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邹静 尚冉 +1 位作者 凌均棨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次代纯培养,经形态学和微量生化鉴定后将分离的菌株行AP-PCR扩增,对来自不同个体基因型相似的菌株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 24名受检儿童中,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66.7%,无龋组和有龋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75.0%.经AP-PCR扩增,24名儿童口腔中检测出29个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其中携带2个以上基因型儿童占45.8%.经DNA指纹分析,有2种基因型在11名全托儿童口腔中有重复检出.结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 DNA指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放线菌与儿童龋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燃 邹静 李继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检测儿童牙面龈上菌斑中的放线菌,初步探讨口腔放线菌与儿童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龋敏感组各20例。用无菌牙签收集乳牙表面3个不同部位的龈上菌斑。龋敏感组收集完整面、白垩斑和龋洞内(... 目的检测儿童牙面龈上菌斑中的放线菌,初步探讨口腔放线菌与儿童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龋敏感组各20例。用无菌牙签收集乳牙表面3个不同部位的龈上菌斑。龋敏感组收集完整面、白垩斑和龋洞内(牙本质层)的菌斑;无龋组收集唇面、邻面和!面沟裂的菌斑。提取菌斑的细菌DNA,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其电泳条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无龋组放线菌检出率为100%,龋敏感组为95%,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氏放线菌、戈氏放线菌、龋齿放线菌、衣氏放线菌和黏性放线菌在两组儿童的菌斑中均有检出,前3种放线菌在无龋组的检出率高于龋敏感组,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儿童3个检测部位间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线菌是儿童乳牙龈上菌斑中的主要定植细菌,可能是有益菌;其检出情况与乳牙检测部位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聚合酶链反应 龋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被引量:31
3
作者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68,共4页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腔健康管理,可早期识别和去除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使儿童牙、、颜面沿着正常轨迹生长发育,最终达到颅颌面的功能完善与美观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管理 低龄儿童龋 错畸形 常规口腔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儿童口腔的分布及与儿童龋病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翟晶晶 邹静 鲁莉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例。无龋组收集唾液及唇面、邻面、面沟裂的混合菌斑;S-ECC组收集唾液、光滑面菌斑、牙面白垩斑菌斑和深龋龋坏组织。在经过改良的TPY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提取细菌总DNA,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其电泳条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S-ECC组双歧杆菌的检出率为47.5%,无龋组为0,2组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ECC组儿童口腔的不同部位,双歧杆菌检出率分别为唾液27.5%、光滑面菌斑27.5%、白垩斑菌斑20.0%、龋坏组织22.5%,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齿双歧杆菌在S-ECC组儿童口腔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分别为唾液10.0%、光滑面菌斑7.5%、白垩斑菌斑7.5%、龋坏组织10.0%,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PY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双歧杆菌可能与S-ECC的发生相关,但其检出情况与儿童牙面的部位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婴幼儿龋 双歧杆菌 齿双歧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merlad-Furlow法修复腭裂术后儿童上颌牙弓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5
作者 王珏 李媛媛 +4 位作者 吴敏 石冰 郑谦 刘人恺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目的研究0~6岁腭裂患者经Sommerlad-Furlow(SF)法腭裂修复术后上颌牙弓的发育变化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8月龄前行SF法腭裂一期整复的患者共183例,术后在不同年龄段随访并收集上颌牙弓数字化模型,使用3-matic Research 12.0测量牙弓及腭... 目的研究0~6岁腭裂患者经Sommerlad-Furlow(SF)法腭裂修复术后上颌牙弓的发育变化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8月龄前行SF法腭裂一期整复的患者共183例,术后在不同年龄段随访并收集上颌牙弓数字化模型,使用3-matic Research 12.0测量牙弓及腭弓的长度和宽度,探究SF法腭裂修复术后患者0~6岁上颌牙弓的发育变化规律,以及性别、年龄、腭裂类型和松弛切口对上颌牙弓发育的影响。结果SF法腭裂修复术后,0~2岁与3~6岁上颌牙弓长度及宽度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各年龄段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后牙弓宽度及后腭弓宽度大于女性(P=0.001),男性前牙弓长度及全牙弓长度小于女性(P<0.05);相较于单纯腭裂组,单侧唇裂伴腭裂组牙弓长度更短(P<0.01),而后腭弓更宽(P<0.01);有无硬腭松弛切口组间上颌牙弓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0~6岁SF法腭裂修复术后儿童牙弓宽度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年龄,而影响牙弓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腭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Sommerlad-Furlow法腭裂修复术 鼻咽旁松弛切口 上颌牙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口腔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静 王艳 +4 位作者 王川东 黄睿洁 田燕 胡玮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作为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在现代医药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多种疾病均显示明确疗效。其药理活性表现为抗炎、抗感染、抗溃疡及抗肿瘤等作用,主要存在于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 作为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在现代医药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多种疾病均显示明确疗效。其药理活性表现为抗炎、抗感染、抗溃疡及抗肿瘤等作用,主要存在于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对于口腔感染相关的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甘草及其特定提取物在防治龋病、牙周组织疾病、溃疡和念珠菌病等口腔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相关制品用药安全性评价的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龋病 变异链球菌 牙周组织疾病 白色假丝酵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口腔门诊应急护理管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7
作者 鲁喆 刘帆 +2 位作者 颜文 徐庆鸿 王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门诊应急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方法: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应急工作实际需要,设立人力资源、物资保障、感染防控、患者管理、信息管理5个管理小组并分别落实相关工作,同时与其他部门...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门诊应急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方法: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应急工作实际需要,设立人力资源、物资保障、感染防控、患者管理、信息管理5个管理小组并分别落实相关工作,同时与其他部门和临床科室协作、密切配合.结果:在疫情防控期间短期内紧急调配护士共35名以加强各入口预检分诊、急诊值班工作,物资计划与供给有序,顺利接诊患者1 400人次,未出现交叉感染,患者就诊安全、有序,信息收集与发布及时.结论:口腔门诊应急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疫情防控下的各项工作组织与落实有序,护理团队纪律严明、执行有力,应急管理收效明显.为口腔医疗机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序组织诊疗工作,有效管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口腔门诊 应急 护理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浩楠 周学东 +1 位作者 徐欣 王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49,共7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发病率高但治疗效果欠佳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IBD是环境因素、肠道菌群、个体易感性之间复杂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鉴于IBD患者的一系列口腔表征以及口腔微生物在IBD患者体内的高检出率,不少学者认为口...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发病率高但治疗效果欠佳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IBD是环境因素、肠道菌群、个体易感性之间复杂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鉴于IBD患者的一系列口腔表征以及口腔微生物在IBD患者体内的高检出率,不少学者认为口腔微生物可能在IB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口腔微生物与IBD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口腔微生物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药物动力学及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安全用药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宏宇 周雅川 +1 位作者 周学东 郑黎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妊娠期妇女因其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对口腔感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或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本文对妊娠期药物动力学改变、妊娠期用药原则及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常... 妊娠期妇女因其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对口腔感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或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本文对妊娠期药物动力学改变、妊娠期用药原则及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进行综述,为口腔科医生对处于妊娠期口腔感染性疾病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口腔保健 药物动力学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口腔健康宣教对无托槽隐形矫治青少年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柯正建 黄诗言 +1 位作者 徐舒豪 李小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揭示对其进行个体化口腔健康宣教的影响及重要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60例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青少年患者,根据口腔健康宣教方式及强度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选... 目的研究青少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揭示对其进行个体化口腔健康宣教的影响及重要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60例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青少年患者,根据口腔健康宣教方式及强度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20例未进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作为空白组,于矫治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检查菌斑指数(PLI)和牙龈出血指数(BI)。结果 ??矫治开始前试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PLI最高的牙位均为16牙,最低的是21牙。矫治1个月及6个月后试验组PLI显著下降,BI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PLI无明显变化,BI略有增高;空白组PLI及BI均有所降低。同一检查时间点,试验组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PLI和BI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进行个体化口腔健康宣教对改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青少年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口腔卫生 健康宣教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口腔保健及遗传咨询 被引量:8
11
作者 关淑元 周媛 +1 位作者 周学东 郑黎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备孕阶段的女性往往会忽视口腔检查,而且妊娠期间口腔疾病不仅治疗困难,还可能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善备孕期女性的口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许多口腔遗传病表现为先天性颌面畸形,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备孕阶段的女性往往会忽视口腔检查,而且妊娠期间口腔疾病不仅治疗困难,还可能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善备孕期女性的口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许多口腔遗传病表现为先天性颌面畸形,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孕前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咨询者了解口腔遗传病,分析评估疾病的再发风险。本文将阐述孕前及孕期口腔健康教育、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孕前遗传咨询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口腔疾病 口腔治疗 健康教育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与口腔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千溪 吴佳益 +1 位作者 任彪 黄睿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口腔微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粪肠球菌是口腔中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当免疫防御机制发生变化时,易引发感染,如难治性根尖周炎等。粪肠球菌可单独形成生物膜,并可分泌明胶酶和溶细胞素等多种物质导致感... 口腔微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粪肠球菌是口腔中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当免疫防御机制发生变化时,易引发感染,如难治性根尖周炎等。粪肠球菌可单独形成生物膜,并可分泌明胶酶和溶细胞素等多种物质导致感染。粪肠球菌与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放线菌属、链球菌属等常从根尖周炎、牙周炎病灶中共同检出,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通过粪肠球菌与其他口腔的常见口腔致病菌的相互作用促进口腔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牙周炎、根尖周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白色念珠菌 微生物相互作用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诊疗中人工智能的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而慷 向倩蓉 +2 位作者 赵欣然 彭佳涵 舒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自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包括生物医药、金融贸易等领域,而“人工智能+医疗”则承担着推动医学进步,改变医疗现状...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自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包括生物医药、金融贸易等领域,而“人工智能+医疗”则承担着推动医学进步,改变医疗现状的重任。口腔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病症复杂,操作精密,传统的诊疗方法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的应用则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并对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口腔诊疗 智慧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在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税钰森 吕潇颖 +1 位作者 李静雅 杨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道感染、尿道感染等有关。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对宿主的初始黏附、生物膜形成和入侵感染有关。粪肠球菌主要通过表达各种蛋白和糖脂等黏附相关因子实现初始黏附,随后通过调节各种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形成成熟的生物膜,以对抗机体的杀伤并实现细胞间的交流,最终定植到人体各个部位乃至引起全身感染。本文就粪肠球菌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根管再感染 难治性根尖周炎 全身系统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口腔细菌单独或混合培养时菌群数目调控的研究
15
作者 李诗佳 陈秋宇 +1 位作者 邹静 黄睿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口腔细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中各菌群数量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干酪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10种口腔细菌单独或混合后...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口腔细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中各菌群数量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干酪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10种口腔细菌单独或混合后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尼古丁下培养,检测浮游状态的细菌和生物膜内的细菌各菌群数量的改变,评估尼古丁对不同状态下细菌数目的调控。结果大部分口腔细菌单独培养时,尼古丁对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细菌混合培养时,尼古丁和其他细菌的存在均可影响细菌的生长,其中,致龋菌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明显更加活跃。结论尼古丁致口腔菌群朝利于致龋菌群生长的方向改变,进而增加了吸烟者的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口腔微生物 浮游细菌 生物膜细菌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酸酯酶症口腔表征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谢永婷 黄睿洁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于碱性磷酸酶基因突变导致体内其编码的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丧失或降低,从而引起无机焦磷酸盐在细胞外大量累积抑制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矿化,进而导致骨骼和牙齿发育异常。低磷...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于碱性磷酸酶基因突变导致体内其编码的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丧失或降低,从而引起无机焦磷酸盐在细胞外大量累积抑制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矿化,进而导致骨骼和牙齿发育异常。低磷酸酯酶症的临床表现从仅表现为牙齿过早脱落,到严重的全身性骨骼形成不良。本文从低磷酸酯酶症患者的口腔表征入手,对其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医生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低磷酸酯酶症、给予患者恰当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生存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酸酯酶症 碱性磷酸酶 牙齿过早脱落 牙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治疗中局部麻醉应用的专家共识
17
作者 王艳 邹静 +14 位作者 吉阳 汪俊 夏斌 赵玮 吴礼安 宋光泰 刘源 陈旭 尚佳健 杜芹 郭青玉 蒋备战 张红梅 邢向辉 李艳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55-461,共7页
儿童口腔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包括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均与成人口腔治疗不同,这使得口腔局部麻醉在儿童中的应用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对局部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常用药物与剂量控制、安全性与有效性评... 儿童口腔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包括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均与成人口腔治疗不同,这使得口腔局部麻醉在儿童中的应用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对局部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常用药物与剂量控制、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提出专家共识,旨在提高儿童口腔治疗的医疗安全与质量,为口腔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口腔治疗 局部麻醉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罗林 张越茗 +2 位作者 李美胜 王洁雪 吉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的维持,探讨其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拟全麻下行口腔治疗的80例儿童牙科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维持期静脉注射1μg·kg-1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稀释至10 ... 目的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的维持,探讨其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拟全麻下行口腔治疗的80例儿童牙科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维持期静脉注射1μg·kg-1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 L),然后以0.1~0.4 m L·(kg·h)-1的速度静脉注射至手术结束前45 min,B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ASAPS),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 O2),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拔管到清醒的时间、清醒后行为评分(FPAS),达离院标准的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手术开始、手术10 min、30 min、1 h、2 h及拔管后的HR、MAP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舒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率也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2组拔管到清醒的时间及达离院标准的时间为A组长于B组(P<0.05)。其他指标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能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日间手术 儿童牙科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阳婵 邹红梅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 目的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牙科行为进行评估分级。家长填写《NYLS 3~7岁儿童气质家长评定问卷》。结果 195名儿童中,牙科恐惧及焦虑(DFA)儿童114名(58.46%),牙科行为管理问题(DBMP)儿童66名(33.85%);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DBMP逐渐下降;性别与儿童DFA/DBMP无关;龋病越严重的儿童越易发生DFA/DBMP。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DFA/DB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气质维度中,DFA儿童的反应阈高于非DFA儿童,DBMP儿童的节律性低于非DBMP儿童。结论应将患龋严重的儿童作为重点人群,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气质特点采取不同行为管理方法,降低初诊儿童DFA/DBM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牙科行为管理 牙科畏惧及焦虑 龋病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3~6岁儿童患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杨 张晔 +2 位作者 邹静 尹菁菁 康德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龋病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并... 目的分析厦门市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龋病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并通过发放问卷,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饮食习惯、口腔行为、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干预措施等6个方面的16个变量进行掊2检验及Logistic forward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厦门市3~6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71.77%,龋均为4.70,龋面均为7.43。月龄、进食碳酸饮料频率、睡前进食、进食奶制品频率、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托幼机构、居住地、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局部用氟、子女数目、进食甜食频率等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每天刷牙次数、牙膏种类和家庭收入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相关性。建立的儿童龋病回归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龋危险性进行预测。结论对儿童龋病应综合防治,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合理局部用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乳牙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