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课程论赋能教育强国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1
作者 黄培森 杨士连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0,共8页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成为中国特色课程论的价值预设和时代使命。教育强国蕴含教育强大的国家和教育使国家强大两层意思,展现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特色课程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连续性...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成为中国特色课程论的价值预设和时代使命。教育强国蕴含教育强大的国家和教育使国家强大两层意思,展现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特色课程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精神品格。中国特色课程论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厘清价值导向、时代使命、基础依托,重点在于澄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关键举措在于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特色化课程实施,从而构建中国特色课程论赋能教育强国的逻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课程论 教育强国 精神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理路——基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清霞 田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16,共4页
实现乡村学校提质增效,由外延发展转为内涵发展,需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以构建村校协同共治之路及打造乡村学校为文化高地增强乡村学校的社会担当,实现村校共治共生;以发挥乡镇中心学校管理功能及进行艺友制培养,完善乡村教师的专业... 实现乡村学校提质增效,由外延发展转为内涵发展,需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以构建村校协同共治之路及打造乡村学校为文化高地增强乡村学校的社会担当,实现村校共治共生;以发挥乡镇中心学校管理功能及进行艺友制培养,完善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实现教师共管共学;以全面和谐发展且有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培养乡村学生,实现教学做合一;以乡土生活和育人为本位开发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共生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村校共治 乡村教师 共管共学 乡村学生 教学做合一 课程共生 生活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认同:高校教师回归本分的内生力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重视教学与倾心教学是高校教师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应用之义。当前,某些高校教师存在着忽视与遮蔽教学的现象,放逐了应有的教学职责,引发了一定的教学危机。教学认同使教学同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与生命成长有机结...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重视教学与倾心教学是高校教师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应用之义。当前,某些高校教师存在着忽视与遮蔽教学的现象,放逐了应有的教学职责,引发了一定的教学危机。教学认同使教学同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与生命成长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教师回归本分与教学自觉的基础与前提,为高校教师重视教学与倾心教学提供了内生动力。增强教学者角色认同、教学专业认同、教学情感认同和教学价值认同是实现教学认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认同 高校教师 回归本分 内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实践的生命品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18,共5页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生命立场 生命品性 生命价值 生命生成 生命特性 生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价值自觉的生命向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波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期8-10,共3页
教师教学价值自觉是克服教学失范和教学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生命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它把教学视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把师生生命价值实现与提升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具有浓厚的生... 教师教学价值自觉是克服教学失范和教学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生命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它把教学视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把师生生命价值实现与提升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具有浓厚的生命情怀和生命蕴意。教师教学价值自觉把基于师生生命作为自身的基础、把为了师生生命作为自身的目的、把依靠师生生命作为自身的力量源泉,使自身具有内在的生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价值自觉 生命价值 生命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亚利 陆桂芝 +5 位作者 宋相梅 黄慧杰 马雪玉 张艳慧 杨绪 蒋怀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522人(男215人,女307人),采用自尊量表(SES)、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CSIAI)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进行测量。结...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522人(男215人,女307人),采用自尊量表(SES)、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CSIAI)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进行测量。结果:MPATS得分与SES、SCS、CSIAI得分呈负相关(r=-0.23^-0.45,均P<0.01);SES、SCS、CSIAI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9~0.57,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SES得分通过SCS和CSIAI得分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M PATS得分,95%CI为(-0.030,-0.003);SES得分通过SCS得分的单独中介效应预测CSIAI得分,95%CI为(-0.305,-0.156);SES得分通过CSIAI得分的单独中介效应预测CSIAI得分,95%CI为(-0.062,-0.013)。结论:大学生自我控制和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我控制 人际适应性 手机成瘾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年级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英豪 张大均 梁迎丽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51,共7页
了解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探索学生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机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采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对全国701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素质整体表... 了解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探索学生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机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采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对全国701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素质整体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各维度的发展不均衡;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女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分别好于男生、农村生源、非独生子女和普通学生;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随年级增加而提高,与父母受教育水平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素质 发展现状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社会剥夺的发展风险与儿童依恋障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立 王倩 +1 位作者 赵微 王庭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1,共10页
儿童对主要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对儿童情绪社会性与心理健康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关于养育机构儿童的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养育环境不良,个性化照料缺失,养护人员频繁变换,且与儿童人际互动、情感沟通缺乏,就会使儿童处于早期社会剥夺... 儿童对主要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对儿童情绪社会性与心理健康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关于养育机构儿童的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养育环境不良,个性化照料缺失,养护人员频繁变换,且与儿童人际互动、情感沟通缺乏,就会使儿童处于早期社会剥夺的境遇中,加之来自儿童本身的脆弱因子与遗传因素等的消极影响,养育机构儿童通常有着更高的混乱型依恋发生率,表现为抑制反应性依恋障碍或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等。我国学前留守与流动儿童容易陷于相似的早期社会剥夺境遇中,同样存在依恋障碍等精神疾病发生的高风险。政府部门应构建留守和流动幼儿发展风险监测机制,优化幼儿依恋关系发展的成长环境;家庭应成为留守和流动幼儿依恋发展的安全基地,促进幼儿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发展;幼儿园应加强对留守和流动幼儿的关爱,促进幼儿亲子依恋向多重依恋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剥夺 依恋障碍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纪瑞祥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59,共2页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茶具的艺术美反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陶瓷茶具的设计也需要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瓷茶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茶具的艺术美反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陶瓷茶具的设计也需要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瓷茶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它们的功能也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本文从陶瓷茶具的介绍、发展演变和审美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三个方面来探讨现代陶瓷茶具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具 审美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学习:原理、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34
10
作者 梁迎丽 梁英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教育信息化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学习研究是践行教育信息化2.0思想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回顾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演变,揭示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学习的关系构成与运作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教育信息化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学习研究是践行教育信息化2.0思想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回顾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演变,揭示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学习的关系构成与运作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智慧学习创新发展的最新进展,并从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实践和智慧学习目标等三个方面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学习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丰富和发展智慧学习理论体系,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学习 机器学习 脑科学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育薇 张智君 +1 位作者 谢雨朗 梁英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配戴固定矫治器的青少年与未矫治的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大五人格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容貌满意度问卷,对689名青少年(229名固定正畸... 目的探讨配戴固定矫治器的青少年与未矫治的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大五人格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容貌满意度问卷,对689名青少年(229名固定正畸青少年为试验组,231名有治疗需要但未矫治的青少年为对照组,229名无矫治需求未矫治的青少年为空白组)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心理韧性水平试验组最高,空白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自尊水平试验组最高,对照组次之,空白组最低;大五人格中神经质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严谨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宜人性试验组最高、对照组次之、空白组最低,开放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外向性试验组高于对照和空白组;抑郁和焦虑水平试验组和空白组均低于对照组;幸福感指数空白组最高,对照组次之,试验组最低;生活满意度试验组最高,空白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容貌满意度试验组和空白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未接受正畸治疗的同龄人有差异,有其独特的心理状况,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充分调动其积极心理要素,以获得更好的治疗预后效果;应及时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治疗,以期改善其心理状况,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正畸治疗 心理学 心理韧性 大五人格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史文化建设中档案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建堂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9-41,共3页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史编写、校史馆建设、校史纪录片拍摄和校史数字体验馆建设等内容。档案是校史文化建设中的核心资料,具有存史、育人、传承文化等重要价值。校史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档案的搜集、编研、展示、开发...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史编写、校史馆建设、校史纪录片拍摄和校史数字体验馆建设等内容。档案是校史文化建设中的核心资料,具有存史、育人、传承文化等重要价值。校史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档案的搜集、编研、展示、开发、保护等综合手段,使档案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促进校史文化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文化 档案 开发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英豪 张大均 +2 位作者 胡天强 梁迎丽 苏志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4,共7页
采用12项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1616名中高年级小学生,以探讨家庭功能、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心理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心理素质之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与小学生... 采用12项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1616名中高年级小学生,以探讨家庭功能、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心理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心理素质之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与小学生友谊质量、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s<0.01);(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友谊质量(β=0.672,p<0.001)和心理素质(β=0.821,p<0.001),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心理素质(β=0.738,p<0.001);(3)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小学生心理素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ab=0.49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心理素质 友谊质量 小学生 同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晓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4-67,共4页
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者和一线教师有着特别热衷的工具理性取向,我们不禁要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究竟是遵循课程的逻辑、教学的逻辑还是信息技术的逻辑?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应不止于工具理性的思维,理应实现对工具理性的... 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者和一线教师有着特别热衷的工具理性取向,我们不禁要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究竟是遵循课程的逻辑、教学的逻辑还是信息技术的逻辑?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应不止于工具理性的思维,理应实现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现状、问题及价值,是彰显语文教学生命力的应然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生成性 学科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工具 工具理性 网络教育平台 教学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剧理论视角下家校微信群互动困境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军 田江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6期27-31,共5页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家校微信群成为教师与家长实现信息互通、教育合作的重要桥梁。家校微信群在促进家校互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交往行为异化和冲突,致使部分教师和家长希望退群。用拟剧理论对家校微信群的交往本质和局限进行分...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家校微信群成为教师与家长实现信息互通、教育合作的重要桥梁。家校微信群在促进家校互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交往行为异化和冲突,致使部分教师和家长希望退群。用拟剧理论对家校微信群的交往本质和局限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家校微信群良性互动的措施:消解家校微信群中的"角色"定势并实现主体间平等对话;利用丰富的交流方式弥补家校微信群交流的"前台"局限;采取针对性交流方式防止家校微信群中"剧班"内部分化导致冲突;设置交往行为边界促进教师和家长积极履行"角色"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剧理论 微信群 家校沟通 家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