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欧洲妇科内镜学会关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实践共识》解读
1
作者 李凡琳 郑莹 刘舰鸿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70%~80%的女性在绝经前可检出。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出现由子宫肌瘤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尿频或便秘,以及生育能力受损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70%~80%的女性在绝经前可检出。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出现由子宫肌瘤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尿频或便秘,以及生育能力受损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肌瘤的不同位置(黏膜下、肌壁间、浆膜下)、数量及大小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共识 良性肿瘤 盆腔疼痛 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FIGO新分期对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治疗决策的改变及挑战
2
作者 彭鸿灵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第四大致死原因。传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保留生育(简称保育)功能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患者。自1959...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第四大致死原因。传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保留生育(简称保育)功能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患者。自1959年Kistner首次报道孕激素治疗以来,保育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疗法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治疗成功率和妊娠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 治疗决策 孕激素治疗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唐琴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改良Caprini模型的运用。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手术后发生VTE的35例患者为血栓组,另按照1∶4比例选择同期因相同疾病手术...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改良Caprini模型的运用。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手术后发生VTE的35例患者为血栓组,另按照1∶4比例选择同期因相同疾病手术未发生VTE的140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不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如V因子、凝血酶原20110A、血清同型半胱胺酸、狼疮抗凝物等)进行评分,对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妇科手术患者共13211例,术后VTE发生率为0.26%(35/13211)。②血栓组改良Caprini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5.20±1.83分vs 4.27±1.82分,P=0.011),血栓组改良Caprini评分≥5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2.86%vs 44.29%,P=0.049)。③单因素分析发现妇科手术后发生VTE与年龄、BMI、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24 kg/m^2(OR2.862,95%CI 1.277~6.417)、手术时间(OR 1.004,95%CI 1.001~1.008)是妇科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同时对血栓所在的下肢制动,35例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继发出血。结论:VTE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4 kg/m^2)、手术时间。根据改良Caprini风险度分级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减少临床V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改良Caprin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恶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子馨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子宫基层的富含细胞外基质的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尽管子宫肌瘤与子宫平滑肌肉瘤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但有文献报道二者转录谱的相似性可证明子宫平滑肌肉瘤可以由先前存在的平滑肌瘤发...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子宫基层的富含细胞外基质的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尽管子宫肌瘤与子宫平滑肌肉瘤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但有文献报道二者转录谱的相似性可证明子宫平滑肌肉瘤可以由先前存在的平滑肌瘤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子宫肌瘤存在恶变的可能性,并且即使是较小的子宫肌瘤也可能恶变为子宫肉瘤^([1])。子宫肌瘤恶变指已存在的子宫肌瘤恶性变,子宫肌瘤恶变具有肌瘤组织与肉瘤组织共存的特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肉瘤 恶性变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肌瘤 无创性诊断 恶变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5
作者 徐流凤 陈思敬 +2 位作者 刘舰鸿 彭诗意(综述) 郑莹(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3-896,共4页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尽管较多研究证明了早期年轻低危EC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但此类人群保留卵巢率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分子分型系统的提出,将其纳入EC患者保留卵巢决策的考量中,以期提供更加精准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本...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尽管较多研究证明了早期年轻低危EC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但此类人群保留卵巢率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分子分型系统的提出,将其纳入EC患者保留卵巢决策的考量中,以期提供更加精准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分子分型在EC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认为POLE突变型预后良好,可适当放宽保留卵巢的适应证;鉴于p53突变型的不良预后,仅ⅠA1期(2023年国际妇产科联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可考虑谨慎保留卵巢,而对于其他期别及组织学类型的p53突变者不推荐保留卵巢;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者同时伴有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此型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经充分评估后可考虑保留卵巢;无特异分子改变(NSMP)型目前缺乏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建议结合传统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保留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并发膀胱阴道瘘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玉镐 李响 +3 位作者 沈宏 罗德毅 苗娅丽 曾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0,共2页
1 病例报告患者,68岁,因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中并发膀胱阴道瘘6小时,于2018年9月19日入我院。6+月前,患者因阴道流血就诊当地妇幼保健院,子宫颈活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免疫组化(IHC):HPV(+),P16(+灶性),P53(-),Ki-67(+,中底... 1 病例报告患者,68岁,因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中并发膀胱阴道瘘6小时,于2018年9月19日入我院。6+月前,患者因阴道流血就诊当地妇幼保健院,子宫颈活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免疫组化(IHC):HPV(+),P16(+灶性),P53(-),Ki-67(+,中底层细胞)。6小时前,于当地妇幼保健院行LEEP,未麻醉,术中发现阴道漏尿,量较多,经阴道于阴道前壁宫颈上端可扪及尿管球囊,考虑"膀胱阴道瘘",为进一步治疗急诊转入我科患者无发热、头晕等不适,留置尿管.阴道见漏尿.尿管引流少量尿液,无血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膀胱阴道瘘 并发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妇幼保健院 尿管引流 Ki-67 LE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NCCN遗传性/家族性卵巢癌风险评估与临床管理指南(第1版)》解读 被引量:8
7
作者 苏梦婵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8-512,共5页
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约10%~24%的卵巢癌与特定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关[2~5],这种发生在生殖细胞或早期受精卵的基因突变具有家族遗传性[6]。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目前已经发现... 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约10%~24%的卵巢癌与特定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关[2~5],这种发生在生殖细胞或早期受精卵的基因突变具有家族遗传性[6]。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遗传性卵巢癌相关的基因,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人群患卵巢癌的风险明显高出普通人群[2],因此对遗传性卵巢癌高危人群进行癌症风险评估与遗传咨询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遗传性 妇科恶性肿瘤 基因突变 管理指南 遗传咨询 家族性卵巢癌 NCCN 胚系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盆底肌三维重建在盆腔器官脱垂精准评估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崔陶 王平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术前准确评估POP程度及结构缺陷,是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个性化治疗 阴道前后壁 盆底重建 盆底肌 直肠脱垂 三维重建 P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行子宫全切除术129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文翰 郑莹 +3 位作者 杨小芸 杨帆 李征宇 周圣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vNOTES子宫全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vNOTES子宫全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等指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33~7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54±2.98 kg/m2。其中124例(96.1%,124/129)成功完成vNOTES子宫全切除术,中位子宫重量为102 g(34~848 g),中位手术时间为140分钟(60~240分钟),中位术中出血量为50 ml(5~650 ml),中位血红蛋白下降量为17 g/L(1~50 g/L),术中同时进行附件切除的患者有55例(44.4%,55/124),2例(1.6%,2/124)出现术中并发症,2例(1.6%,2/124)出现术后并发症,中位住院时间为3天(2~8天),中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小时(12~65小时),中位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40小时(15~100小时),中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分(0~7分)。另外5例(3.9%,5/129)因盆腔粘连(4例)或术中膀胱破损(1例)中转为经腹腹腔镜手术。结论:vNOTES行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途径,同时具有手术无腹壁切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除术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应用价值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舰鸿(综述) 郑莹(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9-592,共4页
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ROC),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CS)患者是否受益目前仍有争议。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铂敏感ROC患者通过SCS达无肉眼残留病变(R0),患者获益最大;若不能达到R0,推荐直接行化疗。但近期也有少数前瞻性研究与既往回顾... 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ROC),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CS)患者是否受益目前仍有争议。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铂敏感ROC患者通过SCS达无肉眼残留病变(R0),患者获益最大;若不能达到R0,推荐直接行化疗。但近期也有少数前瞻性研究与既往回顾性研究的结论相悖,否定了SCS在ROC治疗中的价值。临床对如何选取R0的铂敏感ROC患者目前暂无统一标准,妇科肿瘤医师可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及目前各项评分系统(MSKCC标准、iMODEL评分及AGO评分),合理进行评估。此外,随着临床新型药物的应用,关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及贝伐珠单抗的维持治疗是否会弱化SCS在铂敏感ROC中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敏感 复发性卵巢癌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子宫颈癌筛查和管理指南在中国的参考意义和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丹 郄明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子宫颈癌是当代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中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女性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结合中国筛查现状,2017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当代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中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女性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结合中国筛查现状,2017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和《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1~3]。中国在子宫颈癌防治方面的工作仍任重道远,需要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和随访数据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筛查 妇科恶性肿瘤 女性乳腺癌 管理指南 女性健康 阴道镜 病理学会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易启华 陈琳 +3 位作者 郑莹 陈思敬 徐流凤 董诗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为临床是否切除盆腔淋巴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18例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8~69岁,孕次0~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为临床是否切除盆腔淋巴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18例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8~69岁,孕次0~11次,产次0~5次,体质量指数15.15~32.42 kg/m^2。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多见,分别占43.78%(183/418)及31.10%(130/418)。临床分期以ⅠB1期为主,有244例(58.37%);组织学类型以子宫颈腺癌普通型为主,有219例(52.39%)。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7.46%(73/418)。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直径、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旁浸润、切缘浸润、阴道浸润、宫体浸润、输卵管转移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IGO临床分期Ⅱ期(OR 3.658,95%CI 1.950~6.680)、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OR 4.962,95%CI 2.110~11.669)、淋巴脉管间隙浸润(OR 2.279,95%CI 1.190~4.363)、宫体浸润(OR 2.124,95%CI 1.115~4.047)、输卵管转移(OR 6.429,95%CI 1.473~28.063)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中,FIGO临床分期Ⅱ期、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体浸润、输卵管转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应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子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盆腔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亚东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0-504,共5页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育功能及生命健康。随着疫苗及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发达国家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据2018年癌症统计报道,确诊患者中年龄20~44岁...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育功能及生命健康。随着疫苗及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发达国家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据2018年癌症统计报道,确诊患者中年龄20~44岁约占40%,其中约46%的患者在确诊时期别早、病灶局限于子宫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 早期子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病灶局限 确诊患者 宫颈癌发病率 恶性肿瘤 子宫颈癌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 ACOG委员会意见:选择性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No.795)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油迪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1-263,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兴趣和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包括大小阴唇成形术、阴蒂包皮缩小术、处女膜成形术、大阴唇丰盈术、阴道成形术及G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兴趣和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女性生殖器整形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包括大小阴唇成形术、阴蒂包皮缩小术、处女膜成形术、大阴唇丰盈术、阴道成形术及G点增大术等。早在2007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就阴道"整复术"及阴道整形手术发出378号委员会意见指出,此类手术没有医学指征,也缺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针对有手术意愿的患者,医生应充分了解其手术目的,并告知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 阴道成形术 大小阴唇 大阴唇 整形手术 处女膜 阴蒂包皮 整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圆圆 杨帆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准淋巴结切除提供了选择,极具应用前景,但仍有部分问题和争议亟待解决,如SLN检测在高危患者中的标准临床应用规范、SLN最佳算法、评估SLN的最佳方式、低体积转移的临床意义...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准淋巴结切除提供了选择,极具应用前景,但仍有部分问题和争议亟待解决,如SLN检测在高危患者中的标准临床应用规范、SLN最佳算法、评估SLN的最佳方式、低体积转移的临床意义,均值得探究。目前子宫颈注射吲哚菁绿为最常用的示踪方法,病理学超分期可提高对低体积转移的检出率,但病理学超分期操作流程、应用指征及低体积转移的临床管理需进一步规范。此外,高危型子宫内膜癌并非SLN检测的绝对禁忌证,但此类患者行SLN检测的标准临床应用规范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就近年来子宫内膜癌SLN检测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病理学超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非适应证患者治疗的探索
16
作者 陈思敬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3-485,共3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发于绝经后女性,包括子宫切除在内的全面分期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EC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个体化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发于绝经后女性,包括子宫切除在内的全面分期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EC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个体化的治疗从保留生命到保留生理乃至保留生育的目标不断提高。目前,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已成为E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保留生育 上皮性恶性肿瘤 绝经后女性 子宫内膜癌 子宫切除 全面分期手术 患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4年,月经淋漓不尽9月
17
作者 王娜 陈思敬 +1 位作者 闵玲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1病例摘要患者,31岁,G0 P0,因不孕4年,月经淋漓不尽9月,于2018年11月9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8年9月25日。9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具体表现为月经干净1~2天后再次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3~5天。患者有... 1病例摘要患者,31岁,G0 P0,因不孕4年,月经淋漓不尽9月,于2018年11月9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8年9月25日。9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具体表现为月经干净1~2天后再次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3~5天。患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4年,其丈夫弱精。入院前29天因月经淋漓不尽于我院门诊就诊,阴道彩超检查示:子宫内膜厚0.3 cm(单层),左前壁肌壁间凸向内膜查见大小约1.9 cm×1.5 cm×1.9 cm不均质弱回声,边界较清,周边探及血流信号,余肌壁回声均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腺肌瘤样息肉(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其内腺体灶性癌变及广泛鳞化。因患者未生育,有强烈生育要求,充分告知病情及保留生育功能相关风险后进行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性生活 月经淋漓 病例摘要 末次月经 平素月经规律 血流信号 鳞化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肌子宫内膜异位症延迟诊断1例
18
作者 李林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28岁,未婚,因进行性痛经12年,左肾积水1年,左侧腰背痛伴经期加重8+月于2017年7月4日入院。G0P0,平素月经规则,14岁初潮,16岁开始痛经,进行性加重,痛时伴恶心、呕吐、发冷、头晕、无法站立,一直口服布洛芬缓释片,逐渐无效。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进行性加重 腰背痛 病例报告 腰大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蒋露 郑莹 +4 位作者 王乔 王平 张家文 何跃东 彭芝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对比开腹组和... 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对比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子宫颈残端癌的围手术期结局和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64例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病理类型包括鳞癌52例(81.3%),非鳞癌12例(18.7%);所有患者均接受残端子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48例(75.0%)为开腹手术,16例(25.0%)为腹腔镜手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分期:Ⅰ期36例(56.3%),Ⅱ期15例(23.4%),Ⅲ期13例(20.3%)。随访期内7例出现复发,6例死亡。开腹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9.5%,腹腔镜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开腹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3.6%,腹腔镜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但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腹腔镜组(500 ml vs 100 ml,P<0.001)。结论:子宫颈残端癌治疗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子宫颈残端癌的复发风险,也未降低生存率,两组肿瘤学结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残端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