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丝绸经济在改革中前进
7
作者 雷玉成 《四川蚕业》 1989年第2期47-48,共2页
(一) 茧丝绸生产是四川重要的传统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四川丝绸业似枯木逢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一、茧丝原料优势初步形成近10年来,
关键词 丝绸业 丝绸服装 原料优势 茧丝绸 四川经济 丝绸公司 产品销售 加工规模 技术水平 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丝绸经济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前进
8
作者 何永刚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54-55,58,共3页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丝绸行业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行业上下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在矛盾和困难中继续前进。
关键词 继续前进 蚕茧生产 出口创汇 蚕种生产 出口结构 蚕桑生产 主攻方向 毛脚茧 战略重点 统一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议四川丝绸文化
9
作者 朱万民 《四川蚕业》 1993年第2期57-59,共3页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其起源最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四川号称“蚕丛古国”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川滇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一条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南...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其起源最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四川号称“蚕丛古国”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川滇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一条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南方丝绸之路。这一古代通道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在蜀地西部无声地进行着文化方面的交流,这是中国通往外界的最早一条通道,她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又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四川省是我国最古老的蚕区之一,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生产技术在古代已达到了相当成就。民问有关蚕的故事传说,西周出土的蚕纹铜戈,嵌有采桑图画的战国铜壶,汉墓中的织锦机、桑园画象石,历代文人墨客描绘丝绸的诗、书、赋、画、歌舞以及织锦、刺绣艺术的发掘和发现,打开了四川丝绸历史文化的一页。本文就建国以后,在四川境内发现的丝绸历史文物,并对有关蚕桑、丝绸文化问题作了些初步探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南方丝绸之路及丝绸文化的开发、研究已走向深入,但目前还比较薄弱,为了重开南方丝绸之路,使丝绸文化发扬光大,抛出本文与丝绸行业的同仁和史学界交流,意在求教方家,为了打开中国丝绸历史文化宝库做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文化 历史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桑盾蚧天敌资源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茂祥 熊晓英 朱子平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以桑树上的桑盾蚧为供试材料,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共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已鉴定出23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捕食性灭敌7种,它们分属4个目11个科,其中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2个。
关键词 桑盾蚧 天敌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桑盾蚧天敌种类及主要天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茂祥 《四川蚕业》 1998年第3期10-11,共2页
用采集、调查、饲养等方法,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其中1个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6个四川新纪录,14种未见报导的桑盾蚧天敌。初步研究了4种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桑盾蚧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桑盾蚧 天敌种类 种群分布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振兴四川蚕业经济之道
12
作者 赵廉 《四川蚕业》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四川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蚕丛古国”之称,相传古代“教民养蚕治丝”的黄帝元妃嫘祖就诞生在四川盐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而且是一项优势产业。在四川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蚕... 四川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蚕丛古国”之称,相传古代“教民养蚕治丝”的黄帝元妃嫘祖就诞生在四川盐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而且是一项优势产业。在四川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蚕业经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蚕业经济 经济发展 振兴 传统产业 蚕丝业 优势产业 栽桑养蚕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汝岱同志对丝绸工作的指示
13
作者 雷玉成 《四川蚕业》 1991年第1期1-1,共1页
去年11月19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听取了四川省丝绸公司总经理吴继生同志的工作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汝岱同志对丝绸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现将主要精神摘登如下:一、现在,四川蚕级生产占全国第一泣,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和世界... 去年11月19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听取了四川省丝绸公司总经理吴继生同志的工作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汝岱同志对丝绸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现将主要精神摘登如下:一、现在,四川蚕级生产占全国第一泣,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和世界五分之一,真是世界丝绸在中国,中国丝绸的原料优势在四川,这个优势不能丢掉呀!二、丝绸行业“一七五”调整结构,把绷载、绢纺,真丝针织等搞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委书记 原料优势 调整结构 工作汇报 三分之一 蚕桑生产 加快技术改造 发展蚕桑 先进技术设备 优质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蚕种质量——确保茧丝绸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4
作者 李志明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32-35,61,共5页
我省蚕种生产数量不足,超毒烧种严重,当前,必须认真总结蚕种生产中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确保茧、丝、绸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力争多出口创汇,实现振兴四川丝绸战略目标。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蚕种质量 微粒子病 茧丝绸行业 原蚕区 出口创汇 蚕茧生产 战略目标 原原种 小蚕共育 病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川、苏、浙、鲁、皖五省、市丝绸技术经济比较看我省的潜力
15
作者 吴栋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48-49,共2页
为便于我们研究工作,根据中国丝绸实业总公司对全国1988年丝绸企业统计年报资料, 选择了四川同浙江等五个主要省、市产品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如下:
关键词 技术经济指标 产品结构 技术经济比较 丝织业 市丝 统计年报 研究工作 出口优势 技术经济定额 能力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蚕业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朝先 《四川蚕业》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一、当前丝绸行业的形势 近几年,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不振,宏观管理失控,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之丝绸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等原因,整个丝绸行业陷入了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虽然今年丝绸有包括国家将继续实行并不断加强对外贸易... 一、当前丝绸行业的形势 近几年,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不振,宏观管理失控,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之丝绸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等原因,整个丝绸行业陷入了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虽然今年丝绸有包括国家将继续实行并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 四川省 产质量 优质蚕茧 丝绸行业 栽桑养蚕 蚕茧收购 关键技术 外贸企业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蚕桑基础 发挥丝绸优势
17
作者 吴栋 《四川蚕业》 1989年第2期14-15,共2页
在“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省蚕桑生产由四边桑为主体的桑树栽培结构发展到与粮、桑间作与小桑园相结合的新路子。农村掀起了“栽桑热”,市场上掀起了“丝绸热”,推进了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形成,蚕茧持续增产,工业结构调整,... 在“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省蚕桑生产由四边桑为主体的桑树栽培结构发展到与粮、桑间作与小桑园相结合的新路子。农村掀起了“栽桑热”,市场上掀起了“丝绸热”,推进了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形成,蚕茧持续增产,工业结构调整,企业活力增强,出口创汇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桑间 蚕茧质量 栽桑 外向型经济 出口创汇 工业结构 桑树栽培 企业活力 毛脚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基础,建设基地 促进四川蚕业跨上新台阶
18
作者 李志明 《四川蚕业》 1990年第2期30-31,29,共3页
近三年来,我省蚕业生产在“巩固提高、积极发展”方针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蚕茧产量稳步增长,产值明显升位。1989年全省产茧252.6万担,比前三年增加58.6万担,全省农民养蚕收入由三年前的6.8亿元增加到11亿元... 近三年来,我省蚕业生产在“巩固提高、积极发展”方针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蚕茧产量稳步增长,产值明显升位。1989年全省产茧252.6万担,比前三年增加58.6万担,全省农民养蚕收入由三年前的6.8亿元增加到11亿元,在全省农业中的经济地位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到仅次于粮、油、猪之后的第四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科技 建设基地 蚕业生产 蚕茧产量 蚕桑生产 丝绸工业 蚕桑基地 蚕茧收购 栽桑 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丝绸之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先知 《四川蚕业》 1999年第2期58-59,共2页
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大臣乔底利耶所著《政事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乔奢耶和产生在支那(Cina)的成捆的丝。”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成捆的丝”即“中国成捆的丝”,说明公元前3世纪前即战国时中国丝绸已传入印度。当时,中国... 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大臣乔底利耶所著《政事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乔奢耶和产生在支那(Cina)的成捆的丝。”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成捆的丝”即“中国成捆的丝”,说明公元前3世纪前即战国时中国丝绸已传入印度。当时,中国北方到印度的商道尚未开通,这些丝绸乃是从蜀地通过今云南腾冲出口到缅甸再贩运至印度的。这条民间商道古称“蜀·身毒道”,司马迁《史记》里称“西南夷道”,现代人称“南方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身毒道 南方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 《史记》 四川 中国北方 西南夷 缅甸 公元前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结构调整 西部大开发之机遇 以新机制重振丝绸雄风
20
作者 刘云开 《四川蚕业》 2000年第2期5-8,共4页
1995年丝绸行业走入困境以来,各地先后探索了多种走出困境的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省县结合的模式(三台县模式)运作情况论述于后。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运作情况 结构调整 丝绸行业 机遇 模式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