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车路试的高速公路减速标线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进 张高峰 +1 位作者 唐勇 阳恩慧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0-1459,共10页
为探寻高速公路减速标线设置对小客车的纵向运行特性的影响,明确减速标线的减速效果,以G50沪渝高速重庆段的3处减速标线区段为对象,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加速度和轨迹等数据,对比分析了车辆经过3处减速... 为探寻高速公路减速标线设置对小客车的纵向运行特性的影响,明确减速标线的减速效果,以G50沪渝高速重庆段的3处减速标线区段为对象,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加速度和轨迹等数据,对比分析了车辆经过3处减速标线区段时的速度整体特征、幅值分布和变化模式;同时分析了纵向减速度变化特征;根据速度与加速度的组合示意图和纵向减速标线设置区段内速度的最大降幅、起止点的速度差异性,评价了减速标线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道路线形条件不同,3处减速标线区段的车辆行驶速度整体特征和变化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弯坡组合路段车辆速度存在波动,分为“近匀速—减速—加速—稳定—加速”的五阶段变化模式;减速度中位值和85%位值分别为0.123 m/s^(2)、0.225 m/s^(2)、0.185 m/s^(2)和0.346 m/s^(2)、0.513 m/s^(2)、0.489 m/s^(2)。减速标线主要有两方面作用效果:能够使车辆运行车速显著降低,或能够抑制车辆速度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减速标线有效性评价及安全改善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自然驾驶试验 减速标线 振动减速标线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软硬互层围岩公路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斌 方勇 王小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3,343,共6页
将近水平软硬互层围岩等效为横观各向同性岩层,推导其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以广南高速公路文家垭隧道为分析对象,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围岩参数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近水平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过程中... 将近水平软硬互层围岩等效为横观各向同性岩层,推导其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以广南高速公路文家垭隧道为分析对象,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围岩参数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近水平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研究表明:上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受轴向压力,拱顶和拱墙腰向内弯,而拱腰向外弯;下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继续受轴向压力,拱顶和仰拱向内弯,拱腰和拱墙腰向外弯。研究结论与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现象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横观各向同性 有限元法 近水平岩层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蓥山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静 雷帅 +2 位作者 冉利刚 曾艳华 方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1-168,共8页
为达到节约投资、降低竖井施工安全风险和结构安全风险的目的,对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运营通风方案进行优化研究。以交通运输部新颁布的规范为立足点,对按照新老规范设计的运营通风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8.2 km长的华蓥山隧道可... 为达到节约投资、降低竖井施工安全风险和结构安全风险的目的,对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运营通风方案进行优化研究。以交通运输部新颁布的规范为立足点,对按照新老规范设计的运营通风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8.2 km长的华蓥山隧道可由2座竖井分2区段送排式通风调整为左洞全射流纵向式通风、右洞1座竖井分2区段送排式通风,竖井兼作左右洞排烟通道。优化后的运营通风系统配置风机总功率减少1 176 k W(23.1%),近、中、远期稀释污染物时开启风机功率分别降低2 290 k W(60.7%)、2 512 k W(66.6%)和1 892 k W(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公路隧道 运营通风 送排式通风 排烟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车驾驶试验的螺旋匝道小客车纵向驾驶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志刚 徐进 +1 位作者 王从明 蒋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为明确螺旋匝道(螺旋桥)驾驶操纵行为及车辆状态特征,选取2条桥头立交螺旋匝道和2座螺旋桥,开展小客车实车路试,通过连续采集行驶速度、加速度、踏板力等驾驶数据,分析螺旋匝道(桥)及前后衔接段的纵向驾驶行为特性。结果表明:行驶速度... 为明确螺旋匝道(螺旋桥)驾驶操纵行为及车辆状态特征,选取2条桥头立交螺旋匝道和2座螺旋桥,开展小客车实车路试,通过连续采集行驶速度、加速度、踏板力等驾驶数据,分析螺旋匝道(桥)及前后衔接段的纵向驾驶行为特性。结果表明:行驶速度在螺旋匝道范围内基本恒定,并明显高于设计速度,螺旋匝道段的速度分布比主线段更集中,螺旋匝道对驾驶行为的约束作用较强;汽车在合流点之前有明显的减速行为;不同驾驶人的踏板力在幅值和波动频次有显著差别,螺旋匝道上行时油门踏板踩踏频次相对最高,下坡行驶时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踩踏频次接近。研究结果揭示了螺旋匝道(桥)及其衔接段的速度变化规律和驾驶操纵特性,为螺旋桥的几何设计和速度管理提供实测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桥 螺旋匝道 互通立交 驾驶行为 踏板操纵 行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纵向加速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正委 刘小明 +2 位作者 唐勇 张海平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65-4873,共9页
为明确车辆在山地城市交叉口停车等待到直行通过这一过程中的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重庆市选取4处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拍的交叉口交通流视频,提取车辆运行状态参数,研究不同坡度交叉口不同停车位次的车辆纵... 为明确车辆在山地城市交叉口停车等待到直行通过这一过程中的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重庆市选取4处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拍的交叉口交通流视频,提取车辆运行状态参数,研究不同坡度交叉口不同停车位次的车辆纵向加速度特性,并以加速度和急动度为指标进行舒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缓坡路段,停车位次越靠前的车辆其加速度峰值越大;在下坡路段,车辆在加速阶段末段加速度会在0上下波动,车辆间断性的加减速;在上坡路段,第1和第4位次车辆加速度特性相近,加速峰值较大,第2和第3位次加速度特性相近,加速峰值略小;第1停车位次的车辆在下坡减速过程中更容易带来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道路 交叉口 停车位次 纵向加速度 急动度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