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成功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贺婷婷 李玲利 +6 位作者 王晶 赵春林 杨雪 赵文婷 谢培均 袁邻雁 陈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感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护士长培训及选拔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66所三级甲等医院1067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职业生涯成功感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调查。结果护士... 目的了解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感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护士长培训及选拔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66所三级甲等医院1067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职业生涯成功感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感总分为(38.72±8.13)分;人格特质宜人性得分最高(5.13±0.62)分,神经质得分最低(2.72±0.97)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人格特质中的严谨性、开放性、外向性对职业生涯成功感总分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25.2%。结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职业生涯成功感处于较高水平,人格特质对职业生涯成功感产生影响。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加强护士长积极人格的培养,以提高其职业生涯成功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人格特质 大五人格 职业生涯成功感 三级甲等医院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护士职业成长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现状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倪云霞 吴丹 李继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护士职业成长过程中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职业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四川省选取85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 目的:调查四川省护士职业成长过程中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职业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四川省选取85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总均分为(5.13±0.90)分,自主需要为(4.79±0.99)分,胜任需要为(5.08±1.03)分,关系需要为(5.47±0.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所在区域及组织支持感是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9.4%。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尤其是自主需要的满足,为护士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工作动机,促进其职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成长 基本心理需要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卫生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述情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薛婷婷 李源 +1 位作者 李洁 方进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156-3161,共6页
目的:调查护士述情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1月—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43所医院的395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简版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CIPS-10)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护士述情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1月—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43所医院的395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简版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CIPS-10)进行调查。结果:护士TAS-20总分为(53.42±11.85)分,CIPS-10总分为(27.92±13.80)分。TAS-20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CIPS-10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技术职称、文化程度以及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的述情障碍处于临界状态,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较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护士发生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述情障碍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机器人研发基础及使用现状综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星竹 常承婷 +2 位作者 陈鑫容 黄明君 李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整理和总结护理评估随访类机器人、护理观察类机器人、生活护理类机器人、护理治疗类机器人四大类护理机器人,并围绕其研发基础和运用场景进行综述,为临床智慧护理、护理与医工交叉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机器人 病情采集 病情观察 生活护理 护理治疗 智慧护理 医工交叉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FAR信息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心理反应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静 孟娜 +3 位作者 罗稀 李小麟 王蒙蒙 雷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IIFAR(initial check,information exchange,final accuracy check,reaction)信息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32例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IIFAR... 目的 :探讨IIFAR(initial check,information exchange,final accuracy check,reaction)信息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32例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IIFAR信息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及心理痛苦原因。结果:2组患者基线均衡(P>0.05)。组间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心理痛苦(1.81±1.16)、焦虑(1.26±1.41)、抑郁(2.74±2.53)得分均低于对照组(2.70±1.57、3.12±2.16、5.72±4.08)(t=3.521,P=0.001;t=5.519,P=0.000;t=-4.779,P=0.000)。组内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干预前(3.33±1.67、3.82±2.19、6.21±4.01)(t=9.397,P=0.000;t=10.131,P=0.000;t=9.148,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引起心理痛苦的原因(担忧、睡眠、恐惧、紧张、经济困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IFAR信息护理模式能缓解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系统、固定的步骤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FAR模式 肺癌 心理痛苦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蒋艳 谭薇 +2 位作者 杜江 龚仁蓉 陈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采用协议处方数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实践效果。结果:授权护士共为108名患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为90.7%;患者满意度得分为(19.46±1.02)分,医师满意度得分为(4.90±0.41)分,护士满意度得分为(4.76±0.57)分。结论: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有利于改善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患者就医体验良好,医护人员满意度高、反馈良好,该模式可推动我国护士处方权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处方 协议处方 消化内镜中心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病人手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宇 王英 +2 位作者 陈妍伶 庄琳丽 周爱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99,共5页
对系统性硬化症病人手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原因、影响及康复策略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手功能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护人员对待临终关怀、死亡和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史宏睿 陕柏峰 +4 位作者 张瑛 周芸 程丽楠 张静 胡秀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0-835,共6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对待临终关怀、死亡和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长治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3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医护人员的死亡态度各维度得... 目的: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对待临终关怀、死亡和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长治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3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医护人员的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自然接受(3.84±0.57)分、死亡恐惧(3.13±0.76)分,死亡逃避(3.02±0.71)分、逃离接受(2.68±0.84)分、趋近接受(2.66±0.78)分。临终关怀态度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均分分别为(3.47±0.44)分和(3.43±0.33)分。死亡态度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间:自然接受与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的照顾意识中度相关(r=0.562,P<0.01)。临终关怀态度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间:临终关怀有效性、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与照顾临终患者情感、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的照顾意识分别呈中度相关(r=0.509~0.604,P<0.01)。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对待死亡、临终关怀和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均较积极。临终关怀态度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临终关怀 照顾态度 死亡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旻露 方进博 +1 位作者 刘兰 李源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05-2108,共4页
介绍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的发展现状、施行方法等,分析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护理领域施行的实用性、优缺点等问题,旨在为国内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操作技能直观观察评估 护理管理 临床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家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和医务人员服务意愿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慧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326-4331,共6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罹患多种慢性病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但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加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 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罹患多种慢性病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但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加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目的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情况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意愿,为进一步推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抽取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131例医务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8个条目)、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2个条目)、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支持(7个条目)、医务人员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1个条目)。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131例基层医务人员中,692例(61.18%)报告有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193例(17.06%)报告在服务过程中发生过不良事件/安全事件,531例(46.95%)报告其所在医疗机构未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199例(17.60%)表示所在机构评估了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299例(26.44%)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使用APP定位系统,273例(24.14%)由机构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807例(71.35%)表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没有获得所在机构内其他医务人员的支持措施,303例(26.79%)表示机构曾组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研讨活动,352例(31.12%)表示接受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专项培训,853例(75.42%)表示愿意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型,目前受聘的专业技术职称,医疗机构是否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是否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是否参加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培训,对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有影响(P<0.05)。结论现阶段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不足,多种因素影响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安全风险的评估,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医务人员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积极举办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相关的专项培训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以降低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风险,保障其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医疗护理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 安全支持 服务意愿 卫生保健措施 社区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不同护理单元工作中断事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诗祺 林涛 冯先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3-1578,共6页
目的:比较急诊不同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19年11月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区、观察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比较分析3个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 目的:比较急诊不同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19年11月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区、观察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比较分析3个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结果:抢救区、观察室、E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依次为每小时6.1次、5.3次、4.7次;抢救区与观察室护理中断来源以病人及家属为主(30.0%、42.2%),EICU多源自护士(36.8%);3个急诊单元中断类型均以侵扰型为主;当前事务方面,抢救区以观察与记录为主(44.7%),观察室与EICU为治疗性护理为主(39.7%、38.8%);中断结局均以消极型结局为主,中断处理措施均以立即中断为主。3个急诊护理单元护理中断核心要素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抢救区、观察室、E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中断核心要素存在差异,建议采取干预策略以减少急诊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抢救区 观察室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护理中断事件 干预策略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实践护士角色导入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秋平 蒋艳 +2 位作者 吴孟航 刘雨薇 龚仁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857-3862,共6页
目的:对国内外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角色导入框架和常见问题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APN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 目的:对国内外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角色导入框架和常见问题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APN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Blackwell和CINAHL数据库中关于APN引进和发展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2年3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20篇英文文献,梳理出5个指导APN导入的理论框架,框架内容主要包含确定病人需求、明确APN实践范围、持续动态评估APN实践效果、APN核心能力和认证方法以及长期发展计划;导入过程中常见问题为角色紧张、角色压力源、角色模糊、角色不协调、角色冲突、角色转换。结论:各国实施APN的医疗环境存在差异,我国可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级护理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实践护士 概念 角色 发展轨迹 护理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职业成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云霞 李继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435-439,共5页
从护士职业成长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精准、有效地开展护士职业成长干预,加速护士职业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士 职业成长 人力资源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婧琳 程一帆 陈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209-3215,共7页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RA-SCBS)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RA-SCBS进行翻译及回译、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RA-SCBS,并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34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量表...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RA-SCBS)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RA-SCBS进行翻译及回译、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RA-SCBS,并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34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RA-SCBS包括22个条目,其条目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984%。中文版RA-SCBS得分与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的自我管理子量表得分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93,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02,重测信度为0.836,折半信度为0.846。结论:中文版RA-SCBS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我管理 信度 效度 汉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病人创伤后成长纵向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宋媛媛 蒋晓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63,共5页
从创伤后成长(PTG)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纵向研究的研究对象特点、PTG评估工具、相关资料分析方法、癌症病人PTG的变化趋势和测量时间点的选取及癌症病人PTG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癌症病人PTG纵向研究进展。提出癌症病人PTG纵... 从创伤后成长(PTG)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纵向研究的研究对象特点、PTG评估工具、相关资料分析方法、癌症病人PTG的变化趋势和测量时间点的选取及癌症病人PTG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癌症病人PTG纵向研究进展。提出癌症病人PTG纵向研究的测量时间点选取应积极找寻相关理论基础或在既往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和分析,应注意使用能够识别人群异质性的资料分析方法,考虑纳入病人及重要他人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挖掘他们之间的互动机制,为制定更高效、更有益的干预措施提供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创伤后成长 纵向研究 评估工具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环在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智 周藜藜 龚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本文从准确性、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四个方面对智能手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术后早期活动 活动监测 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病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蓉 陈佳丽 +7 位作者 宁宁 胡秀英 李佩芳 刘颖 李晔 左建容 雷蕾 付中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脊髓损伤病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协会官方网站,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从文献中提取证据。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其中,临床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系统评价4... 目的:检索并总结脊髓损伤病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协会官方网站,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从文献中提取证据。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其中,临床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系统评价4篇、队列研究1篇。最终纳入18条证据,分为脊髓损伤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皮肤保护、支撑面选择与体位管理、局部组织电刺激、教育培训5个方面,其中,A级推荐12条,B级推荐6条。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降低脊髓损伤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压力性损伤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预康复在腹部大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诗琪 李婷婷 +5 位作者 任秋平 袁邻雁 杨小玲 王傲 王娇 吴孟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35-3343,共9页
从预康复的概念、目的、实施、内容及应用现状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对预康复研究的建议,以期为临床开展预康复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 腹部手术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雷常彬 刘珊珊 +1 位作者 王聪 蒋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7-891,共5页
从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由医生主导,今后护士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了解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意义,并参与护理... 从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由医生主导,今后护士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了解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意义,并参与护理大数据的管理,从而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临床护理服务,优化护理实践旨在为推动压力性损伤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人工智能 智能化管理 大数据 临床决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研究现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星霞 胡艳杰 李卡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7-1950,共4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受导管材质及构造、留置技术、并发症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PICC留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描述、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强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受导管材质及构造、留置技术、并发症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PICC留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描述、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强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新型PICC导管的研发与创新方面研究较少,导管材料的改进作为PICC研究的新前沿可能为我国PICC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