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艳 何志秀 +1 位作者 吴兰雁 刘来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研究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73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并对有随访资料的患者进行Kaplan_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 研究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73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并对有随访资料的患者进行Kaplan_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 4 0~ 6 0岁的男性 ,腭部和牙龈多见。临床分期以I期最多 ;病理分型中结节型多见 ,其次是雀斑样型和表浅扩散型 ;按细胞形态分型以混合细胞型最为多见 ,其次是上皮样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有随访资料的 4 3例患者 3年生存率为 19 86 % ,5年生存率为 11 91% ;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 (P <0 0 5 )。黑斑与病理分型有关 (P <0 0 5 ) ,黑斑多见于雀斑样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 ,且预后较好。结论 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差的恶性肿瘤 ;有无黑斑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前沿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来奎 李怡宁 +2 位作者 江宏兵 何志秀 易新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_2 (MMP_2 )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MMP_2在口腔癌生长前沿区与中央区细胞中的表达分布特点 ,并分别与颈淋巴结转移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_2 (MMP_2 )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MMP_2在口腔癌生长前沿区与中央区细胞中的表达分布特点 ,并分别与颈淋巴结转移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例口腔癌原发灶均有MMP_2表达 ,在口腔癌生长前沿区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中央区 (P <0 0 1) ,呈条带状分布 ;口腔癌前沿区细胞MMP_2表达强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中央区MMP_2表达强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口腔癌生长前沿区细胞MMP_2表达明显强于中央区 ,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可作为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细胞基质 金属蛋白酶-2 MMP-2 基因表达 颈淋巴结转移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怡宁 何志秀 +1 位作者 刘来奎 何华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6,21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6 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腺瘤 2 6 5例 ,癌 35 0例 ,良恶性肿瘤之比为 1∶1 3。良性肿瘤... 目的 探讨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6 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腺瘤 2 6 5例 ,癌 35 0例 ,良恶性肿瘤之比为 1∶1 3。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 (81 1% ) ,其次为肌上皮瘤 (14 7% )。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最常见 (32 9% ) ,其次为粘液表皮样癌 (2 1 4 % ) ,腺癌 (11 7% )。小涎腺上皮性肿瘤以腭部最为好发 ,分别占良、恶性肿瘤的 77 0 %和 6 0 .0 %。腺瘤中女性患者 (5 1 3% )稍多于男性 (4 8 7% ) ;小涎腺癌患者中男性 (5 6 3% )多于女性(4 3 7% )。小涎腺腺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 4 0 9岁 ,小涎腺癌平均发病年龄 4 9 1岁 ,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显著高于良性肿瘤 (P <0 0 5 )。结论 小涎腺上皮性肿瘤在病理类型构成比、部位、年龄、性别分布上具有其独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涎腺 肿瘤 上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流式细胞DNA分析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马莉 何志秀 +3 位作者 吴兰雁 蔡益新 黄河长 雷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学各项指标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细胞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和流式细胞学对NH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5 0例口腔颌面部NHL及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RLN)石蜡包埋组织的...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学各项指标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细胞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和流式细胞学对NH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5 0例口腔颌面部NHL及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RLN)石蜡包埋组织的DNA倍体、细胞周期各参数 ,并分析各参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0例RLN皆为二倍体 ,而NHL二倍体率为 5 4 % ,异倍体率为 4 6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SPF值、S +G2 /M值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SPF值、S +G2 /M值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大而增大。结论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流式细胞学检测具有一定诊断学价值 ,但其运用一定要与形态学相结合。同时SPF、S +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DNA分析 意义 流式细胞学 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蛋白、CD1a、CD83及Ki-67在口腔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业 郑亚鸽 +2 位作者 张丽慧 姚甜 吴兰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对口腔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及多种免疫表型检测,观察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原病理诊断为LCH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链亲... 目的对口腔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及多种免疫表型检测,观察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原病理诊断为LCH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链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和Elivison二步法检测S-100蛋白、CD1a、CD83及Ki-67在LCH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例LCH中有5例S-100蛋白、CD1a检测为阴性,排除LCH诊断。在24例LCH中,男性15例,女性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50岁;14例发生于下颌骨,5例发生于上颌骨,5例发生于上下颌骨;按照Bartnick分类,Ⅰ类9例,Ⅱ类13例,Ⅲ类2例;S-100蛋白、CD1a均为阳性表达;颌面部单发骨病损与侵及软组织的颌面部病损相比,Ki-67阳性率较低,而CD83阳性率较高。结论 S-100蛋白、CD1a对于LC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颌面部单发的骨LCH可能具有较低的增殖活性,并处于较高的成熟状态;侵及软组织的颌面部LCH可能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并处于较低的成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S-100蛋白 CD1A CD83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红梅 杨娅 +4 位作者 周敏 郑晓晖 王智 何志秀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 ,研究各组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特征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并用半定量法对SP染色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①随年龄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发生系列变化 ;②随年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中P5 3阳性表达率增高 ,染色分值也呈上升趋势 (P <0 0 5 )。结论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老年人口腔上皮易发生癌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组织结构 DNA损伤修复功能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郑华 申俊 +2 位作者 高庆红 吴兰雁 周红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7-159,23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间质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OSCC组织标本34例,以正常口腔黏膜(5例)、口腔扁平苔藓(6例)和口腔白斑组织(9例)为对照,在冰冻切片上行α-SMA和波形蛋白免疫组...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间质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OSCC组织标本34例,以正常口腔黏膜(5例)、口腔扁平苔藓(6例)和口腔白斑组织(9例)为对照,在冰冻切片上行α-SMA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OSCC组α-SMA的平均染色分值和染色阳性标本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OSCC组,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α-SMA平均染色分值和染色阳性标本百分率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在α-SMA染色阳性区域波形蛋白染色亦呈阳性。结论α-SMA在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OSCC的辅助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HPV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志秀 刘来奎 陈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粘膜尖锐湿疣的病毒类型、传播途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等。方法 :回顾 6例被确诊为口腔粘膜尖锐湿疣患儿的临床特点及HE切片 ,并对其中 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DNA。结果 :儿童口...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粘膜尖锐湿疣的病毒类型、传播途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等。方法 :回顾 6例被确诊为口腔粘膜尖锐湿疣患儿的临床特点及HE切片 ,并对其中 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DNA。结果 :儿童口腔尖锐湿疣多发生在 2岁左右 ,发病部位多位于腭部 ,并且多数有家族感染史 ,镜下见棘层上部或角化层常出现灶性凹空细胞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 5例HPV共同抗原全部阳性 ,5例中有 4例HPV16 18_E6阳性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仅 1例HPV6和HPV11同时阳性 ,另 1例初发时HPV6阳性而复发后呈阴性。结论 :儿童口腔尖锐湿疣的病毒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尖锐湿疣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儿童 原位杂交 临床表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分子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亚鸽 赵业 吴兰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牙源性腺样瘤(AOT)是一种良性肿瘤或错构瘤,对其性质及起源问题尚存在争论。本文就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治疗、生物大分子在牙源性腺样瘤中的表达及起源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源性腺样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卫平 杨名仲 陈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1期28-29,32,共3页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一种已有形态学上改变的组织熏它与外观相应正常的口腔黏膜相比较具有更大的癌变可能。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口腔黏膜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与口腔黏膜癌变的相关研究
11
作者 何园 陈谦明 +1 位作者 吴兰雁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ATM蛋白表达与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上皮异常增生组平均染色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中,22例(68.8%)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10例(31.3%)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经统计学分析,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组与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组两组分别在病理分级与淋巴结转移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表明,上皮异常增生中未发现异常改变,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3例(9.38%)发生杂合性缺失,2例(6.25%)发生微卫星不稳定,发生杂合性缺失的3例病例ATM蛋白表达均缺失。结论ATM在上皮异常增生中表达升高可能有利于消除基因组不稳定,阻止癌变发生;而ATM基因失活可能是促使口腔鳞癌恶性演进的基因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 癌前状态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黄美畅 蒋鸿杰 +1 位作者 汤亚玲 姚莉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3例根尖周囊肿和45例根尖周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选取根尖周囊肿29例,...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3例根尖周囊肿和45例根尖周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选取根尖周囊肿29例,牙源性角化囊肿24例,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4、CK19、CD57和Ki-67),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尖周囊肿经CBCT诊断准确率为68.5%,根尖周肉芽肿经CBCT诊断准确率为44.4%,但CB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的正确性与发病部位(P=0.033)、上皮剩余(P=0.036)和泡沫细胞(P=0.027)有相关性,而与胆固醇裂隙、出血、钙化、急慢性炎症以及炎症程度无相关性(P>0.05)。根尖周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中上皮标志物的表达:大部分病例CK14和CK19阳性表达,CD57阴性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标志物的表达:根尖周囊肿的Ki-67阳性细胞率为1%~3%,严重感染会增加至15%;牙源性角化囊肿Ki-67阳性细胞率为1%~3%或10%~80%。结论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的敏感性较好,而特异性较差。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的正确性与发病部位、上皮剩余以及泡沫细胞相关,而与胆固醇裂隙、出血、钙化、急慢性炎症以及炎症程度无关。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Ki-67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根尖周囊肿,且主要定位于副基底细胞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囊肿 病理诊断 锥形束CT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珂 项涛 +1 位作者 汤亚玲 梁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正迅速发展,已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领域广泛应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亦不容忽视。3D打印模型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口腔...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正迅速发展,已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领域广泛应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亦不容忽视。3D打印模型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ALG-2、Alix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志宇 陈宇 唐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2(apoptosis-linked gene-2,ALG-2)、Alix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OSCC组织109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2(apoptosis-linked gene-2,ALG-2)、Alix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OSCC组织109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LG-2、Alix在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G-2与Alix在OSCC及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86.2%vs 45.5%、79.8%vs40.9%,P均<0.05)。ALG-2与Alix在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1%、91.2%、96.3%和68.8%、85.3%、92.6%,二者在高、低分化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LG-2、Alix表达与OSC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ALG-2与Alix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LG-2、Alix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判断OSCC恶性程度的指标,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ALG-2蛋白 Ali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腮腺及颌下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1例
15
作者 赵大敏 何华伟 +1 位作者 刘美延 何志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0-681,68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单侧涎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患者女性,术后病检结果示左侧腮腺腺样囊性癌和左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并结合文献报道,对涎腺多发性原发性肿瘤的分类、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机制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多形性腺瘤 腮腺 颌下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申泽良 姚莉洪 +2 位作者 蒋鸿杰 李茂 汤亚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探讨颌面部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7例颌面部GCT,分析颌面部GCT的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SOX-10、CD68、肌动蛋白、结蛋白与Ki-67在GCT中... 目的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探讨颌面部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7例颌面部GCT,分析颌面部GCT的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SOX-10、CD68、肌动蛋白、结蛋白与Ki-67在GCT中的表达情况,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7例颌面部GCT肿瘤皆缺乏包膜,边界不清。镜下肿瘤细胞胞质内充满特征性嗜酸性颗粒。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例NSE阳性,5例S-100阳性,7例CD68阳性,5例SOX-10阳性,1例肌动蛋白阳性,7例结蛋白阴性,Ki-67阳性比例均不超过5%。随访的6例颌面部GCT均未复发。结论颌面部GCT具有特征性组织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S-100、CD68等指标可辅助诊断,临床切除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周囊肿537例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黄美畅 蒋鸿杰 +2 位作者 唐月阳 姚莉洪 汤亚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0-1102,1107,共4页
目的探讨根尖周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37例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组织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37例根尖周囊肿男性282例,女性255例;发病年龄7~81岁,发生于乳牙者仅2... 目的探讨根尖周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37例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组织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37例根尖周囊肿男性282例,女性255例;发病年龄7~81岁,发生于乳牙者仅2例,上颌前牙受累最多。根尖周囊肿皆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有炎细胞浸润;部分病灶可见出血、钙化、泡沫细胞、牙源性上皮、Rushton小体、胆固醇裂隙以及含铁血黄素等。结论根尖周囊肿乳牙少见,上颌前牙区为好发部位。炎细胞浸润、胆固醇结晶、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等炎症表现是根尖周囊肿的重要组织学表现,钙化、牙源性上皮团和Rushton小体等是与其余牙源性囊肿、发育性囊肿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囊肿 组织学 复层鳞状上皮 炎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大鼠牙周炎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筱芩 孟姝 +2 位作者 吴亚菲 陈宇 葛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探讨二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2和MMP-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探讨二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2和MMP-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MMP-3在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牙龈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牙周炎的牙周组织中,主要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MMP-2和MMP-3的变化趋势为在健康牙周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急性龈炎和急性牙周炎中呈强阳性表达,到慢性牙周炎时期,表达较急性期有所降低。结论MMP-2和MMP-3在牙周炎症组织中,随着炎症进程呈现不同特征的表达,可能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炎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牙周炎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与涎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鲲 陈宇 +2 位作者 耿宁 杨名仲 章卫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76,2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2)与涎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28例涎腺良性肿瘤、26例涎腺恶性肿瘤中MMP-2、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2)与涎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28例涎腺良性肿瘤、26例涎腺恶性肿瘤中MMP-2、9,MT1-MMP及TIMP-1、2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分析其中酶原与活性酶的含量比例。结果涎腺恶性肿瘤中MMP-2、9的表达强于良性肿瘤(P<0·05),TIMP-1、2的表达低于良性肿瘤(P<0·05)。MMP-2、MT1-MMP、TIMP-2的表达有相关性。MMP-9酶原及活性MMP-9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MMP-2、9在涎腺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涎腺恶性肿瘤中,TIMP-1、2抑制作用的降低导致了MMP-2、9合成、激活的增多,令MMP-2、9与其天然组织抑制剂TIMP-1、2之间的平衡失调,从而基底膜加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广宁 王鹏 +2 位作者 王虎 陈宇 王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鞘膜瘤 恶性 下颌骨 多发 罕见 四肢 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 外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