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膜仿生沉积磷灰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勇 邓霞 +3 位作者 聂蓉蓉 贺刚 梁志红 陈治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评价丝素蛋白的仿生矿化特性,为研制新型丝素蛋白/HAP复合生物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交替矿化的方法,在丝素膜上仿生沉积羟基磷灰石。钙磷沉积物以SEM、EDX、XRD、FTIR进行检测。结果:随着矿化周... 目的:评价丝素蛋白的仿生矿化特性,为研制新型丝素蛋白/HAP复合生物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交替矿化的方法,在丝素膜上仿生沉积羟基磷灰石。钙磷沉积物以SEM、EDX、XRD、FTIR进行检测。结果:随着矿化周期的增加,丝素膜上沉积的磷灰石数量逐渐增多、体积逐步增大、结晶度越来越高。矿化形成了针状类骨磷灰石晶体。晶体长约0.35μm,直径约30 nm。结论:交替矿化法是仿生构建丝素蛋白复合生物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仿生矿化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注入钛表面及其微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白薇 陈治清 +5 位作者 张敏 刘仲阳 王培录 廖小东 郑思孝 孙官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研究氨基基团注入纯钛表面后 ,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方法 在室温下将氨基以每平方厘米 5× 10 1 7,1× 10 1 7和 5× 10 1 6 离子的注入剂量注入到纯钛表面 ,注入能量为 10 0keV ,离子束电流密度为 10 μA... 目的 研究氨基基团注入纯钛表面后 ,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方法 在室温下将氨基以每平方厘米 5× 10 1 7,1× 10 1 7和 5× 10 1 6 离子的注入剂量注入到纯钛表面 ,注入能量为 10 0keV ,离子束电流密度为 10 μA cm2 。对改性材料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以研究注入后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 ,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注入前后表面物理结构的变化。结果 得到了XPS全谱、结合能值以及扫描电镜照片 ,发现注入后 ,样品表面由氧、钛、碳、氮元素组成 ,用高斯拟合对材料表面可能存在的元素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结果发现材料表面结构在注入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氨基基团注入可成功地将有机氨基基团引入到纯钛材料表面 ,形成以TiN为主的含钛、氨基化合物的改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注入 钛表面 微观分析 离子注入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扫描电镜 成骨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基体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领战 刘小青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6年第3期208-209,212,共3页
基体树脂是复合树脂的主体成分,对复合树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的广泛应用,对基体树脂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不断有新的基体树脂研究开发,使复合树脂的性能逐步提高。本文就基体树脂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基体树脂 树脂基质 膨胀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
4
作者 林艺娜 刘小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7-429,共3页
三元光敏引发体系不仅能生成阳离子,也能生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有效地聚合。含该引发体系的口腔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和足够高的单体转化率,兼备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优点。下面着重就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 三元光敏引发体系不仅能生成阳离子,也能生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有效地聚合。含该引发体系的口腔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和足够高的单体转化率,兼备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优点。下面着重就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的组成、聚合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光敏引发体系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细胞培养研究的新方法——微尺度技术
5
作者 孙卫斌 陈治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采用光电制造技术和新材料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微尺度技术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种新技术的基本特征和所采用的生物材料要求以及最新的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微尺度技术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螺环原酸酯与牙科树脂基质的化学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芳 付静 +2 位作者 张杰魁 邱静 刘小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不饱和螺环原酸酯与牙科树脂基质在室温化学固化条件下的引发体系、聚合性体积收缩率、聚合转化率、开环反应率以及固化时间。方法:MTOSN膨胀单体与Bis-GMA或BisS-GMA树脂基质单体混合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BPO)或过氧化二... 目的:研究一种不饱和螺环原酸酯与牙科树脂基质在室温化学固化条件下的引发体系、聚合性体积收缩率、聚合转化率、开环反应率以及固化时间。方法:MTOSN膨胀单体与Bis-GMA或BisS-GMA树脂基质单体混合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BPO)或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热分解型引发剂进行热固化反应;加入由BPO或DTBP引发剂和N,N-二羟丙基对甲苯胺(DHPT)、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对甲苯亚磺酸钠(TSS)促进剂进行室温化学固化反应。用红外光谱仪以内标法测试固化物的聚合转化率和开环反应率,用示差热量扫描仪测定固化时间,用膨胀计法测试聚合性体积收缩率。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BisS-GMA实验组的性能均优于Bis-GMA实验组。DTBP只能做热分解型引发剂,不能做氧化还原引发剂。BPO∶DHPT=1∶1时,MTOSN/BisS-GMA组有较高的聚合转化率与开环反应率,有较低的体积收缩率和固化时间。加入TSS后,能明显降低开环反应率和固化时间。加入MTOSN膨胀单体,能明显降低体积收缩率。结论:当BPO∶DHPT=1∶1时,MTOSN膨胀单体和BisS-GMA树脂基质能发生室温化学固化反应,有较低的体积收缩率,可以作为新型口腔复合树脂的基体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螺环原酸酯 牙科树脂基质 化学固化 体积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