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阴道毛滴虫内人型支原体的PCR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1 位作者 毕世樑 张仁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4-876,共3页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在中国四川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人型支原体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mip/ctxB融合基因体外表达与动物免疫试验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3 位作者 郅克谦 陶大昌 杨春蕾 张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8-823,共6页
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和霍乱弧菌ctxB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 1( +),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 1 mip/ctxB.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 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和霍乱弧菌ctxB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 1( +),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 1 mip/ctxB.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鉴定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发现:重组质粒成功转入细胞并获得短暂表达,稳定转染细胞分别在 2 4ku和 35ku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将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 γ产生水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发现:各实验组均检测到免疫原性,pcDNA3 1 mip/ctxB免疫组的免疫原性高于pcDNA3 1 mip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霍乱弧菌 mip/ctxB融合基因 体外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rpoB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何艳霞 向诗非 +6 位作者 李浇 何金蕾 张俊荣 袁冬梅 秦翰霄 陈达丽 陈建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35,共9页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R扩增23株分离株16S rRNA和rpo B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表型再鉴定结果与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一致。基于两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分离株p22与不动杆菌属序列聚为一枝,其余22株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序列聚为一枝。因此p22应鉴定为不动杆菌,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均能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能较好建立假单胞菌属内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RNA RP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及其保护力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志伟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涛 田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和CTL特异杀伤活性等指标,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DNA疫苗重复免疫BALB/c小鼠2次,末次免疫2周后,用10倍LD50剂量攻击小鼠,计数小鼠的存活数及小鼠肺中的细菌数,观察感染鼠的肺部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ip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免疫原蛋白基因可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免疫原蛋白 免疫原性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对利什曼原虫中国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春莹 黄玉霞 +2 位作者 袁余 胡孝素 马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8,190,共7页
目的选用hsp70基因探讨我国各疫区不同宿主利什曼原虫的种系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自中国各疫区不同宿主的利什曼原虫之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将扩增的目的片段纯化后测序。使用MEGA 5.0软件对测序产物进行多序列比对并... 目的选用hsp70基因探讨我国各疫区不同宿主利什曼原虫的种系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自中国各疫区不同宿主的利什曼原虫之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将扩增的目的片段纯化后测序。使用MEGA 5.0软件对测序产物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与国外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hsp70序列共同分析,观察利什曼原虫中国分离株在世界范围利什曼原虫的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中的地位。结果中国各流行疫区利什曼原虫均获得约1 300bp长度的hsp70基因片段,存在丰富的多态位点。中国23株利什曼原虫经hsp70基因分型聚集为四群,其中人来源的原虫分离株均在A群,为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并分为杜氏利什曼原虫指名亚种(L.donovani)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L.infantum)两个亚支;分离自新疆沙鼠或白蛉的6株利什曼原虫聚在B群,为都兰利什曼原虫(L.turanica);分离自新疆白蛉和内蒙古沙鼠的两株利什曼原虫为C群沙鼠利什曼原虫(L.gerbilli);分离自内蒙古蜥蜴和新疆白蛉的两株原虫为D群蜥蜴利什曼原虫(Sauroleishmania)。结论利什曼原虫中国分离株属于利什曼原虫亚属的不同种和蜥蜴利什曼原虫亚属,我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种系发育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种系发育 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志伟 陈建平 +2 位作者 王涛 田玉 刘德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Ⅳ型菌毛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研究其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Ⅳ型菌毛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研究其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pilE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分别鉴定pcDNA3.1-pilE的瞬时和稳定表达产物。将pcDNA3.1-pilE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CTL杀伤活性等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扩增出了429bp的PilE基因,在细胞膜与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在相对分子质量15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pcDNA3.1-pilE在细胞内表达PilE蛋白。pcDNA3.1-pilE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免疫小鼠后诱导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Ⅳ型菌毛蛋白 免疫原性 体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介导嗜肺军团菌疫苗候选基因lvgA和Hsp60的融合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明杰 陈建平 +4 位作者 王涛 廖涛 陈宪 芦殿香 田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采用PCR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拼接融合,克隆并检测该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重组聚合酶链反应,设计引物首先分别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待融合端互补的军... 目的采用PCR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拼接融合,克隆并检测该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重组聚合酶链反应,设计引物首先分别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待融合端互补的军团菌毒力基因(lvgA)和热休克蛋白60基因(Hsp60),经琼脂糖电泳纯化回收,再以适量lvgA和Hsp60为模板变性、退火、重叠延伸,实现二基因的PCR水平融合,随后采用外引物进行新一轮扩增,扩得足量lvgA/Hsp60融合基因的PCR产物,继而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分析等鉴定。结果扩增出了约2292bp的lvgA/Hsp60融合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lvgA/Hsp60,并检测到Mr约117000的GST-lvgA-Hsp60融合蛋白表达条带。结论采用PCR法实现了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融合,构建了其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使该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基因的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lvgA基因 Hsp60基因 重组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pS-linker-fl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雷 陈建平 +3 位作者 张莉 王涛 刘明杰 田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在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S基因(mompS)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以构建mompS-Linker-flaA融合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momp... 目的在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S基因(mompS)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以构建mompS-Linker-flaA融合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mompS基因和fla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含mompS-Linker-flaA基因的重组质粒pET-LpSLF,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MOMPS-Linker-Fla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扩增出了嗜肺军团菌906bp的mompS及1440bp的fla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LpSLF,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LpSLF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结论嗜肺军团菌mompS-Linker-fla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免疫原性、免疫保护性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pS基因 flaA基因 柔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CpG基序的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景彩霞 杨加周 +4 位作者 刘明杰 徐佳楠 关望 许颖 陈建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8-471,481,共5页
目的构建了引入CpG基序的lvg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lvgA/CpG,并在NIH3T3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将特定CpG基序作为核酸佐剂构建于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侧翼,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构建重组质粒pclvgA/CpG,体外... 目的构建了引入CpG基序的lvg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lvgA/CpG,并在NIH3T3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将特定CpG基序作为核酸佐剂构建于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侧翼,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构建重组质粒pclvgA/CpG,体外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IH3T3细胞。结果通过测序证实真核表达质粒pclvgA/CpG中lvgA/CpG克隆片段长为657bp,推测lvgA基因编码蛋白大小约为27.7Ku,lvgA基因及两侧翼原设计CpG基序完整扩出,测序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符合。用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在NIH3T3细胞中瞬时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嗜肺军团菌pclvgA/CpG真核表达质粒,并在NIH3T3细胞检测到其瞬时表达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CPG基序 lvgA 表达 NI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团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5-648,共4页
关键词 军团菌 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 阿米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mip/ctxB融合基因动物免疫试验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2 位作者 陈慧皎 张雷 廖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5-1077,1063,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mip基因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20只6~8周龄、体重25 g左右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cDNA3.1(+)阴性对照组、pcDNA3.1-mip免疫组、pcDNA3.1-mip/ctxB免疫组4个组.每只小鼠股四头肌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接种... 目的初步评价mip基因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20只6~8周龄、体重25 g左右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cDNA3.1(+)阴性对照组、pcDNA3.1-mip免疫组、pcDNA3.1-mip/ctxB免疫组4个组.每只小鼠股四头肌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接种,初次免疫2周后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2周后,小鼠腹腔注射嗜肺军团菌L1菌液进行攻击.攻击28 d后,检测小鼠肺组织培养带菌量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pcDNA3.1-mip免疫组和pcDNA3.1-mip/ctxB免疫组肺组织培养带菌量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ANOVA,P<0.05).小鼠肺组织肉眼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发现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可见肺泡膈明显增宽,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渗出物;而应用DNA疫苗的两个免疫组无渗出性病变,pcDNA3.1-mip免疫组肺泡壁和肺间膈轻度增厚,pcDNA3.1-mip/ctxB免疫组肺泡壁和肺泡膈略微增厚.结论应用mip基因DNA疫苗能诱导小鼠在体内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mip/ctxB融合基因 免疫保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张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 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 ,导入载体 pUC18,构建重组质粒 pLpmip ,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从嗜肺军团菌扩增得到巨噬细胞感染增强蛋白基因 (mip基因 ) ,导入载体pUC18,构建重组质粒 pLp mip并转化大... 目的 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 ,导入载体 pUC18,构建重组质粒 pLpmip ,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从嗜肺军团菌扩增得到巨噬细胞感染增强蛋白基因 (mip基因 ) ,导入载体pUC18,构建重组质粒 pLp mip并转化大肠杆菌JM 10 9,并用限制性酶切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分析、硫酸十二烷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出 82 8bp的mip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Lpmip ;表达出 2 4kD的抗原区带。结论成功扩增 82 8bp的嗜肺军团菌mip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Lpmip ,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出 2 4KD的抗原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MIP 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利什曼原虫amastin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福 陈建平 +3 位作者 杨志伟 田玉 马莹 胡孝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7-219,222,共4页
目的: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并研究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片段导入质粒pcDNA3.1(+)中,构... 目的: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并研究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片段导入质粒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以pcDNA3.1-amastin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RT-PCR分别鉴定pcDNA3.1-amastin的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结果:在细胞膜和细胞内均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pcDNA3.1-amastin成功地转入NIH3T3细胞,并在细胞膜和细胞内获得短暂表达。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的总RNA经反转录后,用PCR扩增出无鞭毛体蛋白基因,表明获得了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且该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蛋白基因 体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杰 陈建平 +5 位作者 廖涛 王涛 陈宪 田玉 张雷 张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克隆并检测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tpA蛋白的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军团菌热休克蛋白A基因htpA,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 目的克隆并检测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tpA蛋白的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军团菌热休克蛋白A基因htpA,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htpA,重组子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JM109,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分析鉴定。结果扩增出了291bp完整的ht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htpA,并检测到约36kDa的GST-htpA融合蛋白质表达条带。结论成功克隆了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并使HtpA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htpA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树国 王雅静 +2 位作者 朱晓燕 帖超男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体外表达。方法pMD-18T-ap33重组质粒和pUC18空质粒经BamH 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将ap33基因亚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及Weste...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体外表达。方法pMD-18T-ap33重组质粒和pUC18空质粒经BamH 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将ap33基因亚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杂交鉴定重组蛋白。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为阳性重组子,诱导出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Mr36000,与理论值基本相符。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并获得体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33 原核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与甲硝唑抵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晓燕 谢辉 王雅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1-724,共4页
氢化酶体是阴道毛滴虫重要的代谢器官,该器官内存在的铁氧还蛋白不仅是虫体代谢过程中主要的电子传递介体,而且也在甲硝唑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阴道毛滴虫的甲硝唑抵抗株在临床和实验室都有报道,实验研究发现活化药物的铁氧还蛋... 氢化酶体是阴道毛滴虫重要的代谢器官,该器官内存在的铁氧还蛋白不仅是虫体代谢过程中主要的电子传递介体,而且也在甲硝唑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阴道毛滴虫的甲硝唑抵抗株在临床和实验室都有报道,实验研究发现活化药物的铁氧还蛋白减少或缺失,因此对铁氧还蛋白与甲硝唑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及药学界的重视。本文总结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以期对滴虫药物抵抗的发生机制以及滴虫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甲硝唑抵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7
作者 帖超男 王雅静 +3 位作者 谢辉 毕世樑 刘佩娜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 (AK) 基因, 并测定其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 并将其克隆入pMD18 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 (AK) 基因, 并测定其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 并将其克隆入pMD18 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后, 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BLAST软件辅助分析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的同源性。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序列。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正确的PT AK重组质粒。测序表明, 所克隆的AK基因大小为690 bp, 编码22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99 9%)。结论-克隆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表明, 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腺苷酸激酶 酶基因 阳性克隆 重组质粒 序列分析 BLAST软件 酶切 同源性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18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2 位作者 杨树国 毕世樑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76,共4页
质粒pMD-18T-ap65-3经XhoI和BamHI双酶切,1.0%凝胶电泳后纯化回收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p65-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PCR、酶... 质粒pMD-18T-ap65-3经XhoI和BamHI双酶切,1.0%凝胶电泳后纯化回收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p65-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ET32a-ap65-3转化于大肠埃希菌BL21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后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鉴定。本实验为研究阴道毛滴虫病的致病机制及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65-3 原核表达质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