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术前准确评估POP程度及结构缺陷,是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前提。展开更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兴趣和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包括大小阴唇成形术、阴蒂包皮缩小术、处女膜成形术、大阴唇丰盈术、阴道成形术及G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兴趣和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包括大小阴唇成形术、阴蒂包皮缩小术、处女膜成形术、大阴唇丰盈术、阴道成形术及G点增大术等。早在2007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就阴道"整复术"及阴道整形手术发出378号委员会意见指出,此类手术没有医学指征,也缺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针对有手术意愿的患者,医生应充分了解其手术目的,并告知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对比开腹组和...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对比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子宫颈残端癌的围手术期结局和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64例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病理类型包括鳞癌52例(81.3%),非鳞癌12例(18.7%);所有患者均接受残端子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48例(75.0%)为开腹手术,16例(25.0%)为腹腔镜手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分期:Ⅰ期36例(56.3%),Ⅱ期15例(23.4%),Ⅲ期13例(20.3%)。随访期内7例出现复发,6例死亡。开腹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9.5%,腹腔镜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开腹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3.6%,腹腔镜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但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腹腔镜组(500 ml vs 100 ml,P<0.001)。结论:子宫颈残端癌治疗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子宫颈残端癌的复发风险,也未降低生存率,两组肿瘤学结局相似。展开更多
文摘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术前准确评估POP程度及结构缺陷,是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前提。
文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兴趣和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包括大小阴唇成形术、阴蒂包皮缩小术、处女膜成形术、大阴唇丰盈术、阴道成形术及G点增大术等。早在2007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就阴道"整复术"及阴道整形手术发出378号委员会意见指出,此类手术没有医学指征,也缺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针对有手术意愿的患者,医生应充分了解其手术目的,并告知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等。
文摘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对比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子宫颈残端癌的围手术期结局和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64例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病理类型包括鳞癌52例(81.3%),非鳞癌12例(18.7%);所有患者均接受残端子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48例(75.0%)为开腹手术,16例(25.0%)为腹腔镜手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分期:Ⅰ期36例(56.3%),Ⅱ期15例(23.4%),Ⅲ期13例(20.3%)。随访期内7例出现复发,6例死亡。开腹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9.5%,腹腔镜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开腹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3.6%,腹腔镜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但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腹腔镜组(500 ml vs 100 ml,P<0.001)。结论:子宫颈残端癌治疗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子宫颈残端癌的复发风险,也未降低生存率,两组肿瘤学结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