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聚维酮碘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刘恩言 段丁瑜 +3 位作者 谢旭东 李灏来 李茂雪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9,共8页
目的评价1%聚维酮碘(PVP-I)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在Ⅰ/Ⅱ期A/B级牙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PVP-I漱口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在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RP)后,分别使用0.9%氯... 目的评价1%聚维酮碘(PVP-I)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在Ⅰ/Ⅱ期A/B级牙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PVP-I漱口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在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RP)后,分别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NaCl组)、0.12%复方氯己定漱口水(CHX组)、1%PVP-I漱口水(PVP-I组)漱口1周。在SRP治疗后1、4、12周检测受试者临床指标、龈上菌斑微生物组成、龈沟液炎症标志物含量以及患者报告结局。结果63例受试者完成随访,治疗后临床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炎症指标均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CHX组、PVP-I组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NaCl组,CHX组菌斑指数低于PVP-I组(P<0.05),其余临床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Shannon指数低于NaCl组(P<0.05),其余微生物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白细胞介素-10浓度高于NaCl组(P<0.05),其余炎症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I组口感、口腔味道方面评分最高。3组的牙面及黏膜染色均不明显。结论1%PVP-I漱口水联合SRP在短期内可有效减轻牙龈炎症,减少牙菌斑,改善临床症状。在疗效不明显劣于氯己定的同时,PVP-I漱口水患者接受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 聚维酮碘 龈上菌斑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严重骨性Ⅱ类伴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患者的牙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2
作者 杨宽 曾心怡 +3 位作者 陈硕 段丁瑜 李继华 段沛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的广泛增生。本文报道1例严重骨性Ⅱ类伴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的成年女性患者,经牙周—正畸—正颌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冠高度显著延长,咬合功能及美观得到提升,长期随访效果... 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的广泛增生。本文报道1例严重骨性Ⅱ类伴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的成年女性患者,经牙周—正畸—正颌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冠高度显著延长,咬合功能及美观得到提升,长期随访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 多学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口腔微生物影响新生儿口腔及全身健康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邓含知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2-558,共7页
孕妇口腔健康对妊娠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兆子痫、死胎等)的影响早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胎盘、羊水等母体结构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子宫内定植、塑造胎儿免疫系统,以及对新生儿后续口腔健康的影响及... 孕妇口腔健康对妊娠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兆子痫、死胎等)的影响早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胎盘、羊水等母体结构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子宫内定植、塑造胎儿免疫系统,以及对新生儿后续口腔健康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健康及新生儿口腔微生物群的影响:孕妇口腔微生物群可能通过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的定植及演替影响口腔健康,并可能调节胎儿发育,对全身健康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孕妇 口腔微生物 微生物子宫内定植 生命早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守正 李太文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SAA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AA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牙周炎防治策略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辅助性T细胞17 TOLL样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成像技术在口腔疾病诊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梦颖 石蕊 +1 位作者 于瀚雯 刘程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对病灶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和诊断,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疾病进行预警。本文综合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微波成像技术、太赫兹成像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等遥感成像技术应用于疾病诊疗的原理和优势,并阐述了常见遥感成像技术在龋病病变组织早期的检测、口腔癌边缘和波及范围评估、口腔软硬组织微小变化的探测等口腔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 微波成像 太赫兹成像 高光谱成像 龋病 口腔癌症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 被引量:3
6
作者 费晓露 丁一 徐屹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牙周可疑致病菌可以通过细胞内途径、细胞旁途径以及细菌的某些表面蛋白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侵入上皮组织后,细菌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同时引起宿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本文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入侵口腔上皮的可能机制,以及入侵... 牙周可疑致病菌可以通过细胞内途径、细胞旁途径以及细菌的某些表面蛋白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侵入上皮组织后,细菌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同时引起宿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本文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入侵口腔上皮的可能机制,以及入侵后引起的自身和上皮细胞改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可疑致病菌 口腔黏膜上皮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女性口腔疾病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7
作者 叶畅畅 孟姝 +1 位作者 王晓丽 黄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接诊哺乳期患者时,口腔医生不仅需要根据产妇的全身情况制定方案,还必须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掌握哺乳期用药知识才能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就哺乳期口腔疾病治疗的时机选择、药物使用、麻醉和影像检查安全性以及产妇的家庭口腔保健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哺乳期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哺乳 口腔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小鼠牙周炎进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钺 许春梅 +3 位作者 谢旭东 施培磊 王骏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5,共10页
目的研究小鼠牙周炎进程中骨膜蛋白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丝线结扎法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设置对照组、栓丝4 d组、栓丝7 d组、栓丝14 d组、自愈组(栓丝14 d再去除丝线14 d),通过Micro-CT、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周组织的动... 目的研究小鼠牙周炎进程中骨膜蛋白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丝线结扎法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设置对照组、栓丝4 d组、栓丝7 d组、栓丝14 d组、自愈组(栓丝14 d再去除丝线14 d),通过Micro-CT、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周组织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RNAscop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牙周膜内骨膜蛋白在牙周炎进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LPS处理12 h)、去除LPS刺激组(LPS处理3 h后再用培养基培养9 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膜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栓丝7 d组可见明显的牙槽骨吸收,栓丝14 d组牙周组织破坏加重,表现为破骨细胞增多、牙周膜间隙增宽、牙槽骨高度降低,而自愈组见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修复。与对照组相比,栓丝4 d组、栓丝7 d组牙周膜内骨膜蛋白表达降低,栓丝14 d组骨膜蛋白表达相较于栓丝4 d组及栓丝7 d组增加,自愈组骨膜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似。qRT-PCR结果显示,LPS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膜蛋白、TGF-β1的表达均下降,而去除LPS刺激组与LPS刺激组相比骨膜蛋白、TGF-β1的表达均升高。结论小鼠牙周膜内骨膜蛋白表达随炎症进展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去除炎症刺激后骨膜蛋白表达的恢复可能与TGF-β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膜蛋白 牙周再生 牙槽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瑜鸿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者提出了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MINST),即以微创操作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的技术。MINST可在一定条件内替代牙周手术治疗来改善牙周骨内缺损的牙周临床指标,并在减少术后疼痛、提高美观和患者接受度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了MINST的提出和临床应用进展,分析该技术与传统的NSPT和微创牙周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就该技术联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包括局部药物治疗、釉基质衍生物、牙周内镜)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内缺损 牙周非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礼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2,共8页
心力衰竭(HF)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HF病因学的探索涉及多个方面,炎症对HF进程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牙周炎是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软硬组织破坏性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心力衰竭(HF)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HF病因学的探索涉及多个方面,炎症对HF进程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牙周炎是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软硬组织破坏性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已有报道指出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CVD)存在关联,但牙周炎与HF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发现牙周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心肌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HF的进程。本文对牙周炎与HF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及CVD的共同防治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牙周炎 心肌重构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应用于口源性口腔异味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恩言 肖诗梦(综述) 丁一(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7,共7页
口腔异味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最常见的口腔科就诊问题,临床上80%~90%的病理性口腔异味由口源性因素引起,称为口源性口腔异味(IOH)。IOH的临床治疗包括定期洁牙、日常保健和使用抗菌药物,然而这些方式无法根除IOH,疗效短且患者不适感强... 口腔异味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最常见的口腔科就诊问题,临床上80%~90%的病理性口腔异味由口源性因素引起,称为口源性口腔异味(IOH)。IOH的临床治疗包括定期洁牙、日常保健和使用抗菌药物,然而这些方式无法根除IOH,疗效短且患者不适感强,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激光在治疗时通常无需麻醉且几乎无疼痛感,因此适合用于多种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文章简要介绍IOH的病因和诊疗方式,重点总结近年来激光治疗IOH的疗效,为未来治疗IOH提供更多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腔异味 牙周炎 半导体激光 铒、铬∶钇钪镓石榴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刷牙方法和损伤
12
作者 赵蕾 蒋少云 +2 位作者 高雳 徐晓薇 陈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口腔健康领域,刷牙作为一项日常的自我护理行为,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牙齿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已有不少关于刷牙方法的研究,但大多数侧重于评价清洁效果,而对刷牙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牙体和牙龈损伤关注不足。本期争鸣栏目邀请... 在口腔健康领域,刷牙作为一项日常的自我护理行为,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牙齿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已有不少关于刷牙方法的研究,但大多数侧重于评价清洁效果,而对刷牙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牙体和牙龈损伤关注不足。本期争鸣栏目邀请以下几位专家,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关于刷牙方法和损伤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牙方法 口腔健康 自我护理行为 清洁效果 牙齿健康 牙龈损伤 牙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葛颂 吴亚菲 +2 位作者 刘天佳 孟姝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急性期蛋白成分纤维蛋白原(Fg)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和心血管健康状态者共95人,分为健康对照(HC)组、牙周炎(MSP)组、冠心病(CHD)组和MSP+CHD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数、血浆Fg质...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急性期蛋白成分纤维蛋白原(Fg)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和心血管健康状态者共95人,分为健康对照(HC)组、牙周炎(MSP)组、冠心病(CHD)组和MSP+CHD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数、血浆Fg质量浓度和冠心病常规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法分析3种指标间的关系。结果4组研究对象的Fg质量浓度分别为(2.36±0.37)、(3.63±0.73)、(4.08±0.84)和(4.14±0.96)g/L,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MSP组和MSP+CHD组)血浆Fg质量浓度明显高于HC组(P<0.01);排除血压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发生CHD的可能性高于牙周健康者(OR=2.527,P=0.047)。结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Fg则可能是联系二者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周健康状况与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蕾 吴亚菲 +2 位作者 杨禾 孟姝 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RNA...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RNA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Ⅰ~Ⅴ和Ⅰb)的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的分布,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牙周健康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龈下菌斑样本中P.gingivalis阳性率分别为22.1%和81.7%,多数样本中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牙周健康组中Ⅰ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占66.7%);慢性牙周炎组中则为ⅡfimA基因型(占43.6%),其次为Ⅳ和ⅠbfimA基因型。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P.gingivalis的关系密切(OR=16.36),Ⅰ、Ⅰb、Ⅱ、Ⅲ、Ⅳ、Ⅴ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OR值分别为0.97、13.26、36.62、4.57、22.86、1.19;Ⅱ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Ⅳ和Ⅰb型。结论P.gingivalis菌株的fimA基因型存在差异,特异性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可能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型 fimA基因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五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分布 被引量:41
15
作者 周婷 徐屹 +1 位作者 丁一 赵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研究五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分布。方法选择2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位患者选取牙周袋最深的两个位点作为观察位点,采集龈下微生物样本,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反杂交的方法对伴放线菌嗜血菌、牙龈卟啉单... 目的研究五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分布。方法选择2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位患者选取牙周袋最深的两个位点作为观察位点,采集龈下微生物样本,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反杂交的方法对伴放线菌嗜血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中间普雷沃菌和齿垢密螺旋体五种微生物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54个位点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分别为98.15%、92.59%、100%和98.15%;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较低,为20.37%。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坦纳菌的检出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微生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多存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中间普雷沃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同时感染,且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坦纳菌的感染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前患者牙周状况的评估及正畸时机选择 被引量:32
16
作者 徐屹 杨靖梅 +1 位作者 孟姝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美学治疗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对牙齿施加正畸力,引导牙周组织改建,从而改变牙齿在牙槽骨内的位置。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由于牙列拥挤、牙齿异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美学治疗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对牙齿施加正畸力,引导牙周组织改建,从而改变牙齿在牙槽骨内的位置。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由于牙列拥挤、牙齿异常排列等导致的咬合关系不良,从而达到牙周组织的长期稳定。我国牙周病患者数量庞大,有正畸需求的牙周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多。正畸治疗需要关注牙周健康,而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本文对正畸治疗前牙周状况的评估标准、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时机选择以及治疗后牙周状况的维护进行叙述,从而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平衡、稳定以及美观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周组织 菌斑控制 探诊出血 附着龈 牙周支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0
17
作者 孙颖 吴亚菲 +2 位作者 肖晓蓉 丁一 朱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比较派丽奥 (2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与牙康 (甲硝唑棒 )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取 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 2 6颗牙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患牙要求 :①牙周袋探诊深度≥ 4mm ,且探诊后出血 ;②... 目的 比较派丽奥 (2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与牙康 (甲硝唑棒 )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取 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 2 6颗牙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患牙要求 :①牙周袋探诊深度≥ 4mm ,且探诊后出血 ;②左右对称。 2 6颗患牙随机分成实验组 (派丽奥治疗组 ) 13颗 ,对照组 (牙康治疗组 ) 13颗。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 7d和 14d ,患牙的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 (PLI)、牙龈指数 (GI)、探诊深度 (PD)、探诊出血 (BOP)的变化和龈下附着菌斑中螺旋体、球菌、杆菌的百分比 ,以及非附着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牙周可疑致病菌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牙在用药前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用药后 ,两组患牙绝大部分牙周临床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派丽奥与牙康均是治疗牙周炎有效、安全的局部治疗药物 ,两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 甲硝唑 牙周炎 龈下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消退机制及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8
作者 白林 辛月娇 +1 位作者 段丁瑜 徐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2,共6页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牙周炎是一种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炎的组织破坏是由宿主对感染...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牙周炎是一种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炎的组织破坏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引起的,巨噬细胞作为宿主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在炎症消退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消退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其在牙周炎发展及治疗中可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牙周炎 极化 胞葬 促炎消散介质 脂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与牙周软组织健康的关系及处理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蕾 王晓宇 +1 位作者 徐屹 孟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5-601,共7页
牙周健康与正畸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排列整齐的牙齿有利于口腔卫生清洁,降低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但是如果正畸治疗过程忽略定期牙周评估,也可能出现牙周软硬组织不良等临床问题。本文通过阐... 牙周健康与正畸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排列整齐的牙齿有利于口腔卫生清洁,降低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但是如果正畸治疗过程忽略定期牙周评估,也可能出现牙周软硬组织不良等临床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正畸治疗中常见的牙周软组织异常,主要包括牙龈炎、牙龈肥大、牙龈退缩、牙龈内陷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以期保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辅助正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龈炎 牙龈肥大 牙龈退缩 牙龈内陷 治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大鼠牙周炎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筱芩 孟姝 +2 位作者 吴亚菲 陈宇 葛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探讨二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2和MMP-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探讨二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牙周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MMP-2和MMP-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MMP-3在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牙龈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牙周炎的牙周组织中,主要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MMP-2和MMP-3的变化趋势为在健康牙周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急性龈炎和急性牙周炎中呈强阳性表达,到慢性牙周炎时期,表达较急性期有所降低。结论MMP-2和MMP-3在牙周炎症组织中,随着炎症进程呈现不同特征的表达,可能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炎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牙周炎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