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龙驹 刘毅 +1 位作者 张鹏 王海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为村卫生室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定量与社会学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四川省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在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服务能力较低,业务开展受到局限,管...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为村卫生室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定量与社会学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四川省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在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服务能力较低,业务开展受到局限,管理规范有待加强;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卫生室的投入,重视乡村医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村级卫生室形成制度化管理,从而保证三级医疗网网底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卫生室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错类型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佳岭 李小兵 +3 位作者 李佳园 乔鞠 彭明慧 钱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错类型患者下前牙区牙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恒牙列初期错畸形患者16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75例。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将患者分为9组,对其X线头影侧位片上的下前牙槽根尖区牙槽厚度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错类型患者下前牙区牙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恒牙列初期错畸形患者16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75例。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将患者分为9组,对其X线头影侧位片上的下前牙槽根尖区牙槽厚度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厚度最大,其次为均角组,高角组最小。高角组下前牙槽根尖区牙槽较窄,低角组较厚。在高角、均角、低角各组内部,骨性Ⅰ、Ⅱ、Ⅲ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Ⅲ类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较小,与高角Ⅰ、Ⅱ、Ⅲ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Ⅲ类患者与均角Ⅰ、Ⅱ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前牙区牙槽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密切相关,与矢状骨面型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槽厚度 垂直骨面型 矢状骨面型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产后门诊妇女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现况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伟炳 徐飚 +2 位作者 栾荣生 詹思延 付朝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产后妇女中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患病率。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上海和成都3家医院的产科随访门诊连续收集分娩后妇女317例。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使用综...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产后妇女中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患病率。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上海和成都3家医院的产科随访门诊连续收集分娩后妇女317例。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产后妇女中抑郁自评症状的检出率为3.5%,焦虑自评症状的检出率为4.4%,在具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HAD≥9分)的患者中,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0.0%,中重度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8.6%。具有抑郁和/或焦虑自评症状者所生育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都良好,统计学检验未提示产妇妊娠合并症、分娩合并症与产妇抑郁和焦虑自评症状检出有显著关系,行剖宫术产妇焦虑自评症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顺产产妇。结论中国大城市产后妇女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尽管低于发达国家,但鉴于我国每年较大的分娩基数,产后妇女中抑郁和焦虑现象仍应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俞琼 张瑞明 +3 位作者 姜媛 王猛 于雅琴 史杰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人群中TAA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阐明 TAAR6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 TAA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4... 目的:探讨人群中TAA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阐明 TAAR6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 TAA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4年1月-2013年5月公开发表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查,选出合适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数据。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为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各项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以及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共有5篇文献符合条件,共选取了5个位点进行 Meta分析,rs8192625位点的等位基因合并 OR=0.93,95%CI=0.81~1.07,P=0.32;基因型合并 OR=0.88,95%CI=0.76~1.02,P=0.08。rs4305745等位基因合并 OR=0.96,95%CI=0.90~1.03,P=0.29;基因型合并 OR=1.03,95%CI=0.92~1.14,P=0.62。rs6903874位点的等位基因合并 OR=0.95,95%CI=0.86~1.04,P=0.27;基因型合并 OR=0.93,95%CI=0.84~1.04,P=0.20。rs6937506位点的等位基因合并 OR=0.95,95%CI=0.86~1.04, P=0.27;基因型合并 OR=0.93,95%CI=0.83~1.03,P=0.17。rs7772821位点的等位基因合并 OR=0.96,95%CI=0.87~1.05,P=0.35;基因型合并 OR=0.96,95%CI=0.86~1.07,P=0.47。结论:人群中TAAR6基因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提示 TAAR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AR6 基因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收下切牙对下切牙区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佳岭 李小兵 李佳园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92-394,398,共4页
目的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内收下切牙后,下切牙区牙槽骨的改建情况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方法选择47例治疗前轻度拥挤、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以内收下切牙的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行X线头颅侧位片检查,采用盲法对软硬组织和下切牙区牙槽唇舌侧厚度的... 目的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内收下切牙后,下切牙区牙槽骨的改建情况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方法选择47例治疗前轻度拥挤、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以内收下切牙的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行X线头颅侧位片检查,采用盲法对软硬组织和下切牙区牙槽唇舌侧厚度的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3.0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头影测量分析显示: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切牙后,下切牙区牙槽整体厚度减小。唇舌向:舌侧牙槽厚度减少较多,唇侧牙槽厚度减小较少。垂直向:靠近牙冠的牙槽厚度减少较少,根部减小较多。结论内收下切牙后,牙槽骨的生物学改建以吸收为主,增生很少,因此下前牙牙槽厚度减少明显。治疗前下齿槽座点和根尖处唇舌侧骨皮质改建能力较弱,可以近似作为下切牙移动的"限制点"所在,帮助临床医生确定下切牙移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厚度 拔牙 切牙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骨折康复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丹 吴春霖 +2 位作者 杜春萍 熊淑芳 曾晓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因素,以及对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7例地震伤员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报道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结果和结论年龄(OR=1.016)、肾衰(OR=4.648)、下肢骨折(OR=2.404)、脊柱骨折(OR=3.5...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因素,以及对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7例地震伤员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报道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结果和结论年龄(OR=1.016)、肾衰(OR=4.648)、下肢骨折(OR=2.404)、脊柱骨折(OR=3.558)、右手骨折(OR=1.190)、右足骨折(OR=4.389)、复合骨折(OR=2.600)等因素对ADL有影响。总结了康复护理各阶段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伤 骨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Logistic回归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区中年知识分子和企业职工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朱春燕 栾荣生 +3 位作者 许雅 陈思东 刘峻 林广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年龄 受教育程度 职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黎静 刘星辰 +1 位作者 李佳园 李小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总结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CBM和CNKI,检索时间至2015年...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总结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CBM和CNKI,检索时间至2015年7月,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Rveman 5.3.5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其中4个为中等偏倚风险,2项为高偏倚风险。与其他保守治疗相比,在短期内稳定咬合板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的疼痛和最大张口度无明显优势(P>0.05);在长期疗效上,稳定咬合板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P<0.01)。结论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长期疗效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