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市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定棋 张永辉 +3 位作者 何余勇 谢强 雷晓 王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主要发生在团棵期至采收期,发生程度达1~2级(轻发生至中等偏轻发生);5~6月份的降雨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另外,笔者就烟草...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主要发生在团棵期至采收期,发生程度达1~2级(轻发生至中等偏轻发生);5~6月份的降雨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另外,笔者就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
2
作者 吴磊 蒲进平 +7 位作者 吴勇 牟仕香 肖丹 李想 彭涛 周竹清 肖春 赵锦超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面临一定挑战,一是稳定发展压力增大,二是烟叶质量要求提高。通过对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从事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工作人员,结合泸州市烟草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相关数据对泸州现代... 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面临一定挑战,一是稳定发展压力增大,二是烟叶质量要求提高。通过对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从事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工作人员,结合泸州市烟草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相关数据对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探索建设发展路径。为推动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对策:做好打造生态泸烟品牌、提升烟叶质量、提升科学种烟水平、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强化生产组织管理,为泸州现代烟草农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烟草 农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烟区不同采收成熟度上部叶质量评价
3
作者 杨雪 杨兴有 +8 位作者 姜超强 杨杰 徐文韬 江鸿 韶济民 祖朝龙 马翠玲 宋江 阎轶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成熟度是烟叶品质的核心要素,但不同烟叶产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存在差异,探明适宜的采收成熟度能够提高上部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明确四川主产烟区上部叶适宜采收成熟度,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T1、T2、T3),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烟叶的... 成熟度是烟叶品质的核心要素,但不同烟叶产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存在差异,探明适宜的采收成熟度能够提高上部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明确四川主产烟区上部叶适宜采收成熟度,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T1、T2、T3),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烟叶的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协调,T2处理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等更协调;上部叶外观品质加权总分均呈现T2>T3>T1的趋势,T2处理能够改善烟叶叶片结构、油分和色度等外观品质;烤后上部叶感官品质均呈现T2>T3≈T1的趋势,T2处理在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减轻干燥感和刺激性等方面提升烟叶感官品质。由此可见,T2处理(叶面80%~90%黄绿色,叶尖发白,主脉全白,支脉1/3变白)是四川优质上部叶成熟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品质较好,能够提高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成熟度 感官品质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烟区“泸叶醇”烟叶“中棵烟”株型塑造
4
作者 方勇 陶媛 +3 位作者 陈庆平 杨光普 雷晓 鲁黎明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78-80,共3页
随着国内卷烟市场的发展及新类型卷烟的出现,工业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对原料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棵烟”的生产是协调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关键突破点,也是保障原料生产结构提升的重中之重。为了明确泸州烟区“泸叶醇”... 随着国内卷烟市场的发展及新类型卷烟的出现,工业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对原料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棵烟”的生产是协调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关键突破点,也是保障原料生产结构提升的重中之重。为了明确泸州烟区“泸叶醇”烟叶“中棵烟”培育的途径,本研究在综述“中棵烟”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泸州烟区的气象条件及植烟土壤的养分含量。同时,根据泸州烟区的烟叶生产状况,提出了“泸叶醇”烟叶“中棵烟”的株型、叶片大小、单叶重等指标,并建议采取转变观念、科学施肥、合理留叶等措施,为培育“泸叶醇”烟叶“中棵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棵烟 泸叶醇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烟草黑胫病病原生理小种组成及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战徊旭 温娜娜 +3 位作者 罗定棋 夏建华 徐传涛 张成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184,190,共8页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是四川省泸州烟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泸州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从泸州主产烟区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4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法结合 TTZ 生化反...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是四川省泸州烟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泸州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从泸州主产烟区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4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法结合 TTZ 生化反应,发现24株菌株中,0号生理小种15株,占62.50%,1号生理小种9株,占37.50%。对24株菌株进行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药剂敏感性检测,发现甲霜灵对24株菌株的 EC50范围在0.052~0.513μg/mL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41.67%和58.33%,未发现高抗菌株;烯酰吗啉对24株菌株的 EC50范围在0.110~1.615μg/mL 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37.50%和62.50%,未发现高抗菌株。上述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同时存在0号生理小种和1号小种,而且该烟区的黑胫病菌已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生理小种 药剂敏感性 甲霜灵 烯酰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6个烤烟新品种在四川泸州的适应性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定棋 谢强 +3 位作者 谢云波 何余勇 张永辉 雷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1,75,共5页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结合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了南江3号、毕纳1号、韭菜坪2号...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结合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了南江3号、毕纳1号、韭菜坪2号、贵烟4号、黔西1号、遵烟6号6个烤烟品种在泸州生态条件下的区域适应性及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南江3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株型高大、有效叶数多、田间长势旺、抗病性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效益较高,综合表现较主栽品种云烟87好;其次为毕纳1号、韭菜坪2号和黔西1号综合表现与云烟87相当;遵烟6号表现一般,贵烟4号品种各项指标表现较差。南江3号、韭菜坪2号和毕纳1号可作为优质烤烟补充品种在泸州烟区引进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适应性 泸州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地区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烟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付香 罗定棋 +5 位作者 林超文 庞良玉 张永辉 王栋 冯文强 朱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在泸州烟区连续3年采取不同耕作方式、种植方式和覆盖方式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翻耕处理与免耕处理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从而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同时翻耕还能降低总糖和可溶性糖,提高氮、钾和烟碱含量,改... 在泸州烟区连续3年采取不同耕作方式、种植方式和覆盖方式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翻耕处理与免耕处理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从而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同时翻耕还能降低总糖和可溶性糖,提高氮、钾和烟碱含量,改善烟叶品质,特别是在翻耕条件下轮作对增加烟叶产量、产值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显著作用。另外,轮作和秸秆还田能够一定程度增加烟株株高、茎围和节距,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综合而言,以绿肥-烟叶→绿肥/小麦/玉米→绿肥-烟叶轮作处理产量和品质最优,是最适宜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耕作方式 覆盖方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烟区2010-2012年烟草大田期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余勇 顾勇 +6 位作者 王飞 夏春 张明金 雷晓 孟高中 年夫照 赵磊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4-1317,1321,共5页
2010-2012年,采取普查和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泸州烟区烟草大田期主要病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烟草病害发生程度为中度偏轻发生,叶斑类病害以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为主,根茎类病害以黑胫病、空胫... 2010-2012年,采取普查和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泸州烟区烟草大田期主要病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烟草病害发生程度为中度偏轻发生,叶斑类病害以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为主,根茎类病害以黑胫病、空胫病为主。除烟草赤星病外,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012年、2010年、2011年。与常规年份相比,2012年部分次要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达到19.21%和15.6,烟草空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达到17.12%和12.7,极显著高于2010年和2011年。在发生动态规律方面,烟草花叶病发生高峰期在采收中期,年间差异不显著;部分病害发生的时间与极端气候密切相关,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一定推迟或提前现象,2011年赤星病发生偏早,2012年烟草黑胫病发病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烟区 烟草 大田期病害 发生规律 2010-201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烟区海拔对烟叶烘烤特性及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鲁平 姬鸿飞 +1 位作者 彭勇 鲁霖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255-256,258,共3页
为了了解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烘烤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质量差异,进一步完善烘烤工艺,提高烟叶质量,以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烤烟为试验对象,设置高、中、低3个海拔高度处理,对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叶片以及主脉的水分变化进行测定,... 为了了解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烘烤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质量差异,进一步完善烘烤工艺,提高烟叶质量,以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烤烟为试验对象,设置高、中、低3个海拔高度处理,对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叶片以及主脉的水分变化进行测定,并对烤后不同等级烟叶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各处理的叶片水分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烘烤中期叶片含水率低至65%左右时,叶片含水率下降迅速,之后缓慢变化,主脉水分在烘烤的前90 h主脉水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在烘烤的96~128 h有较大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单叶重以及叶片厚度有较大差异,且3个海拔的烟叶单叶重都有随着部位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其他物理指标差异相对较小,同一海拔随着烟叶部位的升高,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值随部位的升高而下降,总氮、烟碱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烤烟 烘烤特性 质量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烟草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传涛 张崇 +8 位作者 张明金 谢强 彭勇 张永辉 夏建华 夏春 夏博 顾勇 吴元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87-90,共4页
对采自四川省泸州市烟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菌丝融合群测定,并选用几种生物农药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泸州市烟区烟草靶斑病是由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 对采自四川省泸州市烟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菌丝融合群测定,并选用几种生物农药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泸州市烟区烟草靶斑病是由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病原物引起,融合群鉴定表明该病原菌归入AG-3融合群。10%井冈霉素水剂、10亿CFU/g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7.08%、69.40%和6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高中 顾勇 +3 位作者 张永辉 陈宇 何余勇 王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50-51,共2页
通过对泸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客观分析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提出了建设思路,并结合泸州烟叶生产实际提出了具体建设对策,以期为保障烟叶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叶生产 基础设施 现状 思路 对策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华 江连强 +5 位作者 黎昌明 徐传涛 雷晓 刘晓莹 王茜 刘倩雯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研究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开展了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研究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开展了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著,能减轻该病害的发生程度,药剂用量为900 g/hm^(2)时田间防效可达76.08%;同时,施用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还能改善烟草的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推荐用量为600~9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生物防治 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 室内抑菌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抑芽方式对烤烟叶片生长素及钾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谢强 王飞 +10 位作者 赵锦超 姬鸿飞 杨明宏 陶媛 吕法厚 牟仕香 王中华 胡耀 张通 钟扬霄 齐耀程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烤烟品质的生理调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泸州烟区打顶后烟株进行不同抑芽处理,分析烟株叶片生长素(IAA)及叶片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第1次腋芽生长期间,打顶36 h,IAA含量降至最低。随着时间推进,IAA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至第... [目的]探讨烤烟品质的生理调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泸州烟区打顶后烟株进行不同抑芽处理,分析烟株叶片生长素(IAA)及叶片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第1次腋芽生长期间,打顶36 h,IAA含量降至最低。随着时间推进,IAA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至第1次抹芽时,IAA含量最大值未能超过打顶时的本底值。腋芽生长期间,处理2的第16~17叶位和第10~11叶位叶片IAA含量均呈“正弦”波型变化,但第16~17叶位叶片IAA含量波峰和波谷值变化规律均为第2次腋芽>第1次腋芽>第3次腋芽>第4次腋芽,而第10~11叶位叶片IAA含量波峰和波谷值变化规律均为第1次腋芽>第2次腋芽>第3次腋芽;处理2的第16~17叶位和第10~11叶位叶片全钾含量呈“正弦”波型变化,波峰和波谷值均随烟株生育进程推进逐渐降低。[结论]打顶后顶部第1叶位腋芽采用人工抹芽,其余叶位腋芽采用抑芽剂氟节胺抑芽处理,可以改变烟株不同叶位叶片IAA含量,提升叶片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协调烤烟化学成分,且对第16~17叶位的影响力度高于10~11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抑芽方式 生长素 钾含量 泸州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珊 李启权 +4 位作者 张浩 王昌全 谢云波 李冰 蒋欣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5-1222,共8页
基于泸州180份植烟土壤样品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其与土壤肥力因子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泸州烤烟生态适宜区规划和微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 基于泸州180份植烟土壤样品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其与土壤肥力因子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泸州烤烟生态适宜区规划和微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及Mo平均含量分别为70.42、46.72、2.33、1.75、0.34和0.17 mg/kg,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效B和Mo符合球状模型,其余元素均符合指数模型;6个元素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全钾之间无相关性,与有机质、氮素、磷素及速效钾总体呈正相关;坡度和坡向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之间无相关性,海拔与有效Mn、Cu及Mo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肥力因子对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强于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植烟土壤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强 史双双 +2 位作者 张永辉 罗定棋 雷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明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烟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铜、速效硫含量分别与烟叶化学... 【目的】探明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烟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铜、速效硫含量分别与烟叶化学成分中的总糖、烟碱、总氮、还原糖含量典型相关,土壤样品中有效铁、有效铜和速效硫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89、1.69和31.42mg/kg;速效硫、交换性钙、有效锌、水溶性硼含量与香气成分中石油醚、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典型相关,样品中有效钙、有效锌和水溶性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44、1.91和0.24mg/kg。【结论】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之间典型相关,四川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处于缺乏水平,在施肥过程中应合理增加中微量元素的比例,以提高泸州烟区烟叶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 中微量元素 烟叶品质 相关性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个烤烟品种(系)引种泸州烟区的适应性试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强 张永辉 +5 位作者 何余勇 罗定棋 夏建华 谢云波 徐刚 林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4,共7页
为了筛选出在泸州适宜性强、品质优良的烤烟品种,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对四川省烟草公司筛选的19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K326相比,K358、NC297、... 为了筛选出在泸州适宜性强、品质优良的烤烟品种,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对四川省烟草公司筛选的19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K326相比,K358、NC297、Coker371的综合表现为株型较为合理,打顶高度为98.25-110.50cm、有效叶数19-22片、田间长势旺、抗气候斑点病、内在化学成分协调;NC297的产量最高,为150kg/667m2,其产值为2161.17元/667m2,适应泸州烟区生态及生产环境;NC82、NX232品种各项指标表现差。Coker176、Coker86和K399可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筛选 表现 四川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特征与机器学习的烤烟烟叶产量预测方法
17
作者 张通 郭仕平 +8 位作者 杜欣莲 张永辉 罗添 杨浩 刘雷 艾律 杨峰 刘雅洁 曾淑华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7,共11页
为探讨基于RGB图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烤烟产量的可行性,通过无人机获取烤烟中川208打顶后25 d的图像,提取颜色、纹理与形状共35个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优选特征,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 为探讨基于RGB图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烤烟产量的可行性,通过无人机获取烤烟中川208打顶后25 d的图像,提取颜色、纹理与形状共35个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优选特征,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NN)、极限学习机(ELM)、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限学习机(PSO-ELM)、支持向量机(SVR)、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R)和随机森林(RF)7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RF优选组合特征(颜色、形状与纹理)所建立的RF预测模型准确度(R^(2)=0.970)与泛化能力(R^(2)=0.817)均高于其他6种机器学习模型与1D-CNN模型,产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性较高。特征优选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烤烟产量预测模型可行性较高,可为烤烟产量预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图像特征 机器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草炭对烤烟烟苗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刘溪溪 彭勇 +8 位作者 李国伟 刘蔺江 陈亮 陈剑 李一珂 徐传涛 张永辉 年夫照 王李芳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5-1713,共9页
【目的】探究磷酸改性稻壳生物炭替代漂浮育苗基质中的草炭对烟苗生长的影响,明确磷酸改性生物炭的最佳替代比例,进一步为磷酸改性生物炭在烟草漂浮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品种,以商品基质为对照(CK)... 【目的】探究磷酸改性稻壳生物炭替代漂浮育苗基质中的草炭对烟苗生长的影响,明确磷酸改性生物炭的最佳替代比例,进一步为磷酸改性生物炭在烟草漂浮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品种,以商品基质为对照(CK),设置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比例为20%~100%(梯度为10%)的9个比例组,共计10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的烟苗长势、烟叶光合特性、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根系形态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草炭比例的增加,烟苗长势、生物积累量,以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等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20%~70%(T1~T6)时烟苗各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替代70%以上(T7、T8、T9)时烟苗各生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50%(T4)时,烟苗出苗时间提前1~2 d,生长势强,苗色深绿,叶绿素含量、烟苗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较对照分别显著(P≤0.05,下同)提高19.69%、79.71%和65.86%;替代60%(T5)时,烟苗根系构型各参数(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L≤0.5 mm的细根系总长和1.0 mm<L≤2 mm的中等根系总长)达到最高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93.92%、59.66%、32.14%、110.52%和85.33%;叶片保护酶活性在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30%~60%(T2~T5)间达到较高水平。【结论】磷酸改性生物炭替代草炭进行烟草漂浮育苗时,替代20%~70%(T1~T6)时均能提高烟苗生长势,促进根系发育,改善烟叶各生理指标,且替代50%(T4)时对烟苗生长势和各生理指标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改性生物炭 草炭 烟苗生长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烤烟赤星病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茂业 闫芳芳 +7 位作者 刘苏 谢云波 徐传涛 李斌 江连强 何佶弦 刘明科 杨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明确四川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连续3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凉山州、攀枝花市、广元市、宜宾市等5个主要植烟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烟叶成熟期采集典型患病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宏观... 为明确四川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连续3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凉山州、攀枝花市、广元市、宜宾市等5个主要植烟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烟叶成熟期采集典型患病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宏观形态学、显微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萌发率,同时在烟田开展烟草赤星病高效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个烟区采集的赤星病样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各烟区所采集分离的赤星病菌在SDAY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产孢量和萌发率差异均不显著。5个烟区均发生烟草赤星病,整体发病规律为:每年6月底至9月初,烟田病情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每年8月份,5个植烟区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显著高于7月份并趋于峰值。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高效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烟区烟农队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被引量:9
20
作者 顾勇 蒋胜 +3 位作者 夏春 王栋 王飞 张明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319-12320,12324,共3页
对泸州当前烟农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烟农队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即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实施烟农分类管理、建立职业烟农队伍、推广烟叶机械作业、建立烟农培训制定、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关键词 烟草 烟农 队伍 稳定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