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红梅 杨娅 +4 位作者 周敏 郑晓晖 王智 何志秀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 ,研究各组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特征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并用半定量法对SP染色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①随年龄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发生系列变化 ;②随年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中P5 3阳性表达率增高 ,染色分值也呈上升趋势 (P <0 0 5 )。结论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老年人口腔上皮易发生癌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组织结构 DNA损伤修复功能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素与口腔黏膜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钊 但红霞 +2 位作者 孟文霞 曾昕 陈谦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40-142,共3页
防御素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直接杀菌作用抵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还可以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创伤修复过程,其细胞毒性和细胞裂解活性在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也值得关注。研究发现防御素... 防御素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直接杀菌作用抵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还可以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创伤修复过程,其细胞毒性和细胞裂解活性在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也值得关注。研究发现防御素与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多种口腔黏膜疾病有关,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抗菌肽 口腔黏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锦丽 陈方曼 江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由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主要治疗方式仍为药物治疗。本文回顾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临床上治疗OSF的药物种类,并主张根据疾病的病程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药物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口腔黏膜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但红霞 刘文钊 +1 位作者 陈谦明 曾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9-31,共3页
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女性激素,在口腔黏膜和唾液腺存在雌激素受体表达。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引起口腔黏膜的变化,是多种口腔黏膜疾病的可能病因之一。本文就雌激素与口腔黏膜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雌激素 性激素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黑色素异常相关性疾病 被引量:4
5
作者 聂艳萍 林梅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口腔黏膜黑色素沉着可以是口腔黏膜组织生理或病理性的一种表现,发生原因较多,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少数色素沉着是全身疾病甚至是具有恶性倾向疾病在口腔的表征,其颜色、形态、病变发展情况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本文就临床上常见口腔... 口腔黏膜黑色素沉着可以是口腔黏膜组织生理或病理性的一种表现,发生原因较多,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少数色素沉着是全身疾病甚至是具有恶性倾向疾病在口腔的表征,其颜色、形态、病变发展情况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本文就临床上常见口腔黏膜色素沉着的原因、表现、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 口腔黏膜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与口腔黏膜癌变的相关研究
6
作者 何园 陈谦明 +1 位作者 吴兰雁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ATM蛋白表达与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上皮异常增生组平均染色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中,22例(68.8%)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10例(31.3%)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经统计学分析,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组与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组两组分别在病理分级与淋巴结转移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表明,上皮异常增生中未发现异常改变,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3例(9.38%)发生杂合性缺失,2例(6.25%)发生微卫星不稳定,发生杂合性缺失的3例病例ATM蛋白表达均缺失。结论ATM在上皮异常增生中表达升高可能有利于消除基因组不稳定,阻止癌变发生;而ATM基因失活可能是促使口腔鳞癌恶性演进的基因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 癌前状态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hrane系统评价在口腔黏膜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琼华 陈谦明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收集与口腔黏膜病诊治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已发表的(截至2009年第3期)与口腔黏膜病诊治有关的系统评价的全文,对其结果进行简要介绍,对该领域系统评价证据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干预... 目的收集与口腔黏膜病诊治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已发表的(截至2009年第3期)与口腔黏膜病诊治有关的系统评价的全文,对其结果进行简要介绍,对该领域系统评价证据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干预措施的可靠证据依然缺乏;在预防癌症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干预措施中,有证据显示氨磷汀、水解酶、冰片和中药是有效的;而采用别嘌呤醇漱口液、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免疫球蛋白和人胎盘提取物治疗癌症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证据仍不充分;阿昔洛韦预防和治疗癌症患者单纯性疱疹的效果是有证据支持的;由胃肠道吸收或部分由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预防癌症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口腔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明显;应用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维生素A或视黄醇类药物治疗口腔白斑的不良反应较常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措施,如环孢菌素、视黄醇类、皮质类固醇以及光疗法等,其疗效尚无肯定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的证据有限;有关治疗灼口综合征的干预措施的证据较少。结论通过提高科研设计和实施的质量,才能为系统评价提供坚实的证据,从而提高口腔黏膜病的循证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COCHRANE系统评价 临床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在口腔黏膜癌变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宇晴 但红霞 陈谦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69-676,共8页
口腔黏膜癌变是从正常口腔黏膜发展为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最终成为口腔癌的过程。通常的治疗目标是在癌变早期进行干预,防止癌变发生,但目前为止缺少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基于光敏剂介导的光化学、光生物学反应... 口腔黏膜癌变是从正常口腔黏膜发展为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最终成为口腔癌的过程。通常的治疗目标是在癌变早期进行干预,防止癌变发生,但目前为止缺少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基于光敏剂介导的光化学、光生物学反应,对病变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的治疗手段,在治疗疾病、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诸多优点,是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主要对光动力疗法及其在口腔黏膜癌变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瘙痒症的病因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慧骞 但红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口腔黏膜瘙痒症是发生于口内1处或多处黏膜的一种可引发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引发舌部舔舐、咬嚼、用手搔抓,导致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口腔黏膜瘙痒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由口腔内的多种因素引发,... 口腔黏膜瘙痒症是发生于口内1处或多处黏膜的一种可引发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引发舌部舔舐、咬嚼、用手搔抓,导致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口腔黏膜瘙痒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由口腔内的多种因素引发,也与多种口腔外的因素相关。随着民众口腔保健意识的加强,每年因口腔黏膜瘙痒而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为了增进口腔医生对这一特殊症状的了解,提高相关疾病的诊疗效率,本文就口腔黏膜瘙痒症的病因与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瘙痒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琳 孙珺 +4 位作者 李多 肖晓蓉 朱硃 龚其美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观测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测口腔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1)直接点种法中各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 目的观测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测口腔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1)直接点种法中各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唾液链球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3)活菌与白假丝酵母菌液体共培养中,在各个时间点上变异链球菌组与对照组之间菌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细菌培养基上清液与白假丝酵母菌液体共培养中,在24、48、72h时间点上,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菌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时间点上,各实验组间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口腔链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尚不能确定哪种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抑制作用会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变异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血链球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工基底膜的降解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惠云 何昕 +3 位作者 周红梅 李胜富 付春华 龙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降解人工基底膜matrigel的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atrigel凝胶与CAFs和NFs共同培养24、48、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照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说明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考马斯亮兰微孔板法行... 目的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降解人工基底膜matrigel的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atrigel凝胶与CAFs和NFs共同培养24、48、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照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说明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考马斯亮兰微孔板法行微量蛋白定量;用明胶酶谱分析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各时间段,口腔CAFs上清超滤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上清液总蛋白浓度及MMP-2酶原含量明显高于NFs,且CAFs组表达大量MMP-2活性酶。口腔CAFs和NFs皆不表达MMP-9。结论CAFs具有较强的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提示其与肿瘤-宿主微环境中基质重建及肿瘤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人工基底膜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致口腔多发性血疱1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梅国城 李敏 +3 位作者 周红梅 曾昕 侯晓辉 林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对1例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美洛西林钠相关性)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成分输血治疗,使其病愈出院。本文还就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以及口腔血疱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 口腔血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门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晓英 曾鸿斌 +1 位作者 李灏来 陈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方法对2例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消毒隔离、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及教育宣传,2例患者的口腔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结论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对艾滋病患...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方法对2例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消毒隔离、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及教育宣传,2例患者的口腔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结论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都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华 申俊 +2 位作者 高庆红 吴兰雁 周红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7-159,23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间质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OSCC组织标本34例,以正常口腔黏膜(5例)、口腔扁平苔藓(6例)和口腔白斑组织(9例)为对照,在冰冻切片上行α-SMA和波形蛋白免疫组...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间质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OSCC组织标本34例,以正常口腔黏膜(5例)、口腔扁平苔藓(6例)和口腔白斑组织(9例)为对照,在冰冻切片上行α-SMA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OSCC组α-SMA的平均染色分值和染色阳性标本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OSCC组,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α-SMA平均染色分值和染色阳性标本百分率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在α-SMA染色阳性区域波形蛋白染色亦呈阳性。结论α-SMA在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OSCC的辅助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干燥症患者唾液分泌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柏景坪 林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0-242,260,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唾液分泌情况,了解唾液分泌减少与临床表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80例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测量5min静息唾液与刺激唾液流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静息... 目的观察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唾液分泌情况,了解唾液分泌减少与临床表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80例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测量5min静息唾液与刺激唾液流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静息唾液流率下降者占75%,为口腔干燥症主要表现。静息唾液流率与口腔功能的影响程度成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伴随症状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口腔干燥症以静息唾液分泌减少为主要表现;唾液分泌减少不是增龄性变化,且与伴随症状的出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干燥症 静息唾液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的检出和药敏性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方淳 林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1...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1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为试验组,43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含漱法收集口腔假丝酵母菌标本,采用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NCCLSM27-A微量稀释法测定假丝酵母菌分离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MIC值。试验组中选择31例进行制霉菌素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与患者的MIC值作比较。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78.69%和30.23%,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80.70%和92.31%。②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MIC值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唑类药物的MIC值小于制霉菌素。③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5.65%、80.43%和89.13%,少数菌株存在耐药现象。④制霉菌素局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有效率为87.10%,存在少数MIC值与临床疗效结果不一的病例。结论目前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口内菌株的耐药现象并不突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酮康唑和氟康唑MIC值较小,提示临床上用制霉菌素治疗疗效欠佳时可换用唑类药物。MIC值与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但MIC值高低与临床疗效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真菌药敏试验 口腔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口腔损害及其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敏 宋文婷 林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性疾病,它除了有特定的肠道表现,肠外表现也较突出,各系统均可受累。口腔黏膜病变也是IBD患者常见的肠外表现。由于临床工作中口腔医生通常不熟悉这种疾病,本文就IBD的肠外表现尤其是口腔病损及其诊断作...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性疾病,它除了有特定的肠道表现,肠外表现也较突出,各系统均可受累。口腔黏膜病变也是IBD患者常见的肠外表现。由于临床工作中口腔医生通常不熟悉这种疾病,本文就IBD的肠外表现尤其是口腔病损及其诊断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恩病 口腔损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拮抗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多 肖晓蓉 +4 位作者 朱硃 任倩 胡涛 龚其美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观测3种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口腔放线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在黏... 目的观测3种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口腔放线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在黏性放线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软琼脂上无明显白假丝酵母菌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性放线菌组与溶牙放线菌组、内氏放线菌组相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别与3种放线菌共培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性放线菌、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白假丝酵母菌 口腔黏膜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的分型治疗思路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红梅 刘传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1-564,共4页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类型复杂多样,仅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案难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将对其进行分类细化至各个亚型,并对各型的治疗思路进行较详细地梳理和解析。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治疗思路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和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张维 李晓英 +2 位作者 刘文钊 王甲一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对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进行分析,并对艾滋病的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及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表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